2007年, 第29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07-12-30
  

  • 全选
    |
    院士述评
  • 许国旺, 路 鑫, 杨胜利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7, 29(6): 701-7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代谢组学是功能基因组学和系统生物学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通过考察生物体系受刺激或扰动前后(如将某个特定的基因变异或环境变化后)代谢产物的动态变化, 研究生物体系的代谢网络的一种技术。近年来, 在药物研发、疾病研究、植物和微生物等领域发展迅速, 但在分析技术、方法学和应用等方面急需突破。
  • 论著摘要
  • 李成文, 薛富善, 毛 鹏, 杨泉涌, 许亚超, 刘 毅, 廖 旭, 刘建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7, 29(6): 711-7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院士述评
  • 刘昌孝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7, 29(6): 712-7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代谢组学是后基因时代出现的一门新兴“组学”学科, 它用反映整体的代谢物图直接认识生理和生化状态, 能提供区别于其他“组学”的大量信息。代谢组学已经用于评价实验动物模型和外源物产生的一系列代谢过程和作用机制、靶器官的效应、组织损伤。其应用涵盖疾病诊断、新药研究开发、模型识别和确证研究、新生物标志物的发现、新药筛选、安全性实验和作用机制以及中医药研究等方面。
  • 论著
  • 袁凯龙, 石先哲, 路 鑫, 高 鹏, 许国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7, 29(6): 719-7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基于气相色谱的“全”组分代谢物代谢组学分析方法, 评价洛沙坦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取服药后患者尿样, 样品被预处理和色谱分析后, 经峰匹配进行多变量代谢组学分析。同时测定患者服药前后不同时间的血压、尿蛋白、尿中8-羟-2-脱氧鸟苷含量和血肌酐浓度。结果 患者服药8~12周后洛沙坦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不明显, 常规生化指标未发生显著性变化, 代谢组学研究显示葡萄糖醇和肌醇等代谢物发生变化。结论 代谢组学能利用机体不同时间点代谢组的变化轨迹描绘药物疗效的发展过程。
  • 张 琪, 高 静, 李 伶, 陈合兵,李昕权, 颜贤忠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7, 29(6): 725-7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核磁共振波谱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在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肝功能评价中的应用。方法 肝移植患者15例, 分别于术前1d、术后1d及1周, 空腹收集其血液, 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白蛋白、总胆红素、葡萄糖、甘油三酯、胆固醇以及乳酸等血浆生化指标进行检查, 同时测定其核磁共振氢谱, 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 代谢组学分析显示, 与术前相比, 术后1d患者血浆中的血糖和乳酸水平显著升高, 缬氨酸、丙氨酸、丙酮、琥珀酸、谷氨酰胺、胆碱含量亦显著升高; 至术后1周, 血脂和胆碱水平显著升高, 血糖和氨基酸类代谢物含量显著降低。主成分分析显示, 肝移植围手术期各时段血样的代谢谱图之间差异显著, 并能够互相区分开来。造成组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血糖、血脂、胆碱、乳酸等物质含量的变化。其中血糖、血脂(包括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以及乳酸的变化规律与临床检测血浆生化的改变一致, 但血液中胆碱的含量随着治疗进程出现显著的变化。结论 代谢组学分析方法能较清晰地反映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各时间段血浆样本间的代谢差异和变化, 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其在肝移植患者术后诊断中可能有良好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 廖 艳, 彭双清, 颜贤忠, 张立实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7, 29(6): 730-7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异烟肼灌胃后不同时段大鼠尿液的代谢表型改变及其与组织病理学和血浆生化指标变化的相关性, 探讨代谢组学在药物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方法 Wistar大鼠连续经口灌胃0、50、100、200和400mg·kg-1异烟肼3、7、14d, 收集给药前24h及给药期间每天24h的尿液, 测定质子核磁共振(1H NMR)谱, 并进行血浆生化指标测定和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常规毒性研究方法显示异烟肼在较高剂量、较长给药时间(7d以上)时表现出肝毒性, 并且有较好的时间-效应关系。对大鼠尿液进行代谢组学研究显示各组动物代谢谱各不相同, 随着给药时间的变化, 大鼠尿液1H NMR谱发生一定改变, 代谢谱的改变与常规毒性检测指标相符且更灵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给药组尿样1H NMR谱葡萄糖和牛磺酸显著增加, 2-酮戊二酸和柠檬酸显著降低。结论 大鼠尿液1H NMR代谢轨迹与异烟肼毒性作用时间密切相关, 异烟肼引起的肝毒性与线粒体功能受损、三羧酸循环中能量代谢异常及葡萄糖代谢紊乱有关。代谢组学分析在毒理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 王文昭, 赵欣捷, 李 响, 陈 静, 李方楼, 许国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7, 29(6): 738-7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尿中修饰核苷代谢轮廓分析在肺癌诊断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二维液相色谱在线分析系统得到42名正常人和80例肺癌患者尿中修饰核苷代谢轮廓谱, 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LS-DA)对所得到的代谢轮廓谱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尿中修饰核苷代谢轮廓谱分析结合PLS-DA数据处理方法可以用于区分正常人与肺癌患者, 其模型判断预测值为Q2=0.744。 讨论 尿中修饰核苷代谢轮廓分析对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李拥军, 柳夏林, 刘昌伟, 管 珩, 林 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7, 29(6): 742-7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1型糖尿病小鼠肢体对缺血刺激的血管生成反应, 及其骨髓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和功能。方法 雄性C57BL/6小鼠20只, 静脉注射四氧嘧啶, 建立1型糖尿病模型; 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小鼠20只为对照组。所有小鼠均行单侧股动脉结扎切除术, 建立下肢动脉缺血模型。应用激光多普勒扫描仪记录肢体血流恢复情况至术后第4周。取缺血下肢肌肉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评价血管密度。分离小鼠股骨和胫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采用流式细胞术鉴定内皮祖细胞, 收集后进行培养, 观察其增殖和分化能力。结果 小鼠静脉注射四氧嘧啶后, 出现典型1型糖尿病表现。1型糖尿病小鼠下肢缺血后血流恢复、缺血肢体肌肉血管密度及1型糖尿病小鼠骨髓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增殖和分化能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 P<0.05)。结论 1型糖尿病小鼠肢体对缺血刺激的反应明显减弱, 可能与糖尿病状态下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和功能降低有关。
  • 李 辉, 张 玥 , 刘玉华, 李东辉 , 胡伯越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7, 29(6): 747-7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甲状腺相关眼病限制斜视手术后双眼视功能重建规律。方法 对30例甲状腺相关眼病限制斜视患者手术前、后行双眼视功能检查并进行比较。结果 30例患者手术前斜视度为20~80Δ, 手术后2~12Δ。双眼视功能检查, 手术前有重合点的19例(63.3%)、无重合点的11例(36.7%); 手术后有重合点的28例(93.3%)、无重合点的2例(6.7%)。手术前融合范围0~120, 平均(6.1±4.7)0 ; 手术后融合范围0~300, 平均(14.4± 5.1)0, 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手术前有立体视觉的9例(30%)、无立体视觉的21例(70%); 手术后有立体视觉的22例(73.3%)、无立体视觉的8例(26.7%)。立体视锐度手术前≤60″无、手术后增至4例; 手术前80~200″ 2例、手术后增至6例; 手术前300~800″ 4例、手术后增至10例, 立体视锐度手术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甲状腺相关眼病限制斜视手术治疗在改善眼位的同时, 双眼视功能得以重建。
  • 徐 健, , 宋 伟, 金征宇, 徐 颖, 王 沄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7, 29(6): 750-7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使用动态增强CT评估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血流模式和灌注特征的差异, 探讨多参数联合评分诊断孤立肺结节的应用价值。方法 52例经病理或临床随诊证实的孤立性肺结节, 行同层动态增强CT扫描。使用body perfusion 软件对图像进行分析, 测定表面渗透性(P)、血流、血容积、patlak血容量、patlak R 方程(PRS)、patlak残余指数、峰值等灌注参数, 绘制灌注曲线及伪彩图。对良、恶性肺结节的灌注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 选择有显著性差异的观察指标构成多参数联合评分, 运用多参数联合评分鉴别良、恶性结节。结果 良、恶性肺结节在注射造影剂开始20、22、24、25、26、28、30、34s时的强化值差异具有显著性。34s时斑片状全强化和边缘型不全强化在良、恶性肺结节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RS、Ⅰ型和Ⅱ型灌注曲线、均匀低型或外高内低型P伪彩图及均匀低型PRS伪彩图等参数在良、恶性肺结节间差异具有显著性。以多参数联合评分>0.5分作为诊断恶性的界值, 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4.3%、41.2%。结论 多参数联合评分有助于鉴别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
  • 杨 冬, 邓晓明, 罗茂萍, 魏灵欣, 隋静湖, 廖 旭, 张雁鸣, 胥琨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7, 29(6): 755-7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比较经Cookgas气管插管型喉罩(CILA)纤维光导支气管镜(FOB)和视可尼喉镜(SOS)在预测困难气管插管时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整形外科手术的预测困难气管插管患者60例, 随机分为FOB组(n=30)和SOS组(n=30)。麻醉诱导后, 置入CILA, 经CILA由FOB或SOS引导气管插管, 记录CILA置入、气管插管次数和时间、CILA退出时间、气管插管成功率、FOB及SOS镜下声门的情况, 并记录麻醉诱导前、后, 气管插管过程中和气管插管后5 min内的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 60例患者均成功置入CILA, FOB组28例首次气管插管成功, 2例分别在第2和3次成功; SOS组18例1次插管成功, 7例在第2次成功, 5例颈部重度瘢痕患者插管失败, 改用FOB引导完成插管。与FOB组比较, SOS组气管插管时间[(60.2±29.6)vs.(92.4±47.9)s]和喉罩退出时间[(104.6±39.9)vs.(130.0±51.9)s]显著延长(P<0.05)。气管插管对两组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较轻。结论 经CILA 引导FOB和SOS均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预测困难气管插管患者, 其中FOB引导气管插管的插管时间较短, 成功率较高。
  • 任 常, 朱 兰, 郎景和, 史宏晖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7, 29(6): 760-7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价改良全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脏器膨出的临床结局。方法 对30例经盆腔器官脱垂评分(POP-Q)诊断为重度子宫脱垂(包括穹隆脱垂)的患者行改良全盆底重建术, 并评价术后1年内各项客观和主观指标。结果 3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74.2±21.5)min, 术中出血平均(103.3±40.1)ml; 76.7%的患者次晨即可拔除尿管, 且残余尿小于100ml; 平均术后住院时间(4.2±1.8)d; 中位随访时间6个月, 以POP-Q评分为客观疗效评价指标, 治愈率达93.3%; 以脱垂生活质量量表为主观评价指标, 主观满意度达96.7%。术后仅1例发生网片侵蚀, 6.7%的患者出现新发急迫性尿失禁。发生率最高的并发症为性交痛, 为66.7%, 患者术前性生活质量[平均(13.2±6.9)分]优于术后[平均(15.7±3.7)分], 但术前、后的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量表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改良全盆底重建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脱垂的手术方式, 但术后性交痛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 杨志平, 韩 键, 李 昕, 李建民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7, 29(6): 765-7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含甲氨喋呤(MTX)的磷酸钙骨水泥(CPC)的药物释放体系在体外模拟体液中的药物释放情况。方法 将MTX与CPC分别以0.1%、0.2%、0.5%质量分数混合, 固化后放于37℃恒温模拟体液中, 分别于2、5、10、16h、1、2、3、5、8、10、15、20、25、30、35、40、45d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模拟体液中MTX的浓度, 绘制药物释放-时间曲线, 分析药物释放规律。结果 MTX-CPC复合物在模拟体液中的MTX释放缓慢而稳定, 释放前期有明显的缓冲释放效应, 符合Higuchi模型的药物释放规律。MTX释放浓度及速度与MTX在骨水泥中的包埋量有关, 与骨水泥的厚度及形状无关。MTX的释放周期不受所含MTX量的影响。结论 以CPC为载体, 将MTX以适当浓度包埋, 可制成稳定的药物释放体系。
  • 刘 华, , 李 航, 李学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7, 29(6): 769-7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18例腹膜后纤维化(RPF)病例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 总结北京协和医院1988~2004年收治的18例RPF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首发症状以腰背痛、腹痛、腹胀、纳差多见。大部分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增快, 12例(66.7%)ESR在35~120mm/h, γ-球蛋白升高4例(22.2%), Ig升高5例(27.8%), 抗核抗体低度阳性(1∶〖KG-*2/3〗160~1∶〖KG-*2/3〗320)3例(16.7%)。B超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显示双侧肾积水、输尿管扩张。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发现腹膜后软组织影。原发性RPF 15例、继发性RPF 3例。继发于肿瘤的1例、继发于结核的2例。手术治疗6例、单纯药物保守治疗11例、CT引导下介入治疗1例。除1例继发于肿瘤的患者死亡外, 其余患者均好转。 结论 RPF起病隐匿, 早期临床表现不特异, 对实验室检查炎性活动指标阳性、影像学检查有梗阻表现者, 进一步行CT、MRI以及手术或介入取病理以确诊。
  • 彭 瀚, 张 昕, 杜占文, 张俊武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7, 29(6): 772-7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HZF1融合蛋白, 制备抗HZF1抗体。方法 构建包含编码HZF1非锌指区DNA的重组表达质粒pET30a-HZF1, 转化大肠杆菌并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表达相应的融合蛋白, 采用镍柱纯化。以纯化蛋白作为免疫抗原, 对新西兰大白兔实施多次免疫(间隔时间分别为3、2和2周)。用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抗体效价和特异性。结果 获得兔抗HZF1抗体, 经过ELISA检测, 效价在1∶100000以上。Western blot显示兔抗HZF1抗体能够特异性检测氯高铁血红素诱导的K562细胞中的HZF1蛋白。结论 得到高特异性的兔抗HZF1抗体, 为HZF1的功能研究以及组织和细胞中HZF1的检测奠定了一定基础。
  • 陈蔚东, 蒋 青, 陈东阳, 徐 华, 张亚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7, 29(6): 777-7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p38信号转导途径阻断剂SB203580经关节腔注射对实验性鼠膝骨关节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MMP-13表达的影响, 探讨MMP-3、MMP-13表达与创伤性软骨退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A~D组, 每组10只。各组均行单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切除术。A、B组分别于术后立即行关节腔内注射0.1ml高、低浓度的p38阻断剂SB203580(100、10μmol/L), 每周1次, 连续6周。C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D组不做任何处理。术后7周处死动物。于解剖显微镜下行股骨关节面软骨退变大体观察,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MMP-3、MMP-13在软骨中的表达及分布, 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软骨中MMP-3、MMP-13 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大体观察显示高、低浓度组软骨退变显著轻于生理盐水组和关节炎组 ( P< 0.05); 免疫组织化学显示高、低浓度组软骨MMP-3、MMP-13表达降低(P< 0.05); Western blot显示注射抑制剂后MMP-3、MMP-13的蛋白表达降低(P<0.01)。结论 p38阻断剂SB203580能抑制MMP-3、MMP-13的表达, 对软骨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孔 璐, 高艳青, 王继峰, 牛建昭 , 张雪溪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7, 29(6): 782-7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博莱霉素(BLM)对肺纤维化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T Ⅱ)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32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和BLM组(n=24), 分别给予BLM组和假手术组大鼠气管内一次性注入5mg/kg BLM和等量生理盐水。于给药后1、3、7d随机取BLM组大鼠8只, 给药后7d取假手术组大鼠进行AT Ⅱ分离和纯化。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率、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线粒体跨膜电位(MMP)检测; 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AT Ⅱ Bax、Bcl-2和Fas的表达; 比色法测定AT Ⅱ 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的活性。结果 BLM组AT Ⅱ S期细胞比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BLM组1和3 d时AT Ⅱ的凋亡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BLM组1、3和7d时AT Ⅱ内游离Ca2+浓度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 MMP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BLM组1、3和7d时AT Ⅱ Bax和Fas染色阳性率和Caspase-3 、Caspase-8、Caspase-9的活性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P<0.01)。BLM组1和3d时AT Ⅱ Bcl-2染色阳性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 BLM在AT Ⅱ损伤早期可能通过升高细胞内Ca2+浓度, 激活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 降低MMP, 诱导Fas、Bax高表达, 促使AT Ⅱ凋亡, 引发肺纤维化。
  • 王艳霞, 曾翔俊, 芦玲巧, 马立权, 蒋东桥, 穆 晶, 王晓燕, 张立克, 唐朝枢, 郝 刚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7, 29(6): 787-7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11, 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1,12-EET)预处理与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IR)大鼠心肌钙调节蛋白的影响, 探讨11,12-EET心肌保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Langendorff离体灌流装置, 通过停灌40min/复灌30min复制大鼠心肌IR损伤模型。将33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IR组、EET预处理组(Pre-EET)及EET后处理组(Post-EET)。采用BL-420生物信号采集系统监测心功能, 比色法检测肌浆网Ca2+-ATPase变化, 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钙泵(SERCA ) 、磷酸受纳蛋白(PLB) 、兰尼碱受体2型(RyR2 ) 及1,4,5-三磷酸肌醇受体2 型(IP3R2)表达变化。结果 Pre-EET及Post-EET组与IR组相比, 心功能改善、Ca2+-ATPase活性增高(P<0.05,P<0.01); IP3R2表达增强, PLB表达降低(P<0.05,P<0.01);Pre-EET组SERCA表达增强(P<0.05)。Pre-EET与Post-EET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各组RyR2表达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11,12-EET预处理与后处理具有拮抗IR损伤的作用, 这与其诱导肌浆网IP3R2表达上调, PLB表达下调以及改善Ca2+-ATPase的活性有关; 同时, 预处理肌浆网SERCA表达上调, 也可能是其抗IR损伤机制之一。
  • 华丛笑, 华 潞, 李 娜, 王 莉, 庞会敏, 明广华, 黄 岩, 成小如, 刘 红, 吴 瑛, 许 莉, 康 健, 顼志敏, 李一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7, 29(6): 792-7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系统比较15种降压药单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 为医师选择有效降压药物时提供依据。方法 对3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动态血压监测对15种单药治疗8周的降压疗效进行系统比较。结果 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奥美沙坦、苯那普利、依那普利、美托洛尔、贝凡洛尔、吲达帕胺、贝尼地平和氨氯地平均有效降低24h平均舒张压和收缩压, 坎地沙坦能有效降低收缩压。但各单药间降压幅度无差异。而低剂量特拉唑嗪、多沙唑嗪仅能降低日间舒张压, 托拉塞米降低24h平均血压的效果不明显。结论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阻滞剂和长效钙拮抗剂单药治疗能有效降压, 而单用低剂量特拉唑嗪、多沙唑嗪和托拉塞米因短期作用有限, 不建议作为单独药物治疗高血压, 作为联合治疗可能更为适宜。
  • 刘丽英, 董方田, 李 蕙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7, 29(6): 797-8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类型及严重程度, 及其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程度、糖尿病病程及类型、使用胰岛素情况和视力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172例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确诊的DR患者的检查结果、病程、分型、使用胰岛素情况和视力等临床资料。分析各期DR中DME的发生率以及DME与以上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 1172例DR患者中, 394例(633只眼)DME, 占33.62%。局限型DME 265只眼(41.86%)、弥漫型368只眼(58.14%)。轻度DME 246只眼(38.86%)、中度189只眼(29.86%)、重度198只眼(31.28%)。DME的类型(r=0.975, P=0.025)及分级(r=1.000, P=0.000)与DR的各期存在显著相关性, 随着DR病变程度加重DME有加重趋势。患者的视力随着DME的加重明显下降(r=-0.984, P=0.003), 黄斑弥漫型水肿较局限型水肿对视力的损害更重。糖尿病病程与DME的类型、分级具有显著相关性(r=0.962, P=0.009), DME主要发生在糖尿病病程6年以上的患者, 病程越长, 水肿比例越高, 水肿越严重。DME在2型糖尿病及使用胰岛素的患者中较多。结论 DME的类型及严重程度与糖尿病病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期、视力、使用胰岛素的情况均存在显著相关性。
  • 综述
  • 高红昌, 林东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7, 29(6): 803-8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质子核磁共振 (1H NMR) 谱在肿瘤研究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活体定域1H NMR谱、原位活体组织萃取液的高分辨1H NMR谱、原位活体组织的高分辨魔角旋转1H NMR谱和生物体液的离体高分辨1H NMR谱各有优势, 互为补充, 为肿瘤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基于1H NMR的代谢组学将NMR检测和多变量数据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种新技术在肿瘤的早期诊断、肿瘤发展和预后监测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 林中营, 严诗楷, 戴卫星, 杨 赟, 金惠子, 张 川, 张卫东,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7, 29(6): 811-8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代谢组学给临床诊断提供了强有利的技术手段, 基于代谢组学的临床诊断通过对患者的体液进行代谢物全局分析, 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发现体液中与疾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 应用模式识别技术建立诊断模型, 从而实现疾病的临床诊断。本文简要介绍代谢组学涉及的分析技术、计算技术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并探讨现阶段临床代谢组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 林景超, , 李后开, , 周明眉 , 贾 伟, ,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7, 29(6): 818-8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在探讨复杂生命现象时, 代谢组学、药物代谢组学对机体的整体性认识与传统中医药学的思维方法有一定的趋同性。如果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 有效地契合代谢组学研究方法, 将能够深化中药的整体疗效评价、证候的内在本质及辨证施治研究, 加快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生命科学技术的结合, 推动中医药现代化, 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新的空间。
  • 梁逸曾, 余 雁, 易智彪, 易伦朝, 王 平, 王亚丽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7, 29(6): 823-8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近年来得以飞速发展的系统生物学, 尤其是代谢组学的高通量、整体性的研究技术和研究思路, 对中药方剂中活性物质的分析方法及其代谢产物的药代动力学分析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此外, 代谢组学的研究思路, 将为从现代科学的基础上解释中药的整体作用机制提供新方法; 而代谢组学的研究成果, 则可能为建立新型的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药药效评价的技术平台作出贡献。
  • 病例报告
  • 韩 红, 郭树彬, 王厚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7, 29(6): 827-8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著摘要
  • 李晓霞, 张 兰, 刘 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7, 29(6): 828-8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