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 第32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0-12-20
  

  • 全选
    |
    论著
  • 王怡宁,李烁,孔令燕,王志伟,周慷,曹剑,樊红苓,张晓娜,张竹花,金征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32(6): 597-600.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0.06.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低心率患者应用双源CT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扫描进行CT冠状动脉造影的图像质量和放射剂量。方法对连续75例心率≤65次/min且稳定的患者进行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螺旋CT扫描冠状动脉造影。75例患者按扫描时平均心率分成两组:A组(≤60次/min)55例、B组(60~65次/min)20例。扫描参数:层数2×128,层厚0.6mm,旋转时间0.28s,管电压80~120kV,管电流370mAs/转。前瞻性心电触发选在60% R-R间期,螺距3.4。采用75 ms 时间分辨率进行图像重建,层厚0.75mm,间隔0.5mm,图像质量评价采用4级评分法(1=优秀,4=不可评价)。结果患者平均心率为(57.2±4.8)次/min,平均扫描时间为(0.42±0.02)s。75例患者的 1103 个冠脉节段中图像质量为1级的934段(84.7%)、2级135段(12.2%)、3级18段(1.6%)、4级16段(1.5%)。A、B两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1.19±0.52,B组1.22±0.55;Z=-1.107,P=0.268)。A、B两组的可评价节段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98.5%,B组98.6%;χ2=0.000,P=1.000)。所有患者平均剂量长度乘积为(67.2±30.4)mGy×cm,平均有效放射剂量为(0.94±0.43)mSv。结论对于心率慢且稳定的患者,双源CT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CT扫描可以在较低的放射剂量下提供高质量的图像。
  • 孔令燕,刘 冬,王怡宁,宋 兰,张竹花,金征宇,张抒扬,齐 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32(6): 601-606.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0.06.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显示冠状动脉支架的图像质量及支架内腔可见性,探讨双源CT评价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准确性。方法 对78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147枚支架行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扫描与支架植入术的平均间隔是(21.8±22.2)个月。采用5分制计分法评价支架的轴位多平面重建图像及通过支架内腔中心的曲面重建图像质量,同时测量支架内管腔直径。其中30例患者有1个月内的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对照,两位评价者独立对支架通畅性进行评价,共60个支架的通畅性得到评价。结果图像平均质量评分为(1.6±0.6)分,达到优良水平。图像质量与支架直径、支架位置及心率有关。所有支架内腔均为可见,平均支架内腔可见直径比率为(72.2±12.2)%。支架内腔可见直径比率与支架直径及支架位置有关,与心率无关。对于有钙化斑块的支架,钙化部位的支架内腔可见比率明显低于非钙化部位(P<0.001)。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对照,双源CT发现了14个支架内再狭窄中的12个,双源CT诊断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85.7% 、95.7%、85.7% 和 95.7%。支架直径>0.275cm的支架,CTA诊断支架内再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为100%。双源CT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一致率为93.3%,该一致性与支架直径和心率相关。结论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可部分显示支架内腔,图像质量较好,支架直径和位置对支架内腔的显示及图像质量有明显的影响。双源CT评价直径>0.275cm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准确性较高,可成为冠状动脉支架术后通畅性评价的有效手段。
  • 李 烁,王怡宁,孔令燕,王志伟,周 慷,陈 瑾,牟文斌,王 沄,金征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32(6): 607-610.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0.06.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前瞻性心电触发螺旋扫描与序列扫描模式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图像质量及放射剂量。方法 将60例临床怀疑或已知冠心病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前瞻性心电触发螺旋扫描(A组)与序列扫描(B组)冠状动脉CT成像,分别对两种成像模式的图像质量及放射剂量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组成、年龄、体重指数)匹配性良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12±0.38和1.14±0.38 (Z=-0.291,P=0.771),两组可评价的冠状动脉节段显示率分别为98.87%和99.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9,P=0.443)。前瞻性心电触发螺旋扫描模式的放射剂量(1.31±0.30)mSv明显低于序列扫描模式(3.36±0.93)mSv,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47, P=0.000)。结论 对于心律齐且心率≤70次/min的患者,前瞻性心电触发螺旋扫描与序列扫描模式评价冠状动脉的图像质量相似,但前者的有效放射剂量明显减少。
  • 蒲 红,白 林,彭泽华,陈加源,蒋 瑾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32(6): 611-614.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0.06.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比双能量减影法与常规减影法CT血管造影颅外颈动脉成像图像质量及扫描辐射剂量,评价两种方法 的优劣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5例临床怀疑颅外颈动脉病变患者进行双源CT血管成像检查,数据后处理包括用平扫+80kV增强数据进行传统去骨数字减影(常规减影法)和用80及140kV两个不同能量的数据进行直接去骨减影(双能量减影法)。两种方法 均保存减影后数据,再完成容积显示和最大密度投影。将图像质量分为4级,对比常规减影法和双能量减影法的图像质量及平均有效辐射剂量。结果"对正常血管的显示:45例患者中24例未见异常,两种方法 均清晰显示颈部动脉血管主干及主要分支,两种方法 总体质量评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病变的显示:两种方法 均清晰显示21例狭窄血管45支,两种检查方法 对血管狭窄的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剂量对比:双能量减影法CT血管造影较常规减影法CT血管造影总辐射剂量降低了173%( P<001)。结论"常规减影法与双能量减影法CT血管成像均能够清晰显示正常颅外颈动脉及狭窄血管,双能量减影法患者受到的辐射剂量更低。对扫描中不配合患者,双能量减影法去骨效果更好。
  • 陆 明,王 健,李传明,陈 伟,黎海涛,张 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32(6): 615-618.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0.06.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双源CT血管成像(DSCTA)和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对非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颅内动脉瘤的检出和评价价值。方法80例急性非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DSCTA和DSA检查,以DSA为标准,评价DSCTA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并检验两种方法的一致性。 结果DSCTA检出65例患者共73个动脉瘤,DSA证实63例患者共74个动脉瘤。DSCTA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按病例数计算分别为95.5%、88.2%和94%,按动脉瘤的个数计算分别为95.9%、88.2%和94.5%。结论对急性非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DSCTA和DSA检出和显示动脉瘤的能力相当。
  • 王 萱,薛华丹,刘 炜,陈 钰,孙 昊,徐 凯,李玉梅,金征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32(6): 619-623.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0.06.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运用双源CT双能量技术行头颈部血管成像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方法回顾性分析双能量扫描方案(DE组)及传统单能量扫描方案(SE组)的头颈部CT血管造影病例各30例。记录扫描剂量,测量颈部及颅内动静脉(颈总动脉近分叉处、相邻颈内静脉、大脑中动脉M1段及乙状窦或窦汇)CT值,测量软组织(冈上肌及竖脊肌)感兴趣区的CT值及噪声。结果在颅内,两组的动脉强化与静脉污染程度相似(P=0.1427, P=0.1116)。在颈部,动脉强化程度相似(P=0.9414),DE组的静脉污染较明显(P<0.0001),但动脉平均CT值较静脉仍高127Hu。无论硬化线伪影存在与否,两组的软组织强化相似(P=0.0760, P=0.0793),DE组的噪声低于SE组(均P<0.0001)。比较骨减影动脉成像所需剂量,DE组较SE组低24% (P<0.0001)。结论DE组与SE组的图像质量总体相仿。DE组颈部静脉污染较明显,但动脉仍可获得良好的对比显示。同样应用减影技术,DE组患者辐射剂量明显减少。双源CT双能量技术在头颈部血管成像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王志伟,王怡宁,孔令燕,薛华丹,刘炜,陈钰,宋兰,李烁,周慷,孙昊,苏柏燕,金征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32(6): 624-627.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0.06.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CT血管成像技术,评价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与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0年6月我院84例行冠状动脉和头颈部动脉CT血管成像(间隔时间不超过3个月)患者的影像和临床资料,以节段狭窄积分定量计算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价其与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结果"患者的冠状动脉节段狭窄积分与其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的狭窄程度具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450和0475,P<005)。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与颈内动脉及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相关。
  • 陈钰, 薛华丹,刘炜,孙昊,王萱,苏佰燕,隋昕,明韦迪,德杰,齐冰,梁继祥,金征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32(6): 625-633.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0.06.00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第2代双源CT双能扫描头颈部CT血管成像减少造影剂用量的可能性。方法将57例进行头颈部CT血管成像检查的患者分为A、B、C 3组,每组给予不同剂量的高浓度造影剂和48ml生理盐水,并采用不同的延迟时间。假设小剂量团注测试计算的达峰时间为T s。A、B及C组的造影剂用量分别为40、45及50ml,延迟时间分别为(T+1)、(T+1)及(T+2)s。分别测量各组患者的主动脉弓、上腔静脉、双侧颈总动脉分叉、双侧大脑中动脉M1段、基底动脉、直窦强化程度的CT值,以及造影剂注射对侧颈内静脉(颈内动脉分叉水平)的CT值。采用4分法评价颈部静脉对动脉的影响及颅内动脉分支的显示情况。结果除A组患者颈内静脉及直窦的强化程度均低于其余两组外(P<0.05),其余3组患者的目标血管强化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颈部静脉影响及颅内动脉分支显示情况的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第2代双源CT双能扫描头颈部CT血管成像使用小剂量团注测试估测扫描的延迟时间,能减少造影剂用量,并且得到比较好的图像质量。
  • 何波,王元玲,李树清,吴莉,江杰,吴岩,韩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32(6): 634-639.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0.06.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动脉双源CT血管造影的改变特点。方法7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磁共振检查在弥散加权像上呈高信号,分析该组患者在双源CT血管造影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布特点、斑块性质及血管狭窄程度等,并与45例非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照组)相比较。结果7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51例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196个,其中最好发的部位为颈总动脉分叉处和主干,分别占52.0%及20.4%;斑块性质以混合斑块和软斑块为主,分别占52.0%(102/196)和27.0%(53/196);中到重度血管狭窄约占54例患者中的86.3%。与对照组比较,斑块检出率、斑块分布、斑块性质及血管狭窄程度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以混合斑块和软斑块为主,其动脉狭窄常为中到重度。
  • 薛华丹,刘炜,孙昊,王萱,陈钰,苏佰燕,孙照勇,陈芳,金征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32(6): 640-644.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0.06.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初步研究双源CT双能扫描多种衍生序列对胰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确诊胰腺癌患者的双源CT双能扫描图像(胰腺实质期,100kVp/230mAs和Sn140kVp/178mAs),经后处理得到单能谱60kev图像、单能谱80kev图像、单能谱100kev图像、单能谱120kev图像、线性融合图像、非线性融合图像及碘图图像。测量并计算上述图像及100kVp原始图像中的胰腺实质肿瘤CT差值、肿瘤/胰腺实质强化比值及胰腺实质-肿瘤对比噪声比,评价多种双能扫描后处理技术得到的系列图像对胰腺癌组织的分辨能力及其诊断价值。结果8组图像间的胰腺实质肿瘤CT差值、肿瘤/胰腺实质强化比值及胰腺实质-肿瘤对比噪声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胰腺实质肿瘤CT差值最大的序列是单能谱60kev,为(77.53±23.42)HU,肿瘤/胰腺实质强化比值最小的序列是碘图,为0.39±0.12,胰腺实质-肿瘤对比噪声比最大的序列是碘图,为4.08±1.46。结论双源CT的双能扫描模式能够经多种后处理方法获得多种衍生序列,这些序列的综合应用能够进一步提高多层螺旋CT对诊断胰腺癌灶的敏感性。
  • 刘炜,薛华丹1,曾学军,孙昊,王萱,陈钰,张云庆,徐凯,金征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32(6): 645-648.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0.06.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双能量CT在痛风患者四肢关节尿酸盐沉积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37例临床诊断痛风的患者进行双手腕、双肘、双膝及双足踝关节双能量CT扫描,对照组为10例非痛风患者。双能量CT GOUT软件处理扫描图像后,由两名医师独立进行评价,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尿酸盐沉积的差异及双能量CT检出尿酸盐沉积部位与临床评估的差异。结果"病例组17 (46%)、6 (16%)、10 (27%)、33 (89%)例患者分别在双手腕、双肘、双膝及双足踝关节CT检测到尿酸盐沉积,双足踝关节受累较其他关节多(P=0.000)。对照组无尿酸盐的沉积,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37例痛风患者尿酸盐沉积CT共发现297处,是临床估计病变部位的2.25倍(临床估计病变部位132处)(P=0.000)。结论"双能量CT可以检测出痛风患者尿酸盐沉积,包括一些亚临床部位,但其检测的准确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 孙昊, 薛华丹, 刘炜, 陈钰, 苏佰燕, 隋昕, 德杰, 明韦迪, 金征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32(6): 649-654.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0.06.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FLASH双源CT泌尿系成像双能量虚拟平扫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对240例患者进行FLASH双源CT泌尿系成像,包括常规平扫、肾实质期双能量扫描(100kVp/230mAs和Sn140kVp/178mAs)和排泄期扫描。顺序注射造影剂100ml(370mgI/ml)和100ml生理盐水,注射速度均为4.5ml/s。利用Liver VNC软件处理得到虚拟平扫CT图像,与常规平扫比较在器官CT值、噪声、信号噪声比、图像质量和放射剂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常规平扫和虚拟平扫所测器官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虚拟平扫图像噪声明显低于常规平扫而信号噪声比明显高于常规平扫(P<0.05),虚拟平扫图像质量低于常规平扫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实质期双能量扫描放射剂量高于常规平扫和排泄期扫描(P<0.05)。 结论"在FLASH双源CT泌尿系成像中,双能量虚拟平扫具有取代常规平扫的可能,减少1次平扫的放射剂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苏佰燕,金征宇,刘 炜,孙 昊,王 萱,陈 钰,薛华丹,张云庆,徐 凯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32(6): 655-658.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0.06.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采用第2代双源CT灌注方法 探讨肝脏灌注成像中各肝段的血流灌注特征。方法 "15例低血糖查因的患者行第2代双源CT腹部灌注扫描,得到肝脏灌注图像,经肝脏灌注软件处理后分别测量肝脏各段的肝动脉灌注量、门静脉灌注量、肝脏灌注指数,分析肝脏各段间血流灌注的差异。结果"肝脏Ⅲ、Ⅳ段肝动脉灌注量与肝脏Ⅴ~Ⅷ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Ⅱ段门静脉灌注量与肝脏Ⅵ、Ⅶ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Ⅲ段门静脉灌注量与肝脏Ⅴ~Ⅷ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Ⅲ段肝动脉灌注指数与肝脏Ⅴ~Ⅷ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第2代双源CT大螺距往复扫描模式可用于评价全肝各段血流灌注情况,肝脏各段间血流灌注存在一定差异,可能与肝脏血管解剖特点及检查体位有关,其临床意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王景宇, 冬冬, 戴春来, 杨志刚, 王淑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32(6): 659-662.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0.06.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胃癌术前转移性淋巴结的判定价值。方法 "分析已确诊胃癌患者术前64层螺旋CT检出淋巴结,分别从淋巴结长径、淋巴结强化程度及淋巴结短长径比值3方面判定淋巴结转移,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以淋巴结长径≥8 mm、淋巴结强化程度≥80 Hu及淋巴结短长径比值≥0.7作为多层螺旋CT判定转移性淋巴结的标准,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一致性较好。结论"多层螺旋CT做为一种简洁、无创的检查方法 ,依据淋巴结长径、强化程度及淋巴结的形态等指标,对胃癌术前淋巴结转移可以做出初步判断,为临床术前选择合理术式、评估预后及开展新的手术方法 均有重要的价值。
  • 柏瑞, 欧陕兴, 刘海凌, 乔国庆, 李凭跃, 黄华扬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32(6): 663-665.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0.06.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双源CT双能量技术在前交叉韧带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我院经关节镜手术证实的8例患者的双源CT资料。所有患者行多平面重建、容积再现等二维、三维重建及双源CT上肌腱模式重建,并将双能特征与其关节镜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6例,全部与关节镜结果一致;诊断前交叉韧带正常2例,其中1例与关节镜结果一致、1例漏诊;总体诊断符合率为875%(7/8)。损伤的前交叉韧带表现为双能肌腱模式下双能染色低于患者对侧正常的前交叉韧带。结论"双能量染色减少可能是前交叉韧带损伤诊断的新的征象。
  • 盛 敏,孔令燕,薛华丹,刘 炜,王怡宁,陈 钰,金征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32(6): 666-670.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0.06.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双源CT胸痛三联症联合腹部CT血管造影(CTA)检查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5例疑似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双源CT胸痛三联症联合腹部CTA检查,所有患者原始数据应用多平面重建、容积再现、曲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等方法 进行主动脉成像,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进行诊断。根据结果分为夹层组(12例)及非夹层组(13例),分别进行图像质量评价。夹层组各例分别测取第1破口周围及双肾动脉开口水平真、假腔主动脉平均强化值。结果"夹层组12例中按DeBakey分型,Ⅰ型6例、Ⅱ型2例、Ⅲ型4例,图像质量优为83.3%、良为16.7%,均能满足诊断要求,非夹层组图像质量优为100%。夹层组第1破口周围真腔与双肾动脉水平真腔平均强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源CT胸痛三联症联合腹部CTA检查方法 稳定可靠,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是一种无创、准确、快速的检查方法 。
  • 沈衍富,殷 磊,郑小梅,马明平,吴晓兰,苏家威,郑天辉,林列兴,杜瑞宾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32(6): 671-676.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0.06.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回顾性心电编辑技术在心律不齐患者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73例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过程中出现心律不齐的患者,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重建图像,需要心电编辑的使用插入、 忽略、删除、 R波偏移4种方法 对其进行心电编辑。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的冠状动脉分段原则,由两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分别对无需编辑组、需要编辑组中的心电编辑前后冠状动脉各段成像质量进行评分(1~4分)。结果"无需心电编辑组的图像质量总评分为3.42±0.20。需要心电编辑组编辑前的图像质量评分为2.39±0.37,编辑后为3.22±0.24;编辑前后的图像质量评分及各个节段心电编辑前后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电编辑可明显减少甚至消除心律不齐导致的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伪影,改善冠状动脉成像质量。
  • 郑敏文,赵宏亮,李 剑,魏梦琦,袁 远,石明国,宦 怡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32(6): 677-682.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0.06.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的影像学特点,以期为介入手术提供指导性信息,提高闭塞支的手术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诊断冠心病并经冠脉造影证实有完全闭塞病变患者的双源CT和冠脉造影资料。结果 140例患者共152支冠状动脉发生闭塞:右冠状动脉68支,前降支48支,回旋支20支,左主干1支,分支血管闭塞15支。其中两支冠状动脉闭塞共13例。闭塞段长度5~58 mm,平均(16.8±3.9)mm,其中长度大于1 cm的闭塞病变占91.4%。闭塞残端形态:68支为齐头状闭塞,64支为锥状闭塞,20支为鼠尾状闭塞。多数闭塞病变(73%)为软斑块或以软斑块为主合并少量钙化;其次为混合性斑块及钙化斑块。10支闭塞病变呈膨大改变,为血栓形成。共25支冠状动脉闭塞段成角或弯曲,多见于右冠的长段闭塞。闭塞一端有分支血管发出的62支;两端均有分支血管发出的36支。152例闭塞支中仅3例双源CT可显示明确的侧支血供,无1例可明确显示闭塞两端桥侧支血管。 结论 双源CT可很好地显示冠状动脉闭塞支的绝大多数信息,对闭塞病变的手术有指导意义,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
  • 段 慧,单可记,王 菊,韩 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32(6): 683-689.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0.06.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应用双源CT(DSCT)冠状动脉造影并和常规冠脉造影、超声、心电图对照,探讨冠状动脉病变与心肌缺血和左室功能受损之间的关系。方法 32例患者在1周内同时行DSCT冠状动脉造影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冠脉狭窄进行分析,比较两种方法 对冠状动脉评估有无差异;并采用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使用DSCT心功能软件计算左心室心肌质量(LVMM)、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每搏输出量(LVSV)值。将冠脉狭窄的支数、狭窄程度、狭窄的不同血管与LVMM、LVEF、LVSV值及临床心肌缺血改变对照分析。结果 DSCT冠状动脉造影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两种检查方法 对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三支与双支病变组和中与重度狭窄时LVMM、 LVEF、LVSV及心肌缺血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单支与双支和轻度与中度间LVEF、LVS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VMM及心肌缺血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左回旋支呈单支血管中、重度狭窄时,只有左前降支组LVMM、 LVEF、LVSV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狭窄的支数越多、狭窄程度越重,心肌缺血的发生率越高,左心室功能损害越大,左前降支狭窄对心功能损失最大。LVMM在冠状动脉狭窄时是较敏感的心肌缺血指标。
  • 欧陕兴,李小荣,彭光明,张 莉,李松娜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32(6): 690-694.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0.06.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采用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评价冠状动脉正常形态,分析冠状动脉先天性变异分支,提高临床手术指导作用。方法 "回顾2008年1月至2010年9月行双源CT检查的 2530 例受检者的影像资料,通过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组、曲面重建、容积再现后处理技术方法 ,对冠状动脉正常走向与变异进行分析。结果"225例患者检查显示冠状动脉先天变异284支。变异包括冠脉主干起源变异121例,其中右冠状动脉高位开口35例、左冠状动脉高位开口24例、右冠状动脉发自左冠状窦17例、左冠状动脉发自右冠状窦4例、左冠状动脉发自后冠状窦2例、单支冠状动脉2例、副冠状动脉37例;冠状动脉发育不良18例;冠状动脉瘘9例:右冠状动脉右室瘘4例、右冠状动脉肺动脉瘘2例、左冠状动脉右心室瘘2例、左冠状动脉肺动脉瘘1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136例。1720 例患者左窦房结动脉异常起源818例。结论"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可以提高冠状动脉先天性变异检出率,准确评价冠状动脉正常及变异改变,清晰显示变异血管分支细节,对手术治疗具有指导作用。
  • 郭 兴,丁 伟,秦慧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32(6): 695-698.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0.06.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虚拟平扫技术在头部扫描应用的可行性,及对评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为探明发病原因,对43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双能CT扫描并行CT血管成像,使用Liver VNC处理程序,经参数调整,对双能扫描图像进行处理,使用配对t检验对虚拟平扫图像和常规平扫图像信噪比进行对照,以常规平扫图像为金标准计算使用虚拟平扫图像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准确性,对虚拟平扫图像是否满足诊断要求做出质量评分。结果虚拟平扫的信噪比(3.96±0.52)明显低于常规平扫(8.63±0.53)( t=43.18 ,P =0.000)。虚拟平扫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以患者为单位分别为:97.05%、100%、97.67% ,以病灶为单位分别为:94.64%、 100%、98.97%。在是否满足评价要求的质量评分中,得3分6例、2分27例、1分2例。结论虚拟平扫图像相对常规平扫图像具有较强的噪声,但能够满足诊断要求,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评价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 徐 燕,文 亮,韩 丹,马存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32(6): 699-703.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0.06.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双源CT头颅双能CT血管造影(DE-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Neuro-DSA)对比研究,探讨头颅DE-CTA的优势和不足。方法将双源CT头颅CTA检查正常者300例分为DE-CTA组(200例,行DE-CTA)和Neuro-DSA组(100例,行Neuro-DSA)。比较两组血管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后处理方法、扫描和后处理时间。结果 DE-CTA组与Neuro-DSA组血管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质量Ⅰ级者明显多于其他等级 (P<0.01)。但颅底部去骨的效果Neuro-DSA优于DE-CTA(P<0.01)。DE-CTA增强扫描时间长于Neuro-DSA组(P<0.01),但辐射剂量、完成检查所需时间、图像减影时间均低于Neuro-DSA(P<0.01)。DE-CTA辐射剂量低于Neuro-DSA 26.3%。结论头颅DE-CTA与Neuro-DSA比较有相同的颅内血管成像质量,而且辐射剂量小,检查效率高,但颅底去骨效果有待改进。
  • 沈 进,阎岚,韩 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32(6): 704-708.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0.06.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100kV管电压结合自动毫安调节技术行低剂量CT肺静脉成像的可行性。方法将患者分为100kV组(26例)和120kV组(43例),分别采用100kV和120kV管电压结合自动毫安调节技术肺静脉CT扫描,定量和定性评价两组图像的质量和辐射剂量。结果100kV组的有效剂量较120kV组降低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图像质量量化评价显示100kV组与120kV组两组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目测评分为100kV组5分13例、4分11例、3分2例;120kV组为5分31例、4分8例、3分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0kV组右下肺静脉平均CT值较120kV组升高48.56HU(P<0.05)。结论100kV与120kV结合自动毫安调节技术,肺静脉成像在能够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降低辐射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