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对震颤麻痹型多系统萎缩(MSA-P)患者与正常人的梯度回波横向弛豫率R2*进行基于体素的分析,探索其全脑R2*情况的差异。方法 入组27例MSA-P患者及24例健康志愿者,分别行全脑结构成像及多回波梯度回波成像,然后对其R2*图进行基于体素的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MSA-P组R2*值减低累及双侧脑干、小脑半球、岛叶、颞叶、尾状核及胼胝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R2*可以反映MSA-P患者脑内变化,梯度回波序列在提高灵敏度的同时,也带来了较强的伪影,干扰了其检出效能。
目的 探讨高场磁共振测量眼外肌的厚度及宽度的可行性,计算厚度及宽度的比值,并且评价以上睑退缩为主要表现的Graves眼病(GO)患者眼外肌径线及其比值的特点。方法 所有受试对象均行高场眼眶磁共振增强检查。在轴位、冠状位及斜矢状位T1加权增强图像上分别测量各眼外肌的厚度及宽度,并且计算R1值(厚度与宽度比值)及R2值(宽度与厚度比值)。当径线或比值大于对照组平均值的2倍标准差时,认为该径线或比值增加。结果 GO组患者提上睑肌厚度、内直肌厚度、下直肌厚度及上斜肌宽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7, P=0.017, P=0.032, P=0.000)。提上睑肌、下直肌、内直肌及外直肌R1值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 P=0.037, P=0.019, P=0.032)。上斜肌R2值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7)。与对照组相比,GO组患者共32条眼外肌厚度增加,其中47%眼外肌R1值也增加。结论 眼眶高场磁共振增强扫描能用于眼外肌厚度与宽度的定量评价。以上睑退缩为主要临床症状的GO患者,除了提上睑肌增厚外,同时伴有其他眼外肌增厚。此外,GO患者上斜肌肥大以宽度增加为主。R1值与R2值能反映眼外肌厚度与宽度变化的程度及相互关系。
目的 利用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USPIO)标记带有红色荧光蛋白(RFP)的F344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探索双模态成像示踪标记干细胞示踪的可行性。方法 使用含USPIO(40 μg Fe/ml)的培养基与BMSCs/RFP共孵育培养24 h,标记后行普鲁士蓝染色、透射电镜检查及台盼蓝染色验证标记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实验组(n=8)通过心肌局部注射方式将双标干细胞移植至急性心肌梗死F344大鼠的梗死心肌周围,术后不同时间点(1 d、1周、2周和4周)行磁共振成像和荧光成像,对双标干细胞进行示踪并比较信号强度变化;对照组(n=2)不注射细胞,行磁共振和光学成像。4周后将大鼠麻醉处死后取心脏病理行HE染色、普鲁士蓝染色和荧光成像,观察双标干细胞在心肌内的分布。结果 共孵育培养24 h的方式可以有效、安全地构建USPIO-RFP双标BMSCs干细胞,普鲁士蓝染色显示USPIO标记阳性率为99%,透射电镜提示USPIO颗粒主要位于胞质内溶酶体中。台盼蓝染色显示标记组和阴性对照组活细胞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7% 比 96.3%,P>0.05)。心肌局部注射双标干细胞的实验组8只大鼠,磁共振成像在术后4周内均能观察到注射区域信号强度降低,并且信号强度随时间的延长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66);在体荧光成像未能检测到荧光信号,而离体荧光成像检测到心脏表面细胞注射区域有较弱的荧光。病理切片染色显示梗死心肌周围细胞核密度增加,心肌中蓝染颗粒及荧光成像发光分布区域与HE染色中细胞核密度增加区域一致。结论 USPIO-RFP双标干细胞注射至大鼠急性梗死心肌后,在体磁共振成像在一定时间内能够实现对干细胞的示踪成像,离体荧光成像和病理荧光成像可以示踪移植干细胞。
目的 回顾性分析CT和磁共振成像(MRI)在肝细胞癌(HCC)射频治疗后射频边缘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09年12月至2011年9月40例(47个病灶)接受经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后射频治疗的HCC患者多次复查的CT平扫和多期增强扫描及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的图像,采用5分制(5分:肯定有肿瘤残存;4分:可能有肿瘤残存;3分:不确定有无肿瘤残存;2分:可能无肿瘤残存;1分:肯定无肿瘤残存)评价术后24h两种检查方法对射频边缘的显示情况,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计算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MRI图像不同阅片者之间一致性非常好(Kappa=0.935),而CT图像不同阅片者之间一致性好(Kappa=0.714)。MRI评分中肯定无或有肿瘤残存的1和5分占89.4%(84/94),而CT评分中肯定无或有肿瘤残存的1和5分仅占31.9%(30/94)。MRI图像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高于CT图像(P<0.05),MRI图像检测HCC射频治疗后射频边缘是否完整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两位阅片者共同阅片后的一致结果分别是100%、96.4%、76.9%、100%和96.8%,CT图像分别是30.0%、57.1%、10.3%、87.7%和63.8%。结论 MRI在HCC射频治疗后射频边缘是否充分方面的检出及诊断的准确性都优越于CT。
目的 通过弥散加权成像(DWI)及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分析肝豆状核变性(HLD)脑部不同代谢物的变化,探讨DWI处于不同信号时,病变区域表现扩散系数(ADC)值、MRS与病理变化的关系及治疗后疗效判定。方法 对临床确诊并纳入研究标准的53例HLD患者,按DWI信号高低分为DWI高信号组(n=31)和DWI低信号组(n=22),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个月行磁共振常规扫描、DWI和波谱分析,比较ADC值,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 /肌酸(Cr)、胆碱复合物(Cho) /Cr比值及治疗后变化。结果 治疗前DWI高信号组NAA /Cr 显著高于低信号组(P=0.002),而ADC值、Cho/Cr显著低于低信号组(P=0.004, P=0.014);治疗后DWI高信号组NAA/Cr明显高于低信号组(P=0.036),而ADC值、Cho/Cr与低信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WI高信号组治疗后ADC值及NAA/Cr显著高于治疗前(P=0.006, P=0.008),Cho/Cr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WI低信号组治疗后NAA/Cr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5),ADC值、Cho/Cr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I成像联合MRS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评价HLD铜沉积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和代谢变化,弥补常规磁共振成像检查对代谢观察的不足,对其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目的 探讨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与Ki-67在胶质瘤诊断中的相关性。方法 对76例胶质瘤患者术前进行常规磁共振检查、增强扫描检查及弥散加权成像扫描,测量肿瘤实质部分及相应对侧正常脑白质的ADC值,并计算其相对ADC(rADC)值,分析ADC值及rADC值与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关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76例胶质瘤的Ki-67表达进行观察,测定Ki-67标记指数,分析ADC值与Ki-67表达程度诊断胶质瘤的相关性。结果 高级别胶质瘤肿瘤实质部分ADC值和rADC值明显低于低级别胶质瘤,即胶质瘤肿瘤实质部分ADC值及rADC值与肿瘤的恶性度呈负相关(r=-0.898,r=-0.868; P均<0.01);高级别胶质瘤中Ki-67的表达程度高于低级别胶质瘤,Ⅲ、Ⅳ级胶质瘤Ki-67标记指数分别为(29.48±19.78)%和(31.21±17.50)%,均高于低级别(Ⅰ、Ⅱ级)胶质瘤(2.33±2.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Ⅲ、Ⅳ级胶质瘤间Ki-67 标记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i-67表达程度与肿瘤实质部分ADC值及rADC值呈负相关(r=-0.627,r=-0.607;P<0.01)。结论 胶质瘤瘤体实质区ADC值和rADC值对胶质瘤病理分级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胶质瘤实质部分ADC值及rADC值的测量,可间接评估肿瘤的增殖程度及恶性程度。
目的 探讨前列腺六次跨膜蛋白-2(STAMP2)基因变异与新疆维吾尔族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以流行病学调查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选取1838例维吾尔族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患有糖尿病分成糖尿病组(n=274)和对照组(n=1564)。首先在48例维吾尔族糖尿病患者中测序筛查STAMP2基因功能区的变异位点,选取代表性变异位点应用TaqMan-PCR在研究人群中进行基因型鉴定及病例-对照关联研究。 结果 在STAMP2基因的功能区共发现10个新的和6个已知的变异位点。在总人群中,rs8122位点基因型频率在对照组与糖尿病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s1981529及rs34741656基因型分布在糖尿病组与对照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人群中不同基因型组间空腹胰岛素及在女性不同基因型组间稳态模型评估法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校正P值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男性人群中,STAMP2基因rs8122变异不同基因型组间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AMP2基因3个代表性SNP(rs8122、 rs1981529及rs34741656)可能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糖尿病无关。
目的 探讨使用不同胶体以及不同晶胶比对患者颅内压、脑组织含水量和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DAR-1)表达及术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的影响。 方法 按随机单位组析因设计设置2个干预因素,即胶体因素(2水平:4%琥珀酰明胶、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和晶胶比因素(2水平:0∶1、1∶1)的所有组合,将32例进行癫痫灶区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n=8)。术中监测颅内压;术后检测切除脑组织中的脑水含量和AQP-4和NMDAR-1的表达;测定术后2 h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结果 6% 中分子羟乙基淀粉较4% 琥珀酰明胶以及晶胶比1∶1较晶胶比0∶1均可增加液体治疗期间的平均颅内压(F=55.714, P=0.000;F=142.432, P=0.000)、脑水含量(F=31.477, P=0.000; F=84.896, P=0.000)以及AQP-4(F=37.205, P=0.000; F=149.652, P=0.014)和NMDAR-1的表达(F=29.664, P=0.000; F=65.951, P=0.000),两者的影响均呈相加效果(颅内压:F=11.056, P=0.002;脑组织含水量:F=8.007, P=0.008;AQP-4的表达:F=9.845, P=0.004;NMDAR-1的表达:F=5.020, P=0.033);但术后2 h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 琥珀酰明胶较6% 中分子羟乙基淀粉、晶胶比1∶1较晶胶比0∶1对脑含水量及颅内压的控制更好,更适合神经外科围手术期使用;但不同胶体和晶胶比的液体治疗方案对术后神经精神评分无明显影响,均可安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