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EHD3基因与重性抑郁障碍(MDD)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以47例MDD患者与40例正常对照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认知功能的差异,然后将MDD患者的各项量表得分作为数量性状,采用UNPHASED软件的数量性状模块,分析认知功能与EHD3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结果 MDD组WAIS-RC和WMS-R量表的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EHD3基因的rs3769621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别与WAIS-RC图形拼凑原始分(χ2=10.561,P=0.001;χ2=7.922,P=0.019)和图形拼凑量表分(χ2=12.627,P=0.00038;χ2=11.775,P=0.0027),以及WMS-R心智(1-100)原始分(χ2=8.762,P=0.003;χ2=17.399,P=0.00016)和心智(1-100)量表分(χ2=10.356,P=0.001;χ2=14.958,P=0.00056)显著相关;经过Bonferroni法校正后,上述结果差异仍显著。结论 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EHD3基因可能与MDD认知功能内表型相关。
目的 观察异丙酚、人参皂苷Rg-1、蛋白磷酸酯酶-2A(PP-2A)和氯化锂对电休克(ECT)后嗅球切除抑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和海马内谷氨酸(Glu)浓度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单位组设2个干预因素,即ECT干预(2水平:无处置、施行1疗程ECT)和药物干预(5水平:海马CA1区分别微量注射生理盐水、异丙酚、人参皂苷Rg-1、PP-2A、氯化锂,20 g/L)的所有组合(2×5析因设计)。全部ECT处置结束24 h内开始Morris水迷宫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Glu在海马内的浓度。结果 单独使用异丙酚或ECT均可造成学习记忆障碍,而二者联合使用则会缓解ECT后的学习记忆障碍;人参皂苷Rg-1、PP-2A和氯化锂对学习记忆无明显影响,但与ECT合用则可改善ECT后的学习记忆;ECT干预与药物干预存在交互作用。ECT可明显增加海马中Glu浓度;异丙酚和人参皂苷Rg-1在ECT前后均可减少Glu浓度;且ECT干预与药物干预存在交互作用。PP-2A和氯化锂在ECT前后对Glu浓度无明显影响。结论 ECT可使海马Glu浓度升高,导致学习记忆障碍;异丙酚与人参皂苷Rg-1、PP-2A和氯化锂均可改善ECT后的学习记忆;前两者与降低海马中Glu浓度有关,后两者与此无关。
目的 观察香烟暴露及戒烟后小鼠肺组织炎症以及炎症相关趋化因子及细胞因子表达的情况。方法 将18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香烟暴露组及戒烟组3组,每组6只。测量小鼠气道阻力,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肺部形态及炎症情况,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症细胞总数及细胞分类数,采用实时PCR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CXCL9、CXCL10、CXCL1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MMP12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量BALF上清中CXCL9、CXCL10、CXCL11、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GF-β1水平。结果 香烟暴露组小鼠气道阻力(Rn)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戒烟组Rn亦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香烟暴露组与戒烟组肺组织病理总评分均显著增高(P<0.001)。香烟暴露组和戒烟组的炎症细胞总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香烟暴露组和戒烟组CXCL9、CXCL10、MMP9和MMP12的 mRNA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香烟暴露组和戒烟组CXCL9、CXCL10、CXCL11、MMP2、MMP9、MMP12及TGF-β1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香烟暴露组和戒烟组BALF上清中的CXCL9、CXCL10、CXCL11、IL-8及TGF-β1浓度显著增加(P均<0.05),香烟暴露组IL-6和TNF-α浓度亦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 香烟暴露引起炎症细胞在肺组织中聚集及炎症细胞因子升高,戒烟后炎症细胞及炎症细胞因子尽管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戒烟后肺部炎症持续存在,趋化因子受体CXCR3的配体可能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
目的 评价经肺热稀释法(TPTD)测量心输出量(CO)的准确性,以及该方法测量的胸内血容量指数(ITBVI)用于评价容量负荷的有效性。方法 研究10只幼猪,体重(20.6±1.9)kg。分别在基础血容量、高血容量和低血容量状态下进行同步的肺动脉热稀释法(PATD)测量CO(COPA)和TPTD测量CO(COTP)、ITBVI,每种状态下连续测量3次,同时记录中心静脉压(CVP)和心率。分析不同血容量状态下CVP、ITBVI与心指数(CI)、每搏输出量指数(SVI)的相关性。结果 共进行90次同步热稀释法测量CO。COTP与COPA相关系数为0.977(P<0.001),平均偏差为(0.25±0.26)L/min(95%CI:0.20~0.30 L/min,P<0.001)。COTP变异系数为3.7%,COPA变异系数为5.4%。与基础血容量状态比较,高血容量状态下CVP和ITBVI均显著升高(P=0.002、0.019),低血容量状态下ITBVI显著下降(P<0.001),但CV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相关分析显示ITBVI与CI和SVI在基础血容量状态下呈高度正相关(r=0.741,P=0.014;r=0.885,P=0.001),在高血容量和低血容量状态下均无显著相关性;CVP与CI和SVI在各种血容量状态下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TPTD在不同血容量状态下测量CO的准确度和精确度均理想,其测量的ITBVI与CVP比较可更有效地反映容量负荷。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CT造影(CCTA)用于中、高危险度非心脏手术术前排除冠心病,避免无必要侵袭性冠状动脉造影(ICA)的价值。方法 选取解放军总医院2013年1月至6月拟行中、高危险度非心脏手术、需要术前行ICA的患者157例,其中高危险度手术17例,中危险度手术140例。采用多排螺旋CT行术前CCTA。术后随访6~11个月,观察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及继发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死亡、心律失常、冠状动脉血管重建及心力衰竭。比较非心脏手术前未行ICA的患者和行ICA的患者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157例患者中,145例(92.4%)的CCTA图像可用于诊断冠心病,其中37例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88例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但管腔狭窄<50%,此125例患者术前未再行ICA检查;经术前手术风险评估,118例按期手术,7例经内科治疗后择期手术。CCTA显示20例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且管腔狭窄≥50%,于CCTA后3~7 d内进行了ICA检查,其中18例确诊。根据CCTA及ICA结果,经术前手术风险评估,11例患者按期手术,9例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得到干预后再行手术。CCTA所示血管狭窄程度对手术计划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001)。12例患者的CCTA图像不可用于诊断,术前进行了ICA检查,其中4例显示为管腔狭窄≥50%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在非心脏手术前未行ICA的患者和行ICA的患者比较,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结论 拟行中、高危险度非心脏手术的患者术前行CCTA可有效诊断冠心病。CCTA表现正常或管腔狭窄<50%的患者术前可免除ICA检查。
目的 比较桥本甲状腺炎(HT)背景下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超声影像学特征。方法 以2013年1月至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伴HT良、恶性甲状腺结节连续病例各6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了其术前超声影像学特征。结果 60例恶性结节中,60例(100.0%)为甲状腺乳头状癌。60例良性结节中,33例(55.0%)为桥本结节样改变,26例(43.3%)为结节性甲状腺肿,1例(1.7%)为腺瘤。与良性结节相比,恶性结节更多表现为实性(91.7% 比68.3%,P=0.001)、低回声(96.7% 比48.3%,P=0.000)、边界不清(95.0% 比41.7%,P=0.000)、形态不规则(96.7% 比43.4%,P=0.000)、微钙化(71.7% 比30.0%,P=0.000)、缺乏规则晕(96.7% 比65.0%,P=0.000)、纵横比≥1(46.7% 比13.3%,P=0.000)、血流局部丰富或不规则(61.7% 比26.7%,P=0.000)。结论 超声对于伴HT的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总体敏感性理想。实性结构、实性成分回声水平低、边界不清晰、形态不规则、缺乏规则晕是较好的筛查指标。除纵横比≥1外,其他指标的诊断特异性均不理想。
目的 观察Na99mTcO-4甲状腺显像对甲状腺131I放射性计数的影响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方法 以2013年3月至5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就诊并已行甲状腺摄碘率(RAIU)测定的40例Graves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为研究对象,静脉注射Na99mTcO-4(185MBq)行甲状腺显像以测定甲状腺面积,采用甲状腺功能仪分别测定患者注射Na99mTcO-4后1、25、49、73、169 h甲状腺内放射性计数,并利用半衰期公式推算25、49、73 h时甲状腺内来自于131I及99mTc的放射性计数,以99mTc/室本底计数(1200)相对值为参考,观察99mTc放射性计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其对RAIU的影响,同时计算出99Tcm在甲状腺内的有效半衰期(Teff 99mTc),观察其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131I有效半衰期(Teff 131I)间的相关性。结果 静脉注射Na99mTcO-4后第1、25、49、73h,通过甲状腺功能仪测定出来自99mTc的放射性计数分别为(440.16±247.35)×104、(11.37±10.67)×104、(0.13±0.36)×104、(-0.10±0.19)×104,其与室本底比值分别为3668.00、94.75、1.08、NA。Teff 99mTc为(4.41±0.49)h,与FT3、FT4和Teff 131I均无明显相关;Teff 131I与FT3(r=-0.503,P=0.003)、FT4(r=-0.516,P=0.002)则呈负相关。结论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甲状腺内Teff 99mTc为4.41 h。注射Na99mTcO-4 3 d后,Na99mTcO-4甲状腺显像对RAIU测定已无影响。99mTc的有效半衰期与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和摄碘功能无明显相关性。
目的 比较在健康志愿者中使用计算机控制局部麻醉注射仪(C-CLADS)进行的牙周膜麻醉与使用手推注射器进行黏膜下浸润麻醉在注射疼痛、麻醉效果、麻药用量及并发症方面的差异。方法 2012年9月至2013年5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口腔科招募50例18~56岁志愿者,采用随机自身对照,一侧采用C-CLADS进行牙周膜麻醉,对侧用传统的手推式黏膜下浸润麻醉(对照),比较两侧的起效时间、用药剂量及麻醉效果,并采用语言评价量表(VRS)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注射疼痛程度,记录两种麻醉方式的并发症。结果 采用C-CLADS进行牙周膜麻醉的药物剂量和注射疼痛程度均显著小于传统的手推式浸润麻醉[剂量:(0.34±0.09)ml比(0.55±0.13)ml,P<0.01;VRS:0.42±0.73比1.38±0.92,P<0.01;VAS:1.34±1.21比3.10±1.70,P<0.01]。C-CLADS麻醉成功率与传统黏膜下浸润麻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0%比94.0%,P>0.05)。牙周膜麻醉12例(24%)出现牙周膜麻醉后疼痛。结论 采用C-CLADS进行牙周膜麻醉与传统的手推注射黏膜下浸润麻醉比较,可以减少药物剂量,降低注射疼痛,并达到良好的麻醉效果,但有较大比例出现术后疼痛。
目的 调查陕西地区妇女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了解本地区妇女生殖道HPV感染特征。方法 采用PCR+导流杂交技术检测2009年2月至2012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就诊的8581名陕西地区妇女生殖道HPV-DNA,必要时进行宫颈细胞学或组织学检查。结果 8581名陕西地区妇女中,生殖道HPV感染率为33.06%,高危型HPV(HR-HPV)感染率为30.08%,复合型别感染者占27.18%;最常见感染型别依次为HPV-16、HPV-52、HPV-58、HPV-6和HPV-18。HPV感染存在年龄差异,感染高峰年龄为25岁以下和51岁以上。HR-HPV感染者中宫颈组织学正常、轻度上皮内瘤变(CINⅠ)、中度上皮内瘤变(CINⅡ)、重度上皮内瘤变(CINⅢ)和宫颈癌(CC)组中,感染率分别为88.72%、97.48%、97.35%、95.88%和99.23%;常见致癌型别依次为HPV-16、HPV-18、HPV-58、HPV-52和HPV-33。HPV-16、18和58共同引起94.62%的宫颈癌。结论 陕西地区妇女生殖道HPV感染比较普遍,最常见的感染型别是HPV-16、HPV-52、HPV-58、HPV-6和HPV-18,常见致癌型别依次为HPV-16、HPV-18、HPV-58、HPV-52和HPV-33。HPV-16、18和58引起94.62%的宫颈癌。高危型HPV感染和宫颈病变显著相关,HR-HPV复合感染不是宫颈病变的危险因素。
目的 评价单次团注对比剂双源双能量CT泌尿系成像(CTU)上泌尿系显影情况,以及对无痛性血尿的诊断能力。方法 对205例无痛性血尿患者行双源双能量CTU检查,包括常规平扫、肾实质期双能量扫描和大螺距排泄期扫描。两名医师独立评价排泄期上泌尿系各节段(双侧肾内集合系统、肾盂、近段输尿管和远段输尿管)的对比剂充盈情况。分别采用平扫、肾实质期和排泄期前瞻性诊断,以及虚拟平扫、肾实质期和排泄期回顾性诊断血尿的病因,参考标准包括病理、实验室检查、其他影像学资料和截至36个月的临床随访资料。分别计算前瞻性和回顾性诊断无痛性血尿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分析并分别计算以上两种方法的曲线下面积(AUC),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效能和放射剂量。结果 两名医师认为充盈程度大于50%的上泌尿系节段分别占87.8%和86.8%。采用3期扫描图像前瞻性诊断血尿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5.2%、91.9%、98.2%、81.0%和94.6%,AUC为0.931±0.027。采用虚拟平扫和2期扫描图像回顾性诊断血尿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8.8%、91.9%、98.2%、94.4%和97.6%,AUC为0.940±0.026。两种方法诊断效能无明显差异(z=1.425,Bonferroni校正P>0.05)。回顾性诊断CTU方案的放射剂量为(12.732±3.485)mSv,明显低于前瞻性诊断CTU方案的(17.002±4.013)mSv(P=0.017),前者放射剂量减低为(32.74±8.92)%。结论 单次团注对比剂肾实质期双能量扫描和大螺距排泄期扫描双期CTU检查中上泌尿系充盈较好,结合虚拟平扫图像对无痛性血尿诊断能力高,且放射剂量减低。
目的 探讨灰阶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局限性桥本氏甲状腺炎(FHT)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至2013年10月经手术或粗针穿刺病理证实的120例FHT患者的120个结节的灰阶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将结节周围的甲状腺实质背景分为正常和弥漫性桥本氏甲状腺炎两种,将结节内的血流分为乏血供型、中心血流型、周边血流型、限局性火海征型4种类型。结果 120个FHT结节中,59.2%(71/120)发生于正常甲状腺背景,40.8%(49/120)发生于弥漫性桥本氏甲状腺炎背景。正常甲状腺背景下,85.9%(61/71)的结节为低回声,14.1%(10/71)为等回声或高回声;弥漫性桥本氏甲状腺炎背景下,40.8%(20/49)的结节为低回声,59.2%(29/49)为等回声或高回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节的4种血流类型中,乏血供型、中心血流型、周边血流型和局限性火海征型的比例分别为45.0%、25.9%、20.8%和8.3%。结论 局限性火海征是FHT的比较特异性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MSCTA)在内脏动脉瘤(VA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0年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PACS工作站上,经腹部普通增强CT及MSCTA诊断的123例VAA患者的影像资料,以综合诊断为参照标准,以血管为分析单位,评价后处理图像检出VAA的诊断敏感性。结果 综合诊断出123例共172枚VAA,脾动脉瘤91例,肾动脉瘤16例,多支内脏动脉瘤8例,胃周动脉瘤、肠系膜上动脉瘤各2例,腹腔干、胃十二指肠、胰十二指肠动脉瘤及肝右动脉瘤各1例,VAA行MSCTA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100%。结论 MSCTA不同重建方法可准确、清晰地显示瘤体位置、形态、范围、瘤壁、载瘤动脉和与周围血管的关系。
目的 评价氟脲苷+放线菌素D+依托泊苷+长春新碱(FAEV)化疗方案作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初始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北京协和医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采用FAEV方案初始治疗的38例GTN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预后评分系统(2000年)评分为1~17分(中位数为8分),所有患者均在初始治疗时采用FAEV方案,随诊至2012年12月。结果 38例患者共接受FAEV方案化疗205个疗程,其中,28例(73.6%)血清学完全缓解(SCR),5例(13.2%)出现耐药,5例(13.2%)因不良反应更改为其他化疗方案;剂量限制性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12例(31.6%)发生Ⅲ度及以上中性粒细胞减少。随诊期间,无疾病复发。结论 FAEV方案作为GTN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是有效的,尤其是对于无转移性的低危和高危患者,其有效率达100%且缓解后无复发,并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
目的 比较脂质体紫杉醇联合卡铂与紫杉醇联合卡铂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4例初治的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7例,分别给予脂质体紫杉醇(175 mg/m2)+卡铂 AUC5方案(试验组)和紫杉醇注射液(175 mg/m2)+卡铂AUC5方案(对照组)化疗,两组化疗周期均为21 d,均不少于2周期。化疗2周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44.4%比33.3%,P=0.577)、骨髓抑制发生率(81.5% 比63.0%,P=0.080)、胃肠道反应发生率(96.3%比77.8%,P=0.100)和肿瘤中位进展时间(6个月比5个月,P=0.420)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的过敏反应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1%(P=0.000)。结论 脂质体紫杉醇联合卡铂与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一线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相当,但过敏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
目的 比较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和脂联素(APN)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0例T2DM合并NAFLD患者随机分为吡格列酮组和二甲双胍组,在治疗前、后12周测定患者血生化指标、血清RBP-4和APN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GHbA1C、空腹胰岛素(FIns)和三酰甘油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APN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均<0.05)。吡格列酮组RBP-4水平较治疗前下降显著(P<0.05),二甲双胍组RBP-4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吡格列酮组的RBP-4、FIns和HOMA-IR水平明显低于二甲双胍组(P均<0.05),BMI水平明显高于二甲双胍组(P<0.05)。结论 对于T2DM合并NAFLD的患者,吡格列酮在降低脂肪炎症因子RBP-4、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的效果优于二甲双胍。
目的 观察菊糖对大鼠肠源性高草酸尿症的疗效。方法 实验1:健康雄性 SD 大鼠24只,分别在第1、2、3天给予无草酸饲料、草酸含量为74.82 mg/100 g饲料、草酸含量为74.82 mg/100 g饲料,并在第3天另外给予每只大鼠2 g菊糖,检测大鼠每天的24 h尿量、尿草酸浓度、尿肌酐浓度,并计算24 h尿草酸总排泄量。实验2: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2只,均给予草酸含量为74.82 mg/100 g的高草酸饲料,实验组大鼠另给予2 g菊糖,检测并计算出两组大鼠的24 h尿草酸总排泄量。结果 实验1:时间因素对24 h尿草酸总排泄量有显著影响(F=11.481,P=0.035),第2天大鼠的24 h尿草酸总排泄量明显高于第1天(P=0.026)和第3天(P=0.037),第3天也明显高于第1天(P=0.004)。实验2:实验组大鼠24 h尿草酸总排泄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1)。结论 菊糖对大鼠高草酸尿症可能有潜在治疗价值。
金纳米粒(AuNPs)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包括良好的稳定性﹑生物相容性﹑比表面积大和易于表面修饰,可作为药物、基因和蛋白质等的递送载体,AuNPs还具有良好的光热效应和放射增敏功能,使其在肿瘤的光热治疗和放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总结了AuNPs递药系统的构建、细胞摄取、药物释放及其在肿瘤治疗中应用的最新进展。
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脑中始终存在着以胶质细胞激活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星形胶质细胞作为脑中最丰富的神经胶质细胞群,可分泌大量的促炎因子和抑炎因子,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反应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星形胶质细胞表达有多种模式识别受体参与炎症反应,清道夫受体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清道夫受体是一种细胞表面糖蛋白,能够识别广泛而多样的配基,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对星形胶质细胞上多个与炎症相关的信号通路的激活具有重要影响,可产生宿主防御和促进炎症等多种作用,进而参与了星形胶质细胞对神经炎症的调节,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在星形胶质细胞上表达的几种清道夫受体及其功能,详细总结了这些清道夫受体如何调控与炎症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进而参与星形胶质细胞对于神经炎症的调节。
下腔静脉瘤栓主要来源于静脉内平滑肌瘤病和肝肾肿瘤。瘤体向上蔓延可累及右心、甚至肺动脉,造成严重循环梗阻。体外循环支持下的瘤体摘除术是治疗累及右心的下腔静脉瘤栓的最为有效方法。由于这种累及右心的下腔静脉瘤栓极为罕见,文献报道也多局限于手术处理的个例介绍,目前尚无临床研究或者文献综述来讨论这种累及右心的下腔静脉瘤栓手术的麻醉处理,即便是有关麻醉处理的个案报道也极为罕见。本文将在简述这类疾病的行为特点和手术方式的基础上,结合笔者在这类手术上的初步经验,探讨如何对这类手术实施麻醉和术中管理。
全氟化合物(PFCs)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研究表明其与肿瘤、神经毒性、生殖毒性及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相关,但PFCs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仍不明确。国外已经有PFCs与甲状腺疾病关系的研究报道,但因研究方法及人群不一致,得出的结论也不一致,本文总结了PFCs与甲状腺功能关系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