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第37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5-05-01
  

  • 全选
    |
    论著
  • 冯宾, 钱文伟, 翁习生, 王炜, 赵丽娟, 蒋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2): 133-139.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2.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髓芯减压+同种异体骨打压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微创下髓芯减压+同种异体骨打压植骨的方法对39例(46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进行治疗。所有患者术前行髋关节核磁共振检查,根据国际骨循环研究会分期分为Ⅰ期3髋、Ⅱa期16髋、Ⅱb期7髋、Ⅱc期11髋、Ⅲ期9髋。术后行髋关节平片检查。评估患者术前、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价术后临床疗效。结果所有病例中,激素相关病例22髋、酒精相关病例11髋、特发性13髋。所有病例平均随访26个月(9~48个月),Harris评分术前(66±6.6)分,术后(80.2±9.7)分。不同病因导致的股骨头坏死,术后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不同分期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及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疗效,优7例、良23例、中4例、差12例。术后优良率65%。股骨头坏死早期患者术后优良率78%,Ⅱc期以后患者术后优良率52.6%。术后股骨头塌陷7例,有5例术前分期为Ⅱc期及以上。术后粗隆间骨折1例,术后感染1例,4例术后改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余病例均未见明显进展。结论髓芯减压+同种异体骨打压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国际骨循环研究会分期早期患者术后可获得更高的优良率。
  • 李颖娜, 宋翔, 吴芳, 田树平, 具海月, 杨立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2): 140-146.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2.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水平与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远期支架通畅情况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在本院行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并进行冠状动脉计算机血管成像(CTA)复查的患者74例,支架植入时间(20.5±13.1)个月。根据冠脉CTA结果分为支架通畅组与非支架通畅组,收集同期实验室检查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等生化指标。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多项Logistic 回归分析各生化指标及基础和临床信息,在多种指标中只将在单变量分析时P<0.05的指标纳入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远期支架内通畅情况的独立决定因素。结果74例患者共置入支架74枚,冠脉CTA结果显示支架通畅患者51例、非支架通畅患者23例,支架通畅组的肌酸激酶水平和非支架通畅组分别为(75.9±29.4)U/L和(115.5±51.5)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支架通畅组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高于非支架通畅组[(3.5±5.3)U/L 比(1.7±1.3)U/L,P=0.03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肌酸激酶水平(OR=1.573,95%CI=1.022~2.421,P=0.039)是支架远期非支架通畅的独立决定因素。结论肌酸激酶水平是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远期非支架通畅的独立决定因素。
  • 翟亚楠, 李越, 魏丽群, 张梅青, 卢宏泉, 张丽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2): 147-151.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2.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二尖瓣与主动脉瓣纤维性丝状物是否与先兆性偏头痛有关。方法先兆性偏头痛患者51例,同时选取无偏头痛因其他问题需要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者75例作为对照组。常规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上是否存在微细、摆动的丝状回声。结果先兆性偏头痛组与对照组左心瓣膜纤维性丝状物存在率分别为21.5%(11/51)和28.0%(21/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63,P=0.416)。先兆性偏头痛组与对照组二尖瓣纤维性丝状物存在率分别为5.8%(3/51)和13.3%(10/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21,P=0.177)。先兆性偏头痛组与对照组主动脉瓣纤维性丝状物存在率分别为19.6%(10/51)和25.3%(19/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2,P=0.454)。先兆性偏头痛组与对照组卵圆孔未闭发生率分别为50.9%(26/51)和29.3%(22/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02,P=0.012)。先兆性偏头痛组主动脉瓣纤维性丝状物存在率显著高于二尖瓣纤维性丝状物存在率(χ2=4.320,P=0.038)。结论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纤维性丝状物与先兆性偏头痛无明确关系,瓣膜纤维性丝状物属于良性变异可能性大。
  • 董玉雷, 周磊, 李玉龙, 肖刻, 翁习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2): 152-156.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2.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并进行影像学和病理评价。方法将3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腹腔注射两次脂多糖(20 μg/kg),每次间隔24 h,24 h后肌肉注射大剂量甲强龙(40 mg/kg),连续注射3次,每次间隔24 h,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4周后两组各随机处死5只大鼠。8周后处死剩余全部大鼠。大鼠双侧股骨标本行微计算机断层扫描,观察骨小梁微观结构变化,计算骨小梁参数。股骨头脱钙处理后行HE染色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根据病理切片结果,实验组有12只出现骨坏死表现,建模成功率80%。4周时实验组病理切片出现空骨陷窝,8周时HE染色可观察到空骨陷窝、骨小梁断裂、纤维结构增生。8周时实验组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显示骨小梁结构紊乱、断裂、囊变,骨小梁定量分析显示骨小梁相对体积(实验组:0.55±0.13,对照组:0.68±0.12;P<0.05)、相对面积(实验组:20.45±5.13,对照组:24.00±5.20;P<0.05)、骨小梁数量(实验组:5.67±0.50,对照组:6.24±0.96;P<0.05)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脂多糖联合大剂量甲强龙可成功建立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使用高分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可进行骨小梁形态和结构的定性定量分析,与HE染色病理切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 李楠, 罗渝昆, 唐文博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2): 157-162.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2.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ARFI)及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2D-SWE)在诊断肝脏纤维化等级(LF)方面的差异。方法新西兰大白兔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无处理)和LF组(50只,注射四氯化碳以建立不同程度的LF模型)。利用ARFI及2D-SWE对所有动物进行肝脏硬度(LS)的测定,并取相同部位肝脏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根据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LF及LS之间相关性,通过构建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比较两种技术在诊断效能方面的差异。结果共成功取得37只动物的实验数据,其中F0级14处、F1级11处、F2级15处、F3级12处、F4级22处。所有动物均成功进行LS的测定,LF与ARFI测定结果之间呈线性相关(r=0.802,P<0.01),与2D-SWE测定结果呈线性相关(r=0.892,P<0.01)。成功构建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ARFI诊断LF>F0、F1、F2、F3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9、0.916、0.938、0.934;2D-SWE诊断LF>F0、F1、F2、F3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7、0.935、0.976、0.974。结论ARFI及2D-SWE技术均能较为准确地反应LF的等级,且2D-SWE技术的诊断效能优于ARFI技术。
  • 吴芳, 蔡祖龙, 田树平, 金鑫, 景瑞, 杨越清, 李颖娜, 赵绍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2): 163-170.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2.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1 cm以下局灶性磨玻璃密度(fGGO)肺腺癌的CT征象与病理亚型及免疫组织化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5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腺癌的最大直径≤1 cm的fGGO患者的CT、病理以及免疫组织化学资料,将CT征象(包括位置、大小、密度、形状、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病灶边缘、胸膜凹陷征、瘤肺界面)与病理亚型 [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原位腺癌(AIS)、微浸润性腺癌(MIA)及浸润性腺癌(IPA)]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1、HER-2、Ki-6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拓扑异构酶Ⅱα(Top-Ⅱα)]对照,患者年龄、病变大小、密度与病理亚型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患者性别、病变位置、形状、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病灶边缘、胸膜凹陷征、瘤肺界面与病理亚型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对照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CT表现为1 cm以下fGGO的肺腺癌各病理亚型间,性别分布、年龄大小、病变位置、形状、空气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瘤肺界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94、0.126、0.609、0.678、0.091、0.374、0.339),各病理亚型间病变大小、密度、空泡征的有无以及边缘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8、0.002、0.003、0.046),Ki-67在不同形状结节间表达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HER-1在瘤肺界面是否清晰的结节间表达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HER-2在是否有空泡征的结节间表达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而CT征象与VEGF和Top-Ⅱα的表达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表现为1 cm以下fGGO的肺腺癌中,IPA的空泡征出现率最高,而AAH最低,且浸润前病变(AAH+AIS)多表现为边缘光滑,MIA和IPA则多表现为分叶征+毛刺征;且一些CT征象在特定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之间也有相关性。
  • 王宝宝, 武元, 秦岩, 弓孟春, 石希敏, 景红丽, 李方, 陈朝英, 宋红梅, 李雪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2): 171-178.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2.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碘海醇清除率评估慢性肾脏病儿童肾小球滤过率的准确性,评估单次采血法和干血滤纸片法在碘海醇清除率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法纳入慢性肾脏病儿童45例,同时进行锝99m-二乙烯三胺五乙酸(99mTc-DTPA)血浆清除率与碘海醇血浆清除率测定,评价两种方法测得的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分析碘海醇单次取血法及干血滤纸片法与碘海醇双次采血法的一致性。结果45例患儿均完成碘海醇血浆清除率测定。其中36例患儿同时完成99mTc-DTPA血浆清除率测定,13例患儿完成干血滤纸片碘海醇清除率测定。碘海醇血浆清除率与99mTc-DTPA血浆清除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r=0.941,P<0.01),两者结果的差值较小,为(6.53±11.6)ml/(min·1.73 m2)。碘海醇单次取血法和干血滤纸片法测定的清除率与碘海醇双次取血血浆清除率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958,r=0.950),差值分别为(4.26±9.06)ml/(min·1.73 m2)和(0.48±10.89)ml/(min·1.73 m2)。结论碘海醇血浆清除率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评估慢性肾脏病儿童肾功能的方法,单次取血法与干血滤纸片法使碘海醇清除率测定更简便、可行。
  • 陈宇, 傅强, 米卫东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2): 179-184.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2.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俯卧位应用不同呼气末正压条件下对每搏量变异度、脉搏压变异度及脉搏灌注变异指数预测容量状态的准确性及诊断阈值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全麻下俯卧位行颈椎或腰椎手术患者60例,全麻后连续监测每搏量变异度(SVV)、脉搏压变异度(PPV)、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在俯卧位体位下分别加以0、5、10、15 mmHg的呼气末正压(PEEP),记录每个PEEP时点的各血流动力学指标数值,后以7 ml/kg进行补液试验后,再分别加以0、5、10、15 mmHg的PEEP值后记录输液后各血流动力学指标数值。然后以输液前后每搏量变异指数的差值(ΔSVI)将患者分为两组,即有反应组(ΔSVI≥15%)和无反应组(ΔSVI<15%)组,分别绘制SVV、PPV和PVI判断扩容效应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性(ROC)曲线,确定俯卧位时在不同PEEP条件下对SVV、PPV和PVI预测容量状况的准确性、诊断阈值及其相关性。结果与平卧位相比较,俯卧位条件下SVV、PPV、PVI均增大(P<0.05),平均动脉压降低(P<0.05),心率、每搏量、每搏量指数、心输出量、心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俯卧位时,在PEEP=0、5、10、15 mmHg条件下,SVV判断扩容有效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4、0.759、0.718、0.521,PPV判断扩容有效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3、0.792、0.705、0.505,PVI判断扩容有效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1、0.765、0.709、0.512。当PEEP=0 mmHg时,SVV、PPV、PVI诊断阈值分别为10.5、11.5、13.5;当PEEP=5 mmHg时,SVV、PPV、PVI诊断阈值分别为11.5、13.5、14.5;当PEEP=10 mmHg时,SVV、PPV、PVI诊断阈值分别为13.5、14.5、16.5。俯卧位时在不同PEEP条件下SVV、PPV、PVI变化分别与PEEP值变化呈正相关(r分别为0.424、0.561、0.553,P<0.01)。结论SVV、PPV和PVI在PEEP≤10 mmHg时可以准确预测俯卧位时应用全麻机械通气患者的容量状况,三者预测容量状况的准确性相似,诊断阈值随PEEP值增大而增大,诊断的准确性随PEEP值增大而下降;在PEEP=15 mmHg时,SVV、PPV和PVI不能准确预测俯卧位时应用全麻机械通气患者的容量状况。
  • 李婷, 李晨, 张翠英, 赵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2): 185-194.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2.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Accutase和胰蛋白酶消化神经干细胞(NSCs)后对其凋亡过程的影响。方法来自人类12~16周自然流产胚胎纹状体组织,分离并体外培养NSCs,将体外培养的第3~5代神经球,分别用胰蛋白酶、Accutase消化,消化过程中仅振荡打散,避免巴斯德吸管反复吹打。将神经球打散成的单细胞悬液接种。用Annexin V/碘化丙啶染色、Hoechst 33342活细胞染色镜下观察等方法,在培养传代后2和24 h时间点检测神经干细胞凋亡率。结果两种酶消化后立即用台盼蓝染色判断细胞活性,Accutase消化后活细胞比例为(91.65±4.43)%,胰蛋白酶仅有(83.10±6.7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培养的第3~5代人胚纹状体NSCs形成的神经球传代后2 h,Accutase和胰蛋白酶传代的细胞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到24 h时间点,Accutase消化的细胞凋亡率经Annexin V/碘化丙啶、Hoechst 33342活细胞染色两种方法检测已经达到50%,而胰蛋白酶消化后的细胞凋亡率在此时间点维持在15%~20%。Accutase消化后的NSCs生长4 d后,克隆形成率和神经球直径分别为(7.83±1.32)%和(43.5±9.76)μm,均显著低于胰蛋白酶传代组的(19.22±3.66)%和(58.4±18.73)μm(P<0.01)。结论虽然台盼蓝染色显示Accutase消化神经球后的细胞存活比胰蛋白酶更多,但消化后24 h内,Accutase消化的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最终神经球新克隆形成率低,直径更小。胰蛋白酶消化振荡打散神经球后的凋亡率较Accutase具有明显优势;神经球消化后台盼蓝即时染色的结果不足以预示后期NSCs凋亡率。
  • 石雍, 李崇辉, 肖年军, 李文杰, 梁雨荣, 潘可, 葛新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2): 195-200.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2.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稳定的改良小鼠脑死亡模型,分享脑死亡建模和维护经验。方法C57BL/6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脑死亡组(n=25)和假手术组(n=10),颅内插入2F Fogarty球囊导管并应用缓慢持续颅内加压法建立小鼠脑死亡模型,经口腔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和颈静脉补液维持脑死亡状态,颈动脉插管监测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假手术组插入球囊导管但不加压,光镜下观察供肝组织学改变(HE染色)。结果颅内加压20 min后成功诱导小鼠脑死亡,对应的球囊内平均液体量为(105.77±21.57)μl。濒临脑死亡期间平均动脉压和心率迅速升高达峰值后逐渐降低,峰值分别为(128.28±17.16)mmHg(1 mmHg=0.133 kPa)和(434.16±55.75)次/min,均显著高于对应点的假手术对照组(均P=0.000)。在4 h的观察期内,72%(18/25)的小鼠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和手术过程中未发生死亡事件。脑死亡小鼠供肝呈轻度的局部缺血性损伤(水肿、淤血、炎症浸润),假手术对照组小鼠供肝缺血性损伤程度较脑死亡组轻。结论本研究建模技术降低了手术难度和手术并发症,小鼠脑死亡模型稳定、可靠、具有可重复性。
  • 吕诗莹, 张澜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2): 201-207.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2.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调查综合性心理训练对新兵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为促进其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9至12月新疆某部新兵613名,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分为训练组(n=306)和对照组(n=307),在综合性心理训练前后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军人情绪调节问卷及军人社会支持量表,分别对两组新兵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试。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通过综合性心理训练,训练组消极应对得分显著降低(P=0.000),认知重视和行为抑制得分均显著增高(P=0.000,P=0.005),新兵社会支持及各维度得分均显著增高(P均<0.05)。新兵的应对方式与情绪调节各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P均<0.01),社会支持及各因子与情感求助和自我安慰呈正相关(P均<0.05),与认知重视和行为抑制呈负相关(P均<0.05)。线性逐步回归结果显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对认知重视、情感求助、行为抑制及自我安慰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支持的利用度及认知重视和行为抑制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心理训练对提高新兵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作用。
  • 季鹏, 赵文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2): 208-214.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2.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制备柚皮素脂质体冻干粉,并观察其对急性肺损伤(ALI)大鼠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乙醇注入法制备柚皮素脂质体并进行质量评价,加入冻干保护剂甘露醇(5%,W/V),冻干并进行相关粉体学评价。大鼠气管喷注脂多糖(LPS)(5 mg/kg)制备急性肺损伤模型,将48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6组(n=8),分别为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柚皮素原料药+LPS组(C组)、脂质体冻干粉+LPS组(D组)、地塞米松+LPS组(E组)和空白脂质体冻干粉+LPS组(F组),光学显微镜观察给药后各组大鼠肺组织形态学改变,并测定肺组织湿/干重比。结果最佳处方制得的柚皮素脂质体包封率为(82.44±0.98)%,平均粒径为(133±11)nm,Zeta电位为(-35.9±5)mV。冻干粉的休止角为36°,堆密度为0.3 g/ml。光镜观察结果显示,与A组空白对照比较,B~F组肺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炎性细胞的浸润、毛细血管充血、出血和肺泡壁增厚,其中以B组和F组改变最为显著,C组次之,D组和E组最轻。LPS诱导后B~F组肺组织湿/干重比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但D组和E组湿/干重比的增加量明显低于B组(P=0.0012,P=0.0018)。结论乙醇注入法制备柚皮素脂质体工艺简单可行,其冻干粉对大鼠急性肺损伤疗效显著。
  • 王亚鹏, 杨志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2): 215-220.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2.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褪黑素(Mel)联合顺铂(DDP)、甲氨蝶呤(MTX)对骨肉瘤细胞系SaOS-2增殖的影响,以及Mel与DDP、MTX是否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方法Mel、DDP、MTX、Mel+DDP、Mel+MTX作用于SaOS-2细胞后,CCK-8法检测药物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应用Compusyn软件分析药物的合并效应,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el、DDP、MTX单独均能显著降低SaOS-2细胞活性(P均<0.05),且呈剂量-效应关系。与单用DDP或MTX相比,Mel与DDP或MTX联合应用能显著降低SaOS-2细胞的活性(P均<0.05)。1 mmol/L的Mel与6.67、16.67、33.33、66.66 μmol/L 的DDP合用时,联合用药指数(CI)分别为1.18、1.21、1.09、0.84,与0.1、0.5、1、2、4 mmol/L MTX合用后,CI分别为0.88、0.88、0.83、0.78、0.81。与对照组相比,Mel组与Mel+MTX组的G1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多(P均<0.05),S期细胞比例显著减少(P均<0.05);MTX组的S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多(P均<0.05)。药物作用组的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联合用药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单药组(P均<0.05)。结论Mel在体外能抑制SaOS-2细胞的活性,阻滞细胞周期于G1期,诱导凋亡,发挥抗肿瘤效应,与较低浓度DDP呈拮抗效应,而与MTX、较高浓度DDP联合应用时呈协同抗肿瘤效应。
  • 韩建华, 吴恋, 禹松林, 方慧玲, 康维明, 程歆琦, 卢洁, 于健春, 邱玲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2): 221-225.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2.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碘代谢检测指标在甲状腺疾病手术治疗患者碘营养状况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1名健康志愿者和30例甲状腺疾病手术患者术前、术后血清、晨尿和24 h尿标本,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样本中的碘浓度,比较健康者和患者术前、术后血清碘、晨尿碘、晨尿碘/晨尿肌酐、24 h尿碘和24 h尿碘排泄量的差异,并分析健康者碘代谢检测指标的测定值对世界卫生组织、美国梅奥医学中心和奎斯特诊断公司提供的参考范围的验证率。结果甲状腺疾病术前组的晨尿碘/晨尿肌酐比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两组其他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者经手术治疗后血清碘、晨尿碘和24 h尿碘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水平(P<0.05);健康对照组各项碘代谢指标的中位数均在3个实验室提供的参考范围内,但仅有血清碘、晨尿碘及41~70岁人群的晨尿碘/晨尿肌酐比值与美国梅奥医学中心提供的参考范围的验证率大于90%;晨尿碘/晨尿肌酐比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737。结论晨尿碘/晨尿肌酐比值可能用于甲状腺疾病手术治疗患者碘营养状况的评估。
  • 李芸, 刘洁, 孙秋宁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2): 226-229.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2.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描述黄褐斑的皮肤镜表现。方法使用皮肤镜观察临床表现典型的20例黄褐斑患者的黄褐斑区域及其周围正常皮肤的特征。结果病变区域在镜下表现为淡黄褐色均匀一致的斑片,其中19例为深褐色斑片/点、14例有毛细血管改变、6例的毳毛增粗变黑。正常皮肤的镜下表现为:未见淡黄褐色均匀一致斑片、10例为深褐色斑片/点、12例有毛细血管改变、2例的毳毛增粗变黑。病变部位与正常皮肤在背景颜色和深褐色斑点/片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在毛细血管分布和毳毛特征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淡黄褐色均匀一致的斑片及深褐色斑片/点是黄褐斑的两大皮肤镜特征。
  • 席大伟, 俞承忠, 邱海燕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2): 230-233.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2.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过程中采用负压辅助静脉引流(VAVD)技术进行体外循环的有益尝试。方法15例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男性11例、女性4例,年龄2~28 d,平均(15.67±2.22)d,体重2.3~4.8 kg,平均(3.75±0.19)kg,胸骨正中切开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全组患儿在体外循环过程中均使用VAVD技术。结果全组病例15例,体外循环时间50~343 min,平均(170.3±26.6)min,主动脉阻断时间20~172 min,平均(85.8±14.6)min,全组术中无肉眼血尿,无引流不畅,无腔静脉插管困难,均顺利停机,无负压产生微气栓导致的神经系统并发症,无术后腔静脉梗塞、血栓形成等并发症,1例术后死亡,1例自动出院。结论VAVD技术操作简便且费用低廉,比较安全有效,合适的负压可以使血液克服较细静脉插管阻力,加快血液引出速度,保证良好腔静脉引流和适当的灌注流量,减少预充量,为新生儿手术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 杨波, 刘端, 林进, 金今, 翁习生, 钱文伟, 钱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2): 234-239.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2.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比较开放性滑膜切除术与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治疗膝关节弥漫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4年3月至2013年10月手术治疗的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膝关节弥漫型PVNS患者47例,所有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开放性手术组和关节镜手术组,其中开放性手术组17例(接受开放性滑膜切除术)、关节镜手术组30例(接受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两组术后常规放疗。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5.7±16.3)个月(10~30个月),记录所有患者手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关节活动度、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以及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复发率。结果随访期间共8例患者复发,复发率17.0%;其中开放性手术组3例复发,复发率17.6%;关节镜手术组5例复发,复发率16.7%;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开放性手术组末次随访和术前的膝关节活动度、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分别为(97.5±14.3)°和(69.7±12.6)°,(74.5±6.1)和(38.6±5.4)分,(77.5±5.8)和(42.4±4.6)分,关节镜手术组末次随访和术前的膝关节活动度、IKDC评分以及Lysholm评分分别为(128.6±13.9)°和(64.9±13.2)°,(87.4±6.7)和(37.2±4.9)分,(86.2±6.2)和(41.9±5.3)分,末次随访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均<0.05),关节镜手术组末次随访的关节活动度、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均较开放性手术组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开放性滑膜切除术与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治疗弥漫型PVNS的复发率相当,但后者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前者,所以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弥漫型PVNS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 毛笑非, 刘蕊, 杜伟, 樊雪, 陈典, 左亚刚, 孙秋宁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2): 240-245.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2.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在皮肤科临床工作中建立云数据库的必要性,总结使用云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处理及分析等实际应用经验,并展望皮肤病相关领域的数据管理前景。方法根据临床需求建立以系统性硬皮病和局限性硬皮病为范例的新型网络数据库—云数据库,通过纸质表格搜集患者个人情况、图片资料、标本信息、血生化指标、皮肤受累情况及自评量表计分等,进行云数据库的数据录入、分析、计算;在此过程中探讨并总结云数据库在皮肤科患者信息管理中的应用。结果使用云数据库实际收录并处理了215例系统性硬皮病及522例局限性硬皮病患者个人资料及临床信息,通过统计计算取得多项关于疾病状况、生活质量、预后等的结论性成果。结论云数据库可以快捷有效地存储并处理皮肤病患者的相关数据、图片等,导出与计算快捷灵活,使用方便,且安全性上佳,其实际应用对患者信息管理、临床决策及医学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综述
  • 张良燕, 李雪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2): 246-252.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2.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内脏脂肪素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种脂肪因子,又称前B细胞集落增强因子,在细胞内具有尼克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的活性。内脏脂肪素的生物学功能复杂,可能参与糖尿病肾病(DKD)的发病过程,在多个层面影响DKD患者全身及肾脏局部慢性炎症状态,从而加重肾脏损伤。对内脏脂肪素生理功能的深入研究可能为DKD的治疗提供新方向,本文主要综述内脏脂肪素的功能及其与DKD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