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第37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5-12-25
  

  • 全选
    |
    论 著
  • 苗立夫,崔永亮,尹燕平,陈莲凤,张 华,刘佩毛,朱文玲,宋存先,杨 菁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6): 633-640.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6.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雷帕霉素(RPM)及其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形成的载药纳米粒子(RPM-PLGA-NPs)在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下对离体培养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HUASMCs)细胞凋亡及调控基因bcl-2、p27kip1表达的影响。方法 离体培养HUASMCs细胞并分别予不同浓度的RPM、RPM-PLGA-NPs作用12和24 h,设立生理盐水及空白PLGA-NPs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27kip1与bcl-2表达阳性率和表达水平的差异,采用流式细胞仪、DNA片段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末端原位标记法检测各组HUASMCs凋亡及细胞凋亡率,噻唑蓝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RPM和RPM-PLGA-NPs对HUASMCs存活率的影响。结果 RPM及RPM-PLGA-NPs组抑制HUASMCs增殖并呈剂量依赖关系,HUASMCs DNA电泳呈梯度条带阳性。流式细胞仪检测RPM 100 ng/ml和RPM-PLGA-NPs 500 ng/ml组的细胞凋亡百分率分别为(45.45±2.36)%和(35.04±5.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60±0.95)%(P<0.01)。末端原位标记法检测高剂量干预组的24 h凋亡指数显著高于12 h组(P<0.05,P<0.01)。RPM 100 ng/ml组和RPM-PLGA-NPs 500 ng/ml组的p27kip1蛋白阳性表达指数(PEI)分别为(0.178±0.077)%和(0.192±0.0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101±0.035)%(P<0.05)。Spearman秩相关检验显示RPM及RPM-PLGA-NPs组凋亡指数值与p27kip1的PEI无相关性。RPM-PLGA-NPs 50 ng/ml及RPM 10 ng/ml组bcl-2的PEI分别为(6.44±1.31)%和(5.49±1.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84±0.47)%和(2.06±0.53)%(P<0.05)。结论 RPM及RPM-PLGA-NPs上调离体培养的HUASMCs的p27kip1表达、促进细胞凋亡,并无下调抗细胞凋亡基因bcl-2表达的作用。相当载药量的RPM-PLGA-NPs较RPM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更明显,但与p27kip1表达水平无线性相关。

  • 李 静,董补怀,吴续才,许 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6): 641-644.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6.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股神经-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对术中止血带反应、镇静镇痛药用量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膝置换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成股神经阻滞组(F组)和股神经-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组(SF组),每组30例。记录使用止血带充气即刻(T1)、充气后30 min(T2)、60 min(T3)、90 min(T4)、松止血带时(T5)及拔管后(T6)各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情况;计算术中麻醉药丙泊酚、瑞芬太尼药的累计用量;记录拔管后疼痛评分及疼痛部位。结果 SF组T1~T6平均动脉压、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SF组相比,F组平均动脉压T2~T4及T6明显升高(P均<0.05),心率于T4及T6时明显升高(P均<0.05)。与F组相比,SF组术中用丙泊酚及瑞芬太尼明显减少(P均<0.05),SF组静息及运动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F组90%患者诉腘窝后侧痛。结论 股神经-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能明显抑制止血带反应,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同时有效缓解术后疼痛。
  • 李瑾昱,朱艳云,张国庆,孙胜杰,焦顺昌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6): 645-649.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6.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FCGR3A基因多态性对西妥昔单抗介导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ADCC)作用杀伤A549细胞的影响。方法 选取肺腺癌A549细胞作为靶细胞,NKTm细胞为效应细胞。基因测序法检测NKTm细胞FCGR3A基因多态性,CCK-8法检测西妥昔单抗介导NKTm细胞的ADCC活性。结果 NKTm细胞FCGR3A具有基因多态性,分别为V/V、V/F及F/F表型。西妥昔单抗介导3种表型的NKTm细胞的ADCC活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5),其中FCGR3A-158V/V表型的NKTm细胞的ADCC活性比V/F及F/F表型强(P<0.01),而V/F与F/F表型的NKTm细胞ADCC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妥昔单抗介导的NKTm细胞ADCC活性与FCGR3A基因多态性有关。

  • 王红霞,李书真,鲁秀远,张 澜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6): 650-655.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6.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脑电值与觉察压力的关系,为临床高血压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60例汉族高血压住院患者为研究组,60例性别、年龄等与研究组相匹配汉族健康个体为对照组,以心算任务为应激源,测量并记录其在基线期、任务期、恢复期的脑电参数值(θ、α、感觉运动节律、β),指导被试对象填写觉察压力量表。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应激中的脑电θ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1,P=0.048)。研究组应激后θ波动值与觉察压力量表的控制感维度相关(r=-0.26,P=0.044)。以“控制感”得分为因变量,以研究组应激后θ波动值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变量选入标准为P≤0.05,剔除标准为P≥0.01,结果显示研究组应激后θ波动值满足进入方程要求,能解释“控制感”维度的5.2%。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压力情境下,与其睡眠和创造性相关的脑电θ值降低,因无法对压力事件进行控制而产生的压力感觉增强。
  • 王 铭,冯海凉,刘 赫,姜玉新,刘玉琴,朱庆莉,戴 晴,李建初,李康宁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6): 656-661.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6.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乳腺癌超声造影(CEUS)增强模式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 在22只小鼠体内建立同种移植性乳腺癌,于接种后第4、6、7、8、9、10、11天随机抓取3~4只小鼠进行常规超声及CEUS检查,检查结束后处死小鼠并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标本中HIF-1α表达及 MVD,分析CEUS增强模式与HIF-1α表达及MVD的关系。结果 22只小鼠乳腺癌中瘤体<0.05 cm3组5例,CEUS表现为Ⅰ型增强模式,周边环状增强,内部无增强4例,Ⅱ型增强模式,周边环状增强并向病灶内呈点线状穿入1例;0.05~0.75 cm3 组9例,多表现为Ⅲ型增强模式,病灶弥漫性增强,均匀/不均匀5例;>0.75 cm3 组8例,多表现为Ⅳ型增强模式,周边环状增强,内部结节状增强7例。3组瘤体在CEUS增强模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Ⅳ型CEUS增强模式与肿瘤大小相关(r=0.841,P<0.05)。小鼠乳腺癌中HIF-1α表达与增强模式(Ⅰ~Ⅳ型)呈负相关(r=-0.596,P=0.003),与肿瘤大小无相关性(P>0.05)。Ⅰ~Ⅳ型CEUS增强模式间MVD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VD与肿瘤大小无相关性(P>0.05)。结论 CEUS可动态评估同种移植性小鼠乳腺癌的血管生成,肿瘤增强模式与肿瘤HIF-1α的表达水平相关。

  • 朱连成,胡珍华,刘娟娟,高 健,林 蓓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6): 662-673.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6.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利用Agilent全基因组寡核苷酸基因表达谱芯片探寻与卵巢癌转移和耐药相关的基因表达序列,初步探讨卵巢癌转移耐药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全基因组基因芯片检测高转移性及耐药性的上皮性卵巢癌细胞系RMG-1-H、COC1/DDP和HO8910/PM与其各自对应的RMG-1-C、COC1和HO8910细胞系基因表达序列,探寻差异表达的基因并对其进行基因本体论分析、通路分析及交互作用网络分析,并用实时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验证芯片结果。结果 有49个基因发生2倍以上的表达差异,主要涉及基因表达、生物聚合物的合成等方面,交互网络图预测出对相互作用发挥连接作用的21个基因。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差异表达基因GCET2、CFTR、FOXP1和GARS在细胞和组织中进行基因及蛋白水平验证,结果与芯片结果相一致。结论 与卵巢癌转移和化疗耐药相关的基因表达谱序列的变化可以为卵巢癌转移和化疗耐药的相关分子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 孙胜杰,钱海峰,李凤琪,李章宇,吴 晓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6): 674-680.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6.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定量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渗透性与T1灌注多参数联合分析对脑胶质瘤分级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6例高级别脑胶质瘤(HGG)和12例低级别脑胶质瘤(LGG)患者的磁共振平扫和DCE-MRI资料,通过药代动力学模型定量计算肿瘤的渗透性参数及T1灌注模型计算灌注参数,包括转运常数(Ktrans)、部分细胞外血管外间隙容量(ve)、血液回流常数(kep)、血浆容积(vp)和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及平均通过时间(MTT)。以t检验比较HGG和LGG定量分析参数的统计学差异,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渗透性参数(Ktrans值、ve值)、T1灌注参数(CBF值、CBV值)及联合应用灌注和渗透性参数进行脑胶质瘤的分级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曲线下面积。结果 HGG的Ktrans值、ve值、CBF值和CBV值分别为(0.276±0.164)/min、0.486±0.191、(1.755±1.164)ml/(g·min)和(0.204±0.101) ml/g,明显高于LGG的(0.084±0.044)/min、0.274±0.132、(0.761±0.625) ml/(g·min) 和(0.115±0.097)ml/g (t值分别为3.934、3.293、2.672和2.338,P均<0.05),而HGG的kep值、vp值和MTT值分别为(1.632±1.204)/min、0.114±0.107和(0.128±0.070)min,与 LGG的(1.537±1.194)/min、0.055±0.039、(0.145±0.066)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208、1.823和0.668,P均>0.05)。单参数中以Ktrans值诊断脑胶质瘤分级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19,取阈值为0.105/min时,诊断高级别脑胶质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5%和83.3%;而联合运用多参数分级诊断时,以ve-CBF值似然比为0.631时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74,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7%和100.0%。结论 联合DCE-MRI的渗透性参数与灌注参数能够提高高级别和低级别脑胶质瘤分级的诊断率。
  • 吕祎然,刘 阳,靳沙沙,黄贤仁,王海俊,王燕芳,林宝华,常翠青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6): 681-692.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6.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PLIN基因多态性与开放式生活方式相互作用对汉族超重及肥胖成人减肥效果的影响。方法 109名汉族成年超重或肥胖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56)和对照组(n=53),对研究组进行22周开放式生活方式干预。所有受试者干预前和干预后分别进行体格测量和血生化指标检测,通过PCR扩增及一代测序法测定PLIN1、PLIN4、PLIN6位点的基因型。结果 在所有受试者中,PLIN1以罕见基因型C为主(0.619),PLIN4以常见基因型G为主(0.606),PLIN6以常见基因型A为主(0.564),其中PLIN1与PLIN4、PLIN4与PLIN6紧密连锁(D’>0.9)。干预后,研究组女性体重指数、腰围、体脂肪率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男性仅腰围下降(P<0.05)。研究组PLIN6罕见型纯合子携带者减重/减脂量差于常见型携带者,对照组PLIN1罕见型携带者体重/体脂比常见型纯合子携带者显著增加(P<0.05);研究组女性PLIN1、PLIN4、PLIN6任一位点罕见型纯合子携带者减重/减脂量均差于常见型携带者,同时携带PLIN1/PLIN4罕见型纯合子单倍型的女性减重/减脂量差于其他单倍型,同时携带PLIN4/PLIN6罕见型纯合子单倍型的女性减脂量也差于其他单倍型(P<0.05)。结论 开放式生活方式干预与PLIN基因多态性相互作用,直接影响中国汉族成年超重和肥胖者的减肥效果。

  • 焦永辉,刘小海,代从新,蔡 锋,王任直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6): 693-697.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6.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表达水平和垂体腺瘤各亚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STAT3在垂体腺瘤各亚型的表达。结果 STAT3在垂体腺瘤各亚型均有表达,与其他类型肿瘤,包括催乳素、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激素以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相比,STAT3在生长激素腺瘤表达最高,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激素腺瘤表达最低。结论 STAT3在垂体腺瘤各亚型的差异表达表明STAT3调控的细胞特异性本质,这种特异性的调控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 张瑞雨,牟利军,李雪梅,李学旺,秦 岩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6): 698-704.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6.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大鼠水盐排泄昼夜节律以及肾脏局部生物钟系统的钟基因及下游与水盐转运相关的钟控基因的昼夜节律表达的关系。方法 饲养正常成年SD雄性大鼠,分别于授时时间(ZT)00∶00-ZT12∶00(开灯后,即日间)及ZT12∶00-24∶00(关灯后,即夜间)留取尿液,比较日夜间尿量及尿钠、尿钾、尿氯的排泄率,然后分别于ZT2∶00、6∶00、10∶00、14∶00、18∶00及22∶00处死大鼠并取肾脏组织,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6个钟基因CLOCK、BMAL1、Per1、Per2、Cry1和Cry2及6个钟控基因NHE3、αENaC、NCC、Ptges、V1aR 和V2R 的mRNA表达。应用部分傅里叶分析合并逐步回归的分析方法对基因表达进行节律分析。结果 正常大鼠尿量及尿钾排泄率呈夜高日低的昼夜节律(P<0.05),而尿钠及尿氯排泄率也表现为夜间高于日间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其同步的肾脏组织内6个钟基因CLOCK、BMAL1、Per1、Per2、Cry1、Cry2(P均<0.05)及6个钟控基因NHE3、αENaC、NCC、Ptges、V1aR、V2R(P均<0.05)均表现昼夜节律,其峰值均处于大鼠夜间活动期。结论 大鼠水钠排泄节律与肾脏局部生物钟系统的钟基因及钟控基因表达的昼夜节律具有时相协同性。

  • 吴冬燕,陈 琳,赵燕环,任海涛,关鸿志,魏妍平,刘 智,钱 敏,郭玉璞,崔丽英,焦劲松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6): 705-710.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6.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改进肌肉组织蛋白的提取方法,利用微量组织进行Western blot(WB)方法诊断肌营养不良。方法 比较不同的样品缓冲液和处理方式对鼠骨骼肌蛋白提取量的影响,采用筛选出的最佳方法对待检病例的微量肌肉组织进行蛋白提取和蛋白分析。结果 将筛选出的样品缓冲液加入冰冻切片肌肉组织,通过振荡溶解,提取蛋白量多且损失小。从62例疑似肌营养不良病例的肌肉组织中提取足量蛋白,WB结果显示所检蛋白带清晰,部分病例存在蛋白带的异常。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Dys-R、Dys-C、Dys-N均重度表达异常的标本中,WB检测均未发现相应的目标蛋白带。免疫组织化学显示Dys轻度表达异常的标本中,WB检测显示目标蛋白带位置异常、带浅或正常。结论 应用改进的蛋白提取方法可以节省组织标本用量,并进行蛋白分析诊断肌营养不良。临床高度疑诊疑似抗肌萎缩蛋白病的病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轻度缺失或正常,需要进一步行WB检测抗肌萎缩蛋白。

  • 张 路,李 剑,周道斌,朱铁楠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6): 711-714.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6.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描述和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合并温和气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 报道北京协和医院1994至2014年收治的2例急性白血病合并温和气单胞菌感染的患者,并通过PubMed、Medline及中国医院知识仓库检索同期的英文和中文文献,筛选资料相对完整的病例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共纳入1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急性髓系白血病1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例),男∶女=12∶3,中位年龄49.5岁(27~80岁)。温和气单胞菌感染多发生于粒细胞缺乏期,以下肢感染为最常见表现(66.7%)。即使早期给予经验性抗生素治疗,仍具有较高的死亡率(80%)。经卡方检验分析,死亡的患者有更高的下肢感染率(P<0.01)和更高的感染性休克率(P=0.02)。结论 急性白血病患者合并温和气单胞菌感染虽然罕见但致死率高,应给予充分的临床重视。

  • 傅先水,任柳琼,杨丽娟,吕 珂,陈媛媛,李振彩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6): 715-719.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6.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颈部肿大淋巴结的灰阶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方法 对3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的59个增大淋巴结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超声评估包括形态、内部回声、淋巴门、边界、融合性生长、囊性变、钙化、血流分布模式。3例患者接受颈部淋巴结活检病理学分析。结果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颈部淋巴结多为类圆形(69.5%),双侧分布(96.7%),融合性生长(83.3%),甚至双侧融合性生长(66.6%),边界不清(79.7%),淋巴门消失(66.1%),皮质回声不均质(61.0%)。彩色或能量多普勒超声显示89.8%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颈部淋巴结可见中央门样血流。2例超声显示淋巴门结构消失的淋巴结活检病例,其病理显示正常的髓质结构消失,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增殖。淋巴门结构仍可显示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结中,其淋巴门(85.0%)多表现为不均匀的低/等回声,且与皮质分界不清,1例组织学检查显示明显扩张的窦腔和组织细胞增殖。结论 虽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结和其他病因的肿大淋巴结的超声特征之间有相当大的重叠性,但综合超声分析仍然有助于鉴别诊断。

  • 彭 理,赵大春,周易冬,茅 枫,赵佳琳,孙 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6): 720-723.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6.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Cerb-B2 和Ki 67指数在乳腺单纯型黏液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1997至2012年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72例乳腺单纯型黏液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中ER、PR、Cerb-B2、Ki67指数的表达特点,并结合临床病例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2例乳腺单纯型黏液癌,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9例,ER 阳性表达率77.8%,PR阳性表达率69.4%,Cerb-B2 阳性表达率3.1%,ER、PR、Cerb-B2表达与乳腺黏液癌患者年龄、月经状态、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无相关性(P>0.05)。ER表达与肿瘤直径呈负相关(P=0.008),PR、Cerb-B2表达与肿瘤直径无相关性。结论 在乳腺单纯型黏液癌中,ER、PR阳性表达率高,Cerb-B2 阳性表达率低,是预后良好的一类乳腺癌类型,检测ER、PR、Cerb-B2 和Ki 67,对指导乳腺单纯型黏液癌综合治疗有较大临床意义。

  • 娄丽丽,巩海红,张明强,高金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6): 724-729.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6.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患者的临床特征,增强对DPB的临床特点认识,以期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12月至2014年7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确诊的35例DPB患者的临床资料,DPB诊断符合日本厚生省 1998 年第2次修订的DPB临床诊断标准或组织病理学标准。结果 35例DPB患者中,男性20例(57.1%)、女性15例(42.9%),男女比例为1.33∶1;平均年龄(42.2±15.6)岁,主要分布在40~49岁;平均病史(8.4±8.5)年。35例(100%)均出现慢性咳嗽,31例(88.6%)有较多脓痰,24例(68.6%)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28例(80.0%)肺部可闻及吸气末爆裂音,26例(74.3%)有鼻窦炎病史,15例检测血凝集素实验者均为阴性,22例(73.3%)痰培养中可见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等G-细菌,26例(83.9%)血气分析出现低氧血症,患者的第1秒末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残气量/肺总量、50%肺活量时最大用力呼气流量、25%肺活量时最大用力呼气流量的均值分别为60.5%、53.8%、25.9%、31.2%,胸部CT主要表现为肺部弥漫性小叶中心性微结节和支气管扩张,29例(82.9%)曾被误诊为肺部感染、支气管扩张等疾病。结论 国内的DPB与日本有不一样的特征:血凝集素实验多为阴性,且痰病原体构成谱不一致。DPB常被误诊,对于反复出现肺部感染且合并鼻窦炎的患者,应高度警惕DPB。

  • 短篇论著
  • 邢海群,巴建涛,王 瞳,赵海燕,郭 宁,张 颖,李 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6): 730-732.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6.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 孙昌俊,李力更,毕若杰,李 军,刘洪涛,董 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6): 733-736.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6.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 孔祥溢,高 俊,关 健,杨 义,幸 兵,马文斌,李永宁,王任直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6): 737-740.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6.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 综 述
  • 兰 岭,申 乐,黄宇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6): 741-745.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6.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术后慢性疼痛具有发病率高、持续时间长、危险因素多、发病机制复杂等特点,在开胸术后尤为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手术所致神经病理性损伤是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手术损伤所致神经系统的过度炎症反应和多种炎症细胞因子释放亦加快术后慢性疼痛的形成。本文主要综述术后神经系统炎症反应和炎症细胞因子在术后慢性疼痛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 孔亚群,赵继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6): 746-749.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6.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回顾口腔静脉湖的相关基础及临床报道,总结口腔静脉湖病因、临床及病理表现、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提出口腔静脉湖需划归到静脉畸形中,并和皮肤科、耳鼻喉科等多学科合作,以便能够对本病统一认识。

  • 刘子嘉,黄宇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6): 750-754.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6.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快速康复外科(ERAS)是指依据一系列循证医学证据而采取围手术期处理的优化措施,强调临床多学科合作,以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麻醉在ERAS的各个环节中,包括患者术前宣教、评估与优化、麻醉方式及用药、液体治疗、体温监控、术后镇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临床麻醉在ERAS 管理中的新理念和新认识。

  • 病例报告
  • 史玲俊,郑承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6): 755-756.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6.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