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增强CT在轻度消化道出血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5例轻度消化道出血患者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观察增强多层螺旋CT异常征象,并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结果 35例患者中,胃、十二指肠溃疡及炎症4例(11.4%),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7例(20.0%),胃癌3例(8.6%),胃间质瘤3例(8.6%),胃息肉1例(2.9%),结肠恶性肿瘤5例(14.2%),小肠间质瘤6例(17.1%),直肠癌2例(5.7%),肠道Crohn病3例(8.6%),空肠憩室合并出血1例(2.9%),均经消化道内镜、手术病理证实,CT检出病变部位准确率为100%,CT诊断符合率为97.1%。结论 多层螺旋增强CT在轻度消化道出血诊断中有着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对轻度消化道出血的定位、定性诊断和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均具有重要价值。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瘤周水肿区最小表观扩散系数(MinADC)值对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与胶质母细胞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6例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31例胶质母细胞瘤(WHO Ⅳ级)的瘤周水肿区MinADC值。在表观扩散系数图上采用感兴趣区法测量瘤周水肿区表观扩散系数值,并获得MinADC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MinADC值[(1.20~1.45)×10-3 mm2/s,平均(1.35±0.68)×10-3 mm2/s]明显高于胶质母细胞瘤[(0.95~1.31)×10-3 mm2/s,平均(1.12±0.09)×10-3 mm2/s](t=9.977,P=0.000)。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86,鉴别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和胶质母细胞瘤的MinADC值最佳截断点为1.245×10-3 mm2/s,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1%和94.1%。结论 MinADC值可以作为鉴别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与胶质母细胞瘤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目的 分析心肌桥(MB)所致冠状动脉迂曲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疑似冠心病经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发现MB所致冠状动脉迂曲的88例患者资料,另选取同时期经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发现冠状动脉迂曲而无MB的88例患者资料作为对照组。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狭窄情况,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史、家族史及体质量指数。比较MB组与非MB组整支冠状动脉、迂曲前段、迂曲段、迂曲后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比较MB组与非MB组冠状动脉迂曲前段、迂曲段、迂曲后段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比较两组年龄、性别、血压、血脂、血糖、吸烟史、家族史及体质量指数等方面的差异。对不同迂曲程度分级中完全MB组、不完全MB组及非MB组迂曲前段冠脉粥样硬化发生率的差异进行两两比较。结果 MB组整支(χ2=15.565,P=0.000)、迂曲前段(χ2=8.606,P=0.003)、迂曲段(χ2=13.475,P=0.000)及迂曲后段(χ2=4.314,P=0.038)冠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均低于非M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B组迂曲前段(χ2=6.988,P=0.008)、迂曲段(χ2=10.050,P=0.002)及迂曲后段(χ2=4.314,P=0.038)轻度狭窄发生率均低于非M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迂曲前段(χ2=0.586,P=0.444)、迂曲段(χ2=1.356,P=0.244)及迂曲后段中重度狭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MB组在轻度(χ2=13.526,P=0.000)及中度迂曲(Fisher确切概率P=0.015)中迂曲前段冠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低于非M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重度迂曲(Fisher确切概率P=0.155)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7)。不完全MB组在轻度迂曲中迂曲前段冠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低于非M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167,P=0.002);而在中度(Fisher确切概率P=0.047)及重度迂曲(Fisher确切概率P=0.031)中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67)。完全MB组与不完全MB组在轻度(χ2=1.239,P=0.266)、中度(Fisher确切概率P=1.000)及重度迂曲(Fisher确切概率P=1.000)中迂曲前段冠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非MB者相比,MB尤其是完全MB所致冠状动脉迂曲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较低,冠脉轻度狭窄发生率也较低,但其与冠脉中重度狭窄发生率无相关性。
目的 探讨药物过量使用性头痛(MOH)患者脑干结构变化。方法 对36例MOH患者及32名正常对照(NC)进行脑部高分辨结构成像,将脑干结构分割为中脑、脑桥及延髓,并计算各分部体积。结果 MOH患者中脑体积(5.80±0.53) ml小于NC(6.14±0.67) ml(t=2.36,P=0.02)。MOH患者脑桥、延髓及整个脑干体积[(13.13±1.42) ml、(4.55±0.51) ml、(23.48±2.23) ml]与NC[(13.67±1.61)ml、(4.66±0.44) ml、(24.47±2.56) 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脑桥=1.47,P脑桥=0.15;t延髓=0.93,P延髓=0.35;t脑干=1.71,P脑干=0.09)。结论 中脑体积减小可能是MOH痛觉传导通路的特异性改变,脑干体积自动定量计算方法可以作为MOH患者脑干容积变化的评价工具。
目的 探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持续静脉泵入利多卡因能否减少患者术中阿片类用量及改善术后恢复。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入选北京协和医院择期行胸腔镜肺癌切除术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利多卡因静脉泵入组及对照组。患者经口双腔气管插管,术中全静脉维持。利多卡因组诱导给予利多卡因 1 mg/kg,后予利多卡因2 mg/(kg·h)持续泵入,至手术结束拔管前停药。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术前检查、术中情况及用药,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与术前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利多卡因组患者术中舒芬太尼的用量明显减少[(32.3±7.5) μg比(40.9±10.2) μg,P<0.001],对照组术中更多患者使用艾司洛尔(P=0.010),利多卡因组术后24 h内恶心发生率明显降低(P=0.045)。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中持续静脉泵入利多卡因,可减少术中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并减少术后恶心的发生,无不良反应及中毒现象。
目的 总结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病(ELD)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ELD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0例ELD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辅助检查及病理等。结果 40例ELD患者中,男19例、女21例,平均年龄(48.58±18.25)岁。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20例、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10例、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8例、寄生虫感染所致的ELD 1例、药物反应引起的ELD 1例。35例(87.5%)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增多;18例完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的患者中,17例(94.4%)EOS增多。血气分析示23例(57.5%)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27例(67.5%)肺功能提示通气功能障碍,12例(30.0%)弥散功能减低。胸部CT:以肺部浸润为主,表现为双肺多发片状、条索状影或弥漫分布的磨玻璃、实变影;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以中心型支气管扩张及指套样黏液嵌塞征为特点。肺或其他组织病理活检见大量EOS浸润。糖皮质激素单独或联合其他治疗对ELD有效。结论 ELD临床表现呈多样性,易被误诊,外周血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EOS计数增加联合影像学表现是诊断的关键,口服糖皮质激素是ELD治疗的基础。
目的 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形成血管的能力及受影响的因素。方法 扩增培养AA患者骨髓与正常人骨髓MSCs,流式及免疫组织化学鉴定检测CD106基因表达情况及CD106+MSCs含量;测定新鲜AA骨髓中CD105+CD106+MSCs含量,检测AA MSCs和正常人 MSCs被诱导成内皮细胞能力,检测封闭CD106抗原的正常人 MSCs被诱导成内皮细胞能力及在基质胶中形成管状结构的能力。结果 AA骨髓MSCs CD106基因表达较正常人缺失(降低12.13倍),CD106+MSCs含量降低[(28.03±17.71)%比(59.61±12.26)%,P=0.000],新鲜骨髓中CD105+CD106+MSCs含量降低[(0.33±0.10)%比(2.98±0.46)%,P=0.0005]。AA MSCs被诱导成CD31+内皮细胞能力明显迟缓[(13.67±1.50)%比(43.24±0.96)%,P=0.0004],而将正常人 MSCs封闭CD106抗原后其被诱导成CD31+细胞能力[(26.00±2.65)% 比(91.78±2.44) %,P=0.000]及管状结构形成能力[(13.81±1.98)mm 比(68.12±6.78)mm,P=0.0015]也均显著下降。结论 AA患者骨髓CD106基因表达缺失、CD106+MSCs 含量降低可促进患者骨髓血管衰竭。
目的 比较胰腺浆液性囊腺瘤及黏液性囊腺瘤在磁共振成像(MRI)常规T1加权(T1WI)及T2加权(T2WI)序列图像纹理特征差异。方法 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24例胰腺浆液性囊腺瘤和20例黏液性囊腺瘤患者,分别对MRI常规T1WI及T2WI轴位图像进行纹理特征分析(选取角二阶矩、对比度、自相关、逆差距、熵5个纹理特征参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各组之间的纹理特征差异,同时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建立回归模型,并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 T1WI图像纹理特征参数中的对比度、逆差距及T2WI图像纹理特征参数中的对比度、自相关、逆差距在两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1WI∶P角二阶矩=0.714,P对比度=0.003,P自相关=0.069,P逆差距=0.004,P熵=0.818;T2WI∶P角二阶矩=0.122,P对比度=0.000,P自相关=0.000,P逆差距=0.024,P熵=0.081),ROC曲线下面积为0.736~0.846,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变量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9。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T1WI及T2WI图像的纹理特征参数对比度可以作为鉴别二者的变量。结论 MRI 常规T1WI、T2WI图像的纹理特征分析可以作为鉴别胰腺浆液性囊腺瘤及黏液性囊腺瘤的工具。
目的 研究分次部分脾动脉栓塞(PSE)治疗青少年脾功能亢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男性3例、女性5例)青少年脾功能亢进患者进行分期PSE治疗的效果,患者经2~3次的PSE手术治疗,每次间隔1~2个月。术后长期随访。结果 无术后死亡;无感染性休克、脾脓肿或脾破裂等并发症;术后均出现疼痛与发热,经对症治疗后缓解;2例术后出现少量局灶性胸腔积液,经保守治疗后缓解。所有患者术后血小板、白细胞数量均明显增加,并在随访中维持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应用分次PSE手术方式治疗青少年脾功能亢进,可有效缩小增大的脾脏,缓解脾功能亢进症,并避免患者因一次性栓塞脾组织过多而出现的相关并发症。
目的 探讨扬子鳄胃蛋白酶原C(PGC)基因的分子克隆和结构特征,研究其系统进化关系和组织定位表达,分析成年扬子鳄在不同生命活动时期胃黏膜组织中PGC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反转录PCR 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从扬子鳄胃黏膜中克隆PGC基因cDNA全长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工具预测其蛋白的理化参数和高级结构;通过 Clustal X软件对扬子鳄和其他脊椎动物 PGC氨基酸序列进行序列比对,使用MEGA6软件构建系统进化邻接树;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扬子鳄胃黏膜组织中PGC进行组织定位;用实时定量PCR 法检测 PGC mRNA 在不同生命活动时期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从扬子鳄胃黏膜中克隆并获得扬子鳄PGC基因cDNA序列,该序列全长 1568 bp,其中开放阅读框1167 bp,编码 388 个氨基酸;递交GenBank数据库,获得登录号为KY799383。扬子鳄PGC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41 998,理论等电点为4.16。同源建模法预测该蛋白具有2个天冬氨酸催化活性位点及 6 个必需半胱氨酸残基位点。系统进化关系表明,扬子鳄PGC氨基酸序列与密河鳄紧密聚为一支,然后与其他鳄类聚在一起。扬子鳄PGC特异性地表达于胃黏膜组织,且繁殖期与冬眠期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扬子鳄PGC基因具有高度保守性,其蛋白是胃特有的一种具有消化功能的天冬氨酸蛋白酶。
目的 探讨恶性腹膜间皮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至2017年在北京协和医院确诊的25例恶性腹膜间皮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患者中位年龄50岁,均经病理确诊,均为上皮型(100%)。弥漫型24例(96%)、局限型1例(4%)。行肿瘤细胞减灭术6例(24%),腹腔灌注化疗12例(48%),全身化疗24例(96%)。全部患者的中位生存期26个月,1年生存率74.2%,5年生存率16.7%。减瘤手术或腹腔灌注化疗与静脉化疗联合,较单纯静脉化疗或腹腔化疗有生存优势(P=0.046,P=0.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减瘤手术(P=0.018)是独立预后因子(风险比=6.889;95%CI=1.386~34.247)。结论 腹膜间皮瘤临床表现多样,接受减瘤手术的患者生存延长,除培美曲塞外的部分化疗药物及靶向治疗有一定的应用前景,接受减瘤手术是独立预后因素。
目的 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表达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诱导A549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 在A549细胞系中过表达半乳糖凝集素3,TGF-β(20 nmol/L)诱导肺癌A549细胞EMT。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半乳糖凝集素3、钙黏附蛋白E和波形蛋白等相关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钙黏附蛋白E等蛋白的表达以及细胞形态的变化,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细胞增殖,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性的变化,细胞侵袭性实验检测细胞侵袭性的变化。结果 在过表达半乳糖凝集素3的A549细胞系中,EMT的相关蛋白如钙黏附蛋白E、波形蛋白表达水平无变化,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无变化;在TGF-β诱导肺癌A549细胞EMT的模型中,半乳糖凝集素3过表达组EMT相关蛋白钙黏附蛋白E表达下调、波形蛋白表达上调。细胞增殖能力无变化,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增强。结论 半乳糖凝集素3可以促进TGF-β诱导的A549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目的 分析急性和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T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特征及其关键调控蛋白,为儿童ITP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的基因芯片公共数据库(GEO Database)中下载ITP患儿T细胞基因芯片数据,将数据导入R语言、QOE、Networkanalyst、GCBI及GenClip等分析软件,分析急性组与慢性组的基因表达谱、基因功能、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等,筛选两组之间的关键节点基因。结果 两组患儿的基因表达谱有明显差异;在分析的54 675个基因中,急性组与慢性组之间有457个(0.84%)差异表达基因;前20个差异表达基因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发现两个关键蛋白,分别是下调的JUN蛋白和上调的ITCH蛋白,这两个关键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关系密切;两组间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与T细胞免疫耐受及其活化等相关。结论 急性和慢性ITP患儿的基因表达谱有明显不同,提示基因转录谱在不同阶段的ITP中发挥调节作用;JUN和ITCH基因对ITP患儿病情进展有一定预测能力,并可能受到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的调节而发挥生物学作用。
目的 对成人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SLES)与缺血性脑梗死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特征进行对比观察,分析MRI征象在两者疾病鉴别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临床诊断为RESLES的7例患者及存在胼胝体压部缺血性梗死的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表现特点,重点对胼胝体压部病变的MRI表现位置、形态、信号强度、最大横截面面积、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进行分析。结果 7例RESLES患者(男5例、女2例)病变中心部位位于胼胝体压部中线部,呈圆形、椭圆形或梭形,以胼胝体为中心对称分布,DWI均呈现高信号,ADC值减低,最大横截面面积平均为(56.9±32.6)mm2,ADC值平均为(0.3963±0.0715)×10-3 mm2/s,通过复查(平均10 d),病灶消失;而13例胼胝体压部缺血性脑梗死病灶的患者(男10例、女3例)胼胝体压部病变大多数偏一侧,位于中线部位少见,呈现片状或不规则型,DWI也均为高信号,最大横截面面积平均为(55.1±43.9) mm2,ADC值平均为(0.4978±0.0123)×10-3 mm2/s。两组最大横截面面积(t=0.096,P=0.925)和ADC值(t=-1.988,P=0.06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比7例RESLES患者与13例有胼胝体梗死灶患者的MRI特征显示,胼胝体压部病灶的位置、形态以及脑内是否存在其他病灶对两者的鉴别有一定价值。而两者病灶的信号、ADC值及病灶面积无差异,两者的鉴别尚需结合临床特点。
目的 探讨头颈部鳞癌(HNSCC)术前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磁共振成像(PET/MR)各参数与病理分化程度的相关性,并评价PET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独立及联合诊断HNSCC病理分化程度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9月临床怀疑头颈部肿瘤的患者并进行PET/MR检查。PET/MR检查序列包括PET及T1加权成像、T2加权成像和DWI序列。所有最终入组患者均为术后病理诊断为HNSCC的病例。测量表观扩散系数平均值(ADCmean)、标准化摄取最大值(SUVmax)及标准化摄取平均值(SUVmean),比较PET/MR各参数在HNSCC高分化及中-低分化两组间的分布及其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多参数对HNSCC分化程度的预测模型,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PET/MR各参数独立及多参数联合应用诊断HNSCC病理分化程度的效能。结果 最终纳入23例患者,均为男性;高分化9例,平均年龄(61.0±6.8)岁;中—低分化14例(10例中分化及4例低分化),平均年龄(62.0±9.1)岁。PET/MR参数中,SUVmax和SUVmean具有强相关性(P<0.001),ADCmean和SUVmax、SUVmean无相关性(P=0.42,P=0.13)。ADCmean和SU
目的 识别手术室内非心脏手术心搏骤停的高危因素,为实施有效的心肺复苏术提供救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127 053例手术室内非心脏手术术中16例因心搏骤停实施心肺复苏术患者的基本资料、合并疾病、心搏骤停原因、心肺复苏过程及预后情况。结果 术中因心搏骤停实行心肺复苏术的原因主要为:合并心血管系统等多系统基础疾病、术中大出血及手术操作风险高、过敏相关因素、其他因素等。16例患者中心肺复苏成功9例,复苏成功后30 d存活率77.8%。结论 非心脏手术术中心搏骤停发病率较低,但死亡率较高。高龄患者行急诊高风险手术、术中发生大出血时心肺复苏的成功率降低。
目的 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 (DCE-MRI)渗透性参数早期监测肝转移瘤贝伐单抗和常规化疗联合治疗敏感性的价值。方法 对28例直结肠癌的肝转移瘤患者进行常规磁共振平扫、DCE-MRI检查,分别测量化疗前及化疗第1周期后靶病灶的DCE-MRI渗透性参数,即转运常数(Ktrans)、细胞外血管外间隙的体积百分数(Ve)、回流常数(Kep)、血浆体积百分数(Vp);将所有靶病灶分为高敏感组和低敏感组,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靶病灶化疗早期渗透性参数的差异,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渗透性参数早期预测转移瘤化疗敏感性的诊断效能。结果 共64个肝转移瘤靶病灶,包括高敏感组29个和低敏感组35个。化疗前,高敏感组靶病灶的
目的 探索60 min利妥昔单抗快速输注方案对非第1次用药的中国患者(包括老年患者)进行维持治疗的安全性,为快速输注方案在中国各中心化疗和日间病房应用的可行性提供支持。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接诊的820例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的B细胞淋巴瘤患者,从第2程及以后化疗开始使用60 min快速利妥昔单抗输注方案(初始15 min输注速度为100 mg/h,余下的剂量在45 min内完成,没有最大输注速度,可达700 mg/h以上),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针对65岁以下人群和老年人群(65岁及以上)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0%,未出现4~5级不良反应。老年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未提高。结论 对于包括老年人在内的中国B细胞淋巴瘤患者,在非首次用药时,采用60 min快速利妥昔单抗输注方案的不良反应率较低,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治疗选择。
原发干燥综合征是常见的累及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自身免疫性上皮炎为病理基础,肾脏是重要的受累靶器官。肾小管间质病变常见,可分为远端、近端小管和集合管受累。部分患者起病隐匿,逐渐出现肾功能损伤甚至终末期肾病,伴有小分子蛋白尿、肾小管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病理表现为间质淋巴细胞浸润、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肾小球损伤相对少见,主要病理类型为膜增性肾小球肾炎。治疗方案以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为主,也有使用B细胞清除靶向治疗的尝试。多数患者对治疗反应较好。本文主要综述近年原发干燥综合征肾脏损害的发病概况、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进展。
乳腺结节质地一直是临床触诊关注的重点,结节硬度是近年影像学弹性成像的研究热点。质地和硬度都是基于恶性肿瘤比良性组织硬的道理,关于硬度的形成机制尚不完全确定。乳腺结节的软硬程度受实质和间质组合影响,其中间质是影响硬度的重要因素,胶原纤维作为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乳腺结节硬度形成过程中细胞内、外微结构变化的分子机制。
银屑病为一种常见的多因素参与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在银屑病皮损中存在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增高,并且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升高与疾病的严重度相关。白介素-6为一种多功能的促炎因子,被证实参与到包括银屑病在内的多种自身免疫性及慢性炎症性疾病中。本文主要综述白介素-6在银屑病中的研究进展。
胸壁重建是肿瘤切除术后恢复受损胸壁结构及功能的必要手段。自体皮瓣是软组织重建公认的理想材料,而骨架重建材料的选择尚存一些争议。目前广泛应用的骨架重建材料除了自体骨骼以外,主要以非可降解材料为主,提供较高组织强度和稳定性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并发症。不少以生物可降解材料的临床应用和重建材料性质改良为研究目标的实验研究成为新的热点,部分已具有临床可行性。本文主要综述胸壁重建材料方面的应用进展。
在骨改建过程中,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相互作用以维持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平衡。研究表明促红细胞生成素肝细胞激酶受体及其配体介导的双向信号传导可调控成骨-破骨细胞间的耦联作用,本文主要综述Eph家族蛋白的分子结构、信号转导机制,及其调控骨改建、牙槽骨改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