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第41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9-10-30
  

  • 全选
    |
    封面和目录
  •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9, 41(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著
  • 李洁,周园园,赵乐,李旭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9, 41(5): 581-588.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09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微小RNA-145(miR-145)对卵巢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选取上皮性卵巢癌细胞株SKOV3及3AO,过表达miR-145后,qRT-PCR检测转染前后细胞株miR-145的表达,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转染前后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特异预测出miR-145靶基因zeb-2后,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进行验证,再敲低zeb-2后检测细胞移动能力。 结果 过表达miR-145后,SKOV3(t=10.752,P=0.000;t=5.617,P=0.005)及3AO细胞(t=10.111,P=0.001;t=21.746,P=0.000)的迁移及增殖能力均明显下降。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结果显示,共转染miR-145 mimic和WT 3’UTR表达载体细胞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明显低于共转染mimic control和WT 3’UTR表达载体的细胞(SKOV3:t=4.572,P=0.010;3AO:t=3.528,P=0.024),共转染miR-145mimic和MUT 3’UTR表达载体细胞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与共转染mimic control和MUT 3’UTR表达载体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KOV3:t=0.227,P=0.831;3AO:t=0.040,P=0.970)。过表达miR-145 48 h后,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相比,SKOV3(t=1.490,P=0.211)和3AO细胞(t=0.114,P=0.914)中zeb-2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过表达miR-145 72 h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相比,SKOV3(t=3.769,P=0.020)及3AO细胞(t=4.452,P=0.011)中zeb-2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转染zeb-2 siRNA 72 h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SKOV3(t=4.660,P=0.010)和3AO细胞(t=4.594,P=0.010)中的zeb-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结果显示,SKOV3(t=18.655,P=0.000;t=18.026,P=0.000)及3AO(t=5.500,P=0.005;t=8.780,P=0.001)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下降。结论 miR-145可能是通过靶向抑制zeb-2来抑制卵巢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

  • 张松林,范粉灵,魏峰,王军,张玉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9, 41(5): 589-594.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094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微小RNA-133b(miR-133b)对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人心肌成纤维细胞(CFs),采用CCK8检测过表达及敲低miR-133b时细胞增殖情况,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及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Ⅲ)的表达水平;生物学软件预测miR-133b的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miR-133b与靶基因的直接调控作用。 结果 qRT-PCR检测结果显示,转染miR-133b mimic后miR-133b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t=26.219,P=0.000),转染miR-133b inhibitor后miR-133b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t=6.738,P=0.003)。转染CFs 21、45、69、93和117 h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miR-133b mimic组CFs增殖能力明显降低,而miR-133b inhibitor组CFs增殖水平明显上升(P均<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过表达miR-133b后,CTGF(t=9.213,P=0.001;t=8.195,P=0.001)、α-SMA(t=6.511,P=0.003;t=4.434,P=0.011)、collagenⅠ(t=3.172,P=0.034;t=4.053,P=0.015)及collagen Ⅲ(t=6.404,P=0.003;t=5.319,P=0.006)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敲低miR-133b后,CTGF(t=9.439,P=0.001;t=14.100,P=0.000)、α-SMA(t=4.519,P=0.011;t=4.377,P=0.012)、collagenⅠ(t=5.966,P=0.004;t=5.514,P=0.005)及collagen Ⅲ(t=4.622,P=0.010;t=4.996,P=0.008)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上升。共转染miR-133b mimic和WT 3’UTR表达载体细胞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明显低于共转染mimic control和WT 3’UTR表达载体的细胞(t=5.654,P=0.005),共转染miR-133b mimic和MUT 3’UTR表达载体细胞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与共转染mimic control和MUT 3’UTR表达载体的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0,P=0.724)。结论 miR-133b可能是通过靶向抑制CTGF来影响CFs的活化增殖,从而改善心肌纤维化。

  • 王佳,毛妮,谢希,李姝,陈进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9, 41(5): 595-600.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092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多药耐药基因-1(MDR1)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氨甲蝶呤(MTX)耐药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利用重组腺病毒Ad-EGFP-MDR1感染RA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获得MDR1过表达RA FLS。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MDR1过表达RA FLS中 MDR1基因转录水平及其编码产物P-糖蛋白(P-gp)的表达水平,罗丹明123外排实验验证MDR1过表达RA FLS外排罗丹明123功能,MTT法检测MDR1过表达RA FLS对MTX的耐药性。 结果 重组腺病毒Ad-EGFP-MDR1感染RA FLS 72 h后,MDR1过表达RA FLS细胞内颗粒增加,细胞体积变大,生长速度变慢。MDR1过表达组RA FLS中MDR1 mRNA表达水平(1.4325±0.3924比0.0650±0.0070;t=6.035,P=0.004)、P-gp蛋白表达水平(1.8667±0.2857比 0.9367±0.0551;t=5.536,P=0.005)和细胞外排罗丹明123能力(979.43±196.81比1680.06±147.04;t=-4.940,P=0.008)均明显高于阴性病毒对照组。MTX各个浓度下MDR1过表达RA FLS的存活率均显著增高(P均<0.05)。结论 MDR1基因高表达可通过上调P-gp蛋白的表达影响RA FLS对MTX的外排能力,从而增强RA FLS对MTX的耐药性。

  • 邓雷弘,徐芳华,曾涛,徐想达,巢海潮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9, 41(5): 601-608.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099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检索Oncomine和Expression Atlas数据库,获得LAMTOR3相关的基因芯片数据,分析LAMTOR3在膀胱癌细胞及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膀胱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LAMTOR3在膀胱癌细胞、癌组织及其配对的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验证其表达和临床相关性。 结果 Expression Atlas数据库检索结果显示,LAMTOR3在20株膀胱癌细胞中的基础表达水平存在差异,其中,在Hs 172.T、HT-1376、RT4、JMSU-1和T24细胞株中呈较高表达。Oncomine数据库检索结果显示,LAMTOR3在浸润性(t=2.857,P=0.005)及非浸润性膀胱癌组织(t=3.105,P=0.003)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病理分级越高的膀胱癌组织中表达越高(P<0.05)。实验验证结果显示,LAMTOR3 mRNA在膀胱癌细胞株UMUC3(t=10.84,P=0.0084)、J82(t=21.75,P=0.0021)、5637(t=45.88,P=0.0005)和T24(t=87.58,P=0.0001)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膀胱永生化细胞SV-HUC-1,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也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LAMTOR3蛋白水平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也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LAMTOR3蛋白在癌组织中高表达,在浸润性癌组织中较非浸润性癌组织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膀胱癌临床分期(χ 2=9.189,P=0.002)、病理分级(χ 2=4.746,P=0.029)和淋巴结转移(χ 2=6.210,P=0.013)密切相关,但与性别(χ 2=0.965,P=0.326)、年龄(χ 2=2.126,P=0.145)、远处转移(χ 2=1.261,P=0.261)等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LAMTOR3在膀胱癌细胞及组织中高表达,与膀胱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赵娟,魏星,杨婷,赵敏伊,裴美丽,杨筱凤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9, 41(5): 609-614.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153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检测正常宫颈组织、宫颈癌组织及宫颈癌细胞系中SALL3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探讨其甲基化状态与SALL3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CR)分析正常宫颈、宫颈癌组织及宫颈癌细胞系中SALL3基因启动子区DNA的甲基化状态,RT-PCR检测宫颈癌细胞系、宫颈癌组织及正常宫颈组织中SALL3基因mRNA表达。 结果 宫颈癌和癌旁组织中的SALL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分别为0.60(IQR:0.73,秩均值:16.70)(P=0.046)和0.82(IQR:0.50,秩均值:17.15)(P=0.039),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的0.03(IQR:0.39,秩均值:8.44)。宫颈癌及癌旁组织中SALL3蛋白的表达分别为0.10(IQR:0.17,秩均值:8.40)(P=0.012)和0.26(IQR:0.21,秩均值:15.6)(P=0.000),均显著低于正常宫颈组织的0.57(IQR:0.73,秩均值:20.75)。给予0、5、10 μmol/L 5-Azacytidine去甲基化处理HeLa及SiHa细胞后,HeLa(F=28.704,P=0.001)和SiHa细胞(F=29.783,P=0.002)中SALL3 mRNA的表达水平均随5-Azacytidine作用浓度的升高而升高。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组织相比,HPV阴性宫颈组织中SALL3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水平明显降低(P=0.01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21)。结论 宫颈癌组织中SALL3基因启动子区的DNA高甲基化使其表达沉默,高危型HPV感染可能通过增加SALL3启动子区甲基化使其沉默促进宫颈癌的发生。

  • 段艳平,魏镜,洪霞,曹锦亚,史丽丽,赵晓晖,柯美云,朱元珏,李舜伟,蒋静,单广良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9, 41(5): 615-621.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096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综合生理-心理-社会评估问卷(UPPSAQ-70)进行信效度分析。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8年7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由医生开具心理评估、并在心理评估室同时完成UPPSAQ-70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的患者,固定因子数为8个因子和3个因子,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Amos 23.0对原8因子模型、8因子模型-修订、原3因子模型、3因子模型-修订和单因子模型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以SCL-90的各因子为校标,计算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验证区分效度。对2018年7月完成UPPSAQ-70评估的患者进行重测,检验重测信度。 结果 UPPSAQ-70的8因子模型包含:情绪、焦虑与疲劳、睡眠、躯体不适、性功能、快乐和满意度、疑病和社交焦虑;3因子模型包含:心理维度症状、生理维度症状和社会维度症状。验证性因子分析提示,8因子修订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程度(χ 2=10 410.4,df=1862,RMSEA=0.07,CFI=0.753,NFI=0.715)。8因子模型以SCL-90为校标,除情绪量表与抑郁(r=0.600)、焦虑(r=0.520)相关度相对较高,其他症状相关度较低(r<0.5)。量表各因子的Chronbach’s α系数在0.823~0.904之间,删除各条目后全量表的Chronbach’s α系数在0.954~0.956之间。该量表的重测信度为Chronbach’s α系数0.847,两次重测各项均显著相关(P<0.05)。 结论 UPPSAQ-70是良好的评估人的整体健康状况的量表,适宜综合医院使用。

  • 王清海,纪建磊,李红,贺平丽,宋丽霞,赵阳,王洪阳,黄涛,孙晓霞,曹延炜,董震,石冰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9, 41(5): 622-629.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122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术前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在评估T1期非肌层浸润型膀胱癌(NMIBC)患者术后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的T1期NMIBC患者215例,收集临床资料,随访并记录患者无病生存(DFS)和总生存(OS)情况。作术前LMR与患者预后关系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LMR的最佳分界值,将患者分为低LMR组(LMR<3.86,n=77)和高LMR组(LMR≥3.86,n=138);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不同LMR水平患者的累积DFS率和OS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DFS和OS的因素。 结果 215例T1期NMIBC患者随访2~92个月,DFS率为59.07%,OS率为65.12%。Kaplan-Meier曲线示,低LMR组患者累积DFS率(χ 2=4.784,P=0.029)与累积OS率(χ 2=7.146,P=0.008)均明显低于高LMR组。肿瘤大小≥3 cm(HR=1.398,95%CI:1.042~1.875,P=0.025)、病理G3级(HR=1.266,95%CI:1.026~1.563,P=0.028)、LMR≥3.86(HR=2.347,95%CI:1.080~5.101,P=0.031)是影响T1期NMIBC患者DFS的独立因素;肿瘤大小≥3 cm(HR=1.228,95%CI:1.015~1.484,P=0.034)、病理G3级(HR=1.366,95%CI:1.017~1.834,P=0.038)、LMR<3.86(HR=2.008,95%CI:1.052~3.832,P=0.035)是影响T1期NMIBC患者OS的独立因素。结论 术前外周血LMR水平是影响T1期NMIB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低水平LMR患者术后的NMIBC进展风险与死亡风险更高。

  • 谢朝云,李耀福,蒙桂鸾,熊芸,李远珺,陈应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9, 41(5): 630-635.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083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无症状菌尿与中老年女性子宫切除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8年8月在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开腹子宫切除术的1469例中老年女性患者临床资料,对其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以明确无症状菌尿等因素与中老年女性开腹子宫切除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性。 结果 1469例患者中,101例(6.88%)发生手术部位感染;124例伴有无症状菌尿,其中感染14例(11.29%);1345例不伴有无症状菌尿,其中感染87例(6.47%);伴有无症状菌尿患者的感染率明显高于不伴有无症状菌尿患者(χ 2=4.123,P=0.04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无症状菌尿、糖尿病史、术式、住院时间(>15d)、手术季节(夏秋)、体质量指数(BMI)(≥25 kg/m 2)、病变性质(恶性肿瘤)、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级(>Ⅱ级)、切口长度(≥10 cm)、手术时间(≥3 h)、出血量(≥1000 ml)、血清白蛋白浓度(<30g/L)、血糖(≥10 mmol/L)、血红蛋白浓度(<90g/L)均是中老年女性开腹子宫切除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因素(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无症状菌尿、病变性质(恶性肿瘤)、血糖(≥10 mmol/L)、手术时间(≥3 h)、ASA评级(>Ⅱ级)是中老年女性开腹子宫切除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P均<0.05)。 结论 无症状菌尿是中老年女性开腹子宫切除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之一,术前对无症状菌尿的筛查与治疗可降低其手术部位感染率。术前对患者进行ASA评级,给予相应术前准备,监测并有效控制血糖,提高手术技能,减少手术时间,对减少术后手术部位感染也有重要意义。

  • 李宁宁, 白春梅, 赵林, 葛郁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9, 41(5): 636-645.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137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患者之间,及不同消化道肿瘤患者与健康人群之间粪便菌群的差异。方法 采用16S rRNA的方法,对13例食管鳞癌、23例胃癌、6例结直肠癌患者,49例健康人的粪便菌群差异进行分析。 结果 肿瘤组患者粪便菌群中双歧杆菌、普拉梭菌、伶俐瘤胃球菌较健康对照人群丰度明显减低(P均<0.05);厚壁菌门、放线菌门的部分菌种在食管癌、胃癌患者粪便中较健康人群显著减少(P均<0.05),部分与肠癌组一致;抗肿瘤治疗、抗生素、乳酸菌制剂均对肿瘤患者的粪便菌群产生影响。结论 食管癌、胃癌患者粪便中以厚壁菌门、放线菌门消耗为主的菌群组成模式及部分标志性菌种与肠癌的相似性,提示这些细菌与上消化道肿瘤的发生发展可能相关。


  • 刘慧婷,赵羽西,李一琳,冯瑞娥,王澎,王京岚,王孟昭,徐凯峰,施举红,肖毅,赵静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9, 41(5): 646-657.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088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中国球孢子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对球孢子菌病的认识,避免误诊、误治。方法 以“Coccidioidomycosis”联合“China”为检索词检索Medline数据库,以“球孢子菌病”联合“中国”为检索词检索万方和中国知网数据库,共检索文献23篇,获得资料相对完整的中国粗球孢子菌感染患者32例。加上2016年4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播散性球孢子菌病患者1例,共33例。分析33例患者的人口学特征、感染部位、临床表现、既往病史及接触史、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和病理特征。 结果 33例患者中,7例(21.2%)发病前到过球孢子菌病的流行区域,6例(18.2%)起病时处于免疫抑制状态。24例(72.7%)呼吸系统受累,6例(18.2%)皮肤受累,3例骨骼受累,2例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角膜及胃受累各1例;8例(24.2%)为多系统受累,其中3例死亡。14例表现为各类肺部结节,5例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表现为实变影及空洞各4例,胸腔积液3例,多发斑片影及团块影各2例。28例于受累组织病理中检出球孢子菌包囊,3例于脓液、渗出物或胸水涂片中检出球孢子菌包囊,4例于痰、脓液及组织培养后见球孢子菌菌丝及孢子,仅有2例经血清学检查确诊。20例应用三唑类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13例全身或局部应用了两性霉素B,8例针对病灶进行手术切除,1例应用丙种球蛋白。5例患者死亡,其中3例存在可造成免疫抑制的基础疾病,1例为婴儿;其余患者病情均在相应治疗后好转或痊愈。结论 球孢子菌病及早诊断,合理用药,预后一般较好。多系统受累和免疫抑制是球孢子菌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对于该类患者应给予充分的重视,足量、足疗程用药,警惕疾病急速进展最终导致预后不良。

  • 赵瑞娜,张波,姜玉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9, 41(5): 658-662.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093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Von-Hippel-Lindau(VHL)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探讨腹部超声在诊断VHL综合征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35例VHL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首诊年龄、症状、体征、受累脏器、手术次数、检查方法等,分析腹部超声对诊断VHL综合征的作用。 结果 35例患者中,嗜铬细胞瘤(14例)及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13例)为常见的首发肿瘤,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21例)、嗜铬细胞瘤(19例)、肾癌(17例)及胰腺占位(15例)为常见的肿瘤。主要手术原因为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22例次)、嗜铬细胞瘤(23例次)及肾癌(13例次)。33例患者腹部脏器受累,20例(60.6%)首次被腹部超声发现,其中6例为健康体检时发现。行肾上腺超声33次,27次诊断准确。行胰腺超声16次,13次诊断准确。行肾脏超声19次,8次诊断准确。结论 当超声发现肾脏、肾上腺、胰腺等部位的多发肿瘤时,超声医师要仔细询问家族史和神经系统疾病史,考虑VHL综合征的可能性。当临床提示存在VHL综合征时,超声能够发现及诊断腹部肿瘤,同时可以用于长期随访观察肿瘤的变化。超声是VHL综合征腹部疾病筛查和随诊的重要手段。

  • 付鹏,陈文,崔立刚,薛恒,江凌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9, 41(5): 663-666.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105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不同纵横比算法对预测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风险的价值差异,探索具有最佳诊断效能的纵横比数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8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经超声检查及病理确诊的342个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资料,通过二维超声测量结节最大头足径(TL)、最大左右径(TC)及最大前后径(A),分别计算长轴纵横比(前后径/头足径,A/TL)与短轴纵横比(前后径/左右径,A/TC),分析两者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别评价两种纵横比在判别良恶性结节时的准确度,比较两者有无统计学差异。 结果 恶性结节的A/TC和A/TL分别为1.00(0.83,1.17)和0.81(0.65,1.00),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的0.81(0.67,0.93)(Z=-6.567,P=0.000)和0.63(0.52,0.75)(Z=-7.239,P=0.000)。A/TL和A/TC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4和0.7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面积差异:0.0210,标准误:0.0213,95%CI:-0.0207~0.0627,Z=0.987,P=0.3235)。A/TL和A/TC预测恶性结节时的界值分别为0.784 161 5和0.985 714 5。结论 两种纵横比算法A/TL和A/TC对判别良恶性结节的准确性无明显差异,但用于判断恶性风险时所用的数值不同,A/TL>0.78时和/或A/TC>0.99结节恶性风险较高。

  • 徐阿巧,翁小波,郑静,李芝清,王小玲,张盛箭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9, 41(5): 667-672.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093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乳腺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数字断层融合摄影(DBT)和数字X线摄影(DM)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绍兴市中心医院就诊、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5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乳腺DCE-MRI、DBT和DM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评价不同影像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采用Z检验对ROC曲线下面积进行比较,采用χ 2检验比较DCE-MRI、DBT、DM对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不同影像检查方法评估早期乳腺癌病灶大小的准确率。 结果 DCE-MRI、DBT、DM基于BI-RADS分类诊断早期乳腺癌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0、0.832、0.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32,P=0.001)。DCE-MRI、DBT、DM诊断早期乳腺癌的敏感度分别为92.3%、70.8%、52.5%;特异度分别为65.0%、85.0%、79.3%;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3.1%、70.8%、50.8%,其中,DCE-MRI(χ 2=15.330,P=0.0001)和DBT(χ 2=5.450,P=0.020)的诊断准确率均明显高于DM。DM、DBT、DCE-MRI测量值与病理测量结果均呈显著正相关(r=0.781,r=0.847,r=0.946,P值均<0.01)。 结论 DCE-MRI和DBT在早期乳腺癌的检出和诊断准确率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较DM能显著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效能,未普及乳腺磁共振检查的广大基层医疗单位可采用DBT提高乳腺癌早期检出。

  • 彭理, 赵佳琳, 赵大春, 张燕娜, 茅枫, 孙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9, 41(5): 673-677.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094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Cerb-B2、Ki-67指数和P53状态在乳腺癌原发灶和复发转移灶之间的表达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5年2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56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ER、PR、Cerb-B2、Ki-67指数和P53状态的表达特点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乳腺癌从原发灶到复发转移灶,ER阳性率由60.7%变为57.1%,表达不一致率为12.5%(7/56);PR阳性率由55.4%变为44.6%,表达不一致率为16.1%(9/56);Cerb-B2阳性率由19.1%变为29.5%,表达不一致率为9.1%(4/44);Ki-67指数表达不一致率为24.5%(12/49);P53阳性率由37.5%变为55.6%,表达不一致率为13.3%(6/45)。结论 检测复发转移灶的免疫组织化学指标可能对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 综述
  • 李秋钰,于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9, 41(5): 678-684.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087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可累及多脏器系统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研究表明,免疫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清除受损是SLE发生发展的关键事件,在此过程中,五聚蛋白家族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抗C反应蛋白自体抗体与SLE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 闫天萌,左亚刚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9, 41(5): 685-689.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169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大疱性类天疱疮(BP)是一种机体产生抗皮肤基底膜带抗体导致真表皮分离引起的皮肤水疱大疱性皮肤病,可累及黏膜。临床工作中发现,BP患者合并血栓和出血等疾病的可能增加,但目前关于BP与凝血的关系尚未明确。国内外研究显示,BP既可合并凝血功能亢进导致血栓风险提高,也可能出现抗凝血因子抗体,导致出血风险提高。BP患者发生出凝血疾病,可能与嗜酸性粒细胞、抗凝血因子抗体、纤溶系统亢进或抑制有关。

  • 汤珈嘉,张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9, 41(5): 690-695.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088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甲状腺髓样癌(MTC)的临床发病率虽然较低,但病程进展快、预后差,因此早期发现、及时治疗至关重要。超声作为一种便捷、无创的诊断手段,在MTC的早期诊断及后期随访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目前MTC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式。近年来随着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以及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等技术在MTC诊断中的推广应用,使得MTC的诊断准确率得到明显提高。本文总结了这些超声技术在MTC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 朱长真,刘东,康维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9, 41(5): 696-701.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109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胃肠间质瘤(GISTs)是最常见胃肠道间叶组织肿瘤,传统放化疗无效,手术完整切除是可能治愈该病的唯一方法。虽然GISTs靶向治疗效果显著,但KIT或PDGFRA基因多位点突变和/或二次突变导致靶向治疗耐药及复发率逐年升高,因此寻找新方法成为治疗GISTs研究热点。GISTs内部存在大量肿瘤浸润免疫细胞和复杂免疫微环境,多种免疫细胞参与GISTs发生、发展,且在靶向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GISTs免疫治疗基础及临床试验结果均证实GISTs免疫治疗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本文系统总结了GISTs免疫治疗现状及最新研究进展。

  • 张赫,郑焱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9, 41(5): 702-708.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087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记忆衰退为特点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研究表明,β淀粉样蛋白(Aβ)是AD发生的关键环节,被认为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发AD病程的上游分子。Aβ聚集及由此引发的细胞炎症反应等被认为是AD患者脑内提前于神经元变性的早期事件,但目前针对Aβ聚集这一环节的药物尚无一种通过临床3期试验,提示了AD发病过程的复杂性,也使Aβ级联假说面临挑战。本文总结了AD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学说—Aβ级联假说及与其相关的AD病理、病理生理过程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 王站,张玉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9, 41(5): 709-713.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095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肾细胞癌是泌尿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部分患者在首次就诊时已经处于晚期阶段,预后较差。代谢组学通过对内源性代谢产物的高通量分析而寻找差异性代谢物,在肾细胞癌的早期诊断及探索其发生发展的病生理机制方面前景广阔。通过代谢组学技术,寻找肾癌的肿瘤标志物,这将有助于提高肾癌早期诊断水平,改善其临床预后。

  • 病例报告
  • 赵俊杰,杨艳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9, 41(5): 714-718.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119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LGI1)抗体脑炎是一种由LGI1抗体参与的自身免疫性脑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临床表现常以精神行为异常、面臂肌张力障碍发作、低钠低钾血症为主,经过丙种球蛋白和/或激素等治疗有效。济南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于2018年1月至10月诊治了2例LGT1抗体脑炎,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癫痫发作、低钠血症或低钾血症,经免疫球蛋白和激素治疗后病情好转。

  • 许欢,陈志晔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9, 41(5): 719-722.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084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颅内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好发于中颅窝海绵窦区,典型病例磁共振表现为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本文报道了1例不典型三叉神经海绵状血管瘤,磁共振成像下等及稍长T2信号、灶内点状短T1信号及增强扫描不强化是其不典型征象。

  • 卫生健康事业发展70年巡礼
  • 宁晓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9, 41(5): 723-72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 让医学更温暖
  • 陈轩馥,江伟,宁晓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9, 41(5): 726-72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