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究微小RNA-22-3p(miR-22-3p)调控Kruppel样因子6(KLF6)表达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心肌样分化的影响。方法 分离并培养大鼠BMSC,将第3代BMSC分为对照组、5-氮杂胞苷(5-AZA)组、模拟物阴性对照组、miR-22-3p模拟物组、miR-22-3p模拟物+空载质粒组、miR-22-3p模拟物+KLF6过表达质粒组;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细胞中miR-22-3p及KLF6表达;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法检测细胞结蛋白(Desmin)、肌钙蛋白T(cTnT)、间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Western blot检测Desmin、cTnT、Cx43、KLF6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BMSC凋亡情况;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析miR-22-3p和KLF6的靶向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5-AZA组BMSC中miR-22-3p(q=7.971,P<0.001)、Desmin(q=7.876,P<0.001)、cTnT(q=10.272,P<0.001)、Cx43表达(q=6.256,P<0.001)以及细胞凋亡率(q=12.708,P<0.001)显著增加,而KLF6 mRNA(q=20.850,P<0.001)及蛋白表达(q=11.080,P<0.001)显著降低;与5-AZA组和模拟物阴性对照组比较,miR-22-3p模拟物组BMSC中miR-22-3p(q=3.591,P<0.001;q=11.650,P<0.001)、Desmin(q=5.975,P<0.001;q=13.579,P<0.001)、cTnT(q=7.133,P<0.001;q=17.548,P<0.001)、Cx43表达(q=4.571,P=0.037;q=11.068,P<0.001)显著增加,而KLF6 mRNA(q=7.384,P<0.001;q=28.234,P<0.001)及蛋白表达(q=4.594,P=0.036;q=15.945,P<0.001)显著降低,miR-22-3p模拟物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5-AZA组(q=8.216,P<0.001);与miR-22-3p模拟物+空载质粒组比较,miR-22-3p模拟物+KLF6过表达质粒组KLF6 mRNA(q=23.891,P<0.001)及蛋白表达(q=13.378,P<0.001)显著增加,Desmin(q=9.505,P<0.001)、cTnT(q=10.985,P<0.001)、Cx43表达(q=8.301,P<0.001)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q=4.713,P=0.029)。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发现KLF6是miR-22-3p的潜在靶基因。结论 miR-22-3p通过抑制KLF6表达来促进BMSC心肌样分化。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高浓度氧对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RLE-6TN细胞分为对照组(21% O2常规培养4 h)、高氧1、2、3、4 h组(95% O2分别培养1、2、3、4 h)。采用荧光素酶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细胞的三磷酸腺苷(ATP)含量,采用微量法检测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V活性,荧光探针JC-1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 Ⅰ、Ⅲ、Ⅳ、Ⅴ的核心亚基NADH脱氢酶亚基1(ND1)、细胞色素b(Cytb)、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XI)、ATP酶6(ATPase6)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氧1、2、3、4 h组细胞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核心亚基ND1(q=24.800, P<0.001; q=13.650, P<0.001; q=9.869, P<0.001; q=20.700, P<0.001 ) 、COXI ( q=16.750, P<0.001; q=10.120, P<0.001; q=8.476, P<0.001; q=14.060, P<0.001)及ATPase6 mRNA(q=22.770,P<0.001;q=15.540,P<0.001;q=12.870,P<0.001;q=18.160,P<0.001)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且高氧1、4 h组细胞ATPase活性受到抑制(q=9.435,P<0.001;q=11.230,P<0.001),ATP含量降低(q=5.615,P=0.007;q=5.029,P=0.005);而高氧2、3 h组细胞ATPase活性(q=0.156,P=0.914;q=3.197,P=0.116)及ATP含量(q=0.859,P=0.557;q=1.273,P=0.6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03,P=0.869)。结论 短时间高氧会抑制呼吸链复合体核心亚基表达并降低ATPase活性,导致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能量代谢障碍。
目的 研究circ_0092315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中circ_0092315的表达水平,CCK-8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TPC-1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高迁移率族蛋白A2(HMGA2)蛋白表达水平。通过生物信息数据库、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质印迹法探讨circ_0092315、微小RNA-1256(miR-1256)和HMGA2的靶向调控关系。结果 circ_0092315在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中呈现高表达(P均<0.001)。circ_0092315促进TPC-1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P均<0.001)。转染circ_0092315小干扰RNA可上调miR-1256的表达水平(P<0.001)。miR-1256抑制物上调HMGA2蛋白表达(P<0.001)。结论 circ_0092315在人甲状腺乳头状癌TPC-1细胞中呈高表达,通过调控miR-1256/HMGA2轴促进TPC-1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目的 分析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后发生血流动力学抑制(HD)的危险因素,并构建临床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于南京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血管外科、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宿迁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接受CAS的11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HD分为HD组和非HD组,收集各组的临床资料、血管病变特征,应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确立CAS术后发生HD的独立预测因素,并构建临床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该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HD组患者糖尿病(P=0.014)、吸烟比例(P=0.037)明显低于非HD组,高血压(P=0.031)、双侧CAS(P=0.018)、钙化斑块(P=0.001)、偏心性斑块(P=0.003)、最小管腔水平至颈动脉分叉的距离<1 cm比例(P=0.009)明显高于非HD组;而在年龄、性别、冠心病、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狭窄程度、病变长度等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吸烟、钙化斑块、偏心性斑块、最小管腔水平至颈动脉分叉的距离<1 cm为HD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基于上述预测因素建立的临床预测模型AUC为0.807,95%CI为0.730~0.885,P<0.001,当模型评分最佳截断值为12.5分时,敏感度为62.7%,特异度为87.7%。结论 糖尿病、吸烟、钙化斑块、偏心性斑块、最小管腔水平至颈动脉分叉的距离<1 cm为CAS术后发生HD的独立预测因素,基于以上因素构建的临床预测模型对CAS术后HD的发生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
目的 探讨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0例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患者,术中应用TEE定位癌栓位置,确定下腔静脉阻断点,统计术中癌栓脱落率、癌栓切除完整度、出血量等指标,评价TEE在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手术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10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其中开放手术8例,腹腔镜手术2例。TEE显示癌栓清晰,均完整切除癌栓,术中均未发生癌栓脱落,术中平均出血量(520.0±193.2)ml(300~800 ml)。TEE发现2例术前诊断为Ⅲ级癌栓的患者降为Ⅱ级,1例术前诊断为Ⅰ级癌栓的患者升为Ⅱ级,1例术前未发现癌栓末端漂浮小癌栓的患者,经TEE辅助及时调整阻断位置,避免漂浮小癌栓脱落。结论 TEE可以精确判断并动态监测下腔静脉癌栓位置及形态,为外科手术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在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手术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钙化淋巴结对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肺癌患者电视胸腔镜(VATS)肺叶切除术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行VATS肺叶切除术的合并COPD肺癌患者,根据胸部CT图像上淋巴结是否有钙化分为钙化组和对照组,记录钙化淋巴结大小、形态及钙化程度,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长及总体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30例淋巴结钙化患者中,1枚者17例,2枚及以上者13例,共65枚钙化淋巴结;≤5.0 mm是最常见的大小(53.8%);完全性钙化是最常见的钙化形式(55.4%)。与对照组比较,钙化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更多(t=-2.646,P=0.010)、引流管留置时间(t=-2.302,P=0.025)和住院时长更长(t=-2.274,P=0.027),但两组在手术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57,P=0.180)。结论 钙化淋巴结增加了合并COPD肺癌患者VATS肺叶切除术的难度及风险,有助于评估VATS肺叶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情况。
目的 探讨高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患者氯吡格雷抵抗(CR)的高危因素,为其抗血小板治疗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1月18日至2019年11月30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老年科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高龄(年龄≥80岁)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患者223例。收集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包括临床疾病情况、用药情况、体格检查、全血细胞分析、生化指标、血栓弹力图。根据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计算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并将患者分为CR组(n=84)和对照组(n=139),分析高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患者CR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结果 223例患者中,CR发生率为37.7%,CR组患者血红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t=3.533,P=0.001),而高血压患病率(χ2=6.581,P=0.006)、多重用药比例(χ2=3.332,P=0.048)、体重指数(BMI)(t=-2.181,P=0.030)、总胆固醇(t=-2.264,P=0.025)、甘油三酯(Z=-2.937,P=0.00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2.347,P=0.020)和女性比例(χ2=5.562,P=0.01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红蛋白(OR=0.962,P<0.001)、BMI(OR=1.154,P=0.003)和LDL-C(OR=1.688,P=0.018)是高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患者CR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高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患者CR的发生与血红蛋白、BMI和LDL-C水平独立相关。
目的 探讨尿崩症(DI)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总结中枢性尿崩症(CDI)合并高尿酸血症(HUA)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影响血尿酸水平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至2021年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D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儿童及青少年组(≤18岁)和成人组(>18岁),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合并与非合并HUA的人口学信息和生化指标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血尿酸水平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420例DI患者中,CDI 411例(97.9%),其中合并HUA 189例(46.0%),出现渴感消失13例(6.9%)。儿童及青少年组HUA患病率较成人组增加(χ2=4.193,P=0.041);口渴中枢受累患者血尿酸水平较非口渴中枢受累患者明显升高(U=2.593,P=0.010)。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血清肌酐 ( β=0.472, 95%CI=2.451~4.381, P<0.001 ) 、体重指数 ( β=0.387, 95%CI=6.18~12.874, P<0.001 ) 是儿童及青少年血尿酸水平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肌酐 ( β=0.361, 95%CI=1.016~1.785, P<0.001 ) 、体重指数 ( β=0.208, 95%CI=2.321~6.702, P<0.001 ) 、甘油三酯 ( β=0.268, 95%CI=12.936~28.840, P<0.001 ) 、总胆固醇 ( β=0.129, 95%CI=2.708~22.250, P=0.013 ) 是成人血尿酸水平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DI患者易出现HUA,且儿童及青少年HUA患病率高于成人,体重指数、血清肌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出现渴感消失是CDI患者血尿酸水平升高的相关因素。
目的 比较3种磁共振高清类动态检查方法评价颞下颌关节盘及髁突运动情况的图像质量。方法 对25例疑诊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患者进行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SSFSE)、稳态进动平衡序列(FIESTA)、扰相梯度回波序列(SPGR)的斜矢状位检查。由2名放射科诊断医师采用双盲法分别对图像进行主客观评价,主观评价内容包括髁突、关节盘、关节盘周围软组织、翼外肌的信号强度,关节盘与髁突、周围软组织间的对比度,髁突、关节盘及其运动的显示情况;客观评价指标包括图像的信号强度、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并对3种序列图像质量的主客观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关节盘SSFSE序列信号强度显著低于FIESTA和SPGR序列(P均<0.001),髁突和周围软组织SSFSE序列信号强度显著高于FIESTA和SPGR序列(P均<0.001),翼外肌SPGR序列信号强度显著高于SSFSE和FIESTA序列(P=0.017、P<0.001);3种序列中,关节盘结构在SSFSE序列显示最清晰(χ2=41.952,P<0.001),关节盘与髁突(χ2=35.379,P<0.001)、关节盘与周围软组织对比度(χ2=27.324,P<0.001)在SSFSE序列最明显;关节盘运动在SSFSE序列最清晰(χ2=44.655,P<0.001);SSFSE、FIESTA序列清晰显示关节盘移位及复位的比例明显高于SPGR序列(P均<0.001)。SSFSE、FIESTA和SPGR序列CNR(χ2=21.400,P<0.001)、SNR(χ2=34.880,P<0.001)、髁突信号强度值(F=337.151,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SSFSE序列CNR显著高于FIESTA序列(P<0.001),但与SPGR序列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2),而SNR和信号强度值均显著高于FIESTA和SPGR序列(P均<0.001)。结论 SSFSE动态序列具有较好的图像质量,能清晰显示颞下颌关节相关结构和运动情况,可作为动态序列扫描的首选。
目的 系统评价超声造影(CEUS)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LI-RADS)分类LR-5对肝细胞肝癌(HCC)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收集从建库至2021年11月14日发表的关于CEUS LI-RADS分类诊断HCC的相关文献,由两位研究者根据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使用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量表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Man 5.4、Meta Disc 1.4及Stata 16.0软件分析LR-5在高危人群中对HCC的诊断效能。结果 最终纳入20个原始研究共6131个病灶,其中HCC 5142个。Meta分析结果显示,CEUS LI-RADS中LR-5诊断高危人群HCC的合并敏感度为0.72(95%CI=0.66~0.77),合并特异度为0.93(95%CI=0.87~0.96),合并阳性似然比为9.89(95%CI=5.31~18.41),合并阴性似然比为0.30(95%CI=0.25~0.37),合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8(95%CI=0.85~0.91)。各项研究间存在异质性(I2=95.31,P<0.001);漏斗图显示文献存在发表偏倚(P=0.04)。结论 CEUS LI-RADS分类LR-5对高危人群HCC可能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终末期患者可因顽固性症状产生无法忍受的痛苦,缓和镇静是通过降低患者意识水平而缓解痛苦的一种缓和医疗手段。规范的缓和镇静能够帮助患者有尊严地离世。与安乐死不同,缓和镇静并不改变患者的生存期。充分的缓和医疗是实施缓和镇静的前提,反复详尽的病情评估、多学科的共同参与是规范实施缓和镇静的必要条件。本文报道了北京协和医院安宁疗护缓和镇静临床诊疗流程规范,对其进行了解读,并以1例因顽固性谵妄接受缓和镇静的晚期肿瘤患者为例,展示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实践。
目的 调查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死亡患者缓和医疗实施现状,为终末期患者的缓和医疗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死亡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住院死亡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住院期间是否接触到缓和医疗及临终前诊治细节,如是否接受有创抢救措施、是否进行症状控制及是否进行心理、社会、灵性照顾等,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9年住院总死亡人数244例,其中,男135例,女109例,平均年龄(65.9±16.4)岁(1 d~105岁)。肿瘤性疾病死亡人数112例(45.9%),非肿瘤性疾病死亡人数132例(54.1%)。有61例(25.0%)患者死亡前接触到缓和医疗,大多数分布于内科科室,以肾内科(100.0%)、消化内科(80.0%)、老年医学科(72.7%)为主;29例患者得到完善的缓和医疗照护,症状均得到控制,死亡前均未采用有创救治措施,有26例接受心理、社会、灵性照顾。与未接触到缓和医疗组相比,接触到缓和医疗组的死亡患者心肺复苏(0比20.2%;χ2 =13.009,P<0.001)、气管插管(3.3%比48.6%;χ2 =38.327,P<0.001)、有创机械通气比例(4.9%比47.5%;χ2 =33.895,P<0.001)明显下降,心理、社会及灵性照顾比例明显提高(54.1%比2.4%;χ2 =91.486,P<0.001)。结论 缓和医疗理念对终末期患者的死亡有正向影响,缓和医疗服务可以使终末期患者更能获得心理、社会、灵性照顾,有创救治的使用明显减少。
为1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晚期患者提供在缓和医疗理念下的多学科协作照护模式。让患者在临终阶段能以更舒适、有尊严的方式离去,让患者家属减少遗憾,减轻哀伤。
目的 探索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cRNA-seq)在多发性大动脉炎(TA)肾动脉病变中的初步应用。方法 纳入2例北京医院血管外科进行肾动脉手术搭桥治疗的TA患者,将其肾动脉组织样本分别采用GEXSCOPE试剂盒和自配消化液2种酶解方式,并进行scRNA-seq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共获取2920个细胞纳入下游分析。经过无偏聚类分析后,确定2种内皮细胞、2种平滑肌细胞、1种成纤维细胞、2种单核巨噬细胞、1种T细胞及1种未定义的细胞。其中,2种平滑肌细胞主要表现为收缩型及分泌型。scRNA-seq分析结果显示试剂盒酶解法获取的细胞以内皮细胞(57.46%)为主,免疫细胞(13.21%)较少,而自配消化液酶解法获取的细胞以免疫细胞(34.64%)为主。结论 scRNA-seq可用于区分TA患者病变血管的细胞异质性,不同酶解方式会影响获取细胞的种类与数量。
北京协和医院基于SMART原则的三阶段泌尿外科专科培训,通过与住院医师培训系统实施无缝对接,在器械模型、离体仿真器官制作、储运及构建、多种手术模块建立、评价反馈系统等方面,初步实现了与国际接轨并有所突破。其核心培养目标、内容、培训模式通过学习国外经验后,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标准和体系,对于泌尿外科医师职业胜任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尤其是基于SMART的考核模式成为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方法有益的创举和探索,也为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起到了引领作用和示范效应。目前,仍需要正视在泌尿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补齐短板,突破瓶颈,推动泌尿外科专科医师向标准化、可重复、可量化考核等方向迈进。
层粘连蛋白家族是基底膜的主要成分。作为家族中的一员,层粘连蛋白α4亚基(LAMA4)广泛存在于成人组织的细胞间质中,参与细胞的固定,并可与相应的整合素受体结合,激活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对于细胞的生长、增殖和迁移,以及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均起着重要作用。现有的研究已发现LAMA4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此外,还发现LAMA4与多种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有密切的联系。本文综述了当前LAMA4的研究进展,着重探讨LAMA4与疾病尤其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以期为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颅颈交界区畸形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枕骨、寰枢椎骨质、小脑扁桃体、周围软组织及神经系统异常病理性改变的一类疾病。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Chiari畸形)是颅颈交界区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传统手术治疗方法以枕骨大孔减压术为主,目前以Goel为代表的学者,基于后入路寰枢椎复位内固定技术(即Goel技术),就Chiari畸形的分型、发病机制、治疗理念提出新的理论,并对传统手术方法提出挑战。本文对该问题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肠道菌群与疾病的相关性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糖尿病的发病与慢性低度炎症及肠道菌群失调密切相关,干预肠道菌群失调成为目前预防及治疗糖尿病的研究热点。嗜黏蛋白艾克曼菌(Akkermansiamuciniphila,A.muciniphila)可通过改善肠道屏障功能、抑制机体慢性炎症、上调血糖调节相关激素如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水平等作用机制改善糖尿病相关症状,是预防及治疗糖尿病的潜在靶点。A.muciniphila丰度降低还是糖尿病早期诊断的标志。目前研究表明单独运用A.muciniphila后糖尿病患者机体炎症状态等相关症状明显改善,且已有研究显示人体对A.muciniphila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因此,A.muciniphila可作为一种潜在的新型益生菌治疗糖尿病。临床上用于治疗糖尿病的措施如二甲双胍、中医药及功能性饮食等的作用机制均发现与A.muciniphila丰度升高有关,其中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效果显著,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系统性等优势。研究发现A.muciniphila是中药干预糖尿病的潜在靶点,中药干预后,糖尿病相关指标改善与A.muciniphila丰度呈正相关。以上证据为研究中医药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从而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综述了嗜黏蛋白艾克曼菌在糖尿病防治中的作用及其与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的相关性,以期为糖尿病预防及治疗提供新举措。
干预框架图(IM)是一种基于理论和证据、生态学观点及参与式方法制定健康教育项目的框架。应用IM设计的干预项目在减少肿瘤危险因素暴露、增加肿瘤预防行为、促进肿瘤早期筛查和癌症患者康复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IM的特征、实施步骤及其在肿瘤三级预防的应用现状,以期为IM在我国肿瘤领域健康教育项目的应用提供参考。
表观遗传学是指在基因序列未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表达和功能发生可遗传的变化,其机制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等。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影响育龄期妇女生育和健康的良性妇科疾病,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研究发现表观遗传学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表观遗传学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调控机制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AIP)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其急性发作时常伴随有血压水平的升高。AIP可能通过肾上腺素能的紧张作用、血红素缺乏、炎症作用、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卟啉前体ALA的毒性作用、血糖水平升高等多方面机制引起高血压的发生。目前对于AIP合并高血压的防治策略主要包括控制卟啉病的发作、降压药物的应用、生活方式干预及对隐匿型患者的管理。
椎间盘退行性变(IDD)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期许多研究发现白细胞介素6(IL-6)在退行性变的椎间盘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并与IDD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关于IL-6在IDD中的信号通路和作用还不完全了解。因此,本文就IL-6在IDD中的信号通路及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工作及后续的科研工作提供帮助。
研究发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可损害男性勃起功能。本文将对甲亢与勃起功能障碍(ED)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综述。经数据库搜索后,多个研究报道了甲亢可增加男性患者罹患ED的风险。ED在甲亢人群中患病率为3.05%~85%,而一般人群ED的患病率为2.16%~33.8%。也有研究指出,甲亢患者经治疗并且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其勃起功能得到改善[治疗前后国际勃起功能指数:22.1±6.9比25.2±5.1]。根据目前报道,甲亢增加ED风险的发病机制可能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障碍、性激素水平紊乱、甲状腺受体表达异常、社会心理障碍(如抑郁、焦虑、易怒)等因素有关。然而目前缺乏大样本队列研究来佐证甲亢与ED发病的关系,因此未来需要更多研究来证实这一临床发现并进一步探讨其致病机制。本综述提示临床医生应该知晓甲亢对男性勃起功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在接诊伴有甲亢症状的ED患者时,临床医生除对其进行性激素检测外还应检查甲状腺激素水平。此外,当ED患者的常规检查没有阳性发现时,应对其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评估。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死亡率仍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运动康复作为心脏病患者院外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患者死亡率。既往研究已证明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对心力衰竭、稳定性冠心病以及高血压等慢性心血管疾病的作用较步行、慢跑等中等强度持续性有氧训练(MICT)更加有效且高效,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最新研究显示,HIIT还可较MICT更加显著地降低ACS患者的血小板反应、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增加患者运动依从性,且不增加血栓不良事件及恶性心律失常风险,有望成为ACS患者院外心脏康复策略中运动处方的重要内容。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是一种蛋白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参与Ras-Raf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ERK的信号转导级联,通过影响基因的转录和表达,参与细胞的生长、增殖甚至侵袭作用。肺癌、肝癌、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痫前期等多种疾病的发生,以及其疾病的转移和病情的进展,均与ERK1/2信号通路调控细胞侵袭性密切相关。因此通过探索ERK1/2信号通路侵袭性在相关疾病发病过程中可能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本文根据近些年国内外的最新研究,介绍ERK1/2信号通路侵袭性这一特性在各个疾病中所发挥的相关调控作用,以期为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研究提供新启示。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舞蹈症在国内相对罕见,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及特异性辅助检查,为排除性临床诊断。本文报道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2022年1月收治的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近1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总结这些病例的临床特点,以提高风湿免疫科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POEMS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单克隆浆细胞增殖性疾病,经典五联征包括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器官肿大、内分泌病变、M蛋白血症和皮肤改变,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其表现复杂多变,并不典型,极易造成误诊和漏诊。本文报道1例以外周水肿及腹水为主要临床表现的POEMS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