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第45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3-06-30
  

  • 全选
    |
    封面和目录
  •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甲状腺癌超声诊断专栏
  • 田艳, 席雪华, 马姣姣, 汤珈嘉, 李惠霖, 朱琪, 张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3): 355-360.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2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应用列线图模型预测分化型甲状腺癌(D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手术病理确诊的DTC患者的临床及颈部超声检查资料,分为训练组(n=444)和验证组(n=125)。采用Lasso回归筛选组间差异的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合Lasso回归分析中选择的特征,建立预测模型。采用C指数、校准图来评估预测模型的诊断性能。结果 淋巴结短径≥0.5 cm、长短径比值<2、淋巴结门消失、囊性变、高回声、钙化及异常血流(P均<0.001)是建立模型的预测因素。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鉴别能力,训练组C指数为0.938(95%CI=0.926~0.961)。结论 基于DTC颈部淋巴结超声声像图特征建立了列线图模型,可以准确评估DTC颈部淋巴结转移风险。

  • 刘如玉, 姜玉新, 赵瑞娜, 赖兴建, 逯川英子, 高璐滢, 王莹, 席雪华, 张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3): 361-365.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23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三维断层超声成像(3D-TUI)在评估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腺体外侵犯(ETE)中的价值。方法 纳入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北京协和医院79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97个结节,由2名超声科医师采用盲法评估二维超声(2D-US)及3D-TUI甲状腺结节与被膜的关系,以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结果为ETE诊断金标准,比较2D-US和3D-TUI评估ETE的诊断效能。结果 97个结节中,54个(55.7%)伴有ETE。3D-TUI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ETE的敏感度(68.5%比37.0%;χ2=10.737,P=0.002)、准确率(74.5%比56.7%;χ2=6.686,P=0.015)和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0.761(95%CI=0.677~0.845)比0.592(95%CI=0.504~0.680);Z=3.500,P<0.001]高于2D-US,而特异度(84.1%比81.4%;χ2=0.081,P=0.776)、阴性预测值(67.9%比50.7%;χ2=3.645,P=0.066)、阳性预测值(84.1%比71.4%;χ2=1.663,P=0.24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3D-TUI较2D-US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ETE具有更好的诊断效能。

  • 王亮凯, 汤珈嘉, 牛文全, 贾欣颖, 席雪华, 马姣姣, 李惠霖, 孙哲, 刘心怡, 张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3): 366-373.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4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在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FNA)过程中针道增强技术使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对结节是否适合使用该技术做出预测。方法 前瞻性纳入175例中日友好医院超声医学科行甲状腺结节FNA的患者,对199个结节使用针道增强技术前后针尖显示情况进行对比,记录使用针道增强前针尖显示不清结节的位置、与被膜的位置关系、超声特征以及穿刺部位软组织条索结构分布,并根据美国放射学会编订的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进行风险分级。应用Lasso-Logistic回归筛选影响针道增强技术使用效果的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 使用针道增强技术前135个(67.8%)结节针尖显示不清,使用后53个(26.6%)结节针尖显示不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基于结节与被膜的位置关系、纵横比、血供以及穿刺部位皮下条索结构分布建立预测使用针道增强技术后针尖显示不清概率的列线图,其C指数为0.75(95%CI=0.67~0.84),校准曲线拟合良好,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2,内部验证C指数为0.70。结论 针道增强技术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FNA中可提高针尖显示清晰度。基于结节与被膜的位置关系、纵横比、血供以及穿刺部位皮下条索结构分布构建的列线图可对结节是否适合使用针道增强技术进行预测。

  • 论著
  • 易丹, 张永一, 蒋文莉, 李墨琳, 陈祥慧, 余江, 伊宏煜, 朱亚琼, 王月香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3): 374-381.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33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人富血小板血浆来源外泌体(PRP-exos)对体外培养的施万细胞(SC)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聚合沉淀结合超速离心法提取PRP-exos,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测定其浓度及粒径分布,Western blot检测外泌体表面标志蛋白CD63、CD81、CD9及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分离培养大鼠SC,免疫荧光染色检测SC标记分子S100β的表达。荧光标记PRP-exos,与SC体外共培养,观察两者的相互作用。EdU实验检测PRP-exos对SC增殖能力的影响,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0、10、20、40、80、160 μg/ml)PRP-exos对SC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 提取的PRP-exos呈均匀的圆形囊泡,具有外泌体典型的茶托状形态,平均粒径(122.8±38.7)nm,浓度为3.5×1012个/ml,PRP-exos表面高表达CD63、CD81、CD9及CD41(P<0.001,P=0.025,P=0.004,P=0.032)。分离培养的SC表达S100β,PRP-exos可被SC摄取。浓度为40、80、160 μg/ml的PRP-exos可促进SC的增殖,且40 μg/ml PRP-exos的促增殖效果最佳(P均<0.01)。结论 PRP中可提取较高浓度的PRP-exos,体外培养条件下,PRP-exos能够被SC摄取,且对SC具有促增殖作用。

  • 张玉, 曹曼, 韩雪燕, 关天嘉, 沈惠中, 刘远立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3): 382-389.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29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我国城市及农村地区因燃料燃烧导致的家庭细颗粒物(PM2.5)污染的总体水平、分布特征及其差异。方法 通过检索并筛选纳入1991至2021年发表的中国家庭PM2.5污染的相关文献,对家庭PM2.5浓度平均值、城乡等数据进行提取,并对炉灶、燃料类型进行重新分类。计算不同区域的家庭PM2.5平均浓度,使用非参数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国家庭PM2.5平均浓度为(178.81±249.91)μg/m3。农村家庭PM2.5平均浓度高于城市[(206.08±279.40)μg/m3比(110.63±131.16)μg/m3;Z=-5.45,P<0.001];北方地区家庭PM2.5平均浓度高于南方[(224.27±301.66)μg/m3比(130.11±140.61)μg/m3;Z=-2.38,P=0.017];农村家庭PM2.5浓度的南北差异较城市更显著[(324.19±367.94)μg/m3比(141.20±151.05)μg/m3,χ2=-5.06,P<0.001]。城乡家庭使用不同燃料类型(χ2=92.85,P<0.001)、炉灶类型(χ2=74.42,P<0.001)以及是否取暖(Z=-4.43,P<0.001)的PM2.5污染水平存在差异,农村家庭主要使用固体燃料(粪便、木炭、煤炭),城市家庭主要使用清洁燃料(气体);农村家庭主要以传统炉灶和改良炉灶为主,城市家庭以清洁炉灶为主;城乡取暖家庭PM2.5浓度高于非取暖家庭(Z=-4.43,P<0.001)。结论 我国家庭燃料燃烧导致的室内PM2.5浓度整体水平仍然较高,城乡地区家庭PM2.5浓度差异显著,农村家庭PM2.5污染较为严重,北方地区家庭PM2.5浓度城乡差异较大。城乡家庭使用固体燃料、传统炉灶及取暖家庭的PM2.5污染严重,应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方式控制城乡家庭PM2.5污染。

  • 熊芳, 余超, 祝玲娟, 王涛, 周伟, 鲍慧慧, 程晓曙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3): 390-398.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4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高血压人群不同胰岛素抵抗(IR)指数与高尿酸血症(HUA)的相关性。方法 2018年7至8月在江西省婺源县开展高血压普查,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生化检测。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IR代谢指数(METS-IR)、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TyG)指数、TyG-体重指数(BMI)、TyG-腰围(WC)、内脏脂肪指数(VAI)、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质蓄积指数(LAP)等IR评估指数与HUA的关系,通过惩罚样条法进行曲线拟合,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比较各指数与HUA的相关性。结果 14 220例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63.8±9.4)岁,其中男性6 713例,女性7 507例。尿酸平均水平为(418.9±120.6)mmol/L,HUA检出率为44.4%。与尿酸正常组比较,HUA组的男性、目前饮酒、目前吸烟、糖尿病和服用各类降压药物的比例较高,年龄、舒张压、WC、BMI、同型半胱氨酸、总胆固醇、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素氮、肌酐、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以及METS-IR、 TyG、 TyG-BMI、 TyG-WC、 VAI、 TG/HDL-C、 LAP值较大, 而收缩压和HDL-C值较小(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控制其他因素后,METS-IR(OR=1.049, 95%CI=1.038~1.060, P<0.001)、 TyG(OR=1.639, 95%CI=1.496~1.797, P<0.001)、TyG-BMI(OR=1.008,95%CI=1.006~1.010, P<0.001)、 TyG-WC(OR=1.003,95%CI=1.002~1.004, P<0.001)、 lnVAI(OR=1.850, 95%CI=1.735~1.973, P<0.001)、 ln(TG/HDL-C)(OR=1.862,95%CI=1.692~2.048, P<0.001)、 lnLAP(OR=1.503, 95%CI=1.401~1.613, P<0.001)均与HUA独立相关。曲线关系拟合显示,METS-IR、 TyG、 TyG-BMI、 TyG-WC、 lnVAI、 ln(TG/HDL-C)及lnLAP与HUA发生风险均呈正相关(P均<0.001),TyG指数AUC明显高于其他指数(P均<0.05)。结论 高血压人群中IR指数升高与HUA发生风险存在关联,其中TyG指数与HUA关联性较强。

  • 方宁烨, 韦文翠, 李剑军, 岑平, 冯献湘, 阳冬, 唐凯玲, 梁淑家, 邵玉兰, 陆华湘, 江河, 孟琴, 刘帅凤, 朱秋映, 陈欢欢, 蓝光华, 阳世雄, 周丽芳, 莫靖林, 葛宪民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3): 399-404.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44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广西≥50岁男性新报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基因亚型及治疗前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广西14个城市2020年1至6月新报告≥50岁男性HIV感染者,采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IV-1 pol基因片段进行测序,分析耐药突变位点及耐药程度。结果 共615例HIV感染者纳入分析,CRF01_AE、CRF07_BC和CRF08_BC 3种主要亚型的构成比分别为57.4%(353/615)、17.1%(105/615)和22.4%(138/615)。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非NRTI(NNRTI)和蛋白酶抑制剂发生耐药位点突变例数分别为8例(1.3%)、18例(2.9%)和0例。NRTI和NNRTI位点突变率最高的分别为M184V(0.7%)和K103N(1.8%)。22例(3.6%)至少对任意一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产生耐药,其中,对NRTI耐药4例(0.7%)、NNRTI耐药14例(2.3%),同时产生耐药4例(0.7%);对蛋白酶抑制剂未产生耐药。NNRTI治疗前耐药率高于NRTI(2.9%比1.3%;χ2=3.929,P=0.047)。拉米夫定、齐多夫定、替诺福韦、阿巴卡韦、利匹韦林、依非韦伦、奈韦拉平和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的治疗前耐药所占比例分别为0.8%、0.3%、0.7%、1.0%、1.3%、2.8%、2.9%和0。结论 CRF01_AE、CRF07_BC和CRF08_BC为2020年广西新报告≥50岁男性HIV感染者主要流行毒株,其治疗前耐药仍处于低度流行水平。

  • 李伟, 王振华, 施鹏, 薛松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3): 405-409.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48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清道夫受体B1(SCARB1)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与冠心病发病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就诊的12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并随机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群中性别和年龄匹配的140名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亚硫酸盐转化,扩增目标区域后采用高通量测序对基因组进行甲基化检测,分析两组SCARB1基因启动子区域CpG位点的甲基化差异。结果 病例组SCARB1+67基因的甲基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SCARB1+134基因的甲基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且在男性(P均<0.001)、女性(P均<0.001)冠心病患者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SCARB1基因的平均甲基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80.27±2.14)%比(81.11±1.27)%;P=0.006],且只在男性冠心病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 SCARB1基因的甲基化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病存在关联,可能参与其发生发展过程。

  • 李金旺, 薛军, 郭飞, 韩磊, 班汝波, 武雪亮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3): 410-415.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497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比分析系统性溶栓(ST)、导管接触性溶栓(CDT)及AngioJet经皮机械血栓清除术(PM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优缺点。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管腺体外科82例LE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溶栓方式分为ST组(n=50)、CDT组(n=16)和PMT组(n=16),比较3组溶栓方式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与溶栓前比较,ST、CDT和PMT组患者溶栓第1、2、3天双下肢周径差均显著降低(P均<0.001)。PMT组溶栓第1、2、3天双下肢周径差显著低于ST组(P均<0.001),溶栓第1天髌骨下缘周径差显著低于CDT组(P<0.001)。PMT组髌骨上下缘处患肢消肿率显著高于ST组(P均<0.001),髌骨上缘消肿率高于CDT组(P=0.026)。3组溶栓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MT组中位住院时间明显少于ST及CDT组(P=0.002,P=0.001)。PMT组溶栓后血栓清除率高于ST组(P=0.002),与CD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1)。溶栓后第3、6、12个月PMT(P均<0.001)和CDT组(P<0.001,P=0.002,P=0.009)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ST组,PMT和CDT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1,P=0.210,P=0.341)。结论 ST、CDT和PMT溶栓方式在治疗LEDVT方面疗效显著,PMT在双下肢周径差、患肢消肿率、血栓清除率、住院时间及远期血管再通方面均优于ST和CDT,且3种溶栓方式的总体安全性相似。

  • 陆晓平, 王沄, 陈钰, 王彦玲, 徐敏, 金征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3): 416-421.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17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100 kVp条件下深度学习重建算法对头颈CT血管造影(CT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2021年3至4月北京协和医院行头颈CTA检查的37例患者,采用100 kVp管电压进行CT扫描,基于三维自适应迭代剂量降低(AIDR 3D)和深度学习高级智能Clear-IQ引擎(AiCE)低、中、高强度算法重建出4组图像,测量并计算横断位图像感兴趣区的平均CT值、标准差(SD)、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等客观指标,并分别对4组大脑前动脉矢状位最大密度投影图像进行主观评分(1分:差,5分:优秀)。结果 AiCE低、中、高强度和AIDR 3D组图像的SNR和CNR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AiCE低、中、高强度和AIDR 3D组图像的质量评分分别为(4.78±0.41)、(4.92±0.27)、(4.97±0.16)、(3.92±0.27)分,3AiCE图像与AIDR 3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 在头颈CTA检查图像质量方面,100 kVp条件下深度学习AiCE重建算法优于AIDR 3D,能够显著提高图像质量,可以在临床检查中加以应用。

  • 罗含欢, 霍真, 边巴扎西, 王倩, 多布啦, 尼玛卓玛, 达珍, 郭平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3): 422-428.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34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西藏地区手术切除结直肠癌的病理类型及错配修复蛋白、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Pan-TRK表达和Epstein-Barr病毒(EBV)感染情况,为西藏地区结直肠癌患者精准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21年7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病理科存档的经手术切除确诊的结直肠癌病例79例,收集患者临床和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错配修复蛋白、HER2、Pan-TRK的表达,并对HER2表达在2+及以上病例进行HER2基因荧光原位杂交检测,采用EBV编码小RNA原位杂交检测EBV感染情况。结果 79例手术切除结直肠癌病例,男女比例1.26:1,平均年龄(57.06±12.74)岁(24~83岁),其中4例接受术前新辅助化疗。57例(57/79,72.15%)为结肠占位(31例为右半结肠,26例为左半结肠),22例(22/79,27.85%)为直肠占位;肿瘤最大径1~20 cm,平均(6.61±3.33)cm。75例(75/79,94.94%)为腺癌。21例高度肿瘤出芽的病例中12例(12/21,57.14%)出现淋巴结转移,23例中度肿瘤出芽的病例中13例(13/23,56.52%)出现淋巴结转移,31例低度肿瘤出芽的病例中2例(2/31,6.45%)出现淋巴结转移,中、高度与低度肿瘤出芽之间的淋巴结转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10例(10/65,15.38%)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缺失,其中5例MSH2和MSH6同时表达缺失,4例MLH1和PMS2同时表达缺失,1例MSH6表达缺失;65例Pan-TRK表达均为阴性;60例HER2表达结果为0或1+,5例为2+,HER2基因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均未见阳性信号,EBV编码小RNA原位杂交检测1例(1/65,1.54%)阳性。结论 西藏地区手术切除结直肠癌病例以右半结肠非特殊型腺癌最多见,15%的病例存在错配修复蛋白缺陷,EBV相关性结直肠癌少见,罕见Pan-TRK表达及HER2基因扩增,中、高度肿瘤出芽的结直肠癌病例更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

  • 谷雨妹, 梁小龙, 张云岗, 赵宏颖, 金木兰, 李雪, 路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3): 429-435.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5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原发性膀胱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织化学特点、诊断及与偶发前列腺癌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2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就诊的12例原发性膀胱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经病理科2位副主任医师重新阅片后,按照2022版泌尿系统及男性生殖器官肿瘤世界卫生组织分类进行复核。通过检索电子病历及电话进行随访,随访自病理确诊开始至患者死亡或最后一次随访结束,截止日期2023年1月31日。结果 12例患者中,7例为pT3期,1例为pT4期;8例合并膀胱高级别尿路上皮癌、鳞状细胞癌等其他类型肿瘤,5例合并偶发前列腺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12例患者中,12例(100.0%)CD56阳性,10例(83.3%)Syn阳性,8例(66.7%)CgA阳性,Ki67增殖指数介于80%~90%;5例尿路上皮癌CK20、GATA3和CK7均为阳性;5例前列腺癌P504S 均为阳性,P63和34βE12均为阴性。随访时间3~60个月,8例患者在随访期间死亡,中位生存时间15.5个月;4例患者生存。结论 原发性膀胱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是罕见的泌尿系统肿瘤,侵袭性强,预后差。男性膀胱前列腺切除患者,前列腺组织应全部取材。如发现具有临床意义的前列腺癌,术后应监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

  • 胡闽, 陈仕宇, 杨晓龙, 林天放, 王接丰, 臧正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3): 436-439.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47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诊断旋前圆肌综合征(PT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高频超声对30例PTS患者及30名健康对照者旋前圆肌水平正中神经进行观察,测量正中神经长径(LA)、短径(SA)和横截面积(CSA)。以手术结果作为参照,绘制正中神经超声测量结果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各测量指标对PTS诊断的性能。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TS组正中神经LA[(5.02±0.50)mm比(3.89±0.41)mm;t=4.38,P=0.013]、SA[(2.55±0.46)mm比(1.70±0.41)mm;t=5.19,P=0.009]和CSA[(11.13±3.72)mm2比(6.88±2.68)mm2;t=8.42,P=0.008]明显增大。CSA、SA和LA诊断PTS的AUC分别为94.3%(95%CI=0.912~0.972,Z=3.586,P=0.001)、77.7%(95%CI=0.734~0.815,Z=2.855,P=0.006)、78.8%(95%CI=0.752~0.821,Z=3.091,P=0.004),以8.63 mm2为截断值,CSA诊断PTS敏感度为93.3%,特异度为90.0%。结论 高频超声是诊断PTS的有效方法,其中正中神经CSA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王安波, 冯丽佳, 倪萍萍, 何丽萌, 李红梅, 张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3): 440-444.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22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68Ga标记的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抑制剂(68Ga-FAPI-04)PET/CT显像出现假阳性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收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2020年9月至2021年5月547例行68Ga-FAPI-04 PET/CT检查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由2名有经验的核医学诊断医师根据患者临床资料、相关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病理及随访结果对假阳性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547例68Ga-FAPI-04 PET/CT显像中共发现假阳性99例(18.1%),其中男56例,女43例。13例经术后病理诊断,包括甲状腺炎1例、肺结核2例、骨结核1例、肺炎性假瘤2例、肺结节病1例、肺良性纤维瘤1例、机化性肺炎1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肿块型胰腺炎1例及胰腺黏液囊腺瘤1例;86例经病史、相关影像学检查及长期随访证实,其中颈部8例(9.3%)、胸部13例(15.1%)、腹部5例(5.8%)、骨关节57例(66.3%)、皮肤3例(3.5%)。假阳性显像中与炎症有关的摄取83例(83.8%),以关节炎(23例)和骨赘(29例)最多见;与成纤维细胞有关的摄取16例(16.2%)。结论 68Ga-FAPI-04 PET/CT会出现非恶性肿瘤性假阳性显像,主要与炎症及成纤维细胞有关。

  • 陈柯羽, 张海洪, 张新庆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3): 445-449.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4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我国医学科研人员对涉及人或实验动物相关研究伦理规范的认知现状,为进一步改进伦理审查规范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方法,对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医学科学部项目申请者对NSFC项目伦理管理要求的认知情况进行评估,并分析NSFC和依托单位在项目申请前和项目实施周期的伦理监管现状。结果 29.9%医学科研人员非常了解NSFC关于涉及人或实验动物研究的伦理要求;在申请阶段59.0%的依托单位采用简易审查方式;95.5%医学科研人员认为依托单位很有必要在项目实施期间履行伦理监管义务并采取相关措施;55.0%医学科研人员完全赞同评审专家对项目所涉伦理问题进行评价或讨论。结论 NSFC应建立相关制度,强化机构管理责任,推动伦理培训机制化,全方位加强科研伦理培训;以项目伦理管理为抓手,形成项目资助与管理多方联动,建立伦理管理问责机制;同时,在专家评审及过程管理等环节加强伦理问题评估,强化伦理风险研判和防范。

  • 教学研究
  • 刘全乐, 赵旭敏, 王倩钰, 段启瑞, 安洁, 王烨, 尚游, 杨冬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3): 450-453.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理论授课、技能培训与考核测评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在超声引导定位环甲膜教学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1年5至7月招募3期学员,均为麻醉科医师,采用理论授课、技能培训与考核测评相结合的培训模式进行超声引导定位环甲膜技能培训。记录学员在培训前、理论授课后和技能培训后理论考核正确率和自信度评分,理论授课后和技能培训后技能考核评分和操作用时。结果 共纳入63名培训学员,在理论授课后和技能培训后,学员理论考核正确率、自信度均显著高于培训前(P均<0.001)。46名学员分别采用横向法和纵向法定位环甲膜均取得成功,技能培训后技能考核得分显著高于理论授课后(P均<0.001),用时显著减少(P均<0.001),但学员采用纵向法用时明显长于横向法[(34.67±14.64)s比(26.78±10.96)s;t=-3.210,P=0.002]。结论 理论授课、技能培训与考核测评相结合是非超声专业医务人员学习超声引导定位环甲膜技能的一种有效、可行的培训模式,学员能够在短时间内提升理论水平、操作技能和自信度。

  • 综述
  • 朱衣兴, 常德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3): 454-463.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26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迄今为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大流行已有3年,累计感染约7亿人,造成600多万人死亡,给人类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据全球共享流感数据倡议组织统计,SARS-CoV-2的变异序列超过1200万种,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5种关注变异株:Alpha、Beta、Gamma、Delta以及Omicron。它们的传染性、致病性及中和抗性相对于原始株都有极大的改变,给疫情防控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抗体水平检测对确诊感染、流行病学调查、疫苗研发和中和药物的制备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从SARS-CoV-2的体液免疫出发,简要总结了5种关注变异株的突变位点、中和抗性和疫苗效果,并简要探讨了SARS-CoV-2的进化特征、未来变异方向及宿主免疫。

  • 王丽鹃, 刘自晓, 胡伟, 刘洋, 秦卫军, 徐肖攀, 卢虹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3): 464-470.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33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相对于淋巴结阴性的患者,淋巴结阳性患者预后极差。术前淋巴结状态的准确评估可为治疗决策提供有用信息,如盆腔淋巴结清扫范围和新辅助化疗的应用等。然而当前临床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与病理检查对膀胱癌患者的淋巴结状态进行评估,但敏感性较低,易导致部分患者分期过高或分期不足。针对膀胱癌淋巴结转移的术前精准评估问题,本文着重从临床诊断、影像学方法、影像组学以及基因组学等方法进行回顾分析,并对术前从不同层面预测膀胱癌淋巴结转移方法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 张珂, 秦雅含, 沈洁, 张梦雨, 彭美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3): 471-478.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28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胰腺癌是恶性程度非常高的消化系统肿瘤之一,诊断时大多为晚期阶段,目前治疗方法较为局限,患者的死亡率也较高。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是肿瘤免疫微环境中主要的免疫细胞,可参与胰腺癌发生发展的调控,包括胰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免疫逃逸及化疗耐药等,在胰腺癌的靶向治疗中显示出一定的治疗潜力。本文总结了目前基于TAM治疗胰腺癌的策略,包括消耗TAM、重新编程TAM、纳米探针用于TAM的动态成像以及调节TAM的吞噬能力等,以期为胰腺癌临床治疗寻找新的思路提供理论依据。

  • 谢云帆, 田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3): 479-483.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34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一直以来脑白质的作用常被忽视,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脑白质的作用日益得到重视。围术期认知功能障碍一直以来是麻醉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有研究表明脑白质可能与全麻药物对认知功能影响机制相关。本文叙述了脑白质与认知的关系,并从临床和实验研究两个方面总结白质与全麻对认知影响的关系研究进展,以期为对该机制进一步研究提供新思路。

  • 陈婷, 陈浩, 闫卫红, 朱萌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3): 484-492.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24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帕金森病(PD)是继阿尔茨海默病之后的全球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及高致残率,早期症状不典型,常与正常的老化或其他疾病表现类似,容易漏诊和误诊,严重影响该病的诊治,加重患病人群的生活负担。微小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的非编码RNA,通过结合信使RNA进行转录后调节,具有高度保守、短小、简单易获取等特点,并且可以在外周体液中稳定存在,已经被作为多种疾病的生物标志物。最新研究表明,miRNA在PD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miR-7/124/155这三种研究相对成熟的miRNA在PD中的研究进展,旨在为阐明PD的发病机制、指导PD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 汤蕊, 陈微, 李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3): 493-499.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32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遗传易感的皮肤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常伴有皮肤干燥和瘙痒的慢性湿疹样皮疹。因疾病可反复发作,严重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准确掌握疾病的诊断标准及严重程度评估方法非常重要,有助于避免误诊或漏诊,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并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治疗反应和病情控制情况酌情调整方案。本文对AD的诊断标准和严重程度的评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陆英, 王似鋆, 邹多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3): 500-505.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2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组织再生工程是治疗口腔软硬组织缺损的重要手段,生长因子作为组织再生工程的三要素之一,是获得理想的组织再生效果的必要条件。浓缩生长因子(CGF)是在富血小板血浆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的制取基础上改变离心速度制备的新一代血液提取物,内含丰富的生长因子和呈三维网架结构的纤维蛋白基质,能激活血管新生并促进组织的再生愈合,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口腔软硬组织的修复与再生。本文将对CGF的制取、组成及其在口腔骨组织、口腔种植、牙周组织以及牙髓组织再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钱佩谊, 刘昀, 任佳, 徐晓君, 赵徵鑫, 曹承建, 杨磊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3): 506-511.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25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在介入放射诊疗过程中,受检者会受到X射线的直接照射和散射。为优化其辐射剂量并减少辐射危害,建立诊断参考水平是一种理想方法。近年来,各国致力于建立本国介入放射诊疗中受检者的诊断参考水平,但用于表征受检者辐射剂量的指标较多,因此不同国家在建立诊断参考水平时所采纳的指标并未统一。目前尚未有研究者对该领域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本文对放射介入诊疗中受检者诊断参考水平的定义、建立方法、应用情况和影响剂量差异的主要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为我国放射介入诊疗受检者诊断参考水平的建立提供依据和参考。

  • 顾芯源, 唐文娇, 李燕, 张丽, 郑宇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3): 512-518.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28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浆细胞肿瘤,随着其小鼠模型的不断优化创新,相关基础研究发展迅猛。基于人源细胞与免疫缺陷鼠的人源化小鼠模型在评估药物疗效、探索耐药机制与观察肿瘤-骨髓微环境相互作用等方面得到持续发展。近年来,基于鼠源细胞或基因编辑技术的同源小鼠模型在MM发病机制研究与药物开发方面也开始被广泛应用;此外,建立稳定的靶向脏器损伤模型正在成为MM小鼠模型未来发展的重要攻坚方向之一。本文综述了各类MM小鼠模型的特点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 徐晓君, 钱佩谊, 刘昀, 汪海燕, 杨磊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3): 519-525.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2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噪声是人们最常接触到的环境有害危险因素之一,暴露于噪声不仅会导致听觉损害,还会造成非听觉损伤。安全标准下的噪声可能不会对听觉系统造成影响,但会使应激激素水平发生改变,从而危害身体健康。然而目前关于噪声对健康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听觉系统,缺乏对噪声与应激激素水平关系的研究归纳。故本文对噪声暴露与应激激素水平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加强对噪声危害的预防控制提供思路。

  • 病例报告
  • 蒋海森, 王爱琳, 李建辉, 郝欣, 花海洋, 王春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3): 526-529.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食管血管脂肪瘤发病罕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本文报道1例经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确诊的食管血管脂肪瘤,并结合相关文献总结食管血管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及病理特征、治疗方式和预后情况,以期为今后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 张艳, 闫俊, 王飞, 高锦, 辜恺龙, 徐爱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3): 530-532.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06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易合并各种机会性感染,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本文报道1例少见的艾滋病患者感染人类细小病毒B19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并对其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诊治水平,防止漏诊、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