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综述
    韩江娜;朱元珏;李舜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4, 26(1): 76-78.
    Baidu(49)
    非器质性呼吸困难是指患者有突出的呼吸困难主诉、但经过系统检查找不出器质性病理改变的一种疾患,国际上称之为“医学无法解释的呼吸困难”。这类患者大约占呼吸困难患者的14%,但临床上常被忽视,诊断、治疗均很困难。本文详细介绍了该疾患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 论著
    苏艳丽,尚 红,刘 静,王树祥, 耿文清,崔华露, 姜拥军,王亚男,张子宁,王亚婷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6, 28(5): 613-617.
    摘要 (3552) PDF全文 (2400)   可视化   收藏
    Baidu(3)
    摘要:目的 了解中国经性途径暴露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而未感染者(ESN)的CD4+T淋巴细胞在体外的抗HIV活性,探讨中国ESN的抗HIV感染机制。方法 采用微量全血法分离培养HIV感染者的病毒株,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ESN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后用MACS磁分选法分选出CD4+T淋巴细胞,与HIV感染者的病毒分离株共培养,检测共培养上清的HIV-1复制动力(p24抗原)。结果 ESN组CD4+T淋巴细胞对M嗜性分离毒株的复制动力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 ESN组CD4+T淋巴细胞对M嗜性分离毒株的复制动力显著低于T嗜性分离毒株(P<0.05); ESN组CD4+T淋巴细胞对T嗜性分离毒株及实验室毒株的感染能力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中国ESN的CD4+T淋巴细胞对M嗜性病毒分离株有一定抵抗作用,可能是经性接触暴露未感者抗HIV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
  • 论著
    许芳芳, 王楠, 李刚强, 郭文芳, 杨彩峰, 刘德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7, 39(3): 324-329.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7.03.005
    摘要 (5541) PDF全文 (2324) HTML (4293)   可视化   收藏
    CSCD(9)

    目的 通过高热量饮食与小剂量多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将30只雄性昆明种(KM)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n=15),模型组小鼠饲喂高热量饲料1个月后,连续2~4 d腹腔注射30 mg/kg体重剂量的STZ;对照组则饲喂标准维持鼠料及注射等量柠檬酸盐缓冲液。观测小鼠食水量、体重等一般情况,并于造模后第1、2、4、5、12、21周尾尖采血检测血糖值,在小鼠血糖趋于稳定时检测血清胰岛素(INS),血浆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浆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含量,并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 模型组小鼠存活率为100%。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注射STZ后体重逐渐下降并于第4周降到最低,此后逐渐回升,直到第21周仍显著低于对照组(t=3.160,P=0.006)。模型组小鼠在造模后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造模前和对照组(P均<0.05);随着时间推移,血糖值也在不断上升,至21周,小鼠血糖值仍旧保持在较高水平的(26.38±1.34)mmol/L。造模后第4周,模型组小鼠的空腹血糖为(11.86±3.33)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7±1.27)mmol/L(t=-3.830,P=0.002);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3±0.24)mU/L比(5.48±0.32)mU/L;t=-0.863,P=0.416];胰岛素敏感指数为0.0145±0.003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0267±0.0039(t=4.414,P=0.003)。造模后第6周,模型组小鼠在口服灌胃葡萄糖0、30、60、120 min后的血糖分别为(15.35±1.82)、(26.45±1.07)、(25.58±1.46)、(26.15±1.00)mmol/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8±1.75)(t=-8.203,P=0.000)、(17.65±2.94)(t=-6.884,P=0.000)、(13.18±2.04)(t=-12.110,P=0.000)、(7.37±3.40)mmol/L(t=-12.969,P=0.000)。造模后第8周,模型组小鼠的血清TC和TG水平分别为(3.83±0.06)和(2.20±0.20)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0±0.10)(t=11.000,P=0.000)和(0.90±0.10)mmol/L(t=10.070,P=0.000);HDL水平为(2.03±0.06)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8±0.02)mmol/L(t=11.662,P=0.000);LDL水平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34±0.08)mmol/L 比(0.26±0.02)mmol/L;t=1.680,P=0.168];HbA1c含量为(7.30±0.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0±0.32)%(t=-11.587,P=0.000)。结论 采用高热量饮食与小剂量多次腹腔注射STZ的方法成功建立了2型糖尿病KM小鼠模型。

  • 综述
    陈厚早,张祝琴,韦玉生,刘德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7, 29(3): 441-447.
    摘要 (4167) PDF全文 (2237)   可视化   收藏
    Baidu(51)
    摘要:去乙酰化酶Sir2基因家族对细胞的生存、凋亡、衰老等生理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可能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寿命控制基因之一。去乙酰化酶(SIRT1)是SIR2的同源物,以许多非组蛋白和组蛋白为底物,与代谢综合征、基因稳定性、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相关。能量限制可通过增加SIRT1活性来延长啮鼠动物的寿命。因此,SIRT1可作为治疗不同疾病的靶点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 论著摘要
    李金红,陶建瓴,李航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32(5): 590-596.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0.05.027
    摘要 (4560) PDF全文 (2181)   可视化   收藏
    Baidu(57) CSCD(4)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发病率逐年增加,在终末期肾病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有关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人们早先关注的是肾脏系膜基质堆积和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近年来,肾小球滤过屏障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尤其是足细胞的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足细胞损伤可分为足细胞密度和数量减少、足细胞肥大变性及足突融合消失,损伤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特异蛋白结构及功能改变。足细胞损伤是多因素、多途径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总结了足细胞损伤时的常见表现及其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
  • 院士述评
    许国旺, 路 鑫, 杨胜利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7, 29(6): 701-711.
    摘要 (4307) PDF全文 (2106)   可视化   收藏
    Baidu(208)
    摘要:代谢组学是功能基因组学和系统生物学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通过考察生物体系受刺激或扰动前后(如将某个特定的基因变异或环境变化后)代谢产物的动态变化, 研究生物体系的代谢网络的一种技术。近年来, 在药物研发、疾病研究、植物和微生物等领域发展迅速, 但在分析技术、方法学和应用等方面急需突破。
  • 论著
    陈雪芹,李灵兰,付国涛,韩莉欣,毋瑞朋,熊咏民,史传道,刘启玲,张荣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2, 44(6): 950-960.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4779
    摘要 (502) PDF全文 (2054) HTML (245)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自噬相关基因(ATG)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表达调控和自噬机制。方法 从GSE55235和GSE55457中鉴定出RA的差异表达基因(DEG),结合人类自噬数据库,筛选出差异表达自噬相关基因(DE-ATG)。利用STRING 11.0和GeneMANIA数据库建立蛋白互作网络。此外,NetworkAnalyst和Cytoscape建立转录因子-基因-miRNA共表达网络。最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和DrugBank鉴定预测生物标志物的效能和靶向药物的性能。GraphPad prism 8.2.1和R 4.0.3用于统计分析和图形制作。结果 485个DEG在T细胞激活、激素调节、破骨细胞分化、RA和趋化因子等信号通路富集。11个DE-ATG通过hsa-mir-155-5p、RUNX1、TP53和SOX2等调控RA滑膜组织的表达,与四氯二苯二氧芑、二氧化硅有较强的环境因子调控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确定了具有良好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基因,如MYC、MAPK8、CDKN1A和TNFSF10,可用于区分某些表型,这可能是RA的新型生物标志物。结论 DE-ATG在RA中表达下调可能会促进软骨细胞凋亡和分解,新型生物标志物的确立为诊断和治疗RA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转录因子-基因-miRNA网络的建立为解析滑膜炎症和关节软骨破坏提供直接证据。

  • 论著
    孙照勇, 张海波, 李烁, 王沄, 薛华丹, 金征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1): 50-54.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1.009
    摘要 (3907) PDF全文 (1753) HTML (331)   可视化   收藏
    Baidu(14) CSCD(1)
    目的比较磁共振T1WI脂相、T1WI水相、短时反转恢复(STIR)序列以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在评价多发性骨髓瘤(MM)时的图像质量。方法对20例初诊或治疗后随诊的MM患者行冠状位T1WI脂相、T1WI水相、STIR序列及轴位DWI序列扫描,分段评价4个扫描序列的图像质量。测量并计算每个扫描序列的颅骨、脊柱、骨盆、肱骨、股骨、胫腓骨及肋骨处图像的信噪比(SNR)。选取20处MM的活动性病灶,测量并计算每个扫描序列病变部位的强化噪声比(CNR)。结果所有图像质量均在可评价范围内。T1WI脂相、T1WI水相、STIR序列以及DWI序列的平均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19±0.70、4.16±0.73、3.89±0.70及3.76±0.68,T1WI脂相和水相的图像质量明显优于STIR序列(P=0.000和P=0.001)和DWI序列(P均=0.000),但T1WI脂相及水相之间(P=0.723)、STIR序列及DWI序列之间(P=0.1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WI水相的SNR显著高于T1WI脂相、STIR序列及DWI序列(P均=0.000),而后三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DWI序列的CNR均值虽略高于其他3个序列,但4个扫描序列CNR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T1WI脂相、T1WI水相、STIR序列及DWI序列成像各具优势,应联合应用诊断MM。
  • 论著
    甘少磊,冯庆玲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6, 28(5): 710-713.
    摘要 (5080) PDF全文 (1748)   可视化   收藏
    Baidu(34)
    摘要:目的 制备一种新的可注射骨修复材料卡拉胶/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nHAC/Carr),并进行表征。方法 将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nHAC)微粒分散在卡拉胶中。 结果 nHAC/Carr与nHAC的X射线衍射谱无明显差别,可注射材料保持了nHAC的特性。nHAC/Carr的红外光谱显示卡拉胶的化学结构未发生变化。流变性能测试显示nHAC/Carr具有与卡拉胶相似的水凝胶特性。扫描电镜照片和孔隙率分析表明nHAC/Carr材料具有多孔结构,孔隙率在90%左右。结论 可注射材料nHAC/Carr有望被用作骨修复材料。
  • 综述
    江怡,魏俊吉,王任直,任祖渊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1, 33(6): 696-700.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1.06.022
    摘要 (4679) PDF全文 (1734)   可视化   收藏
    Baidu(11) CSCD(1)
    低钠血症在神经系统疾病中较常见,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低钠血症的诊断及治疗是临床医生争议颇多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表明,渗透性神经脱髓鞘综合征(ODS)与低钠血症密切关联。ODS常表现为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脑桥外髓鞘溶解症或两者合并发生。本文讨论了神经系统疾病所致低钠血症患者发生ODS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总结了ODS的治疗及预防策略。
  • 专家述评
    顾东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6, 28(2): 115-118.
    摘要 (4203) PDF全文 (1727)   可视化   收藏
    摘要:近年复杂性疾病遗传学和遗传流行病学研究日益增多,已完成的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HapMap)计划进一步推动了复杂疾病的易感基因的研究,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已经成为现实,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合理设计研究、合理处理和解释大量的数据信息。分析基因与环境以及基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减少关联研究的假阳性是对复杂性疾病遗传学和遗传流行病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挑战。
  • 论著
    周 崎,刘玉琴,赵家良,张 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7, 29(3): 394-397.
    摘要 (3440) PDF全文 (1700)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氧化应激对猪眼小梁细胞内皮细胞白细胞黏附分子-1(ELAM-1)表达的影响,探讨氧化应激诱导的ELAM-1的表达与白细胞介素1α(IL-1α)的关系。方法 原代培养的猪眼小梁细胞经过血清饥饿培养后,用不同浓度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α)处理或直接用1 mmol/L的H2O2刺激后,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小梁细胞ELAM-1的表达。结果 H2O2处理的原代培养的猪眼小梁细胞中ELAM-1表达呈阳性,高浓度(180 μg/ml和600 μg/ml)拮抗剂IL-1rα预处理的猪眼小梁细胞ELAM-1表达呈阴性。结论 氧化应激可诱导猪眼小梁细胞表达ELAM-1。在体外细胞培养体系,高浓度的IL-1rα可拮抗氧化应激对ELAM-1表达的作用。
  • 综述
    舒 畅, 潘 慧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1, 33(2): 123-126.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1.02.005
    摘要 (4881) PDF全文 (1664)   可视化   收藏
    Baidu(66) CSCD(6)
    重组人生长激素的安全性总体较好,但也有少量不良反应出现,如水钠潴留、良性颅内高压、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继发肿瘤发生的危险性升高、脊柱侧凸、股骨头滑脱等,但总体发生率较低。
  • 专家述评
    吴尚纯, 邱红燕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32(5): 479-482.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0.05.001
    摘要 (4295) PDF全文 (1651)   可视化   收藏
    CSCD(17)
    通过文献汇总获得的资料,显示我国人工流产的形势严峻,具有人工流产数居高不下、年龄轻、未育妇女比例高、次数频、间隔时间短等特点。建议通过健康促进策略,提高群众,特别是未婚未育和流动人口的避孕意识,利用人工流产和分娩时机,指导其知情选择常规、有效的避孕方法,并坚持和正确使用,降低人工流产率。
  • 论著
    李彦红, 张继刚, 徐艳峰, 韩云林, 江彬彬, 黄澜, 朱华, 徐玉环, 杨维玲, 秦川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7, 39(3): 301-306.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7.03.001
    摘要 (884) PDF全文 (1647) HTML (630)   可视化   收藏
    Baidu(2) CSCD(1)

    目的 观察发光二极管(LED)630 nm红光和460 nm蓝光照射对日本大耳白兔皮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采用日本大耳白兔8只,建立兔背部皮肤创伤模型,每只兔子3个伤口,分别给予红、蓝光距离15 cm垂直照射(15 min/次)和自然愈合处理。照射至创伤后第21天,观察各组创面愈合数目、愈合面积,计算创伤愈合面积百分比,比较两种光源的治疗作用;HE染色观察新生组织结构;Masson染色观察胶原纤维增生情况;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新生皮肤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表皮生长因子(EGF)、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D31)、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及炎性细胞因子(CD68)的表达情况。结果 红光组、蓝光组和对照组的愈合率分别为50.0%(4/8)、25.0%(2/8)和12.5%(1/8)。自造模后第12天起,红光组伤口的愈合面积百分比均明显高于蓝光组及对照组(P<0.05或P<0.01)。建模后第21天,红光组新生皮肤厚度为(2.95±0.34)mm,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2±0.42)mm(F=3.182,P=0.016)。胶原纤维平均光密度为0.15±0.03,明显高于蓝光组的0.09±0.01(F=7.316,P=0.012)和对照组的0.07±0.01(F=7.316,P=0.003)。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红光组的EGF、FGF、CD31抗原、Ki-67表达较蓝光组和对照组明显增多,CD68较蓝光组和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或P<0.01)。结论 LED 红光照射可促进日本大耳白兔皮肤创面愈合,其可能是通过引起皮肤表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及纤维组织增生来促成的。

  • 论著
    骆飞, 孙昭, 韩钦, 薛春玲, 白春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7, 39(3): 312-317.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7.03.003
    摘要 (856) PDF全文 (1626) HTML (276)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肝癌HepG2细胞分泌的Exosome对间充质干细胞(MSC)分化为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机制。方法 在人脂肪MSC培养体系中加入HepG2细胞分泌的Exosome进行培养,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AF特征性蛋白的表达情况。将已鉴定为CAF样条件培养基(CAF-CM)和牛血清白蛋白对照组分别加至HepG2培养基中,采用Western blot法和定量PCR检测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基因的表达,MTS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法检测HepG2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结果 HepG2细胞分泌的Exosome表达CD63、热休克蛋白(HSP)70和HSP90。将Exosome加入MSC培养体系后14 d,可检测到α平滑肌肌动蛋白、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α、白细胞介素(IL)-6、IL-8和IL-1β等CAF特征性蛋白的表达。MTS法检测CAF-CM组的细胞增殖OD值为1.075±0.10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874±0.066(P=0.023)和MSC条件培养基组的0.649±0.034(P=0.0005)。CAF-CM组迁移的HepG2细胞数为(42.5±9.1)个,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5±3.1)个(P=0.001);CAF-CM组侵袭细胞数为(29.0±3.5)个,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1±3.7)个(P=0.009)。CAF-CM组Smad交互蛋白1(P=0.040)、β-catenin(P=0.038)、纤连蛋白(P=0.029)和Vimentin(P=0.013)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上调;而CAF-CM组的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0)。结论 肝癌HepG2细胞系分泌的Exosome可诱导脂肪组织来源的MSC分化为CAF,后者又可以促进HepG2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 综述
    张阳德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6, 28(4): 579-582.
    摘要 (4003) PDF全文 (1612)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纳米生物技术是纳米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在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我国纳米生物技术的发展与先进国家相比,虽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在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主要集中在纳米药物载体、纳米诊断技术、纳米生物材料、纳米中药等方面。
  • 综述
    栾希英;张学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6, 28(3): 448-452.
    摘要 (3405) PDF全文 (1606)   可视化   收藏
    摘要: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已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特点、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
  • 综述
    张赫,郑焱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9, 41(5): 702-708.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0875
    摘要 (1371) PDF全文 (1582) HTML (619)   可视化   收藏
    CSCD(12)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记忆衰退为特点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研究表明,β淀粉样蛋白(Aβ)是AD发生的关键环节,被认为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发AD病程的上游分子。Aβ聚集及由此引发的细胞炎症反应等被认为是AD患者脑内提前于神经元变性的早期事件,但目前针对Aβ聚集这一环节的药物尚无一种通过临床3期试验,提示了AD发病过程的复杂性,也使Aβ级联假说面临挑战。本文总结了AD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学说—Aβ级联假说及与其相关的AD病理、病理生理过程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 孙楠楠, 沙龙泽, 许琪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1): 8-11.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1.002
    摘要 (7178) PDF全文 (1564) HTML (2559)   可视化   收藏
    Baidu(6) CSCD(5)
    目的通过慢性束缚应激(CRS)建立C57BL/6J小鼠抑郁症模型。方法C57BL/6J小鼠经体重、糖水偏好、旷场实验初筛后从中选择20只小鼠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和CRS组2组,每组10只。对CRS组小鼠进行连续21 d,每天4 h的束缚刺激,并最终进行糖水偏好检测和强迫游泳检测。结果CRS组小鼠在水中不动的时间为(131.70±21.65)s,明显长于NC组的(68.88±8.43)s(P=0.0304)。CRS组小鼠0~24 h和0~48 h的糖水偏好百分比分别为(66.21±3.24)%和(73.25±1.50)%,均明显低于NC组的(79.46±3.85)%(P=0.0196)和(80.20±2.26)%(P=0.0248)。结论通过慢性束缚应激成功建立C57BL/6J小鼠抑郁症模型。
  • 论著
    付俊,缪时英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1, 33(6): 629-631.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1.06.009
    摘要 (4143) PDF全文 (1554)   可视化   收藏
    Baidu(3) CSCD(3)
    目的寻找一种简单可行的研究精子发生过程中蛋白质定位的方法。 方法 将新鲜的小鼠睾丸去除白膜,通过胶原酶Ⅰ及DNA酶Ⅰ的作用分离各种细胞。细胞经简单处理后以合适的浓度铺片,进行荧光染色,并于共聚焦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结果 通过分析特异的染料对顶体和细胞核染色的结果,可以分辨出各个阶段的生精细胞。 结论 建立了一种研究精子发生过程中蛋白质定位的简单、可靠的方法。
  • 论著
    杨 毅;王友芳;郎景和;程雪梅;李彩娟;单 莹;俞 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6, 28(3): 395-398.
    摘要 (3726) PDF全文 (1554)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杂交捕获法Ⅱ(HC2)评估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2年3月至今在我院妇科门诊进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测和HC2二联筛查的723例患者,以及其中进行TCT、HC2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三联检查的3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TCT和HC2二联筛查的723例患者中, 不典型鳞状细胞(ASC)组、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和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高危型HPV感染率分别为 70.7%(94/133)、88.9%(249/280)和90.9%(90/99),均明显高于TCT正常组的55.5%(117/211)(P= 0.005,P<0.001,P<0.001)。在TCT、HC2和阴道镜加点活检三联检查的350例患者中,宫颈轻度不典型增生(CIN1)组和宫颈中度不典型增生(CIN 2)组高危型HPV感染率分别为88.9%(72/81)和96.3%(52/54),均明显高于病理学结果正常组的77.7%(153/197)(P=0.03,P=0.002);宫颈重度不典型增生(CIN 3)组和子宫颈癌组高危型HPV感染率分别为91.7%(11/12)和100.0%(6/6),也呈明显升高趋势。在三联检查TCT为ASC的患者群中,高危型HPV感染率为79.3%(69/87)。其中高危型HPV感染者发生CIN2-3的比率为38.0%,明显高于无高危型HPV感染者的5.9%(P=0.04)。结论 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子宫颈癌密切相关,其感染率随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呈上升趋势。
  • 综述
    刘 扬,吕万良,张 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6, 28(4): 583-589.
    摘要 (3720) PDF全文 (1536)   可视化   收藏
    Baidu(76)
    摘要:脂质体和纳米粒药物递送体系具有增加药物溶解度、延长药物在体内的滞留时间、增强药物的靶向性及降低毒性、抗肿瘤多药耐药等优点。由于近年来在其制备工艺、制备材料及表面修饰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脂质体和纳米粒药物递送体系在抗肿瘤、克服生物屏障、装载生物药物及疫苗制备等领域的应用取得了成功。
  • 论著
    付必莽;何晓顺;余 思;胡安斌;马 毅;黄洁夫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8, 30(4): 430-435.
    摘要 (3711) PDF全文 (1532)   可视化   收藏
    Baidu(36)
    摘要:目的 探索培养与鉴定小鼠骨髓来源半成熟树突状细胞(smDC)的可行方法。方法 分离、纯化6周龄C57BL/6小鼠骨髓单核细胞,以含10%胎牛血清、2ng/ml重组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20ng/ml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IL)-4的RPMI-1640培养基培养9d;再以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40ng/ml)刺激24h获得smDC,同时以脂多糖(1μg/ml)刺激和不加刺激培养24h获得成熟DC(mDC)和未成熟DC(iDC)。扫描电子显微镜、流式细胞术、ELISA检测iDC、smDC和mDC的形态、细胞表面标志及细胞因子的表达。建立体外淋巴细胞反应模型,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检测smDC对异基因淋巴细胞的活化作用。结果 smDC的体积介于iDC和mDC之间、多呈类圆形或圆形,胞体直径约为15μm,树突长度多在5~10μm。smDC、iDC与mDC均高表达CD11c,smDC表达CD40、CD80、CD86及MHC-Ⅱ介于iDC和mDC之间。smDC分泌IL-1β、IL-6和IL-12显著低于mDC(P<0.01)、分泌IL-12显著低于iDC(P<0.05),分泌IL-1β、IL-6与iDC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smDC、iDC与mDC分泌IL-10差异无显著性(P>0.05)。smDC对异基因淋巴细胞激活作用显著低于mDC和阳性对照(P<0.01),而与阴性对照和iDC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smDC可能是一个功能和形态上相对独立的DC亚群,体外利用GM-CSF、IL-4和TNF-α诱导骨髓单核细胞是获得smDC的有效方法。
  • 短篇论著
    李雪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32(5): 588-589.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0.05.026
    摘要 (3868) PDF全文 (1519)   可视化   收藏
    Baidu(7)
  • 综述
    刘 阳,常永生,方福德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7, 29(3): 430-435.
    摘要 (5562) PDF全文 (1493)   可视化   收藏
    摘要:肝X受体(LXRs) 是核受体超家族成员,能被氧化的胆固醇衍生物结合并激活,在胆固醇逆向转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肝细胞中,胰岛素能诱导LXRα表达,抑制糖异生关键酶[包括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果糖1,6-2磷酸酶(FBP1)],故LXRs可作为糖尿病治疗中重要的药物作用靶点。另外,LXRα还可激活SREBP1c的表达,从而在脂肪酸代谢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LXRs在糖代谢和脂代谢中的分子作用机制。
  • 论著
    孔令燕;金征宇;王怡宁;宋 兰;张竹花;张立仁;张抒扬;林松柏;王 沄;赵文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6, 28(1): 32-35.
    摘要 (3695) PDF全文 (1486)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评价冠状动脉支架通畅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9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59枚支架行64层螺旋CT回顾性心电门控增强扫描,扫描与支架植入术的平均间隔是(28.4±21.2)个月。采用5分制计分法评价支架的轴位多平面重建(MPR)图像及通过支架内腔中心的曲面重建(CPR)图像质量,同时测量支架内管腔直径。计算支架内管腔直径与支架近端的管腔直径比值以评价支架内腔可见度。其中5位患者有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对照,共9个支架的通畅性得到评价。结果 图像平均质量达到优良水平[(1.94±0.84)分]。图像质量与心率、呼吸运动及支架位置有关。所有59枚支架内腔均为可见,平均支架内腔可见直径比率为(76.1±11.1)%。有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的9个支架均诊断为通畅,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吻合。结论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可有效评价冠状动脉支架的通畅性。

  • 综述
    卢文艺, 赵明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2, 34(1): 90-94.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2.01.017
    摘要 (6555) PDF全文 (1483)   可视化   收藏
    Baidu(27) CSCD(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种成体干细胞,它具有多向分化的能力及免疫调节特性,对维持正常的造血功能及应用于干细胞治疗方面意义重大。氧化应激是指因活性氧增多而引起的机体氧化还原水平失调的状态。氧化应激是影响骨髓MSCs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可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p53等途径诱导MSCs的衰老及凋亡,通过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氧化还原因子-1 (APE/REF-1)、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 (ERK)途径抑制MSCs的增殖及分化;抗氧化应激预处理可增强MSCs的功能。研究氧化应激对MSCs的影响、相关信号转导通路以及如何增强骨髓MSCs的抗氧化应激能力,对更好地治疗造血系统疾病及利用MSCs的再生修复功能进行细胞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论著
    陈聪,侯波,有慧,吕悦雷,徐雁,冯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4, 36(4): 432-438.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4.04.015
    摘要 (3818) PDF全文 (1473)   可视化   收藏
    Baidu(5) CSCD(1)
    目的 应用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方法比较视神经脊髓炎患者与正常人的脑灰质体积,探讨视神经脊髓炎患者的脑灰质体积变化。方法 入组16例视神经脊髓炎患者及16名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分别行全脑三维结构成像,应用基于统计参数图8软件的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8 Toolbox工具箱分析视神经脊髓炎组及对照组的数据,比较两组脑灰质体积。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视神经脊髓炎组额叶、顶叶、颞叶、枕叶、边缘叶、视束、尾状核、丘脑、小脑的多个区域灰质体积减小(P均<0.005)。结论 视神经脊髓炎患者局部脑区灰质萎缩,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技术可以灵敏的反应脑体积变化。
  • 论著
    周建华,康宁,崔莲仙,何维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1, 33(6): 644-648.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1.06.012
    摘要 (4011) PDF全文 (1469)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选择适于过继免疫治疗用γδT细胞大量制备的培养基。 方法 采用不同培养基(RPMI-1640、AIM-V和OpTmizer,分别添加或者不添加自体血清)对γδT细胞进行培养,比较细胞存活率、纯度、扩增效率和生物学功能。 结果 仅未添加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扩增的细胞存活率随培养时间增加略有下降。不论添加血清与否,AIM-V和OpTmizer培养基扩增的细胞纯度都始终高于RPMI-1640。第2周时,未添加血清的OpTmizer培养基扩增的细胞纯度和扩增效率都显著高于RPMI-1640培养基和AIM-V培养基(P均0.05),但RPMI-1640培养的细胞对Daudi细胞的杀伤效率显著低于OpTmizer和AIM-V培养的细胞(P均<0.05)。 结论 OpTmizer培养基因其低血清依赖性、高扩增效率和扩增细胞良好的生物学功能,更适用于临床过继免疫治疗用γδT细胞的大量培养。
  • 论著
    李军,王林娜,郑和义,刘永鑫,刘秀荣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32(3): 336-339.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0.03.021
    摘要 (4537) PDF全文 (1461)   可视化   收藏
    Baidu(21) CSCD(2)
    目的 总结潜伏梅毒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其血清学检测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7年1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性病中心诊治的601例潜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01例潜伏梅毒患者中,早期潜伏梅毒174例,晚期潜伏梅毒170例,不能确定病期的潜伏梅毒257例;男256例,女345例,男∶女为0.74∶1;20~39岁高发,主要传染来源为非婚性接触;46例(7.65%)合并其他性传播疾病;251例(41.76%)因其他性病或疑有性病进行检查时确诊。早期潜伏梅毒、晚期潜伏梅毒和不能确定病期潜伏梅毒患者中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滴度大于1∶8的患者比例分别为72.99%(127/174)、52.94%(90/170)和60.31%(155/257)。早期潜伏梅毒患者治疗l2个月后的RPR阴转率明显低于早期显性梅毒患者(P=0.044)。结论 应加强梅毒宣传力度,多渠道筛查以控制梅毒。
  • 论著
    张荣强, 刘启玲, 孙娜, 康武林, 袁普卫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7, 39(3): 336-344.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7.03.007
    摘要 (649) PDF全文 (1441) HTML (39)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结核杆菌(TB)感染者外周血基因的生物学网络调控机制及关键蛋白,为HIV/TB感染者的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新依据。方法 从基因芯片公共数据库GEO中下载了22例南非HIV感染者和22例HIV/TB感染者的外周血基因芯片数据,将数据导入分析软件QOE、STRING、PANTHER、GenClip等,分析两组患者的基因表达谱、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子生物学过程、基因功能等,寻找区别两类患者的关键节点基因。结果 两组患者15 529个基因的表达谱相似,44名受试者的基因表达谱具有高度关联性;251个(1.62%)差异表达基因对诊断HIV/TB感染具有良好的诊断能力;RPLP1是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图谱子网络的核心节点;差异表达基因与正向调节外界刺激、细胞内信号通路的转导、中性粒细胞的迁移、人体免疫等有关,主要参与自由基相关凋亡、炎性反应等通路的活化。结论 共发现251个差异表达的基因可将单纯HIV感染和HIV/TB感染进行区别,其中差异表达的前40个基因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中所包含的RPLP1基因可能与HIV/TB感染密切关联,主要涉及正向调节外界刺激、细胞内信号通路的转导、中性粒细胞的迁移、人体免疫等生物学功能,为HIV/TB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 综述
    解士海;李安生;马鹏程;陈志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6, 28(3): 442-444.
    摘要 (3680) PDF全文 (1437)   可视化   收藏
    摘要:伊曲康唑是一种高效、广谱的口服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在中国上市12年来已广泛用于治疗浅表念珠菌感染,其疗效及安全性已得到肯定。本文复习了12年来在我国皮肤科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有关伊曲康唑治疗浅表念珠菌感染的文献,总结了适合国人的治疗方案。
  • 论著
    宋可新, 乔群, 刘大庆, 王晓军, 赵茹, 刘志飞, 裴雪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1, 33(4): 402-407.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1.04.011
    摘要 (5497) PDF全文 (1423)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构建含有黑色素细胞组织工程化皮肤的方法 方法 从人包皮组织中获取黑色素细胞,从人骨髓中获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以二者为种子细胞,按照1:10的比例混和培养,并与I型胶原膜复合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皮肤,对裸鼠创面进行修复。通过大体标本观察、4,6-联脒-2-苯基吲哚(DAPI)体内示踪标记、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及透射电镜观察等方法 ,观察组织工程化皮肤修复裸鼠皮肤创面缺损及黑色素细胞的分布情况。 结果"裸鼠创面皮肤生长良好,DAPI体内示踪标记、免疫组织化学检测S-100蛋白及透射电镜观察可以发现黑色素细胞以正常的组织结构形式分布于创面皮肤。结论 黑色素细胞与BMSCs通过适当的比例及体外条件培养,与I型胶原膜复合可以在体外构建出具有黑色素细胞的组织工程化皮肤。
  • 论著
    朱蕾, 李娟, 郭磊, 于晓丽, 武丹威, 陈玮, 陈晨, 杜晓婉, 张德昌, 叶菜英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6, 38(1): 49-54.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6.01.009
    摘要 (1481) PDF全文 (1412) HTML (56)   可视化   收藏
    Baidu(5) CSCD(3)

    目的 研究羧胺三唑(CAI)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A)的治疗作用。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溶剂对照组(聚乙二醇 400组和生理盐水组)、CAI 3个剂量(10、20、40 mg/kg)组和阳性药地塞米松(Dex)组。采用弗氏完全佐剂诱导大鼠AA模型,进行关节炎评分、后肢X线摄片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检测大鼠炎症足爪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水平。结果 CAI能明显降低AA大鼠的关节炎指数,促进其体重的恢复,改善AA大鼠后肢关节放射学和组织病理学损伤(P<0.05或P<0.01)。CAI低、中、高剂量组和Dex组可显著降低TNF-α和IL-1β水平,CAI中、高剂量和Dex可显著降低IL-6水平(P<0.05或P<0.01)。结论 CAI对AA大鼠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炎症部位的促炎细胞因子有关。

  • 论著
    吴巍巍,刘昌伟,刘暴,叶炜,陈宇,姜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32(3): 324-327.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0.03.018
    摘要 (5105) PDF全文 (1410)   可视化   收藏
    Baidu(35) CSCD(1)
    目的 评估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建立透析通路的通畅率,总结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闭塞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08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行上臂人工血管襻式造瘘术的3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28.7±17.6)个月(8~78个月)。围手术期死亡率为0。1年初级通畅率为70.0%,累积次级通畅率为90.0%;2年初级通畅率为56.7%,累积次级通畅率为80.0%。术后并发症包括人工血管初期闭塞13例(43.3%),静脉端吻合口狭窄1例(3.3%),人工血管感染2例(6.7%),肢体肿胀10例(33.3%)。共行修复手术24例次,包括单纯取栓术12例次,取栓加人工血管补片静脉端吻合口成型4例次,同时行动静脉端吻合口成型2例次,吻合口球囊扩张2例次,取栓失败后再次于对侧肢体行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1例次,人工血管取出3例次。结论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是自身血管条件差的尿毒症期患者重要的透析备选途经,针对不同病因治疗人工血管闭塞可延长人工血管的使用寿命。
  • 论著
    秦川, 吴善球, 陈保生, 吴小闲, 屈焜耀, 刘军民, 张桂芳, 徐艳峰, 舒顺利, 孙丽华, 李彦红, 朱华, 黃澜, 马春梅, 徐玉环, 韩云林, 卢耀增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7, 39(3): 330-335.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7.03.006
    摘要 (751) PDF全文 (1405) HTML (224)   可视化   收藏
    CSCD(1)

    目的 评估灵芝制剂对APP/PS1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行为学、生物化学和自身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44只4月龄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随机分为AD模型组、安理申组、灵芝中剂量组和灵芝高剂量组4组,每组11只,以10只4月龄C57BL/6小鼠为对照组。水迷宫实验观测小鼠的行为学变化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蛋白表达水平,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自身免疫指标。结果 定位航行实验结果显示,从第2天起,对照组、灵芝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寻找平台时间呈现逐渐缩短趋势,AD模型组寻找平台时间呈现逐渐增加趋势;第5天,对照组(t=5.607,P=0.000)和灵芝高剂量组(t=2.750,P=0.010)寻找平台时间较模型组明显缩短。空间探索实验结果显示,AD模型组小鼠穿越目标平台所在象限的次数(t=2.452,P=0.025)和在目标象限内滞留时间(t=2.530,P=0.020)明显少于对照组小鼠,穿越目标平台次数较灵芝组高剂量组(t=2.317,P=0.030)和灵芝中剂量组明显减少(t=2.443,P=0.030),且目标象限停留时间较灵芝高剂量组明显减少(t=2.770,P=0.020);灵芝高剂量组小鼠穿越目标平台所在象限的次数(t=2.493,P=0.022)和在目标象限内滞留时间(t=2.683,P=0.015)明显多于安理申组小鼠。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灵芝高、中剂量组小鼠脑组织中ApoA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AD模型组(P<0.01,P<0.05);灵芝高剂量组Aβ-40表达水平显著低于AD模型组(P均<0.05);灵芝高剂量组小鼠脑组织中的Sty1、ApoE、ABCA1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P<0.05)。安理申组(t=30.945,P=0.000)、灵芝中剂量组(t=25.639,P=0.000)和灵芝高剂量组(t=4.689,P=0.001)的血浆Ig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灵芝制剂可能改善AD小鼠行为学障碍,促进ApoA1、ApoE和Syt1的表达,抑制Aβ-40蛋白的表达,改善小鼠的自身免疫功能。

  • 论著
    张宗敏;徐震纲;唐平章;薛丽燕;吕 宁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6, 28(3): 322-324.
    摘要 (4305) PDF全文 (1396)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正确认识甲状腺未分化癌的临床特点,探讨提高生存率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981年3月~ 2005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58例甲状腺未分化癌及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单纯手术(SA)25例,手术+术后放疗(S+R)33例,放疗剂量40~70 Gy。结果 气管受侵40例(69.0%),食管受侵32例(55.2%),颈总动脉受侵17例(29.3%),发生淋巴结转移19例(32.8%)。所有甲状腺未分化癌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37.8%、31.2%、25.9%。S+R组5年生存率(37.8%)明显高于SA组(9.9%)(P=0.0000)。临床达到肉眼切除干净患者5年生存率(41.4%)也明显高于肿瘤残存的患者(12.4%)(P=0.0023)。术后放疗<60 Gy组5年生存率(19.3%)明显低于≥60 Gy组(53.7%)(P=0.0000)。原发灶复发或治疗后未控致死24例(61.5%)。结论 甲状腺未分化癌预后很差,但根治性手术切除及术后≥60 Gy放疗可提高其生存率。气管、食管及颈总动脉受侵是姑息切除肿瘤的主要原因,局部复发是主要的死亡原因。
  • 论著
    管梅, 张路, 赵林, 白春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32(4): 407-411.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0.04.010
    摘要 (4170) PDF全文 (1391)   可视化   收藏
    Baidu(27) CSCD(1)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XEL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09年10月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使用XEL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患者38例。化疗方案:奥沙利铂静滴2h,第1天给药[卡培他滨分2次口服,第1~14天给药[每3周重复。按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按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常见不良反应判定标准评价毒副反应。结果3周期后评价疗效:一线化疗34例、二线化疗4例。一线化疗患者中32例可评估,完全缓解0例(0.0%)、部分缓解8例(25.0%)、疾病稳定14例(43.8%)、疾病进展10例(31.2%)。中位随访9.5个月(4~46个月),23例出现疾病进展,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7.0个月(95%CI为 4.5~9.5个月)[20例已死亡(均为肿瘤相关死亡),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2.0个月(95%CI为9.8~14.2个月)[1年生存率40.6%、2年生存率23.7%。3~4度不良反应主要有粒细胞减少(10.5%)、血小板减少(2.6%)、恶心(7.9%)、呕吐(5.3%)。结论XELOX作为一线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有效、安全。
  • 减重、糖尿病手术及综合治疗论坛
    张兰涛, 常翠青, 刘阳, 陈志民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1, 33(3): 281-286.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1.03.015
    摘要 (6216) PDF全文 (1385)   可视化   收藏
    Baidu(26) CSCD(6)
    目的 研究氯原酸(CGA)对自发性肥胖糖尿病db/db小鼠糖脂代谢紊乱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13只5~6周龄雄性db/db小鼠随机分为db/db-CGA组(n=7)和db/db-CON组(n=6),13只5~6周龄雄性db/m小鼠随机分为db/m-CGA组(n=6)和db/m-CON组(n=7);CGA组均给予80-mg/(kg·d) CGA灌胃,CON组均给予等体积PBS灌胃。12周后检测血浆、肝脏、骨骼肌中糖脂生化指标,内脏脂肪组织中脂联素和内脂素含量,肝脏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的mRNA水平及其蛋白表达。结果 给予CGA 12周后,db/db-CGA组小鼠血浆、肝脏和骨骼肌中三酰甘油含量和空腹血糖均明显低于db/db-CON组(P均<0.05),肌糖原含量明显高于db/db-CON组(P<0.05);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db/db-CON组(P<0.01),低于db/m-CGA组(P<0.05);内脂素水平明显低于db/db-CON组(P<0.01),高于db/m-CGA组(P<0.05);G-6-Pase mRNA表达水平较db/db-CON组明显下降(P<0.05), PPAR-α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较db/db-CON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CGA可改善自发性肥胖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紊乱,其机理可能与调节脂肪因子分泌,上调肝脏PPAR-α水平及抑制G-6-Pase表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