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专家论坛
    余卫, 张在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2): 285-289.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133
    摘要 (9108) PDF全文 (3085) HTML (8263)   可视化   收藏
    CSCD(7)

    年龄作为人口的基本标识,是医学领域中一个不可或缺的人口统计学特征。然而,医学领域中普遍存在着年龄人群划分标准不一及相关术语应用不清等问题,本文就国内外年龄人群的划分标准和术语使用及其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作一简述。

  • 论著
    陈雪芹,李灵兰,付国涛,韩莉欣,毋瑞朋,熊咏民,史传道,刘启玲,张荣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2, 44(6): 950-960.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4779
    摘要 (607) PDF全文 (2125) HTML (289)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自噬相关基因(ATG)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表达调控和自噬机制。方法 从GSE55235和GSE55457中鉴定出RA的差异表达基因(DEG),结合人类自噬数据库,筛选出差异表达自噬相关基因(DE-ATG)。利用STRING 11.0和GeneMANIA数据库建立蛋白互作网络。此外,NetworkAnalyst和Cytoscape建立转录因子-基因-miRNA共表达网络。最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和DrugBank鉴定预测生物标志物的效能和靶向药物的性能。GraphPad prism 8.2.1和R 4.0.3用于统计分析和图形制作。结果 485个DEG在T细胞激活、激素调节、破骨细胞分化、RA和趋化因子等信号通路富集。11个DE-ATG通过hsa-mir-155-5p、RUNX1、TP53和SOX2等调控RA滑膜组织的表达,与四氯二苯二氧芑、二氧化硅有较强的环境因子调控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确定了具有良好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基因,如MYC、MAPK8、CDKN1A和TNFSF10,可用于区分某些表型,这可能是RA的新型生物标志物。结论 DE-ATG在RA中表达下调可能会促进软骨细胞凋亡和分解,新型生物标志物的确立为诊断和治疗RA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转录因子-基因-miRNA网络的建立为解析滑膜炎症和关节软骨破坏提供直接证据。

  • 病例报告
    单亚鑫, 李晶, 杨翔, 李林, 黄走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6): 1005-1010.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301
    摘要 (696) PDF全文 (1645) HTML (581)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异型淋巴细胞的鉴别诊断,减少误诊率,分析2例细胞形态提示异型淋巴细胞的病历资料,其中1例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例诊断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本文旨在强调仅凭细胞形态学判读的异型淋巴细胞可能有误,需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细胞免疫表型、疾病转归等综合诊断。

  • 综述
    沈振乾, 孙斐, 王瑶, 王勇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6): 980-986.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443
    摘要 (623) PDF全文 (1593) HTML (540)   可视化   收藏

    视觉诱发晕动病(VIMS)是目前虚拟现实(VR)技术发展最需解决的壁垒,严重影响着VR产业的发展,因此对VIMS的生理指标进行检测与评估已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本综述主要从脑电、姿势摇摆、眼动、心率变异性、皮肤电信号这几个生理指标出发,对VR应用中VIMS的生理评估方式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同时归纳晕动病目前的治疗方法,展望VIMS的未来研究方向。

  • 综述
    戴飘钰, 袁琼婧, 彭张哲, 谢艳云, 陶立坚, 黄玲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6): 987-996.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469
    摘要 (614) PDF全文 (1549) HTML (512)   可视化   收藏

    目前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不断攀升,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如糖尿病肾脏病的患病率也随之增加,给个人、家庭、社会以及国家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CKD)包括糖尿病肾脏病和其他原因引起的CKD,人们对CKD的认识率较低,对糖尿病合并CKD也缺乏合理的评估。糖尿病合并CKD的治疗主要是干预各种危险因素。临床诊断的糖尿病肾脏病可能并非由糖尿病所导致,一部分非糖尿病肾脏病也可能被误诊为糖尿病肾脏病,而没有得到正确的治疗。本综述旨在讨论糖尿病合并CKD患者在评估、诊断及治疗方面的现状和进展,并对未来研究的方向进行展望。

  • 论著
    吕晓燕, 李蓉, 李雨欣, 管祥云, 李黎, 李军莉, 曹英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2, 44(4): 643-653.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4530
    摘要 (1906) PDF全文 (1472) HTML (1277)   可视化   收藏
    CSCD(4)

    目的 了解共病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我国共病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自建库至2021年8月11日收录的共病相关文献,使用BICOMB软件和gCLUTO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及聚类分析,使用CiteSpace进行作者、引文及关键词的突现分析。结果 共病相关研究呈现上升的趋势,作者Mercer SW发文最多,被引最多的是作者Fortin M,发文最多的机构是卡罗林斯卡学院,作者Barnett K 2012年发表在Lancet上的文章共被引最多。共提取75个高频主要主题词,归纳出7个研究热点:流行病学相关研究,包括流行现状和趋势;用药相关研究,涉及多重用药、服药依从性等;医疗支出相关研究,包括疾病花费、医疗服务等;老龄化相关研究,包括老年患者、衰弱、失能等;心理相关研究,涉及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等;共病管理相关研究,包括共病治疗、初级卫生保健服务、整合照护等;心血管和代谢性疾病的共病研究,涉及肥胖、卒中、糖尿病等。结论 共病作为当今世界范围内主要的健康威胁和公共卫生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与单一疾病相比,共病管理更复杂,面临更多挑战,尚需研究者、医疗保健人员和决策者的关注。

  • 论著
    范卫东,刘坤,乔彤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1): 22-27.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059
    摘要 (528) PDF全文 (1416) HTML (209)   可视化   收藏
    CSCD(1)

    目的 分析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后发生血流动力学抑制(HD)的危险因素,并构建临床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于南京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血管外科、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宿迁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接受CAS的11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HD分为HD组和非HD组,收集各组的临床资料、血管病变特征,应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确立CAS术后发生HD的独立预测因素,并构建临床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该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HD组患者糖尿病(P=0.014)、吸烟比例(P=0.037)明显低于非HD组,高血压(P=0.031)、双侧CAS(P=0.018)、钙化斑块(P=0.001)、偏心性斑块(P=0.003)、最小管腔水平至颈动脉分叉的距离<1 cm比例(P=0.009)明显高于非HD组;而在年龄、性别、冠心病、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狭窄程度、病变长度等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吸烟、钙化斑块、偏心性斑块、最小管腔水平至颈动脉分叉的距离<1 cm为HD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基于上述预测因素建立的临床预测模型AUC为0.807,95%CI为0.730~0.885,P<0.001,当模型评分最佳截断值为12.5分时,敏感度为62.7%,特异度为87.7%。结论 糖尿病、吸烟、钙化斑块、偏心性斑块、最小管腔水平至颈动脉分叉的距离<1 cm为CAS术后发生HD的独立预测因素,基于以上因素构建的临床预测模型对CAS术后HD的发生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

  • 综述
    周春红,卢子滨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2, 44(4): 693-698.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3975
    摘要 (424) PDF全文 (1395) HTML (209)   可视化   收藏

    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由前体线性RNA通过反向剪接方式形成的具有环状闭合结构的小分子RNA。其具有结构稳定、高度保守等生物学特征,在各种生物不同发育阶段的生理病理过程中均表现出重要的调控作用。模式动物斑马鱼具有可用于高通量药物筛选、成本低等特点,circRNA及与其相关的发育和炎症疾病可在斑马鱼体内展开更高效的研究。近年来,斑马鱼中的circRNA不断得到鉴定并表征。研究发现,circRNA在斑马鱼的发育进程及炎症反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就circRNA的分类和特点、生物学功能以及斑马鱼circRNA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综述
    王凤,马微波,吴宁,郭琪,于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2, 44(5): 857-862.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4289
    摘要 (603) PDF全文 (1222) HTML (336)   可视化   收藏

    肌少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综合征,它与老年人跌倒、衰弱和死亡等不良后果的发生密切相关,严重损害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口腔健康是老年人全身健康的基础,对提高其总体生活质量和延长健康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口腔健康不良可能会增加肌少症的发生风险。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老年人口腔健康和肌少症的相关研究状况,总结二者相关机制并提出一些干预措施,为从口腔健康方面防治肌少症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 综述
    王新峰, 姚宇欣, 王攀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4): 647-654.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379
    摘要 (927) PDF全文 (1148) HTML (692)   可视化   收藏
    CSCD(1)

    铁死亡是一种细胞程序性死亡,在起始条件、发生机制、分子特征等方面均与其他细胞程序性死亡,如凋亡、自噬、坏死、焦亡等有明显差别。围绕磷脂氢过氧化物的合成与代谢,氧化损伤和抗氧化保护的平衡是铁死亡调控机制的核心。在恶性肿瘤中,抗氧化保护相关通路上调抑制细胞铁死亡的发生,促进肿瘤细胞在氧化应激环境中存活,并对药物产生耐受。本文总结铁死亡主要特征和相关调控机制,并梳理铁死亡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及在肿瘤耐药中的机制,为深入研究恶性肿瘤发生和发展提供新思路,给抗肿瘤治疗提供新靶点。

  • 论著
    彭可玲, 刘永铭, 贾晓艳, 王华, 苟春丽, 薛丽丽, 邹全, 张文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2): 264-272.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275
    摘要 (315) PDF全文 (1145) HTML (204)   可视化   收藏
    CSCD(1)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2DM)相关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心脏结构功能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连续入选2009年4月至2020年12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老年心血管科收住的新诊断HFpEF患者783例,应用超声心动图和组织多普勒技术系统评价心脏结构功能,根据是否合并T2DM将其分为HFpEF+T2DM组(n=332)和HFpEF组(n=451),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进行1∶1匹配,HFpEF+T2DM组、HFpEF组各成功匹配264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配对后的HFpEF+T2DM组进一步分为尿蛋白正常组(UAER<20 μg/min)、微量蛋白尿组(UAER 20~200 μg/min)和大量蛋白尿组(UAER>200 μg/min)3个亚组。比较不同组间合并症、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心脏结构功能的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UAER等指标与心脏结构功能损害的关系。结果 HFpEF+T2DM组高血压(P=0.001)、冠心病(P=0.036)患病率高于HFpEF组,体重指数(P=0.005)大于而年龄(P=0.020)小于HFpEF组,糖尿病病程10(3,17)年。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年龄和合并症比例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FpEF+T2DM组室间隔厚度(P=0.015)、左心室后壁厚度(P=0.040)、左心室质量(P=0.012)均大于HFpEF组,舒张早期二尖瓣环室间隔部(P=0.030)及侧壁部(P=0.011)运动速度小于HFpEF组,二尖瓣早期充盈速度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速度比值大于HFpEF组(P=0.036);糖化血红蛋白与左心室质量独立相关(P=0.011),尿白蛋白排泄率自然对数值与反映心脏结构功能的室间隔厚度(P=0.004)、左心室后壁厚度(P=0.006)、左心室质量(P<0.001)、二尖瓣舒张早期最大充盈速度与二尖瓣舒张早期最大速度比值(P=0.049)独立相关。结论 T2DM相关HFpEF患者左心室室壁更厚,左心室质量更大,向心性重塑更明显,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及充盈压升高更严重,上述改变可能与高血糖及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有关。

  • 论著
    熊芳, 余超, 祝玲娟, 王涛, 周伟, 鲍慧慧, 程晓曙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3): 390-398.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414
    摘要 (552) PDF全文 (1145) HTML (415)   可视化   收藏
    CSCD(2)

    目的 探讨高血压人群不同胰岛素抵抗(IR)指数与高尿酸血症(HUA)的相关性。方法 2018年7至8月在江西省婺源县开展高血压普查,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生化检测。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IR代谢指数(METS-IR)、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TyG)指数、TyG-体重指数(BMI)、TyG-腰围(WC)、内脏脂肪指数(VAI)、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质蓄积指数(LAP)等IR评估指数与HUA的关系,通过惩罚样条法进行曲线拟合,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比较各指数与HUA的相关性。结果 14 220例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63.8±9.4)岁,其中男性6 713例,女性7 507例。尿酸平均水平为(418.9±120.6)mmol/L,HUA检出率为44.4%。与尿酸正常组比较,HUA组的男性、目前饮酒、目前吸烟、糖尿病和服用各类降压药物的比例较高,年龄、舒张压、WC、BMI、同型半胱氨酸、总胆固醇、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素氮、肌酐、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以及METS-IR、 TyG、 TyG-BMI、 TyG-WC、 VAI、 TG/HDL-C、 LAP值较大, 而收缩压和HDL-C值较小(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控制其他因素后,METS-IR(OR=1.049, 95%CI=1.038~1.060, P<0.001)、 TyG(OR=1.639, 95%CI=1.496~1.797, P<0.001)、TyG-BMI(OR=1.008,95%CI=1.006~1.010, P<0.001)、 TyG-WC(OR=1.003,95%CI=1.002~1.004, P<0.001)、 lnVAI(OR=1.850, 95%CI=1.735~1.973, P<0.001)、 ln(TG/HDL-C)(OR=1.862,95%CI=1.692~2.048, P<0.001)、 lnLAP(OR=1.503, 95%CI=1.401~1.613, P<0.001)均与HUA独立相关。曲线关系拟合显示,METS-IR、 TyG、 TyG-BMI、 TyG-WC、 lnVAI、 ln(TG/HDL-C)及lnLAP与HUA发生风险均呈正相关(P均<0.001),TyG指数AUC明显高于其他指数(P均<0.05)。结论 高血压人群中IR指数升高与HUA发生风险存在关联,其中TyG指数与HUA关联性较强。

  • 安宁缓和医疗论坛
    刘汝金,王明辉,余玥蓂,刘宏,沙蕊,刘茜,刘艳新,宁晓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2, 44(5): 746-749.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237
    摘要 (1343) PDF全文 (1111) HTML (1082)   可视化   收藏
    CSCD(1)

    社区居家安宁疗护以社区为单位,社区服务中心及家庭医生团队为核心,为临终患者提供全方位照料与支持,减轻患者痛苦,满足患者居家临终与离世的意愿。蒲黄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19年底建立“协和-蒲黄榆联动”的居家安宁疗护模式,至今该模式已经过一定的实践与完善,本文将介绍该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模式。

  • 综述
    杨逸成,黎嘉雯,孙博,陈依琳,申树群,袁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2, 44(2): 318-323.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3043
    摘要 (1156) PDF全文 (1071) HTML (535)   可视化   收藏
    CSCD(3)

    空气污染暴露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是导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短期暴露和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中与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本文综述了近年关于空气污染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性研究,总结了空气污染暴露损伤机体的机制,旨在更好地认识空气污染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联性。

  • 综述
    胡轩韩, 钱麟, 魏海彬, 徐智慧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2): 311-316.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4954
    摘要 (784) PDF全文 (1059) HTML (519)   可视化   收藏
    CSCD(1)

    勃起功能障碍(ED)是指阴茎持续不能达到和/或维持足够的勃起以获得满意的性生活。ED对于患者及其性伴侣的生活质量会带来较大的影响。近些年来,为阐明ED的病理生理机制,多种ED动物模型应运而生,并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啮齿类动物的海绵体神经(CN)在解剖上与人类相近,且具有性价比高、粗大易辨认等优势,逐渐成为ED动物模型的主流。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大鼠双侧CN损伤所致神经性ED动物模型的建立方式,总结了其模型的检测及评价指标,探讨了ED动物模型在基础实验研究当中的应用及进展。

  • 综述
    齐璐瑶, 邢基祥, 欧阳冰清, 李芸峰, 雷鸣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4, 46(5): 720-731.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849
    摘要 (473) PDF全文 (1058) HTML (412)   可视化   收藏

    脓毒症是一种由感染引起的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的特点,发病机制复杂,可触发连锁的免疫反应,且暂无特效药物。其治疗多采用抗生素、血流动力学管理、机械通气等西医支持治疗,但随着免疫连锁反应的出现,患者对继发感染的易感性显著增加,极易发展为脓毒症休克,预后较差。国际共识提出,在脓毒症确诊后的48 h内启动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动态监测可有效减缓脓毒症进程。大量研究指出,巨噬细胞作为先天免疫系统抵御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可通过调控巨噬细胞极化与细胞因子的激活比例,在多种免疫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而线粒体自噬作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其在炎症信号传导的调节中起着关键作用。一方面,在炎症风暴期,促进线粒体自噬可减轻脓毒症难以控制的感染和过度炎症;另一方面,在免疫抑制期,抑制线粒体自噬可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清除细菌并提高患者存活率。中医作为祖国传统医学,其“治未病”的思想传承与现行脓毒症专家共识中“预防与阻断”的理念不谋而合。中药饮片提取物、中药复方及针灸等中医药治疗手段,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扶正固本、通里攻下的治法入手,双向调节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诱导激酶1、帕金森-E3泛素连接酶、轻链3、p62等的水平,动态调节巨噬细胞M1与M2的比例,达到预防、阻断甚至逆转脓毒症病情进展的效果,为脓毒症治疗提供一个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新思路。

  • 论著
    李敏, 慕创创, 张建运, 李刚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2): 273-279.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139
    摘要 (693) PDF全文 (1044) HTML (448)   可视化   收藏
    CSCD(1)

    目的 通过应用不同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成釉细胞瘤及牙源性角化囊肿进行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收集1000张成釉细胞瘤和牙源性角化囊肿患者的数字曲面体层片,选用ResNet(18、50、101)、VGG(16、19)、EfficientNet(b1、b3、b5)深度学习模型,对训练集中的800张曲面体层片经五折交叉验证的方法训练后对测试集中的200张曲面体层片进行鉴别诊断。同时,7名口腔放射专业医生对这200张曲面体层片进行诊断,并将二者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诊断准确率为82.50%~87.50%,其中EfficientNet b1准确率最高,为87.50%,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训练集和测试集本身之间比较,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训练集=0.998,P测试集=0.905)。7名口腔放射专业医生(2名高年资医生、5名低年资医生)平均诊断准确率为(70.30±5.48)%,且不同年资医生之间平均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3)。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口腔放射专业医生的诊断准确率(P<0.001)。结论 基于曲面体层片的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能够对成釉细胞瘤和牙源性角化囊肿做出较为准确的鉴别诊断。

  • 论著
    陈嘉敏, 李莹, 吴会会, 刘鹏, 郑燕, 苏国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2, 44(4): 545-554.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4510
    摘要 (1578) PDF全文 (1043) HTML (923)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GEO数据库中有关糖尿病心肌病的mRNA芯片进行分析,筛选出导致糖尿病心肌病的关键基因。方法 使用GEO数据库的在线分析工具GEO2R对数据集GSE4745和GSE5606进行差异基因分析后,在R中绘制差异表达基因火山图,利用在线韦恩图绘制工具分析两个数据集共同表达的差异基因,在R中利用clusterProfile包将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富集分析,GSEA软件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同时使用STRING在线数据库构建差异基因对应蛋白的蛋白互作网络,利用Cytoscape的插件Cytohubba中最大集团中心算法计算出排名前10的基因,在原代大鼠心肌细胞中观察比较筛选出的关键基因在正常组和高糖组的表达情况。结果 Pdk4、Ucp3、Hmgcs2、Asl6、Slc2a4与芯片分析结果相符,Pdk4、Ucp3、Hmgcs2在高糖(25 mmol/L)刺激72 h后的心肌细胞中表达增加,Acsl6、Slc2a4在高糖刺激后的心肌细胞中表达下降。结论 Pdk4、Ucp3、Hmgcs2、Asl6、Slc2a4可能与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生发展相关,可能是糖尿病心肌病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 论著
    蔡龙娇, 刘媛, 冷爱民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6): 902-911.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572
    摘要 (443) PDF全文 (965) HTML (239)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胶原性胃炎(CG)的临床特征,为CG精准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PubMed、中国知网及万方医学数据库以胶原性胃炎、胶原性胃十二指肠炎、胶原性胃肠道疾病、胃黏膜结节为关键词收集已发表的病例报道及病例系列,整理各病例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及临床信息。结果 共94例CG患者纳入分析,所有患者根据消化道胶原沉积范围分为上消化道胶原沉积性胃炎(UDT-CG)组、全消化道胶原沉积性胃炎(TDT-CG)组及其他组。人口统计学特征:UDT-CG组患者52例,其中女性57.69%、男性42.31%,中位年龄14.50(11.00,25.75)岁;TDT-CG组患者17例,其中女性70.59%、男性29.41%,中位年龄15.00(9.50,48.50)岁;其他组患者25例,其中女性64.00%、男性36.00%,中位年龄25.00(15.50,59.50)岁。临床表现:UDT-CG组患者贫血59.62%、腹泻17.31%,TDT-CG组患者贫血29.41%、腹泻94.12%。胃黏膜结节样表现:UDT-CG组患者75.00%,TDT-CG组患者35.29%。初始治疗:UDT-CG患者对症治疗75.00%(30/40)缓解,激素治疗100%(3/3)缓解;TDT-CG患者对症治疗57.14%(4/7)缓解,激素治疗83.33%(5/6)缓解。复治:UDT-CG患者对症治疗100.00%(3/3)缓解,激素治疗88.89%(8/9)缓解;TDT-CG患者对症治疗80.00%(4/5)缓解,激素治疗66.67%(2/3)缓解。结论 CG是一种罕见的胃部胶原沉积疾病,好发于青年患者,女性较男性更易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贫血、腹痛、腹泻、体重减轻及消化道出血是CG的常见症状,确诊主要依据病理学。胃黏膜结节样外观是CG相对特异性的内镜特征。CG尚无标准化的治疗方案,以对症治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主,必要时可加用激素。

  • 综述
    赵茜, 李锋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6): 967-972.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325
    摘要 (329) PDF全文 (918) HTML (283)   可视化   收藏

    自体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疗法的应用大大改善了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目前国内获批上市的都是自体的CAR-T产品,异基因CAR-T细胞疗法与自体CAR-T细胞疗法相比,拥有更多潜在的优势和前景,但异基因CAR-T细胞疗法也有不足之处:(1)可能会产生危及生命的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2)迅速被宿主免疫系统所清除。本文针对以上问题,从如何选择不同来源的T细胞进行制备,并利用多种基因编辑技术来减少GVHD和增加其抗肿瘤活性方面进行综述。

  • 综述
    杨森林, 向杨, 杨毅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4, 46(3): 384-392.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669
    摘要 (435) PDF全文 (903) HTML (386)   可视化   收藏

    原发性肝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肝细胞癌(HCC)占90%以上。早期HCC以手术切除为主,且预后较好,然而因HCC起病隐匿,绝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进展至中晚期,手术治疗效果较差,而非手术治疗方式因为普遍存在不良反应大,肿瘤选择性低等问题,疗效也不理想,所以目前中晚期HCC治疗仍是临床工作的难点。纳米粒(NP)尺寸小、比表面积大,具有多种独特的理化性质,成为输送药物、基因及细胞活性因子等治疗剂的潜在载体。纳米递送系统以NP为载体,通过功能化修饰,从时间、空间及剂量上调控药物、基因及细胞活性因子等在体内的代谢及转化,在HCC治疗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常见纳米递送系统,包括有机纳米载体、无机纳米载体、外泌体等在HCC治疗中的现状和优势,总结了基于NP的纳米载体治疗HCC的机制,为新型纳米递送系统的研发提供参考。

  • 综述
    苏锦锋,杨凡,邓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2, 44(5): 919-922.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4205
    摘要 (720) PDF全文 (883) HTML (401)   可视化   收藏
    CSCD(1)

    研究发现,多种心律失常的发生呈现明显的昼夜节律,可能受到昼夜节律基因的调控。昼夜更迭和光线刺激可调节昼夜节律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质组成转录-翻译环路,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和中枢钟-子钟基因表达变化共同调节心肌细胞膜离子通道,从而调控心律失常。本文主要综述昼夜节律调控心律失常的分子基础、机制和表现。

  • 综述
    刘福君,常李李,王为兰,李金耀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2, 44(4): 699-708.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3662
    摘要 (1026) PDF全文 (866) HTML (647)   可视化   收藏
    CSCD(2)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因肝脏等靶组织对胰岛素敏感下降导致高胰岛素血症、糖耐量受损的一种病理性反应。IR作为2型糖尿病典型的病理特征,其发病机制是抗糖尿病研究的焦点。本文就糖尿病状态下的糖代谢、脂代谢、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内质网应激、炎症与肝脏胰岛素抵抗相关信号通路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进行综述,为糖尿病治疗提供新思路及理论指导。

  • 综述
    付慧,周灿灿,李冬洁,沈甫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2, 44(3): 516-520.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3461
    摘要 (1149) PDF全文 (825) HTML (730)   可视化   收藏

    腹主动脉瘤是一种主动脉直径扩张达到正常直径1.5倍以上的一种疾病,目前尚无明确适应证为腹主动脉瘤的药物出现。本文主要从诱导腹主动脉瘤形成的危险因素、腹主动脉瘤疾病的病理特征、腹主动脉瘤的治疗手段及腹主动脉瘤临床前研究常用的动物模型,这四个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进而更全面、深入地认识腹主动脉瘤,为寻找有效的潜在的治疗腹主动脉瘤的靶点提供一定的研究依据及理论支撑。

  • 论著
    王诗涵,朱惠娟,段炼,平凡,王曦,池玥,袁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1): 44-49.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039
    摘要 (607) PDF全文 (806) HTML (354)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尿崩症(DI)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总结中枢性尿崩症(CDI)合并高尿酸血症(HUA)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影响血尿酸水平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至2021年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D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儿童及青少年组(≤18岁)和成人组(>18岁),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合并与非合并HUA的人口学信息和生化指标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血尿酸水平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420例DI患者中,CDI 411例(97.9%),其中合并HUA 189例(46.0%),出现渴感消失13例(6.9%)。儿童及青少年组HUA患病率较成人组增加(χ2=4.193,P=0.041);口渴中枢受累患者血尿酸水平较非口渴中枢受累患者明显升高(U=2.593,P=0.010)。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血清肌酐 ( β=0.472, 95%CI=2.451~4.381, P<0.001 ) 、体重指数 ( β=0.387, 95%CI=6.18~12.874, P<0.001 ) 是儿童及青少年血尿酸水平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肌酐 ( β=0.361, 95%CI=1.016~1.785, P<0.001 ) 、体重指数 ( β=0.208, 95%CI=2.321~6.702, P<0.001 ) 、甘油三酯 ( β=0.268, 95%CI=12.936~28.840, P<0.001 ) 、总胆固醇 ( β=0.129, 95%CI=2.708~22.250, P=0.013 ) 是成人血尿酸水平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DI患者易出现HUA,且儿童及青少年HUA患病率高于成人,体重指数、血清肌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出现渴感消失是CDI患者血尿酸水平升高的相关因素。

  • 综述
    白冰,田园,于春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2, 44(2): 332-337.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3142
    摘要 (1144) PDF全文 (803) HTML (590)   可视化   收藏

    动脉穿刺置管可以实时监测血压、便于频繁的动脉血气分析,是麻醉、急诊和重症监护病房常用的临床技术之一。研究表明,超声引导可以提高动脉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并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近年来超声引导技术发展迅速并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实践。本文总结了超声引导在桡动脉穿刺置管中应用的最新进展。

  • 综述
    张梦露, 陈婉淑, 韩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2, 44(3): 491-496.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3381
    摘要 (491) PDF全文 (801) HTML (271)   可视化   收藏
    CSCD(2)

    再生障碍性贫血(AA)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都是造血干细胞(HSC)异常的克隆性疾病,两者有时难以区分。随着分子检测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两者发病机制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本文将综述AA体细胞突变(SM)与细胞遗传学改变特点,分析其与MDS的分子联系以及在疾病转化中的作用。AA中最常见的体细胞性改变是PIGA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等位基因的缺失,它们及8三体、del(13q)与AA免疫发病机制相关。AA最常见的5个突变中,PIGA和BCOR/BCORL1突变预后更好,而DNMT3A和ASXL1突变与克隆演变和预后不良相关。AA继发MDS的危险因素包括预后不良的SM和细胞遗传学改变[如del(7q)]、疾病持续时间较长、AA发病年龄、端粒磨损等。因SM动态变化及意义未确定,其在疾病进展中的意义仍不明,但监测SM并结合临床评估预后仍可能指导治疗。

  • 论著
    黄箫娜, 朱晨阳, 李雨真, 金春晖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4): 581-590.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496
    摘要 (624) PDF全文 (787) HTML (317)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中药微调3号(WD-3)合剂对晚期胃癌免疫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无锡市中医医院肿瘤科收治的51例晚期胃癌免疫治疗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WD-3组[免疫治疗+口服WD-3合剂(每日1剂)](n=25)和观察组(仅免疫治疗)(n=26),另设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治疗前后进行体力状况Karnofsky评分、临床常见症状改善情况比较,治疗后比较客观疗效;治疗后收集受试者粪便,对患者粪便进行基于16S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粪便菌群及靶向代谢组学检测,比较分析肠道菌群的α、β多样性,菌落结构组成及短链脂肪酸含量。结果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治疗后WD-3组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WD-3组治疗后口干(P=0.038)及味觉改变(P=0.008)症状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治疗后反流症状(P=0.001)及口干症状(P=0.022)较治疗前好转;与观察组相比,治疗后WD-3组吞咽困难(P=0.047)、口干(P=0.045)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D-3组客观缓解率及疾病控制率均优于观察组,WD-3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中位总生存期较观察组显著延长(P=0.039,P=0.043)。WD-3组、观察组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指数,包括辛普森指数(P=0.014,P=0.021)、香农指数(P=0.007,P=0.024)、物种均一度(P=0.009,P=0.027)、观察到的物种数(P=0.032,P=0.012)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观察组和WD-3组之间肠道菌群α、β多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在门水平上,与健康对照组相比,WD-3组和观察组的厚壁菌门丰度降低(P=0.038,P=0.042),变形杆菌门丰度升高(P=0.016,P=0.015),观察组放线菌门丰度低于健康对照组(P=0.035),WD-3组的放线菌门则高于观察组(P=0.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属水平上,观察组双歧杆菌属和粪球菌属细菌丰度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而WD-3组这两种菌属的丰度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对WD-3组和观察组进行LEfSe分析显示,有6种肠菌丰度存在差异,在属水平上,WD-3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糖多孢菌属丰度升高且仅存在于WD-3组。对粪便中短链脂肪酸进行分析显示,WD-3组异丁酸和异戊酸含量较健康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37,P=0.004)。结论 WD-3合剂可能通过增加胃癌患者双歧杆菌属、粪球菌属细菌丰度,提高异丁酸和异戊酸含量,改变肠道微生态,进而实现对胃癌免疫治疗的增效作用。

  • 综述
    段嘉宇,崔健,唐文娇,邹忠晴,张丽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2, 44(4): 673-677.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3467
    摘要 (884) PDF全文 (749) HTML (553)   可视化   收藏
    CSCD(1)

    多发性骨髓瘤是以克隆性浆细胞增殖为特征的血液系统肿瘤。伴随新药和免疫治疗的发展,多发性骨髓瘤预后显著改善,半数以上患者将长期生存10年以上;因此,其疾病管理模式亟待优化。健康管理是慢性病防治的有效方法;疾病全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要求健康管理应从疾病前期到终末期全过程实施。把全周期管理理念植入到多发性骨髓瘤的健康管理实践中,将有力且高效地指导并规范骨髓瘤疾病全周期健康管理工作切实推进。本文就多发性骨髓瘤疾病的全周期概念以及相应的健康管理内容进行综述。

  • 综述
    唐文娇, 李燕, 郑宇欢, 张丽, 牛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2): 290-297.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4785
    摘要 (631) PDF全文 (728) HTML (352)   可视化   收藏
    CSCD(2)

    尽管新药的进展使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生存得到明显改善,但复发难治MM仍缺乏有效治疗方案,且预后差。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治疗技术虽然在复发难治MM中有不错的疗效,但仍存在局限性,如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和脱靶效应等。自然杀伤(NK)细胞作为机体固有免疫的重要成分,在肿瘤免疫监视中发挥重要功能,因此基于NK细胞的嵌合抗原受体自然杀伤细胞(CAR-NK)免疫治疗技术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CAR-NK免疫治疗MM的研究显示,多个靶点可作为CAR-NK免疫治疗技术特异性治疗靶点,并且在MM细胞及动物实验中也证实其抗肿瘤效应。本文总结了MM肿瘤微环境中NK细胞抗肿瘤机制、生物学特点和功能缺陷情况,以及CAR-NK免疫治疗MM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

  • 综述
    齐爽, 袁媛, 杨雯, 苏敬阳, 郝丽英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4, 46(4): 592-602.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789
    摘要 (385) PDF全文 (719) HTML (326)   可视化   收藏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行为障碍及生活能力的逐渐下降。AD病因复杂,且发生机制存在争议。钙信号变化可有效调控神经元生理活动,如神经递质释放、突触可塑性和记忆储存以及神经元凋亡等。目前研究表明,神经元钙稳态失衡是在AD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病理因素之一。本文从钙稳态与β-淀粉样蛋白的关系、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的蛋白激酶在tau蛋白磷酸化中的作用、AD中的钙信号通路、钙稳态与线粒体功能、自噬、神经炎症等几个方面综述了细胞内钙稳态失衡在AD中的作用和研究新进展。

  • 综述
    葛新滢,邵露露,高雪林,何荣霞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1): 155-160.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4640
    摘要 (946) PDF全文 (712) HTML (441)   可视化   收藏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是一种蛋白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参与Ras-Raf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ERK的信号转导级联,通过影响基因的转录和表达,参与细胞的生长、增殖甚至侵袭作用。肺癌、肝癌、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痫前期等多种疾病的发生,以及其疾病的转移和病情的进展,均与ERK1/2信号通路调控细胞侵袭性密切相关。因此通过探索ERK1/2信号通路侵袭性在相关疾病发病过程中可能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本文根据近些年国内外的最新研究,介绍ERK1/2信号通路侵袭性这一特性在各个疾病中所发挥的相关调控作用,以期为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研究提供新启示。

  • 综述
    秦菁,孝梦甦,朱庆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2, 44(3): 478-483.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3733
    摘要 (2740) PDF全文 (686) HTML (1933)   可视化   收藏

    老年乳腺癌定义为≥70岁的乳腺癌患者。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发病率增加且死亡率居高不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综合评估老年患者功能年龄是个体化治疗方案选择的重要依据。影像学在老年乳腺癌患者的筛查与早期诊断、治疗选择、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估及术后随访领域有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了影像学在老年乳腺癌诊治领域的研究进展。

  • 论著
    朱振宸, 陈闽江, 宋兰, 王金华, 胡歌, 韩伟, 谭卫雄, 周振, 隋昕, 宋伟, 金征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5): 794-802.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705
    摘要 (405) PDF全文 (684) HTML (304)   可视化   收藏
    CSCD(1)

    目的 通过治疗前胸部增强CT肺内多病灶组学特征构建加权组学评分模型,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PD配体1(PD-L1)免疫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5年6月至2022年2月接受PD-1/PD-L1 免疫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例。根据临床结局分为有效组(部分缓解或完全缓解)和无效组(疾病稳定或疾病进展)。从治疗前动脉期CT图像提取多病灶影像组学,通过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多示例学习算法在病例水平获得加权组学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建立加权评分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比较加权评分模型、PD-L1模型、临床模型、加权评分+PD-L1模型和综合模型预测肿瘤治疗疗效的效能。结果 最终纳入237例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n=165)和测试集(n=72)。训练集和测试集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64±9)岁和(62±8)岁。加权评分模型预测免疫治疗疗效的AUC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分别为0.85和0.80,高于PD-L1-1模型(Z=37.30,P<0.001和Z=5.69,P=0.017)、PD-L1-50模型(Z=38.36,P<0.001和Z=17.99,P<0.001)和临床模型(Z=11.40,P<0.001和Z=5.76,P=0.016)的预测能力,与加权评分+PD-L1模型和综合模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基于治疗前增强CT影像多病灶加权组学评分能够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免疫治疗的疗效。

  • 综述
    张懿恋,张诗雨,胡吉,张弘弘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2, 44(3): 521-528.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3436
    摘要 (634) PDF全文 (680) HTML (205)   可视化   收藏
    CSCD(2)

    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特殊的非编码RNA,与线性RNA不同,circRNA是前信使RNA(pre-mRNA)通过反向剪接形成的封闭环状结构,表达高度稳定并广泛分布在真核生物中。circRNA主要通过充当微RNA(miRNA)海绵或与RNA结合蛋白结合发挥多种功能。circRNA可作为多种疾病的生物标志物。最新研究表明,circRNA在糖尿病和相关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本综述旨在总结目前circRNA在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 综述
    陈琴, 彭栎帆, 徐瑞, 娄龙, 彭子运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4, 46(4): 619-624.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918
    摘要 (490) PDF全文 (679) HTML (440)   可视化   收藏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特征为肠道黏膜的持续炎症和溃疡形成,其发病机制涉及免疫功能障碍、肠道微生物群失调和炎症所引起的黏膜损伤。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性细胞死亡形式,其调控机制包括铁代谢紊乱、脂质过氧化和谷胱甘肽(GSH)耗竭。已有研究表明,铁死亡在UC的发病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特别是在调节炎症反应和损伤肠道上皮细胞方面。本文综述了铁死亡的调控机制及其在UC中的作用,探讨了通过调节铁代谢、减少脂质过氧化和维护GSH水平来缓解UC症状的潜在治疗策略,为UC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和方向。

  • 综述
    刘永丽,黄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2, 44(2): 299-304.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2955
    摘要 (572) PDF全文 (678) HTML (175)   可视化   收藏

    妊娠期妇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发病率较高,肥胖是其主要危险因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会导致母体多器官功能损害,特别是与妊娠期高血压病、妊娠期糖尿病有关,还与胎儿早产、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有关,故早期筛查诊断并给予积极的干预治疗对妊娠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至关重要。

  • 论著
    叶永强,何兰兰,刘桂玲,张军,龙连圣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2, 44(4): 636-642.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4670
    摘要 (719) PDF全文 (677) HTML (347)   可视化   收藏
    CSCD(6)

    目的 调查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影像学特征并分析其危险因素,建立和验证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发生肺部感染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230例,按照7∶3比例原则,随机分为建模组(161例)和验证组(69例),利用建模组数据分析重症颅脑损伤MDRO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利用验证组数据验证模型效能。结果 230例患者中68例发生MDRO肺部感染,分离的耐药菌主要包括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45.21%、23.29%、16.44%、15.07%。影像学表现多见胸腔积液、肺实变、磨玻璃影,分别占72.06%、63.24%、45.5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P=0.003)、糖尿病病史(P=0.02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P=0.038)、机械通气≥7 d(P=0.001)、外院转入(P=0.008)以及昏迷(P=0.002)是建模组患者发生MDRO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回归方程中各指标对应的β值,四舍五入取整,建立风险评分模型,其中年龄≥60岁、糖尿病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机械通气≥7 d、外院转入以及昏迷风险评分对应的分值分别是1、1、1、2、2、1分,该模型在建模组和验证组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5、0.809,其中≥4分为高风险人群。结论 重症颅脑损伤MDRO肺部感染病原菌以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为主,影像学检查多见胸腔积液、肺实变和磨玻璃影,构建的风险评分模型在建模组和验证组均具有较高的判别效度。

  • 论著
    林宇, 罗渝昆, 李杰, 任秀昀, 王宏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6): 921-928.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754
    摘要 (548) PDF全文 (672) HTML (474)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美国甲状腺协会(ATA)指南、美国放射学会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ACR-TIRADS)和中国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C-TIRADS)单独及联合BRAFV600E突变对甲状腺细胞学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性或滤泡性病变(AUS/FLUS)的诊断效能。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接受细针穿刺并行BRAFV600E基因检测的138个AUS/FLUS结节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病理及超声特征,以组织病理学为金标准,比较ATA指南、ACR-TIRADS、C-TIRADS单独及联合BRAFV600E突变对AUS/FLUS结节的诊断效能。结果 138个AUS/FLUS甲状腺结节中,有45个良性结节(32.6%)和93个恶性结节(67.4%),患者的年龄(t=1.444,P=0.151)、性别(χ2=0.259,P=0.611)及结节的位置(χ2=2.055,P=0.358)对AUS/FLUS结节良恶性的鉴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节的大小(Z=2.500,P=0.012)、回声(χ2=14.693,P<0.001)、成分(χ2=17.075,P<0.001)、纵横比≥1(χ2=9.477,P=0.002)、微钙化(χ2=6.892,P=0.009)等超声特征对AUS/FLUS结节良恶性的鉴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独应用时,BRAFV600E突变具有相对较高的特异度(95.56%)和阳性预测值(95.65%);3种超声分级系统中,ACR-TIRADS的灵敏度(χ2=37.923,P<0.001;χ2=40.462,P<0.001)和准确度(χ2=81.595,P<0.001;χ2=76.912,P<0.001)最高,C-TIRADS的特异度(χ2=11.746,P<0.001;χ2=21.235,P<0.001)最高,但单独诊断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177,P=0.239;Z=0.213,P=0.831;Z=1.016,P=0.310)。联合应用时,BRAFV600E突变与ACR-TIRADS、C-TIRADS联合诊断均提高了BRAFV600E突变对AUS/FLUS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Z=2.107,P=0.035;Z=2.752,P=0.006),ATA指南联合BRAFV600E突变提高了BRAFV600E突变诊断的准确度(χ2=20.679,P<0.001),但对AUS/FLUS结节的良恶性鉴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21,P=0.186);ATA指南、ACR-TIRADS及C-TIRAD联合BRAFV600E突变均提高了超声分级系统对AUS/FLUS结节的诊断效能(Z=2.770,P=0.006;Z=2.770,P=0.006;Z=2.890,P=0.004),其中ACR-TIRADS联合诊断的灵敏度(χ2=4.712,P=0.030;χ2=4.712,P=0.030)最高,C-TIRADS联合诊断的准确度(χ2=77.627,P<0.001;χ2=85.827,P<0.001)最高,但联合诊断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76,P=0.202;Z=0.808,P=0.419;Z=1.615,P=0.106)。结论 ATA指南、ACR-TIRADS及C-TIRADS联合BRAFV600E突变可以提高BRAFV600E或超声分级系统单独使用对AUS/FLUS结节的诊断效能,有助于临床对AUS/FLUS结节患者的进一步管理和治疗。

  • 论著
    王涛, 余超, 俞国涛, 周伟, 祝玲娟, 黄晓, 鲍慧慧, 程晓曙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2): 206-212.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127
    摘要 (485) PDF全文 (660) HTML (358)   可视化   收藏
    CSCD(1)

    目的 探讨在高血压人群中不同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清甘油三酯与葡萄糖乘积指数(Ty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胰岛素抵抗代谢指数(METS-IR)]以及联合两指数预测糖尿病风险的效果。方法 于2018年3至8月,对江西省婺源县居民进行高血压普查。通过面对面个人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及实验室检查等方式收集患者信息,按是否患有糖尿病分组,进行组间基本特征比较。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胰岛素抵抗指数与糖尿病的关系,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比较各指数及联合指数预测糖尿病的效果。结果 纳入14 222例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63.8±9.4)岁,其中糖尿病患者2616例。与非糖尿病高血压人群相比,糖尿病人群的TyG(t=50.323,P<0.001)、TG/HDL-C(Z=17.325,P<0.001)、METS-IR(t=28.839,P<0.001)均较高。多因素分析显示,各胰岛素抵抗指数与糖尿病风险均呈正相关。各胰岛素指数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TyG(0.770)、METS-IR(0.673)、TG/HDL-C(0.620),并且TyG与TG/HDL-C(Z=42.325,P<0.001)、TyG与METS-IR(Z=17.517,P<0.001)、TG/HDL-C与METS-IR(Z=10.502,P<0.001)两两之间比较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胰岛素抵抗指数升高可增加糖尿病风险。相较于TG/HDL-C及METS-IR,TyG指数及联合指数预测糖尿病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