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 第2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4-02-28
  

  • 全选
    |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学生免疫学论坛
  • 齐锦;彭萍;戴梦华;李勇海;崔莲仙;何维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4, 26(1): 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人类MHCI类链相关基因A(MICA)是否可以在体外诱导Vδ1 γδ T细胞的扩增,并且对MICA反应性Vδ1 γδ T细胞的细胞毒作用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采用分子克隆技术原核表达并纯化MICA蛋白,使用重组MICA蛋白在体外诱导肿瘤组织中的Vδ1 γδ 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TILs),3-(4,5-二甲基噻唑-乙-YL)-2,5-二甲基-四唑溴盐(MTT)法检测MICA反应性Vδ1 γδ TILs的细胞毒活性。结果 原核表达系统pET30表达并纯化了MICA;固相化的MICA蛋白可以诱导肿
  • 论著摘要
  • 李根茂;司银楚;丰平;许文忠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4, 26(1): 7-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论著
  • 张波;王任直;李桂林;姚勇;窦万臣;栗世方;田士强;尹剑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4, 26(1): 8-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成年大鼠脑梗死后自体神经干细胞的原位增殖,并探讨其可塑性。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共68只,分对照组(n=8),脑梗死后1、3、7、14、28d组,每组12只。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动态检测大鼠脑内5-溴脱氧尿苷嘧啶(BrdU)、Brdu/多唾液酸神经细胞黏附分子(PSA-NCAM)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室下区和海马BrdU阳性细胞在脑梗死后1d开始增加(P<0.05),7d达到高峰,14d后开始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28d后接近正常水平;室下区和海马BrdU/PSA-NCA
  • 叶枫;叶大风;谢幸;陈怀增;吕卫国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4, 26(1): 12-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CD34+造血干/祖细胞内信号传导与转录活化因子(STAT)活化的研究,探索VEGF作用于CD34+造血干/祖细胞的分子机制及其信号传导途径。方法 利用磁活化细胞分选系统(MACS)分离并纯化脐血CD34+造血干/祖细胞,体外以重组人细胞因子VEGF(50ng/ml)持续刺激不同时间(0,15,30,45,60,90min)后,提取细胞总蛋白,用Western blot检测CD34+造血干/祖细胞内STAT-3和STAT-5磷酸化;免疫细胞化学鉴定CD34+造
  • 梁屹;刘玲蓉;张其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4, 26(1): 18-2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聚乙烯醇(PVA)与胶原共混支架药膜的结构与降解性能。方法 采用PVA与胶原原液共混、冷冻干燥成膜的方法制备含PVA的长春新碱胶原药膜。通过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傅立叶红外光谱、差热扫描分析对药膜进行理化表征,考察改性后胶原药膜的结构和降解性能。结果 加入PVA不会破坏胶原膜的热性能稳定性;含PVA的胶原药膜PVA与胶原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加入PVA后孔隙更加均匀,孔径减小有助于提高膜的致密性和稳定性;可以改善膜的降解性能,延长膜的降解时间。结论 PVA作为一种胶原膜的改性材料,可以改善胶原膜
  •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学生免疫学论坛
  • 黄曼婷;姜玉新;林守清;张颖;周远征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4, 26(1): 24-2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超声影像学方法监测长期激素替代疗法(HRT)对乳腺的影响。方法 60例身体健康、绝经1~5年的妇女,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例;采用周期联合方法分别给予含1.5或0.75mg E2的经皮17-β E2凝胶与100mg微粉化天然黄体酮(MP)或2mg醋酸甲羟孕酮(MPA),睡前口服,每月连用25d;HRT前及第2年后每年用乳腺超声观察双侧乳腺腺体层的厚度、导管宽度、小叶形态结构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于治疗周期的第15~25天取血,测定E2;作乳腺胀痛日记。结果 (1)HRT后乳腺腺体厚度高于HRT前
  • 论著
  • 李梅;孟迅吾;周学瀛;邢小平;夏维波;刘怀成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4, 26(1): 30-3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人甲状旁腺素氨基端1-34片段(hPTH1-34)不同作用方式对人成骨样细胞(SaoS-2细胞)功能的影响,探讨hPTH1-34促进骨合成代谢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以48h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分别采用50ng/ml的hPTH1-34进行连续刺激(刺激48h/周期)或间歇刺激(分别刺激1、3、6、12、24h/周期Sao S-2细胞。采用“金氏”化学法、放射免疫法和竞争蛋白结合法测定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和环磷酸腺苷(cAMP)浓度;c-fos基因表达水平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
  • 叶文玲;李学旺;许彩民;段琳;李艳;金晶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4, 26(1): 34-3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A型清道夫受体(SR-A)表达的调节作用,探讨在慢性肾脏疾病中Ox-LDL加重肾病进展的作用机制。方法 脂质体转染含SR-A cDNA的表达质粒,建立稳定高表达SR-A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株(HMCL),油红“O”染色检测HMCL对Ox-LDL的摄取;RT-PCR法检测Ox-LDL和LDL对HMS SR-A mRNA表达的作用。结果 稳定高水平表达SR-A的HMCL对Ox-LDL的摄取明显强于未转染细胞;Ox-LDL上调HMC SR-
  • 李洪钧;刘海英;赵宗茂;卢士红;杨仁池;朱惠芳;蔡英林;张庆俊;韩忠朝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4, 26(1): 38-4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移植人脐血CD34+干细胞是否可以存活、分化、促进脊髓损伤的行为和功能恢复。方法 26只Wister大鼠随机分成移植组和对照组。移植组行脊髓半切术并移植5-溴脱氧尿核苷(Brdu)标记的脐血CD34+细胞,对照组行脊髓半切术后注射PBS液。采用改良Tarlov评分标准对移植组和对照组所有大鼠在术前和术后24h、1、2、3、4周进行运动功能评价。组织学和免疫组化分析移植细胞的定位和分化情况。结果 移植后在脊髓病理切片中出现Brdu标记人脐血细胞,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通过免疫荧光双标检测到7%Br
  • 张健;张庆林;王成伟;于骀飞;郭华;孔建新;陶荣杰;刘福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4, 26(1): 43-4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神经胶质瘤多药耐药细胞株C6/adr及其原始细胞株C6种植在S-D大鼠脑内的动物模型,对照研究其生物学性质。方法 体外培养神经胶质瘤多药耐药细胞株C6/adr及其原始细胞株C6,在磁共振连续动态监测下,进行大鼠脑内接种,于接种当天、第3天以及接种后每周进行磁共振随访检查,并对同期大鼠进行组织活检,观察接种后肿瘤大小变化、荷瘤大鼠的生存期。结果 体外培养的神经胶质瘤多药耐药细胞株接种大鼠4周以后出现明显的颅内压增高症状,磁共振阳性结果远早于症状的出现,能更准确地动态显示肿瘤在脑内的生长情况,接
  • 袁捷;徐蓓;刘宝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4, 26(1): 47-5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约氏疟红内期细胞疫苗保护性免疫作用的特点。方法 分别用Saponin和双蒸水溶血后的约氏疟原虫感染的鬼形红细胞作疫苗、腹腔免疫接种BALB/c小鼠,并设正常小鼠为空白对照,分别以致死性同源虫株攻击后比较各组小鼠的感染率和存活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法,ELISA法测定血清特异性抗体及其亚类。RT-PCR法比较各组小鼠脾细胞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表达的差异,用SDS PAGE及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分析感染红细胞膜蛋白。结果 用Saponin皂化构建的疟疾红内期细胞颗
  • 张勇;程小款;吴宁华;沈珝琲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4, 26(1): 52-5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验证抑癌基因表达产物p53蛋白在体内是否结合于p21WAF1/CIP11基因的启动子区,并检测p53蛋白对热休克蛋白hsp90β基因启动子区的结合情况。方法 采用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及PCR技术检测特异基因调节序列,Western印迹分析p53蛋白。结果 在p53抗体免疫沉淀的DNA片段中含有p21WAF1/CIP11和hsp90β基因的启动子区p53蛋白结合序列,免疫沉淀样品中含有p53蛋白。结论 p53蛋白在体内结合于p21WAF1/CIP11和hsp90β基因的启动子区,参与两基因
  • 李峻岭;郑法雷;谭会兵;李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4, 26(1): 56-6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大鼠慢性肾衰(CRF)动物模型下丘脑组织食欲素A及其前体mRNA(Prepro-OX mRNA)、食欲素1型受体(OX1R)及其mRNA和瘦素受体(ob-R)表达的变化。方法 随机将62只200~250g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n=5),假手术组(n=25),CRF组(n=32)。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下丘脑组织食欲素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分析下丘脑组织Prepro-OX mRNA和OX1R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方法分析下丘脑组织食欲素A、OX1R和ob-R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
  • 张建民;孔庆利;王红;秦川;何维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4, 26(1): 62-6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鉴定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在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PDAPPV717I转基因小鼠脑组织中表达与分布情况。方法 通过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套染技术检测PDAPPV717I转基因小鼠脑组织中M-CSF mRNA的表达与分布情况。结果 PDAPPV717I转基因小鼠脑组织中M-CSF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年龄匹配的非转基因小鼠(P<0.01),而且M-CSF mRNA主要由活化的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产生。结论 星形胶质细胞在AD的神经病理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郭向阳;易杰;叶铁虎;罗爱伦;任洪智;黄宇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4, 26(1): 66-6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瑞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术中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54例择期行改良乳腺癌根治或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和芬太尼组,每组27例。麻醉诱导采用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和瑞芬太尼(2μg/kg)或芬太尼(2.5μg/kg)。麻醉维持采用吸入氧化亚氮和氧气(2:1),以及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2μg·kg-1·min-1)或芬太尼(0.03μg·kg-1·min-1)。观察术中麻醉深度、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苏醒、术后镇痛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在气管插管和麻醉维持期间,瑞芬太尼组
  • 石冰冰;王惠君;纪志刚;王锦涛;李汉忠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4, 26(1): 70-7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RANTES及MIP-1a表达在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RT-PCR法分析57例肾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患者及19例未发生反应患者移植肾活检组织中RANTES和MIP-1a的基因表达。结果 19例无急性排斥反应肾活检组织中仅4例(21%)轻度表达RANTES,5例(26%)轻度表达MIP-1a。57例急性排斥反应肾活检组织中38例(66.7%)强烈表达RANTES,14例轻度表达,5例无表达;41例(72%)强烈表达MIP-1a,14例轻度表达,2例无表达,两组间
  • 金玉梅;庞国祥;孙玉敏;王忠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4, 26(1): 73-7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95只眼屈光度-1.00~-16.50 D之LASIK术后2年的结果进行分析。将其按屈光度分为两组:组Ⅰ≤-6.00 D(43只眼),组Ⅱ>-6.00 D(52只眼),术后10d、1、3、6个月、1年、1年6个月、2年行视力、屈光度、角膜曲率(K)值的随诊观察。结果 LASIK术后角膜曲率(K)值和6个月后屈光度趋于稳定。术后2年:组Ⅰ裸眼视力≥1.0者为40只眼(93.02%),≥0.8者43只眼(100%);组Ⅱ裸眼视力≥
  • 综述
  • 韩江娜;朱元珏;李舜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4, 26(1): 76-7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非器质性呼吸困难是指患者有突出的呼吸困难主诉、但经过系统检查找不出器质性病理改变的一种疾患,国际上称之为“医学无法解释的呼吸困难”。这类患者大约占呼吸困难患者的14%,但临床上常被忽视,诊断、治疗均很困难。本文详细介绍了该疾患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 王玉岳;崔全才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4, 26(1): 79-8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大量研究表明人类癌症是一种多基因病,与胰腺癌发生有关的基因改变主要包括K-ras、c-myc、c-fos、c-erbB-2等癌基因;p53、p16、DPC4/SMAD4、DCC等抑癌基因;EGF、FGF、HGF、PDGF、VEGF、TGF-β等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常见为K-ras、p53、p16、DPC基因改变,但胰腺癌的发生是一多步骤的现象,基因改变的积累至关重要。
  • 霍冬梅;董方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4, 26(1): 83-8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一种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是世界范围内儿童致盲的主要原因,本文阐述了ROP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诊断、治疗及近年新进展。
  •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学生免疫学论坛
  • 杜辉;朱立平;何维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4, 26(1): 88-8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邱斌;艾军;朱立平;何维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4, 26(1): 90-9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唐靖;朱立平;何维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4, 26(1): 92-9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王俏杰;朱立平;张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4, 26(1): 94-9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王志刚;王君耀;贾鸣;殷新光;沈瑞林;石亚国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4, 26(1): 97-9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