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 第27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5-08-20
  

  • 全选
    |
    肝移植现状与发展论坛
  • 郑树森; 梁廷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5, 27(4): 415-4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肝脏移植是目前治疗各种终末期肝脏疾病唯一有效的手段。我国肝脏移植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移植数量大幅递增,移植的中长期疗效进一步提高。在国内一些大的移植中心,肝脏移植已成为一种常规手术,然而肝脏移植的基础研究、交叉学科发展、长期存活率和术后中长期管理与国际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尚未形成自己的特色。只有不断总结、不断规范、不断创新,才能全面提高我国肝脏移植的整体水平。本文就国内肝脏移植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作简要概述。
  • 冷希圣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5, 27(4): 419-42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活体肝脏移植是在尸体肝脏资源面临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在某些亚洲国家和地区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尚未接受脑死亡法,活体肝脏移植几乎是供肝的唯一来源。活体肝脏移植供肝者的选择和评价涉及特殊法律与伦理问题,活体供肝者的安全是第一位的,是活体肝脏移植能否为公众接受的关键。对肝脏解剖生理学的研究表明,成年人供出右半肝后剩下的左半肝完全可以行使正常的肝脏功能,供肝者术后发生死亡是极个别事件,而接受活体肝脏移植的受肝者近远期结果接近甚至优于尸体肝脏移植。我国大陆成人间活体肝脏移植已出现蓬勃发展的局面,移植数量迅速
  • 桑新亭; 黄洁夫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5, 27(4): 423-42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胆道系统疾病始终是选择肝脏移植治疗的诸多病种中的一个重要适应证,其在病例选择及适应证方面主要包括:先天性胆道闭锁、易恶变的胆道疾病、胆道恶性肿瘤、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病变,且这些疾病各有其适应证。胆道系统疾病行肝脏移植手术的时机包括:当肝脏移植为疾病治疗的唯一手段或唯一有效手段时;肝脏移植为疾病外科治疗的方法之一时。虽然国内外目前尚无一个统一标准用于胆道疾病行肝脏移植术前的评估,但首先应是明确诊断;其次要确定胆道疾病患者目前是否急需行肝脏移植以及急需的程度;再者要患者家属了解肝脏移植的整
  • 严律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5, 27(4): 427-4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肝细胞肝癌行肝脏移植的指征、效果及相关问题一直存在争论。本文收集并分析近年国内外文献、结合我院近6年112例肝癌肝移植病例资料,对肝癌的分期标准及供肝分配原则、大肝癌行肝脏移植的指征、肝癌肝移植患者等待供肝时的处理、影响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的预后因子及肝癌患者行肝切除还是肝脏移植的选择原则等肝癌移植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笔者认为建立与评价适应我国肝癌移植的分期标准及手术指征是当务之急。
  • 沈中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5, 27(4): 431-43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乙肝终末期肝病患者肝脏移植术后乙肝复发是影响患者长期存活的重要因素。本文重点介绍肝脏移植术后乙肝复发的机制及影响因素;提出肝脏移植术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及乙肝复发的诊断标准;探讨预防乙肝复发的各种方案的优劣,指出拉米夫定联合小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用药方案是目前报道的最为有效的预防方案。笔者认为,肝脏移植术后乙肝复发需进行综合防治,治疗从移植前开始进行,贯穿术中,术后进行长期乃至终生防治。
  • 何晓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5, 27(4): 435-43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肝脏移植的手术技术进展迅速,笔者根据582例肝脏移植经验,对体外静脉转流技术在肝脏移植中的地位和经典原位肝脏移植、背驮式肝脏移植及附加腔静脉成形的肝脏移植术式选择、门脉病变的处理进行讨论,并介绍器官簇移植、活体肝移植及劈裂式肝移植等新的术式。
  • 专家述评
  • 唐朝枢; 蒲 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5, 27(4): 440-44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小分子活性物质在心血管结构和功能的稳态维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种类繁多功能复杂,并且不同分子之间形成复杂的调控网络,因此目前缺乏系统的研究方法。将小分子活性物质按其内在联系归结为较单一的‘家系’,通过研究每个家系内部各成员之间以及各不同家系之间相互的网络关系,尤其是各成员在心血管疾病中相互作用的病理生理意义,以建立初级的、简单的调节网络,作为心血管系统生物学研究的策略之一,进而向更为复杂的不同‘家系’间的、甚至整个机体的调节网络研究过渡。
  • 论著摘要
  • 林野; 潘世伟; 刘平; 孙立忠; 胡盛寿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5, 27(4): 442-44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专家述评
  • 曾正陪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5, 27(4): 443-44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心血管生物活性物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它们在调节和整合心血管系统的生长发育及疾病的发生发展等方面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心血管生物活性肽对内分泌代谢功能的调节作用及在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发生机制及诊断、治疗和早期干预措施中的作用正被大家重视,其基础和临床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已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研究中最活跃、发展最迅速的领域之一。
  • 论著
  • 李晓惠; 杜军保; 汤秀英; 金红芳; 唐朝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5, 27(4): 446-45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大鼠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形成中肺血管结构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80性SD,随机分为分流组和对照组,每组40分流组大鼠经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穿刺术建立高肺血流动物模型,对照组大鼠除不作穿刺术外,其余手术过程同分流组。两组分别在术后1、3d及1、4、8周经右心插管法测量肺动脉收缩压(SPAP)、肺动脉平均压(MPAP);取心脏组织,称量右心室与左心室+室间隔重量之比[RV/(LV+SP)];取肺组织制作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标本,在光镜下观察肺小动脉中肌型动脉(MA)、部分肌型动脉(PMA)及非肌型
  • 刘冬梅; 曾正陪; 李汉忠; 范欣荣; 刘国强; 严维刚; 童安莉; 郑欣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5, 27(4): 452-45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肾上腺髓质素(ADM)及其特异性受体-受体活性调节蛋白2/降钙素受体样受体(RAMP2/CRLR) mRNA在正常肾上腺髓质和嗜铬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提取8例正常肾上腺髓质和18例嗜铬细胞瘤组织总RNA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以扩增的ADM、RAMP2、CRLR条带灰度与内参照GAPDH条带灰度比值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正常肾上腺髓质和嗜铬细胞瘤组织中均可见ADM及其特异性受体RAMP2/CRLR mRNA的表达,其ADM /GAPDH分别为0.48±0.09和0.75±0.24,RA
  • 刘国强; 曾正陪; 李汉忠; 范欣荣; 刘冬梅; 童安莉; 郑欣; 刘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5, 27(4): 457-4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尾加压素Ⅱ(UⅡ)及G蛋白偶联受体14(GPR14)mRNA在人嗜铬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提取正常肾上腺皮质、髓质和嗜铬细胞瘤组织总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以扩增的目的条带灰度和内参照条带灰度比值作为检测指标,对UⅡ和GPR14mRNA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正常肾上腺皮质和髓质中UⅡ及GPR14mRNA表达差异无显著性;嗜铬细胞瘤组织中UⅡ及GPR14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肾上腺皮质和髓质(P<0.05);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组织中GPR14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肾
  • 葛蘅; 任延平; 吕卓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5, 27(4): 461-46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以内源性锂作为肾脏近端小管钠重吸收的标志物,探讨哇巴因-高血压鼠肾脏钠转运情况及在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将40只180~220g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20)和哇巴因组(n=20)。每日给予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g/(kg·d),哇巴因组大鼠腹腔注射哇巴因27.8μg/(kg.d),每周测量收缩压及体重各1次。分别于饲养2和6周后分两批处死动物。收集各组血清及24h尿,测定血清和尿钠、钾、锂和肌酐浓度,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钠排泄
  • 闫 丽; 芦玲巧; 王红霞; 曾翔俊; 张立克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5, 27(4): 466-46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11,12-环二十碳三烯酸(11,12-EET)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方法 采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分为5组:11,12-EET缺血/再灌注组(包括EET1、EET2、EET3)组,EET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假手术组,正常对照组。观察缺血60min及再灌注30min两个时段心脏收缩期左心室内压上升的最大变化速率及舒张期左心室内压下降的最大变化速率;采用化学比色法观察大鼠心肌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
  • 陈健; 黎明; 舒砚文; 廖玉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5, 27(4): 470-47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补充叶酸对高蛋氨酸喂养所致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大鼠主动脉内皮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和释放的影响。方法 健康清洁级SD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Control)组、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组、补充叶酸(FA)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普通饲料;普通饲料加1.7%蛋氨酸;普通饲料加1.7%蛋氨酸和0.006%叶酸。饲养45d,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测定3组大鼠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
  • 霍真; 刘鸿瑞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5, 27(4): 475-47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成人型肺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 通过光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析4例成人型肺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结果 4例成人型肺母细胞瘤中3例为双向型肺母细胞瘤,由原始的上皮成分和原始的间叶成分共同组成;1例为上皮型肺母细胞瘤,表现为成片分化较好的分支状腺管结构,形态类似于子宫内膜样腺体;免疫组化4例细胞角蛋白广谱抗体原始上皮成分均阳性,3例波形蛋白抗体原始间质成分均阳性,2例双向型肺母细胞瘤甲状腺转移因子-1上皮成分阳性, CD117 1例阳性,Ki-67 1例2%阳性
  • 杨跃进; 张 沛; 阮英茆; 陈 曦; 周燕文; 田 毅; 高润霖; 陈在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5, 27(4): 479-48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比强力霉素、氯沙坦及其合用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左室重构的防治作用。方法 461只雌性SD大鼠,其中30只设为假手术组(仅在冠脉下穿线,不结扎);另外431只大鼠行冠脉前降支结扎致AMI,术后24h存活的254只大鼠随机分为下列各组:(1)AMI对照组64只;(2)强力霉素组(30mg·kg-1·d-1)63只;(3)氯沙坦组(10mg·kg-1·d-1)62只;(4)强力霉素(30mg·kg-1·d-1)和氯沙坦(10mg·kg-1·d-1)合用组65只。依疗程不同,将上述各组再均随机分
  • 赵京林; 杨跃进; 尤士杰; 荆志成; 吴永健; 杨伟宪; 孟亮; 田毅; 陈纪林; 高润霖; 陈在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5, 27(4): 486-4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缺血预适应 (IPC) 防治猪急性心肌梗死 (AMI) 再灌注后无再流的作用。方法 中华小型猪24只随机分成对照组、IPC组和假手术组,每组8只。冠状动脉结扎3h 松解1h制备AMI再灌注模型。AMI前、AMI后3h和再灌注1h后均行血流动力学测定,包括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心排量(CO)和左心室内压最大收缩和舒张变化速率(±dp/dtmax)。各组使用电磁流量计于AMI前5min,对照组和IPC组于再灌注后即刻和1h时记录冠脉血流量,应用心肌声学造影(MCE)
  • 刘中娟; 林嘉友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5, 27(4): 491-49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狼疮肾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ELISA方法测定11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3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1例非SLE肾损伤患者及40例正常健康者血清MCP-1水平;应用RT-PCR方法,测定以上各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s) MCP-1 mRNA表达。结果 狼疮处于疾病活动时PBMCs MCP-1 mRNA表达上调,尤其是狼疮肾炎活动组患者PBMCs MCP-1 mRNA表达增加最为显著 (P<0.001),PBMCs MCP-1 mRNA
  • 论著摘要
  • 刘 斌; 何 睿; 杨小羊; 冯 义; 杨仁池; 卢士红; 韩忠朝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5, 27(4): 495-49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论著
  • 王立清; 胡盛寿; 王 欣; 许建屏; 王 巍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5, 27(4): 496-49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尝试应用小隐静脉作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材料或旁路移植材料不足时的补充。方法 6例患者应用No-touch技术获取小隐静脉7条,作为端侧或者序贯吻合的旁路材料。结果 所有小隐静脉旁路长度合适、直径适当、流量满意、患者无相关并发症。结论 小隐静脉获取容易,其长度和解剖特点均适合作为2次手术或无合适大隐静脉患者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材料。
  • 丁俊军; 郭晨莹; 蔡启良; 蔺亚辉; 王恒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5, 27(4): 499-50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StarburstTM Polyamidoamine(PAMAM)dendrimers介导绿色免疫荧光蛋白基因在小鼠体内的表达分布及对恶性疟DNA疫苗ES312免疫原性的影响。方法 经股四头肌给小鼠注射StarburstTM PAMAM dendrimers与绿色荧光免疫蛋白基因或恶性疟DNA疫苗ES312的复合物。通过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分布和表达量。用ELISA方法检测恶性疟DNA疫苗ES312的免疫原性。 结果 在注射Starbu
  • 张芃; 张浩; 胡盛寿; 陈立国; 魏英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5, 27(4): 504-50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阳离子脂转染方法在骨髓基质干细胞 (BMSC) 基因转染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梯度试验确定相对最佳的转染条件并测定Lipofectamine TM2000 (LP2000) 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 基因转染大鼠BMSC的瞬时转染效率;分析细胞周期对导入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流式细胞仪测定转基因BMSC的EGFP表达强度和阳性比例随时间的变化;将EGFP基因转染的大鼠BMSC注射法移植入同源大鼠心肌内,以逆转录PCR法检测心肌组织内EGFP基因的转录,荧光显微镜法检测EGFP阳性的BMSC
  • 刘智; 陈琳; 崔丽英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5, 27(4): 509-5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神经精神狼疮(NPSLE)的临床、辅助检查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例北京协和医院1999 ~2003年收治并确诊为NPSLE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血清学、腰穿、头颅核磁及脑电图等辅助检查。结果 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神经系统最常表现为头痛、精神障碍、癫痫、卒中、急性意识模糊状态,其中52例行头颅核磁检查,34例异常(包括卒中发作);48例仅出现头痛的患者,脑脊液压力升高及脑脊液蛋白升高比例与其他NPSLE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神经精神狼疮主要根据临床表现诊断,头颅核磁及脑脊液检查
  • 张迎春; 廖晓梅; 王建枝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5, 27(4): 513-5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在不同培养基条件下,不同年龄大鼠的海马脑片在长期培养过程中的活性改变及微管相关蛋白tau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 制备1、2、4和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海马脑片(400μm),分别使用minimum essential medium (MEM)和Dulbecco's modified eagle medium nutrient mixture (DMEM/F12)两种不同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在培养的21d内以乳酸脱氢酶(LDH)法监测不同培养基条件下海马脑片活性的改变,并在不同时间点选取脑片以免
  • 综述
  • 金红芳; 杜军保; 唐朝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5, 27(4): 518-5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气体分子一氧化氮(NO)的发现开创了气体信号分子这一新型研究领域,目前已发现3种气体信号分子:NO、一氧化碳(CO)和硫化氢(H2S)。他们在体内内源性生成,发挥广泛的生物学效应,本文仅就3种气体信号分子在心血管系统中的意义进行简要阐述。在心血管系统中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NO、CO和H2S分别与其相应的合成酶一氧化氮合酶(NOS)、血红素加氧酶(HO)和胱硫醚-γ-裂解酶(CSE)形成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体系(NO/NOS体系、CO/HO体系、H2S/CSE体系),不仅参与心血管系统生理状态下功能和结构的维持,
  • 刘国强; 曾正陪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5, 27(4): 525-52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尾加压素Ⅱ(UⅡ)是迄今发现的最强的血管收缩物质,G蛋白偶联受体14(GPR14)是其特异性受体,本文主要介绍UⅡ和GPR14的结构、分布、促血管平滑肌等细胞增殖及血管收缩等血管活性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 任安经; 袁文俊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5, 27(4): 529-53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内皮素通过多种心肌细胞内信号途径调节心肌细胞的收缩特性,刺激心肌细胞生长和肌原纤维的产生、抗凋亡等作用。本文简要介绍心肌细胞内皮素激活蛋白激酶C、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磷酸肌醇3'羟基激酶/蛋白激酶B等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
  • 任延平; 吕卓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5, 27(4): 534-5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内源性哇巴因(EO)是近年发现的一种内循激素,本文主要从EO的生物学特性、受体与抗体、检测、EO与疾病及EO与血管内皮细胞等方面进行综述。
  • 张立克; 唐朝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5, 27(4): 539-54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细胞色素P450(CYP450)及代谢产物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ETs)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受到重视。该系统有可能通过对氧自由基生成、钙超载、白细胞激活、一氧化氮、ATP敏感性钾通道、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等多靶点影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程度,表现为加重还是减轻损伤与机体状态有关。鉴于心肌缺血及再灌注激活CYP450/ EETs系统,探讨影响CYP450/ EETs作用的因素,尤其是确定其保护作用的特征及信号转导机制,将进一步阐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机制,为防治该类疾病提出新的思路。本文
  • 胡国清; 饶克勤; 孙振球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5, 27(4): 543-54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依据3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资料及相关统计资料,对当前农村卫生服务领域中供、需双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阐述,为卫生决策人员确定我国农村卫生工作的重点提供依据。
  • 病例报告
  • 苏凯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5, 27(4): 547-54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