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 第31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9-02-28
  

  • 全选
    |
    专家述评
  • 朱学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9, 31(1): 1-2.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09.01.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著
  • 陆轶凡;左亚刚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9, 31(1): 3-5.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09.01.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干扰素γ(IFN-γ)基因内含子1+874位点多态性与复发性尖锐湿疣(CA)的关系。方法 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技术检测76例复发性CA患者(CA组)与80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IFN-γ基因内含子1+874位点的T/A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 CA组IFN-γ基因1+874位点基因型TT、TA、AA频率分别为10.5%、34.2%、55.3%,对照组分别为7.5%、30.0%、62.5%,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χ2=0.959,P=0.619)。结论 IFN-γ基因内含子1+874位点多态性与复发性CA无关。
  • 宋坪, ;Hilde Lysvand;阎雨荷;刘瓦利;Ole-Jan Iversen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9, 31(1): 6-9.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09.01.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估中药综合疗法对银屑病相关抗原(Pso p27)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中药综合疗法治疗1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进行银屑病面积严重程度指数(PASI)和斑块指数(PI)评分,并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患者靶皮损及周围未受累皮肤的Pso p27抗原表达情况。结果 治疗12周后,进行期和静止期患者的PASI和PI评分(P均<0.01)及Pso p27阳性细胞数和荧光染色强度(P均<0.05)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结论 中药综合疗法可有效治疗进行期和静止期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其可能是通过抑制Pso p27抗原的表达发挥治疗作用。
  • 李云珠;马琳;孔繁荣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9, 31(1): 10-12.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09.01.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脓疱疮患儿鼻腔与皮损金黄色葡萄球菌(SA)分离株的同源性。方法 以2005年8月~2006年11月在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就诊的263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鼻腔和皮损分离物进行SA培养。随机选择58例鼻腔SA阳性患儿,对其鼻腔分离株和皮损分离株进行spa分型,使用相关专业网站对spa分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鼻腔和皮损SA分离株的同源性。结果 263例患儿中,106例为脓疱疮患儿,其中83例(78.3%)鼻腔SA阳性;157例为非脓疱疮患儿,其中33例(21.0%)鼻腔SA阳性;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患儿鼻腔SA阳性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6岁。106例脓疱疮患儿中,30例皮损初发于面部,其中28例(93.3%)鼻腔SA阳性;76例皮损初发于其他部位,其中56例(73.7%)鼻腔SA阳性;两者相比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spa分型结果显示,在30例脓疱疮患儿鼻腔和皮损SA分离株的对比中,有26例具有相同spa分型。结论 脓疱疮患儿皮损和鼻腔分离的SA间存在较高的同源性,鼻腔SA携带与脓疱疮的发生可能密切相关。
  • 刘洁;郑燕华;张建中;王宝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9, 31(1): 13-16.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09.01.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ELDI-TOF-MS)筛选蕈样肉芽肿患者血清中的生物标志物。方法 采用CM10蛋白质芯片捕获14例蕈样肉芽肿患者(研究组)和17例对照者(对照组)血清中的蛋白质,结合Biomarker Wizard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标本在相对分子质量0~50000 范围内均能检测出131个左右的蛋白峰。两组血清样本的蛋白质指纹图谱存在14个差异表达蛋白质峰,其中相对分子质量为7670 的蛋白质峰与C-C基序趋化因子22相符。结论 SELDI-TOF-MS可用于蕈样肉芽肿患者血清生物标志物的筛选。
  • 病例报告
  • 付兰芹;王宝玺;左亚刚;渠涛;李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9, 31(1): 16-16.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09.01.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著
  • 梁思;刘跃华;左亚刚;王宝玺;方凯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9, 31(1): 17-19.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09.01.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疣状表皮发育不良(EV)患者皮损中朗格汉斯细胞(LC)的CD1a和CD83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例EV患者皮损表皮中LC的表面标记分子CD1a和CD83的表达,并以10例正常人的眼皮标本作为对照。结果 所有组织中均未见CD83阳性LC,但均可见CD1a阳性LC。EV组CD1a阳性LC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且分布不均匀。结论 EV患者的LC功能可能受到抑制。
  • 丁晓岚;蔡林;张建中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9, 31(1): 20-23.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09.01.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枝杆菌在结节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和PCR产物测序的方法,对31例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结节病组织标本(皮肤19例,淋巴结12例)、14例正常皮肤石蜡标本和3例皮肤结核石蜡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19例结节病皮肤标本中,有4例(21.1%)扩增出相对分子质量为65 000的分枝杆菌热休克蛋白基因,其中1例为结核分枝杆菌,2例为龟分枝杆菌,1例为戈登分枝杆菌。12例结节病淋巴结组织和14例正常皮肤组织标本中均未检测到分枝杆菌基因。3例皮肤结核标本中检测出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结论 分枝杆菌可能与皮肤结节病发病有关。
  • 李丹晖, ;徐浩翔;宋坪;左亚刚;严向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9, 31(1): 24-26.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09.01.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估神经细胞生长因子(NGF)诱导的神经元化对PC12细胞紫外线耐受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10、30、60、80、100、200mJ/cm2紫外线分别照射经NGF诱导的PC12细胞(研究组)和未经NGF诱导的正常PC12细胞(对照组),照射后继续培养24h,MTT测定细胞存活率。结果 对照组细胞在辐射强度30mJ/cm2时开始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研究组细胞在辐射剂量100mJ/cm2时才出现明显凋亡。结论 NGF诱导的神经化可提高PC12细胞的紫外线耐受量。
  • 谢志强;杨高云;姜薇;徐敏丽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9, 31(1): 27-30.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09.01.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吡美莫司乳膏对成年女性面部皮炎快速抗瘙痒机制。方法 采用研究者总体评估(IGA)、瘙痒程度(SP)评分及参照由温度敏感瞬时受体电位通道建立的痛痒觉基本规则和分子底物方法,评估外用1%吡美莫司乳膏治疗前、后成年女性患者面部皮炎临床体征、SP及皮肤感觉变化。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后第4天和第11天的IGA评分,治疗后第1天、第4天和第11天的SP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52例患者中,有28例(53.8%)在用药数分钟后出现辣椒素样效应,12例(23.1%)出现樟脑样效应,12例(23.1%)未出现辣椒素样效应或樟脑样效应。结论 外用吡美莫司可迅速缓解成年女性面部皮炎的症状和体征,其可能是通过激活皮肤感觉神经上的瞬时受体电位香草类受体1诱导辣椒素样效应或樟脑样效应来达到快速抗瘙痒作用。
  • 杨敏, ;李邻峰;常建民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9, 31(1): 31-33.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09.01.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总结和比较苔藓样型(LA)和斑状型(MA)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PCA)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3~2008年在北京医院皮肤科门诊确诊为PCA的82例患者HE染色的病理切片,比较了LA和MA的特异性病理表现。 结果82例患者中,52例(63%)为LA,30例(37%)为MA;有49例(60%)在淀粉样蛋白沉积上方基底细胞内出现核固缩现象;18例(22%)棘细胞层出现帕杰样角化不良细胞。LA的淀粉样蛋白沉积程度明显高于MA,但色素失禁程度明显低于MA(P<0.01)。结论 淀粉样蛋白可能来源于凋亡的角质形成细胞。
  • 王宏伟;左亚刚;晋红中;刘跃华;马东来;姜国调;李红春;刘洁;闫言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9, 31(1): 34-36.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09.01.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价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308nm准分子激光系统治疗170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的皮损,每周治疗1~2次,共10~30次,每隔7d及治疗结束3d后评价疗效,治疗后随访2个月。 结果 皮损面部显效率为67.97%,痊愈率为32.03%;颈部显效率为54.55%,痊愈率为27.27%;躯干显效率为63.26%,痊愈率为26.53%;四肢显效率为38.84%,痊愈率为15.70%;手足显效率和痊愈率均为0。面部疗效明显优于颈部、躯干和四肢,躯干和四肢的疗效明显优于肢端(P均<0.01)。结论 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疗效高、副作用少,其疗效与皮损部位有关。
  • 李丽;徐子刚;孙玉娟;马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9, 31(1): 37-41.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09.01.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总结儿童皮肤脉管异常的临床特点和治疗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7年1月~12月在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就诊的384例儿童皮肤脉管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1996年国际血管性疾病研究协会分类方法对患儿进行分类。 结果384例患儿中,婴儿血管瘤185例,男女比例为1∶1.7,78.4%就诊年龄在生后6个月内,50.8%皮损位于头面部;先天性血管瘤132例,男女比例1∶1.9,75.0%就诊年龄在生后6个月内,皮损以头面部比例最高(37.1%);微静脉畸形27例,男女比例1∶1.3,就诊年龄以1岁内最多(40.7%),77.8%皮损位于头面部;静脉畸形16例,男女比例1∶1.3,就诊年龄以1岁内最多(31.3%),56.3%皮损位于头面部。250例(65.1%)患儿采取随诊观察,对其中80例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血管瘤类患儿的随访结果显示,有66例在1.5~2岁间肿瘤出现颜色明显变淡,面积减小一半以上,其中34例肿瘤基本完全消退。结论 在儿童脉管性疾病中,婴儿血管瘤和先天性血管瘤所占比例最大,肿瘤类疾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具有内皮细胞增生的脉管性疾病就诊年龄较早,皮损主要分布于面部,多数患儿采取随诊观察预后良好。
  • 论著摘要
  • 孙建军;王振宇;钟延丰;杜娟;陈英玉;张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9, 31(1): 41-41.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09.01.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脑胶质瘤;给药时机;裸鼠
  • 论著
  • 杜伟;孙秋宁;苑勰;方凯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9, 31(1): 42-44.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09.01.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总结硬肿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982~2008年在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67例硬肿病患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资料。结果 皮损均累及颈背部,无手足受累。免疫球蛋白异常者占35.2%。并发糖尿病者占32.8%。35例行阿新蓝染色的患者中,23例(65.7%)为阳性,12例(34.3%)为阴性。 结论硬肿病不仅有皮肤损害,还可出现系统症状,易并发糖尿病。阿新蓝染色不能作为鉴别硬肿病与硬皮病的主要依据。
  • 王宏伟;刘克英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9, 31(1): 45-47.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09.01.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估低能量Q开关Nd∶YAG激光器和调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器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采用低能量Q开关Nd∶YAG激光器和调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器治疗32例黄褐斑患者,以色素消退≥90%为痊愈,色素消退60%~89%为显效,色素消退30%~59%为有效,色素消退<30%为无效。 结果32例患者中,21例(65.6%)痊愈,11例(34.4%)显效,痊愈患者平均治疗(10.2±3.5)次(4~15次),显效患者平均治疗(11.4±2.5)次(10~14次)。淡褐色黄褐斑患者的痊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81.3%和18.7%,深褐色黄褐斑患者分别为50.0%和50.0%,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程小于2年患者的痊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87.5%和12.5%,病程大于2年患者分别为58.3%和41.7%,两者相比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所有患者均未见色素加重和疤痕,仅1例出现暂时性色素脱失。结论 低能量Q开关Nd∶YAG激光器和调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器可安全有效地治疗黄褐斑,黄褐斑的颜色和病程是疗效的影响因素。
  • 孙秋宁;杜伟;胡彬;刘排;苑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9, 31(1): 48-50.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09.01.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总结儿童局限性硬皮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0~2008年间在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100例儿童硬皮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0例患者中,51例(51%)出现线状硬皮病表现,26例(26%)出现斑块状硬斑病表现,26例(26%)出现深在性硬斑病表现,12例(12%)出现泛发性硬斑病表现,其中15例(15%)为两型混合;9例(9%)患者有风湿性或免疫性疾病家族史,16例(16%)患者可能与某种诱发因素有关。84例行抗核抗体(ANA)检测的患者中,有38例(45.2%)为阳性。结论 线状硬皮病是儿童局限性硬皮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亚型。局限性硬皮病发病可能与自身免疫性因素有关。
  • 王海燕, ;郑霄;娄静;闫梅英;赵英伟;阚飙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9, 31(1): 51-54.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09.01.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比较El Tor型霍乱弧菌流行株与非流行株两类菌株在甘露醇发酵实验中甘露醇转运相关基因转录水平差异的普遍性,探索两类菌株发酵快慢的机理。 方法对10株非流行株(快发酵菌株)和10株流行株(慢发酵菌株)在甘露醇发酵过程中的生长曲线变化进行检测,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两类菌株PTS操纵子中mtlCBA基因的转录水平并比较其差异。结果 在甘露醇发酵实验第4小时非流行株出现阳性反应时,非流行株整体生长趋势较流行株迅速,但单个菌株生长速度有快有慢;第8小时流行株出现阳性反应时,其生长高于非流行株。实验第1、2小时,非流行株mtlCBA 的mRNA转录水平高于流行株;实验第4、8小时,流行株mtlCBA 的mRNA转录水平高于非流行株。结论 霍乱弧菌两类菌株甘露醇发酵实验中甘露醇PTS操纵子转录差异应是流行株和非流行株差异的重要特征,直接导致两类菌株甘露醇发酵快慢。生长菌量对快慢发酵不是主要影响因素。
  • 李静;李航;文煜冰;李学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9, 31(1): 55-59.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09.01.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研究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诱导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脂质沉积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分泌的情况,探讨其肾毒性的机制。方法 采用一种已建立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株(HMCLs)为研究对象,通过油红“O”染色和酶法分别定性和定量检测细胞内脂质沉积情况;使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ELISA法分别检测细胞MCP-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通过HMCLs与THP-1的共孵育,检测单核细胞的趋化黏附情况。结果 VLDL可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诱导HMCLs细胞内脂质沉积。随着VLDL刺激时间的延长(0~24h)和浓度的增加(0~200μg/ml),细胞内甘油三酯积聚逐渐增多,总胆固醇未发现明显变化。VLDL在一定时间(0~6h)和浓度范围(0~100μg/ml)内可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刺激HMCLs MCP-1 mRNA的表达。VLDL可呈剂量依赖性(0~100μg/ml)上调MCP-1蛋白的分泌;剂量依赖性(0~200μg/ml)增加HMCLs对THP-1单核细胞的趋化。结论 VLDL可通过诱导HMCLs细胞内脂质积聚和增加MCP-1分泌发挥其脂毒性作用。
  • 顾晓晖;杨惠林;张喆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9, 31(1): 60-64.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09.01.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体外评估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选择性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可行性。方法 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对11椎无严重椎管占位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标本行椎弓根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比较手术前后椎体高度、椎管矢状径及椎体生物力学特性,观察术后骨水泥分布及有无渗漏。结果 术后椎体平均高度为(24.82±1.61)mm,明显高于术前的(20.73±1.37)mm (P<0.01)。手术前后椎管矢状径测量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骨水泥在伤椎内集中分布于球囊扩张所形成的空间内,有1例出现骨水泥椎管内少量渗漏。生物力学测定结果显示,伤椎术后强度明显高于骨折前水平(P<0.05),术后刚度明显低于骨折前水平(P<0.05)。结论 对无严重椎管占位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标本选择性进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可以恢复伤椎的高度和强度,且不造成继发椎管狭窄。
  • 王德;周建业;胡盛寿;蒋虹;汪胜;李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9, 31(1): 65-67.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09.01.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估丹宁酸改性处理对戊二醛固定牛颈静脉管道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 新鲜牛颈静脉分别经戊二醛固定(对照组)和戊二醛固定/丹宁酸改性处理后(研究组),采用热收缩温度、抗蛋白酶解性能、生物力学性能及傅立叶变换红外线光谱法进行理化性质评价。结果 研究组牛颈静脉管壁的热收缩温度(P<0.01)、抗胶原纤维酶和抗弹性蛋白酶酶解性能(P<0.01)、管壁最大拉伸强度(P<0.01)及断裂伸长率(P<0.05)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管壁示红外线峰值偏移。结论 丹宁酸改性处理可显著改善戊二醛固定牛颈静脉管道的理化性质。
  • 邹亮, ;田首元;权翔;叶铁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9, 31(1): 68-72.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09.01.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低于麻醉量的氯胺酮对健康者的致幻作用。方法 选择13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采用血浆靶控输注方式给予低于麻醉剂量的氯胺酮,血浆靶浓度分别为0、100、200、300ng/ml,每次达到平衡20min后,对机械痛和13种自觉症状进行视觉模拟评分,并给受试者浏览图片,停药后1h测试记忆结果。整个试验过程中监测并记录受试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结果 氯胺酮的镇痛效果与药物浓度有较好的相关性,随其浓度增加,镇痛作用逐渐增强,同时受试者的各种幻觉症状逐渐加重,对图片的记忆能力逐渐下降。结论 靶控输注低于麻醉剂量的氯胺酮镇痛时可出现较明显的致幻作用。
  • 吴宏亮;叶铁虎;孙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9, 31(1): 73-76.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09.01.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预注硫酸镁后阿曲库铵神经肌肉阻滞效应的变化,评价镁离子对阿曲库铵神经肌肉阻滞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择30例接受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体格情况分级为Ⅰ级的患者,随机分为硫酸镁组(n=15)和对照组(n=15)。硫酸镁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30mg/kg硫酸镁,对照组则输注相等容量的生理盐水。麻醉诱导采用2μg/kg芬太尼且借助靶控输注异丙酚使脑电双频指数值维持在40~60间,采用四次成串刺激方式启动肌松监测进行定标。然后予以0.50mg/kg阿曲库铵进行插管,记录注射阿曲库铵后神经肌肉传递阻滞起效时间、效应维持时间、恢复指数及恢复时间等。观察两组患者输注硫酸镁/生理盐水及麻醉诱导期间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不适情况。在输注硫酸镁/生理盐水前及手术结束后抽取血标本测量血清镁、钙离子浓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硫酸镁组患者的神经肌肉传递阻滞起效时间显著缩短,肌松效应维持时间、恢复指数及恢复时间明显延长(P<0.01)。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镁离子浓度差异无显著性,术后浓度均较术前有所降低,其中对照组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两组血清钙离子浓度无明显变化。所有患者均无明显的不适症状。结论 诱导前预注30mg/kg硫酸镁可缩短阿曲库铵起效时间,延长其效应维持时间、恢复指数及恢复时间,且不升高术后血清镁离子水平。
  • 杨冬;邓晓明;佟世义;刘具会;隋静湖;张雁鸣;刘建华;魏灵欣;胥琨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9, 31(1): 77-80.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09.01.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价CTrach光导纤维可视性气管插管型喉罩(CTrach喉罩)在面颈瘢痕挛缩导致的预测困难气道处理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择期行全麻下面颈瘢痕整形手术的预测困难气道患者33例,麻醉诱导后置入CTrach喉罩,连接显示器,在直视下寻找声门,进而直视气管插管。记录CTrach喉罩置入、气管插管、CTrach喉罩退出的次数、时间及成功率,显示器上所见声门的情况以及为寻找声门所采用的手法,并记录麻醉诱导前、后,置入CTrach喉罩后即刻,插入气管导管后即刻及退出CTrach喉罩后即刻的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 33例患者均成功置入CTrach喉罩,其中4例第2次成功置入。10例显示器上直视全部声门,8例和15例分别在显示器上见到部分声门或未见声门,调整后获得满意图像。经CTrach喉罩27例首次气管插管成功,6例第2次插管成功。操作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改变较轻。结论 CTrach喉罩置入简单、图像清晰、直视下气管插管成功率高,是解决面颈瘢痕挛缩导致的困难气管插管的有效方法之一。
  • 李春颖;吴鸣;原劲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9, 31(1): 81-83.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09.01.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估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对卵巢癌患者病情进展的影响。方法 以180例初治卵巢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了其术前2周内、术后1周和化疗随访半年后的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并与4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卵巢癌患者术前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患者(P<0.05);晚期卵巢癌患者的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早期患者(P<0.05);卵巢癌患者术后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随访半年后病情缓解的卵巢癌患者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水平也均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5),但病情未缓解患者的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术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卵巢癌患者的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可能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监测卵巢癌患者的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对肿瘤复发及转移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意义。
  • 林松柏;张竹花;李冬晶;张抒扬;陈黎波;冯逢;金征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9, 31(1): 84-87.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09.01.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比较缺血性和非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心肌病变的磁共振心肌延迟强化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5例有心肌延迟强化患者的磁共振成像特点及相应临床表现。结果 25例患者中,19例为缺血性心脏病,磁共振延迟强化区域为透壁和心内膜下非透壁心肌;2例为肥厚性心肌病,延迟强化位于肥厚的心肌内部,呈不规则条片状;1例为扩张性心肌病,表现为心肌内部弥漫小灶强化区;2例为限制性心肌病,表现为左、右心室心内膜下条带状强化,伴有左心室和右心房附壁血栓;1例为左心室外侧壁占位性病变,表现为片状强化。结论 磁共振心肌延迟强化并非心肌梗死的特异性表现,鉴别延迟强化的非缺血性心脏病病因有赖于密切结合临床病史,心肌延迟强化影像表现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 病例报告
  • 申春平;张立新;燕丽;肖媛媛;马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9, 31(1): 87-87.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09.01.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著
  • 唐锋;刘昌伟;管珩;李拥军;郑月宏;叶炜;刘暴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9, 31(1): 88-92.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09.01.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45岁以下下肢动脉闭塞患者的病因及诊治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1997年7月~2007年11月间收治的58例年龄小于45岁的下肢动脉闭塞(Buerger’s病除外)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 58例患者中,31例(53.4%)有明确易栓因素,其中12例同时合并2个以上易栓因素,占易栓症病例的38.7%;27例(46.6%)无明确的易栓因素。随访2~43个月(平均10个月),易栓症病例中反复行下肢动脉重建手术者占22.6%,无明确易栓症病例为14.8%(P>0.05)。易栓症病例截肢率为22.6%,无明确易栓症病例为11.1%(P>0.05)。易栓症病例中同时患有2个以上易栓因素者反复行重建手术占25.0%,截肢率为33.3%。结论 对患下肢动脉闭塞的年轻患者应提高警惕,其下肢动脉闭塞较多由易栓因素导致,不应盲目行外科手术干预,首先需积极查明病因,针对病因进行诊治的同时辅以外科治疗。
  • 综述
  • 梁思;左亚刚;王宝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9, 31(1): 93-96.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09.01.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疣状表皮发育不良(EV)是一种少见的遗传相关性疾病,其发病与某些类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有关,EVER1/2基因、HPV自身的生物学特性、树突状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因素可能在HPV感染机制中发挥作用。
  • 俞佳;左亚刚;孙秋宁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9, 31(1): 97-102.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09.01.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系统性硬化症(SSc)是一种以组织纤维化、血管内皮损伤和机体免疫系统激活为主要特点的结缔组织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目前研究显示基因和环境因素在该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尽管同卵双生子间发病的一致率很低,但在与SSc相关的自身抗体和成纤维细胞表达谱方面一致性很高。SSc候选基因根据疾病所反映的3个方面可分为纤维化、免疫反应和血管病变3组。本文总结了SSc基因多态性在上述3方面的研究进展。
  • 申春平;邢环;,马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9, 31(1): 103-106.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09.01.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剧烈瘙痒,多于儿童期发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患儿的身心健康。本文介绍了AD的患病率,影响因素,对患儿、家庭和社会造成的影响以及该病的治疗和预后。
  • 李军;郑和义;刘跃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9, 31(1): 107-110.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09.01.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天疱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水疱性疾病,主要累及皮肤和黏膜,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重症天疱疮患者以往首选长期大剂量糖皮质类固醇激素联合或不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但有些患者在使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后可出现严重副作用。利妥昔单抗作为一种单克隆抗CD20抗体,近年来已被用于治疗顽固重症天疱疮患者,并取得满意疗效。
  • 王涛;刘跃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9, 31(1): 111-113.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09.01.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Köebner现象(KP)也称同形反应,最早是指银屑病患者正常皮肤受到创伤后出现的红斑鳞屑皮损表现,后来观察到其他疾病也可出现类似现象。本文总结了KP的分类、激发原因、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于淼;邓成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9, 31(1): 114-119.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09.01.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抗苗勒管激素是β-转化生长因子超家族的成员,在女性中仅表达于卵巢内卵泡的颗粒细胞,可用于评估卵巢的储备功能,还可预测卵巢功能衰退及辅助生殖中卵巢的反应性,有助于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