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 第32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0-04-30
  

  • 全选
    |
    专家述评
  • 刘长庭;方向群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32(2): 133-135.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0.02.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组临床常见的疾病,也是造成患者死亡的重要病因。预测到2020年,在全球引起死亡率最高的10种疾病中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下呼吸道感染、肺癌、肺结核。这些疾病多见于老年人,所以要重视老年呼吸疾病,加强老年呼吸学科建设。
  • 论著
  • 刘泽宇, ;郭子建;徐兴祥;郭 丽;田欣伦;陈 勇;高金明;陈华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32(2): 136-140.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0.02.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哮喘患者肺部γδT淋巴细胞数量、分类、增殖率、所分泌的细胞因子和T细胞受体δ链的多态性,探讨肺部γδT细胞对哮喘患者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 7例哮喘患者和7例对照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分类计数,流式细胞术检测γδT细胞,免疫磁珠分选技术纯化γδT细胞, MTT法检测γδT细胞的增殖活性,ELISA法检测γδ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浓度,RT-PCR技术和基因扫描技术测定γδT细胞δ链的克隆性。结果 哮喘患者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γδT细胞的百分率为(6.39±0.71)%,高于对照组的(2.62±0.37)%(P<0.01);巨噬细胞为(81±4)%,低于对照组的(86±2)%(P<0.05);哮喘组γδT细胞的增殖率为(284.2±43.6)%,高于对照组的(217.5±59.5)%(P<0.05)。γδT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4浓度为(18.9±3.1)pg/ml,高于对照组的(14.1±3.0)pg/ml(P<0.05)。γδT细胞受体δ1链、δ2链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γδT细胞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肺部明显增多,加剧了Th1/Th2失衡。γδ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是非特异的。
  • 罗金梅;彭 敏;肖 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32(2): 141-146.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0.02.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确诊为IPFI的48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比较继发性和原发性IPFI的临床特点。结果 48例确诊病例主要是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和肺隐球菌病,各占37.5%,社区获得性感染占87.5%。66.7%的病例为继发性IPFI,以曲霉菌属感染为主,原发性IPFI以肺隐球菌为主。IPFI临床表现不特异,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热、咯血、呼吸困难,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双肺多发斑片影、结节影或弥漫病变(60.4%),出现肺内空洞占22.9%,继发性和原发性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异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95.8%的病例接受抗真菌药物或者手术治疗,20.8%的病例死亡,均为继发性IPFI。继发性IPFI的病死率31.2%,与原发性IPFI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33)。结论 IPFI以曲霉菌感染和肺隐球菌病为主,大部分为社区获得性感染。继发性IPFI以曲霉菌属感染为主,临床表现和影像改变不特异,病死率高,需要尽早行侵入性手段协助诊断以早期治疗。
  • 柳 涛;彭 敏;蔡柏蔷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32(2): 147-150.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0.02.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外周血和气道黏膜核转录因子κB (NF-κB)和糖皮质激素受体(GCR)的表达。方法 应用Werstern blot方法检测COPD稳定期患者和相匹配的肺功能正常对照组各8例外周血淋巴细胞和支气管黏膜核蛋白核转录因子NF-κB和GCR的表达。结果 COPD患者稳定期外周血淋巴细胞和支气管黏膜核蛋白GCR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支气管黏膜表达显著高于外周血淋巴细胞(P<0.05,P<0.01);COPD患者稳定期外周血淋巴细胞和支气管黏膜核蛋白NF-κB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支气管黏膜表达高于外周血淋巴细胞(P<0.05,P<0.01)。结论 COPD患者稳定期与对照组NF-κB和GCR表达差异性提示COPD患者即使在稳定期仍存在慢性炎症,尤其是气道局部炎症更为明显。
  • 王孟昭;张晓彤;张新勇;张 力; 钟 巍;徐丽艳;李龙芸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32(2): 151-156.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0.02.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厄罗替尼单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0例晚期NSCLC患者接受了厄罗替尼治疗,其中19例进行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检测。中位生存期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结果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96%)和腹泻(32%)。中位生存期为21.8月,95%可信区间(CI)为17.1~26.4月。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为7.0月,95%CI为3.9~10.1月。19例接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检测的患者中,突变型8例、野生型11例。突变型和野生型患者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62.5%和9.1%,差异具有显著性(χ2=6.631, P=0.036);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分别为16.330(95% CI 2.803~29.857)和5.570月(95% CI 2.441~8.699),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χ2=8.799, P=0.003)。结论 晚期NSCLC患者接受厄罗替尼治疗安全有效。
  • 黄 蓉;肖 毅;钟 旭;黎 明;黄席珍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32(2): 157-161.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0.02.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高血压及瘦素的关系,初步探讨睡眠呼吸紊乱及瘦素在OSAHS并发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测定60例OSAHS及40例年龄、体质指数(BMI)相匹配对照组睡前及醒后血压(BP)、醒后心率(HR),血清瘦素(Lep)水平,同时测定BMI、颈围(NC)、腰臀比(WHR)、血清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 (TG)、胆固醇(Chol)、空腹真胰岛素(TI)水平。对比两组睡前、醒后BP变化;分析睡眠呼吸紊乱参数及瘦素与高血压的相关关系。 结果 OSAHS组与对照组睡前血压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醒后血压尤其是舒张压(89.75±2.04)mmHg显著高于对照组(81.63±1.91) mmHg并独立于年龄和肥胖(P<0.01);OSAHS组DBP与瘦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呈正相关(r=0.282,P<0.05;r=0.318,P<0.01);BMI(P=0.029)、醒后HR (P=0.030)及瘦素(P=0.049)可能是高血压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 结论 睡眠呼吸紊乱可能对醒后血压,尤其是醒后舒张压产生独立的效应;而BMI、醒后HR和瘦素可能是高血压的独立相关因素。
  • 钟 旭;肖 毅;黄 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32(2): 162-166.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0.02.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血管内皮功能及自主神经调制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导睡眠监测系统及无创压力传感装置连续记录OSAHS患者及肥胖对照者心电图及桡动脉的每搏血压波形。采用动脉增加指数(AAI)评价血管内皮功能,心率变异(HRV)及血压变异(BPV)评价自主神经调制。结果 OSAHS组的基础AAI、BPV低频成分(LF)较肥胖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与睡眠前的基础值相比,OSAHS组在经过整夜睡眠后,其收缩压、舒张压、HRV LF、HRV LF/高频成分及BPV LF均显著升高(P<0.001),而HRV高频成分显著降低(P<0.05)。 结论 OSAHS患者存在基础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及自主神经调制紊乱,这种损害与OSAHS本身独立相关。
  • 张 东;刘长庭;于晓妉;刘 岩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32(2): 167-170.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0.02.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价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SA)对肺腺癌细胞株A549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分别以体外药物敏感实验、流式细胞术观察TSA处理肺腺癌细胞株A549后,其生长抑制情况以及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等指标的变化,Western blot 检测p21 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TSA对肺腺癌细胞株A549具有生长抑制作用,其细胞毒性呈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 TSA作用48及96h后,A549细胞凋亡、G0/G1期及G2/M期细胞显著增加(P<0.05);S期细胞显著下降(P<0.05)。p21蛋白表达显著增强,磷酸化ERK蛋白表达显著下降。结论 HDAC 抑制剂TSA对肺腺癌细胞株A549具有生长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上调p21蛋白的表达,阻断ERK通路的活化,从而引起细胞周期的阻滞和细胞凋亡。
  • 邹宝华;张 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32(2): 171-173.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0.02.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总结8例原发性肺肉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病理学分型、诊治经过及预后。方法 对我院1986至2009年经病理确诊的8例原发性肺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原发性肺肉瘤的临床表现包括:咳嗽咳痰(5例)、胸痛(2例)、咯血(2例)、胸闷憋气(2例),1例因肿物巨大侵犯喉返神经造成声嘶就诊。8例病例中平滑肌肉瘤1例、滑膜肉瘤1例、肺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其余5例因分化较差难以具体分类。预后 1年生存率为37.5%(3/8),5年生存率为12.5%(1/8)。结论 原发性肺肉瘤较为罕见,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无特异性表现,术前不易确诊,明确诊断需依赖于病理检查,预后较差。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案。
  • 赵 静,王孟昭, 李龙芸, 张 力,钟 巍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32(2): 174-178.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0.02.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年龄小于30岁年轻肺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近20年收治的58例年龄小于30岁肺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58例年轻肺部恶性肿瘤中腺癌最常见(39.66%)。2例合并其他良恶性肿瘤;2例有特殊职业和环境接触史;仅10例(17.24%)有吸烟史,而且均为上皮性肿瘤患者;4例有肿瘤家族史。从出现首发症状到确诊,平均(5.98±8.95)个月,23例被误诊,误诊率37.9%,肺结核为最常见的误诊疾病。27例非小细胞肺癌中,ⅢB+Ⅳ期占59.26%(16/27)、中低分化占77.78%(14/18)。11例小细胞肺癌中局限期占72.73%(8/11),大多数对化疗不敏感,占54.55%(6/11)。6例类癌中中央型4例、周围型2例(均出现Cushing综合征),免疫组织化学主要是CgA、AE1/AE3、Syn和NSE(+),手术为主要治疗方式。6例唾液腺型癌均为中央型;6例术后病理均无淋巴结转移,手术为主要治疗方式。3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恶性程度高,广泛局部浸润和转移,肿瘤发生与胸膜密切相关,CD99(+)为其重要免疫组织化学标记。2例肺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主要表现为双肺多发结节,免疫组织化学CD30(+),治疗以化疗为主。1例滑膜肉瘤,肿瘤巨大,广泛局部浸润,瘤体内分隔为多腔,腔内或含大量血性坏死液,或含类脂样、豆腐渣样物质, 免疫组织化学显示Vimentin和AE1/AE3(+),恶性程度高,易复发。结论 年轻肺部恶性肿瘤构成复杂,治疗方法因恶性肿瘤的不同而异。
  • 彭娴婧;金征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32(2): 179-184.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0.02.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VL)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点,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IVL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X线、超声、CT及核磁共振成像特点。结果 9例患者中5例为首次发病,4例为复发患者。5例有子宫肌瘤病史。所有患者初发或复发病程中累及下腔静脉。7例患者病程中肿瘤通过下腔静脉进入心脏,其中6例经盆腔血管进入下腔静脉。首发症状4例表现为心慌气短,2例为下肢肿胀,2例为腹胀,1例为月经量增多。超声表现为盆腔(子宫)和(或)受累静脉及心腔内低回声占位,其内可见血流。CT表现为相应部位低密度占位,增强后不均匀强化。核磁共振成像表现为相应部位等T1稍长T2信号占位,静脉内流空信号消失。结论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具有特定的临床病史及好发部位。影像学检查对该病的早期诊断、手术计划制定和随访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 李 军;王林娜;郑和义;左亚刚; 刘永鑫;刘秀荣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32(2): 185-189.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0.02.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梅毒的流行病学、临床和血清学特征。方法 对 1125 例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非婚性接触是主要传染来源;一期梅毒129例,以外生殖器硬下疳为主;二期梅毒357例,以掌跖暗红斑、扁平湿疣为主;早期潜伏梅毒178例、晚期潜伏梅毒174例、不能确定病期的潜伏梅毒285例。1125 例梅毒患者中107例(9.51%)合并其他性传播感染,绝大多数使用苄星青霉素治疗,青霉素过敏者31例(2.75%)。除一期梅毒外,其余各期梅毒血清学检查(包括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实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结实验、梅毒螺旋体血凝实验、荧光螺旋体抗体吸附实验)敏感性均超过97%。结论 潜伏梅毒发病率高,晚期梅毒发病率低,青霉素仍然是治疗梅毒的首选药物。
  • 任红英;赵钦军;邢 文;杨少光;卢士红;任 倩;张 磊;韩忠朝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32(2): 190-194.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0.02.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人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UC-MSCs)体外诱导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DHC)后,是否具有肝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以及其免疫原性的变化。方法 采用改良的二步法肝细胞分化培养体系体外诱导UC-MSCs向肝细胞分化,并用RT-PCR和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诱导后不同时间DHC肝细胞特异性标记的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白蛋白(ALB)和尿素的浓度,以及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检测DHC对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 UC-MSCs低表达甲胎蛋白(AFP)、ALB和细胞角蛋白-19(CK-19)的 mRNA和蛋白,成肝诱导分化后14和28 d DHC均高表达肝细胞标志AFP、ALB、CK-19以及色氨酸2,3-加双氧酶基因。诱导后的DHC能够以时间依赖方式产生ALB和分泌尿素,不表达人白细胞DR抗原,而且能够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结论 UC-MSCs在体外能够分化为有功能的DHC且具有低免疫原性的特征。
  • 冯 斌;盖鲁粤;韩宝石;杨 泉;李 萍;易 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32(2): 195-199.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0.02.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肾缺血时心肌组织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一氧化氮(NO)含量与心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狭窄组(n=30)和假手术组(n=10),其中狭窄组在左右肾动脉之间结扎腹主动脉(狭窄程度50%)。于术后16周测定大鼠血液动力学指标,分析心肌组织中ET-1、CGRP和NO含量变化以及与心功能的关系。结果 大鼠左右肾动脉之间结扎腹主动脉使狭窄组单侧肾脏萎缩、血压持续升高,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下降、左室重量指数增加。术后16周时,与假手术组相比,狭窄组心肌组织血管活性物质ET-1含量显著增高(P<0.01),CGRP含量显著下降(P<0.01),NO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心肌组织ET-1含量与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呈负相关(r=-0.37,P<0.05)。结论 大鼠腹主动脉狭窄导致的慢性肾缺血可使心肌组织ET-1含量增高、CGRP 含量下降,其中ET-1含量与大鼠左室收缩功能呈负相关。
  • 刘 侃;欧阳汉;周纯武;陶 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32(2): 200-204.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0.02.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鼻咽癌中的诊断价值及颈部扩散加权成像适宜的b值。方法 对50例拟诊鼻咽癌患者及20例志愿者行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回波扩散加权成像,分别使用4组b值(600、800、1000、 1200)扫描,将鼻咽癌原发灶与转移淋巴结、转移淋巴结与良性淋巴结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分别进行比较。结果 鼻咽癌与转移淋巴结各组ADC值差异无显著性,但转移淋巴结ADC值显著低于相应良性淋巴结组(P<0.05);当b值取800时,既能兼顾良好的图像质量又能得到较准确的测量数值。结论 扩散加权成像对鼻咽癌原发病变及转移淋巴结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孙巧玲, ;谌贻璞;芮宏亮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32(2): 205-209.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0.02.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新型环孢素A慢性肾毒性大鼠模型并探讨其特点。方法 雄性SD大鼠(正常盐饮食)分为假手术组(sham-ADX组)、肾上腺切除组(ADX组)及肾上腺切除及注射环孢素A组(CsA组)。后两组先行双侧肾上腺切除术,2周后分别注射安慰剂或环孢素A。6周后检测尿蛋白定量、肌酐清除率、血和尿醛固酮及钠钾水平、肾组织醛固酮及其合成酶CYP11B2表达和肾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ADX和CsA组术后2d血和尿未检测到醛固酮,尿钠增多、血钠减低,尿钾减少、血钾升高。6周实验结束时,CsA组大鼠尿蛋白增加、肌酐清除率下降,肾组织病理检查呈现明显肾间质纤维化;ADX和CsA组大鼠肾组织CYP11B2 mRNA表达和醛固酮均显著上调,再次出现血和尿醛固酮,钠钾代谢紊乱改善。结论 用肾上腺切除和正常盐饮食制作环孢素A慢性肾毒性大鼠模型成功。消除循环醛固酮后,肾组织醛固酮表达上调并释放入血,维持钠钾平衡。
  • 何婷婷;张锦明;沈 丽;姚树林;田嘉禾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32(2): 210-214.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0.02.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2-(4’-N-11C-甲胺基苯)- 6-羟基苯丙噻唑(11C-PIB)和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PET)在模型验证及监测移植细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建立Aβ(1-40)海马注射痴呆模型后进行细胞移植,通过行为学、组织学检测及11C-PIB PET和18F-FDG 小动物 PET显像,观察显像结果是否与行为学、组织学结果相匹配。结果 模型组在Morris水迷宫中的潜伏期显著长于正常组(P<0.01),组织学显示海马CA1及齿状回出现神经元丢失和Aβ沉积,11C-PIB显像中模型组海马区域PIB放射性摄取显著增高(P<0.05),18F-FDG显像中模型组注射侧海马放射性摄取显著低于正常组的同侧(P<0.001)。细胞移植后移植组潜伏期较模型组减少33.7%~51.5%(P<0.01),组织学显示Aβ沉积无明显改变,神经干细胞分化表达神经元核蛋白阳性细胞,并持续6周表达5-溴脱氧尿苷阳性细胞, 11C-PIB显像显示移植组与模型组放射性摄取差异无显著性 (P>0.05), 18F-FDG显像显示移植组与模型组放射性摄取基本一致(P>0.05)。结论 11C-PIB PET成像有助于诊断早老性痴呆并活体监测模型大鼠脑内的淀粉样斑块,而18F-FDG在监测移植细胞短期疗效方面存在局限性。
  • 朱 波;李兰英;吕国义;薛玉良;叶铁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32(2): 215-221.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0.02.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检测神经元细胞内干细胞因子(SCF)及其受体c-kit(c-kitR)mRNA表达量的变化探讨纳洛酮对人胚胎大脑神经元缺氧损伤的影响。方法 应用无血清方法原代培养人胚胎大脑神经元,于第10天对神经元进行缺氧结合无糖处理。将24孔培养板细胞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按照正常培养条件同期培养)、单纯缺氧组(缺氧无糖处理0.5h)、纳洛酮0.5组(纳洛酮0.5μg/ml+缺氧无糖处理0.5h)、纳洛酮10组(纳洛酮10μg/ml+缺氧无糖处理0.5h)。分别于复氧24h后测定细胞外液乳酸脱氢酶(LDH)浓度,并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测定细胞存活情况。将25ml培养瓶按上述方法分组,分别于缺氧前、缺氧后即刻、复氧3、6、12和24h提取细胞内总RNA,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后,检测SCF和c-kitR 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单纯缺氧组细胞MTT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纳洛酮0.5组MTT值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单纯缺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络洛酮10组MTT升高至对照组水平(P>0.05);单纯缺氧组细胞外液LDH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纳洛酮0.5组与对照组和单纯缺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络洛酮10组细胞外液LDH浓度降至对照组水平(P>0.05);缺氧后即刻,可见SCF/c-kitR 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其中SCF表达量在24h内呈双峰分布;给予不同浓度纳洛酮后,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各组表达量峰值降低,并且延迟出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SCF/c-kitR mRNA在神经元缺氧后早期即表达增高。纳洛酮可以减轻细胞损伤,并可调节SCF/c-kitR的表达。纳洛酮对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涉及对某些细胞因子表达的调控。
  • 短篇论著
  • 李 宏, ; 孙 琦; 张 云; 李玉秀; 王 姮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32(2): 222-224.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0.02.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陆 瑜; 郎景和; 朱 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32(2): 225-226.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0.02.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经验交流
  • 桂耀松;邸庆国;徐凯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32(2): 227-228.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0.02.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病例报告
  • 江 伟;施举红;王孟昭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32(2): 229-230.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0.02.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葛郁平;张 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32(2): 231-233.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0.02.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柳 涛;蔡柏蔷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32(2): 234-238.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0.02.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率、致死率、致残率高,目前迫切需要一种简便、易行的健康评估问卷,便于医患之间的了解沟通。COPD评估测试是一种新型的COPD生活质量评估和监测工具,不仅简便易行,而且与COPD病情严重度分级相关性好,敏感性高,是便于在全球推广的简单易行、可靠性高的COPD健康评价表。
  • 综述
  • 林 毅; 张 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32(2): 239-242.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0.02.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哺乳动物雷帕霉素受体(mTOR)是一种调控翻译启动的重要分子,以雷帕霉素对mTOR进行抑制,会诱发其上游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Akt、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或胞外信号调节激酶激酶/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等细胞存活信号传导路径的反馈激活而导致肿瘤细胞对雷帕霉素耐药。但同时肿瘤细胞有可能对这些生存信号传导路径更加依赖,即更加“成瘾”。若将雷帕霉素与针对这些路径的靶向药物联用,可能进一步提高抗肿瘤的疗效。本文以非小细胞肺癌为侧重对象,介绍了mTOR抑制剂靶向治疗的临床进展。
  • 论著摘要
  • 陈小兰;王 岚;徐凯峰;郭子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32(2): 243-244.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0.02.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