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第37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5-02-12
  

  • 全选
    |
  • 聂嘉, 张博, 顾斌, 刘娜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1): 1-7.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1.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在慢性牙周炎组织来源的牙周膜干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炎症微环境作用下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2012年10月至2013年5月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口腔科因治疗需要拔除的无龋前磨牙及慢性牙周炎牙齿,培养正常及炎症微环境下的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P-PDLSCs)。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实时定量PCR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的分泌及基因表达量,免疫荧光检测p38在细胞内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种细胞成骨诱导7 d后p38及磷酸化p38(p-p38)的表达。使用p38 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干扰后体外成骨诱导7 d,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成骨关键基因Runx2和碱性磷酸酶(ALP)的基因表达水平,成骨诱导21 d后茜素红染色检测PDLSCs的矿化结节形成情况。结果P-PDLSCs的TNF-α和IL-1β分泌量均显著高于 H-PDLSCs(68.80±6.70比34.10±3.07,P=0.001;57.10±4.23比26.90±2.58,P=0.000)。P-PDLSCs中TNF-α的基因表达水平较H-PDLSCs上升1.4倍(P=0.011),IL-1β的基因表达水平也上升1.7倍(P=0.009)。P-PDLSCs的p38表达量高于H-PDLSCs;成骨诱导后两种PDLSCs 中的p-p38表达均升高,但p38表达水平有所降低。SB-203580干扰后PDLSCs 的Runx2和ALP表达水平显著降低(H-PDLSCs:P=0.044、0.036;P-PDLSCs:P=0.017、0.004),矿化结节形成数量减少。结论在慢性炎症微环境中,p38 MAPK参与细胞的炎性反应,抑制p38后炎症微环境作用下PDLSCs的成骨分化能力也被显著抑制。
  • 孙楠楠, 沙龙泽, 许琪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1): 8-11.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1.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慢性束缚应激(CRS)建立C57BL/6J小鼠抑郁症模型。方法C57BL/6J小鼠经体重、糖水偏好、旷场实验初筛后从中选择20只小鼠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和CRS组2组,每组10只。对CRS组小鼠进行连续21 d,每天4 h的束缚刺激,并最终进行糖水偏好检测和强迫游泳检测。结果CRS组小鼠在水中不动的时间为(131.70±21.65)s,明显长于NC组的(68.88±8.43)s(P=0.0304)。CRS组小鼠0~24 h和0~48 h的糖水偏好百分比分别为(66.21±3.24)%和(73.25±1.50)%,均明显低于NC组的(79.46±3.85)%(P=0.0196)和(80.20±2.26)%(P=0.0248)。结论通过慢性束缚应激成功建立C57BL/6J小鼠抑郁症模型。
  • 论著
  • 葛晓东, 李妹玲, 邓小林, 吴晓凤, 曾丹妮, 廖蕤堃, 文明, 李少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1): 12-16.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1.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外加磁场对SPIO-shRNA分子探针转染人卵巢癌SKOV3细胞的影响。方法设定质量浓度为45 mg/L的SPIO-shRNA分子探针转染人卵巢癌SKOV3细胞,并将SKOV3细胞分为3组:未转染的细胞组(空白对照组),SPIO-shRNA分子探针转染的细胞组(阴性对照组),培养皿底部外加磁场的SPIO-shRNA分子探针转染的细胞组(实验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转染率,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及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EGFR mRNA 水平,磁共振(MR)扫描检测细胞内信号强度变化。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细胞转染率[(79.20±3.31)%]显著增加(P=0.001);实验组的细胞活性(P=0.011)、EGFR蛋白及mRNA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实验组的MR图像信号强度明显降低( P=0.0004)。结论外加磁场可以诱导SPIO-shRNA分子探针进入卵巢癌SKOV3细胞,从而提高细胞的转染率。
  • 周明, 耿松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1): 17-22.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1.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shRNA沉默Bmi-1基因对鳞癌细胞ECA109增殖变化的影响,探讨Bmi-1基因在鳞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Bmi-1在Fibroblast细胞、Hacat细胞、A431细胞、ECA109细胞中的表达。构建重组质粒GPU6/GFP/Neo-shBmi-1,脂质体转染ECA109细胞后,检测细胞中Bmi-1表达变化。MTT法检测转染前后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与Fibroblast细胞和Hacat细胞相比,Bmi-1在鳞癌细胞系A431、ECA109中含量明显升高。重组载体GPU6/GFP/Neo-shBmi-1构建成功,转染ECA109细胞后Bmi-1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转染后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P<0.05);G1期细胞明显增加(P<0.05),S期细胞明显减少(P<0.05)。结论Bmi-1与细胞恶性增殖相关。在ECA109细胞中沉默Bmi-1,可改变细胞周期,从而抑制细胞增殖。
  • 俎明, 徐雪, 周炜洵, 费贵军, 吴晰, 姚方, 李媛, 程书钧, 陆星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1): 23-29.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1.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比较伴癌患者的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与非伴癌患者的胃HGIN组织全基因表达谱的差异。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0年3月至2013年5月间行放大染色胃镜检查的21例患者的标本,胃镜活检组织病理均为HGIN。21例患者均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病理示10例为HGIN,11例为HGIN伴部分癌变。采用4×44K人全基因表达谱芯片,用非配对t检验和Benjamini-Hochberg假发现率(FDR)校正筛选差异基因,采用GeneSpring GX 12.6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结果伴癌HGIN与非伴癌HGIN组织的全基因表达谱比较,共有差异基因470个(P<0.05,倍数变化>2),其中表达上调的基因180个,表达下调的基因290个。上调基因GO富集主要与三酰甘油合成、甘油酯合成、中性脂质合成、甘油醚代谢、有机醚代谢及甘油酯类代谢有关。结论脂质代谢改变可能是胃癌发生的早期事件。
  • 刘海斌, 华莹, 金洲祥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1): 30-36.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1.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转染微小RNA-132(miR-132)对体内外人肝癌细胞株MHCC97H生长和凋亡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45例肝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iR-132的表达,CCK-8法、流式细胞术、裸鼠体内成瘤实验和TUNEL实验检验转染miR-132后对体内外MHCC97H细胞生长和凋亡的作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体外MHCC97H细胞中p-AKT、Survivin和Caspase 3蛋白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体内肿瘤组织中Ki-67、Survivin和Caspase 3的表达。结果miR-132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在体外实验中,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转染组细胞中miR-132的表达明显升高,细胞増殖明显被抑制,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上升,S期细胞比例明显下降,凋亡细胞显著增加(P均<0.05)。转染组细胞中Survivin和p-AKT的表达下调,Caspase 3的表达上调,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体内实验中,转染组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明显被抑制,凋亡肿瘤细胞明显增加,Survivin和Ki-67蛋白表达下调,而Caspase 3表达增加(P均<0.05)。结论转染miR-132对体内外肝癌细胞有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miR-132有望成为肝癌治疗的新靶点。
  • 张超贤, 郭李柯, 郭晓凤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1): 37-43.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1.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1195G/A(COX-2-1195G/A)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9Ala/Val(MnSOD9Ala/Val)基因多态性与高脂饮食的交互作用及其与溃疡性结肠炎(UC)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750例UC患者及750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白细胞为样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分析COX-2-1195G/A和MnSOD9Ala/Val基因多态性。结果UC组和对照组COX-2-1195G/A(A/A)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分别为49.07%和21.20%,MnSOD9Ala/Val(V/V)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分别为50.13%和22.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COX-2-1195G/A(A/A)基因型(OR=3.5808,95%CI=1.8062~5.3478)和MnSOD9Ala/Val(V/V)基因型(OR=3.4828,95%CI=1.9137~5.5496)者患UC的风险均显著增加。基因突变的协同分析结果显示,COX-2-1195G/A(A/A)/MnSOD9Ala/Val(V/V)基因型者在UC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40.67%和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2-1195G/A(A/A)/MnSOD9Ala/Val(V/V)基因型者患UC的风险显著增加(OR=7.5655,95%CI=4.1849~11.2037)。UC组高脂饮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9.73%比20.13%,P<0.01),高脂饮食与COX-2-1195G/A(A/A)(γ=11.81821)和 MnSOD9Ala/Val(V/V)(γ=9.0107)基因型均有交互作用。结论COX-2-1195G/A(A/A)和MnSOD9Ala/Val(V/V)基因型及高脂饮食是UC的易患因素,基因多态性与高脂饮食的交互作用增加了UC的发病风险。
  • 袁凯, 梁德, 吴雪琼, 姚珍松, 晋大祥, 杨志东, 张顺聪, 丁金勇, 江晓兵, 陈建庭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1): 44-49.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1.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以CFP10/ESAT6融合蛋白为抗原的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技术在脊柱结核感染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科和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脊柱骨科收治的疑似脊柱结核患者91例,根据临床和细菌性诊断结果分为脊柱结核组(n=52)和对照组(n=39)。采用ELISPOT试验检测脊柱结核组和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观察斑点形成细胞的数量。患者同时接受结核菌素(PPD)皮肤试验、血清抗结核抗体检测、病灶病理学检查、抗酸杆菌涂片和病灶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比较不同检测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析不同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52例脊柱结核患者中共47例接受病灶活检穿刺病理检查,其中41例病理证实为结核。ELISPOT试验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7%、87.2%、89.6%和79.1%;PPD皮肤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1.5%、46.2%、60.4%和47.4%;血清抗结核抗体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5.8%、61.5%、65.9%和51.1%。在脊柱结核患者中,ELISPOT试验的阳性率显著高于PPD皮肤试验(82.7%比61.5%,χ2=5.786,P=0.016)和血清抗结核抗体试验(82.7%比55.8%,χ2=8.847,P=0.003),与病理学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2.7%比87.2%,χ2=0.396,P=0.529)。ELISPOT试验与病理学检查一致性较好(87.2%,κ=0.498,P=0.001)。结论以CFP10/ESAT6融合蛋白为抗原的ELISPOT法应用于脊柱结核诊断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脊柱结核感染辅助诊断的有效方法。
  • 孙照勇, 张海波, 李烁, 王沄, 薛华丹, 金征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1): 50-54.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1.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比较磁共振T1WI脂相、T1WI水相、短时反转恢复(STIR)序列以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在评价多发性骨髓瘤(MM)时的图像质量。方法对20例初诊或治疗后随诊的MM患者行冠状位T1WI脂相、T1WI水相、STIR序列及轴位DWI序列扫描,分段评价4个扫描序列的图像质量。测量并计算每个扫描序列的颅骨、脊柱、骨盆、肱骨、股骨、胫腓骨及肋骨处图像的信噪比(SNR)。选取20处MM的活动性病灶,测量并计算每个扫描序列病变部位的强化噪声比(CNR)。结果所有图像质量均在可评价范围内。T1WI脂相、T1WI水相、STIR序列以及DWI序列的平均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19±0.70、4.16±0.73、3.89±0.70及3.76±0.68,T1WI脂相和水相的图像质量明显优于STIR序列(P=0.000和P=0.001)和DWI序列(P均=0.000),但T1WI脂相及水相之间(P=0.723)、STIR序列及DWI序列之间(P=0.1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WI水相的SNR显著高于T1WI脂相、STIR序列及DWI序列(P均=0.000),而后三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DWI序列的CNR均值虽略高于其他3个序列,但4个扫描序列CNR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T1WI脂相、T1WI水相、STIR序列及DWI序列成像各具优势,应联合应用诊断MM。
  • 宋翔, 田树平, 具海月, 张帆, 李颖娜, 吴芳, 杨立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1): 55-60.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1.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无症状非糖尿病人群载脂蛋白(Apo)水平及ApoB/ApoA1比值,研究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相关性及对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和血生化检查的无症状体检者401例,根据检查结果分为粥样硬化组(n=224)和对照组(n=177),比较两组相关危险因素、脂质及Apo水平,找出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最佳血脂指标。结果粥样硬化组ApoB、ApoC2、ApoC3、ApoE水平及ApoB/ApoA1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ApoA1、ApoA2及脂蛋白a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男性、高血压病史、ApoC3(OR=1.572,95%CI 1.200~2.061)及ApoB/ApoA1(OR=1.767,95%CI 1.335~2.338)是本研究人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1)。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poB的曲线下面积最大,最佳截断点为1.005 g/L。结论ApoC3与亚临床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这一时期ApoA1降低并不明显,ApoB较其他脂类指标对无症状非糖尿病人群冠状动脉病变有很强的预测价值。
  • 丛慧, 梁军, 李方, 邱文生, 林岩松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1): 61-65.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1.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中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阳性(>115 U/ml)患者在手术及131I治疗后TgAb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118例TgAb阳性患者,分析其手术前、131I治疗前、131I治疗后中位随访2.3个月及5.2个月相应时间点TgAb的变化。采用多元线性回归(MLR)观察患者131I治疗后TgAb下降>50%所需时间(T50)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前一时间点的TgAb相比,经手术、131I治疗后中位随访2.3个月和5.2个月TgAb均明显下降(P均=0.000),各阶段降幅>50%者分别占28.6%、33.3%和37.2%,TgAb转阴率分别为23.4%、48.9%和62.8%。MLR显示,T50仅与131I治疗距手术时间(B=1.125,P=0.000)有关。结论手术及131I治疗可明显降低TgAb阳性DTC患者的TgAb水平。131I治疗距手术时间对TgAb下降速度有显著影响,术后尽快行131I治疗有助于TgAb的下降。
  • 赵瑞娜, 张波, 杨筱, 姜玉新, 赖兴建, 朱沈玲, 张晓燕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1): 66-70.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1.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桥本甲状腺炎(HT)背景下超声造影(CEUS)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8例HT患者共62个结节的CEUS特征,计算增强模式及增强程度对HT背景下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结果增强程度(P=0.002)和增强模式(P<0.001)在HT背景下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均匀增强诊断HT背景下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7.6%、85.7%、93.0%、94.7%和93.5%。低增强诊断HT背景下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85.4%、52.4%、77.8%、64.7%和74.2%。结论不均匀增强对于HT背景下甲状腺恶性结节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对于常规超声诊断困难的甲状腺结节,CEUS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许翔, 杨筱, 赵瑞娜, 朱沈玲, 张晓燕, 夏宇, 孟华, 杨倩, 梁智勇, 任新瑜, 张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1): 71-74.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1.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甲状腺未分化癌和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成像特征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4月至2014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就诊并经病理证实的7例甲状腺未分化癌的临床和超声特征,并以同时期内性别、年龄相匹配的21例经病理证实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为对照,分析两组的超声特征差异。结果甲状腺未分化癌的患者以女性为主(5/7,71.4%),平均发病年龄为(64.9±11.3)岁。分析超声特征结果显示,甲状腺未分化癌较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灶大[(5.17±1.26)cm比(1.85±1.89)cm,P<0.001]、纵横比<1的比例高(100.0%比47.6%,P=0.03)、微钙化程度高(100.0%比52.4%,P=0.03)。两组在形态、边界、回声、均匀性、囊性变、血流状况、被膜受侵与否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老年女性甲状腺内最大径大于5 cm结节如具备常见的超声恶性征象,同时又存在纵横比小于1和微钙化,应高度怀疑未分化癌。
  • 李远, 向姣, 张莎莎, 刘北忠, 龚放, 彭明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1): 75-81.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1.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采用微流控芯片技术分析细胞外酸性环境对肿瘤细胞P-糖蛋白(P-gp)表达、活性及其介导的道诺霉素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在微流控芯片上将A549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pH为6.6酸性细胞培养液处理,对照组用pH为7.4中性培养液常规培养,芯片上进行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分析P-gp表达,罗丹明123外排实验评价P-gp活性,细胞存活/凋亡荧光染色法分析道诺霉素的细胞毒性。结果微流控芯片可为A549细胞生长提供适宜的微环境,细胞在72 h后融合度能达到90%以上。酸性细胞培养液处理对P-gp表达未产生显著影响,但可显著增强P-gp活性,处理时间6 h时A549细胞P-gp活性达到峰值。酸性细胞培养液处理6 h后道诺霉素细胞毒性效率显著降低,在P-gp抑制剂维拉帕米协同作用下道诺霉素细胞毒性得到逆转。结论微流控芯片技术可缩短分析时间,降低试剂耗量,为进一步认识肿瘤多药耐药机制和高效肿瘤耐药逆转剂筛选提供新的技术平台。
  • 曹秋实, 巴元明, 罗俊华, 戴琪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1): 82-87.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1.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大鼠尿液中草酸含量。方法将SPF级雄性健康Wistar大鼠2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n=12)和乙二醇组(n=12)。空白对照组给予去离子水喂养,每天以1 ml生理盐水灌胃;乙二醇组给予1%乙二醇自由饮水喂养,每天2%氯化铵2 ml灌胃。造模28 d后收集两组大鼠24 h尿液,采用HPLC法测定尿中草酸含量,并与铬酸钾氧化甲基红催化光度法的结果进行比较。HPLC法采用色谱柱Aglient 5TC-C18(250×4.6 mm,5 μm),以甲醇(0.1 mol/L)、醋酸铵水溶液(15∶85)为流动相,流速为1.2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314 nm,柱温20 ℃。结果大鼠尿液中高、低浓度草酸标准曲线分别为y=5909.1x+378730,R2=0.9984和y=7810.5x-16635,R2=0.9967;最低检测浓度为5 μg/ml,大鼠尿液中草酸高浓度线性范围为62.50~2000.00 μg/ml,低浓度线性范围为6.25~100.00 μg/ml。平均回收率为95.1%,日内及日间精密度分别为3.4%~10.8%和3.8%~9.4%。HPLC法和铬酸钾氧化甲基红催化光度法均显示乙二醇组大鼠尿草酸浓度和24 h尿草酸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尿草酸浓度:(736.35±254.52)μg/ml比(51.56±36.34)μg/ml,(687.35±234.53)μg/ml比(50.24±42.34)μg/ml;24 h尿草酸含量:(11.23±4.12)mg比(0.87±0.45)mg,(9.89±3.55)mg比(0.77±0.65)mg;P均<0.01];两种方法检测出的尿草酸浓度和24 h尿草酸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HPLC法简单快速、回收率高、精密度好,与铬酸钾氧化甲基红催化光度法检测结果一致,适用于大鼠尿中草酸含量的测定。
  • 短篇论著
  • 张文, 张麒, 查勇, 甘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1): 88-89.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1.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已知有5%~9%的胃癌患者会发生肝转移[1-3],而这些患者中很少有人行肝切除术,其原因主要是发生肝转移的患者大部分伴随有肝外转移,如腹膜后浸润、淋巴结转移以及肿瘤直接侵及其他脏器等[1]。大部分胃癌肝转移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为全身化疗,但其反应率仅为25%~45%,中位生存时间约为7~15个月,长期生存较差[4-5]。因此,针对转移灶的切除术是否会带来长期生存,引起广泛关注与讨论。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云南省肿瘤医院近年来胃癌肝转移患者行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初步评价了胃癌肝转移行肝切除术的治疗效果。

  • 顾国华, 吴晓, 黄小燕, 耿小川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1): 90-92.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1.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腹部精原细胞瘤临床少见,由于患者难以启齿,一般临床均无提供隐睾病史,为影像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多排螺旋CT(multi-detector row spiral CT,MSCT)血管重建对明确腹部肿瘤来源,诊断本病具有很大优势。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6例经临床病理证实为腹部精原细胞瘤的MSCT影像表现,评估了MSCT对腹部精原细胞瘤的诊断价值。

  • 医学大视野
  • 徐浩, 濮文渊, 钱爱兵, 朱学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1): 93-100.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1.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以《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版)》所收录的248本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作为初始数据采集样本,创建CMSCI引文索引数据库,结合《中图分类号(第四版)》确定2004至2012年13 259篇中国中医学学科交叉文献,基于其关键词及引文数据,借助知识图谱可视化软件CiteSpaceⅢ绘制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文献共被引知识图谱及作者共被引知识图谱,揭示2004至2012年中国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研究重点、知识源流及高影响力作者群。

  • 综述
  • 刘超, 韩建阁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1): 101-107.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1.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体外循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生活质量。本文总结了体外循环术后POCD的发生机制,包括: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机制、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机制、大脑皮层中血容量和血氧降低机制,并根据其发病机制选择相应的POCD预警指标,以期通过不同技术手段所得结果的交叉印证,最终推进POCD的早期诊断和防治。

  • 刘金峰, 凌斌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1): 108-112.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1.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拥有心肌再生的能力,移植后能够产生心肌样细胞,促进血管生成,分泌多种生长因子与细胞因子。本文总结了心肌修复的分子机制,探讨了心肌梗死后心肌潜在的再生能力,回顾了以往研究中干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后心肌修复的治疗效果,为制定临床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

  • 窦雪琳, 白春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1): 113-117.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1.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癌症生物标记物的发展引领癌症的诊治从最早基于肿瘤类型进行治疗,已过度到基于分子靶点开展治疗的新纪元,后者也标志着个体化治疗的开端。每一个癌症个体的分子信息都是独特的,真正的个体化治疗应该着重于个体的分子信息特征,用以指导临床决策。

  • 宋春娇, 陈欢, 张巧英, 沈肖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1): 118-124.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1.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miRNAs是长度为18~25nt的非编码小RNA分子,作为基因表达调控子,可以与mRNA完全或不完全互补而抑制翻译或降解mRNA。miRNAs的表达水平异常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及转归密切相关,有些miRNAs可促进癌变,有些则抑制癌变。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大规模高通量技术检测获得的前列腺癌miRNAs的差异表达谱及作为前列腺癌生物标志物的miRNAs,综述了miRNAs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机制,为医务和科研工作者提供前列腺癌中miRNAs的地位及角色概貌。

  • 蒋小仙, 金洁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1): 125-128.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1.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妊娠期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抗病毒治疗一直是个难题。近年来,关于妊娠期慢性HBV感染的抗病毒治疗报道越来越多。本文主要就慢性HBV感染对生育的影响,抗病毒治疗的争议、利弊、疗效和安全性,抗病毒治疗的对象、药物选择及随访管理进行了简要综述。

  • 病例报告
  • 孔祥溢, 高俊, 李永宁, 杨义, 马文斌, 王任直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1): 129-132.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1.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中枢神经系统的先天性畸形发生率较高,其中最多见的是脊柱裂[1]。而先天性隐性脊柱裂合并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及沟通性椎管内外巨大脂肪瘤者则甚为少见。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于2013年10月收治了1例先天性隐性脊柱裂、TCS合并椎管内外巨大脂肪瘤患者,给予手术治疗,术后患者术区皮下形成液性大囊腔,经持续负压吸引缓解,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