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第37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5-08-31
  

  • 全选
    |
    论著
  • 边焱焱, 翁习生, 林进, 金今, 钱文伟, 翟吉良, 赵丽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4): 373-377.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4.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髓内定位与髓外定位对全膝关节置换术下肢力线、术中止血带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3年11月105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210膝),根据术中胫骨截骨定位方法将其分为髓内定位和髓外定位,其中髓内定位组40例(80膝),平均年龄(66.65±9.57)岁;髓外定位组65例(130膝),平均年龄(65.29±9.27)岁,观察术后下肢力线改变、胫骨平台后倾角、术中止血带时间、术后并发症等。

    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术前下肢力线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髓内定位组下肢力线为(179.69±2.91)°,髓外定位组为(178.26±3.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其中髓内定位组患者术后中立位及外翻位的患者共68例,占85.00%,髓外定位组共94例,占72.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髓内定位组术中止血带时间(79.46±12.06)min,髓外定位组术中止血带时间(84.68±8.02)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髓内定位组为6.25%,髓外定位组为3.0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9)。

    结论

    髓内定位法在下肢力线改善、术中止血带时间方面优于髓外定位法,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髓外定位高。

  • 周玮, 何剑, 沈建, 平金良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4): 378-383.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4.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卵巢纤维卵泡膜细胞瘤的螺旋CT及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并与病理对照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影像学诊断水平。

    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纤维卵泡膜细胞瘤患者的螺旋CT及MRI表现。

    结果

    25例患者共发现27个病灶,单侧23例,双侧2例;病灶形态呈类圆形、卵圆形16个,分叶状11个;CT平扫示实性肿瘤和囊实性肿瘤实性部分的密度略低于子宫肌层,增强扫描示肿瘤在动脉期和延迟期呈缓慢渐进性轻度强化;MRI扫描后肿块实性部分T1加权像呈等或稍低信号,T2加权像抑脂序列呈稍低或稍高信号,弥散加权像呈稍高信号,增强后强化特点同于CT。3例患者盆腔内可见少量积液。

    结论

    卵巢纤维卵泡膜细胞瘤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对提高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降低术前误诊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张蜜蜜, 赵艳, 朱英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4): 384-391.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4.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个体化低蛋白饮食干预对慢性肾脏病患者是否能改善患者全身状态、减慢肾功能恶化速度、推迟进入透析的时间。

    方法

    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因慢性肾脏病住院患者40例,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通低蛋白饮食组和个体化低蛋白饮食组,入选患者分别于入组时及干预6个月后检测尿蛋白及生化、肾功能等指标。

    结果

    两组患者在入组时尿蛋白、肾功能及生化指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个体化低蛋白饮食组患者干预前与干预6个月后舒张压、摄入蛋白质、尿素氮、尿酸、钾、磷、C反应蛋白、24 h尿素氮、尿蛋白分别为(101.70±15.78)mmHg 和(91.75±15.52)mmHg(1 mmHg=0.133 kPa)、(63.87±24.70)g/d和(50.02±14.07)g/d、(20.01±7.69)mmol/L和(15.11±4.90)mmol/L、(362.75±84.56)μmol/L和(302.20±88.48)μmol/L、(5.22±0.75)mmol/L和(4.79±0.36)mmol/L、(2.07±0.68)mmol/L和(1.57±0.41)mmol/L、1.19[0.65,4.17] mg/L和0.74[0.38,1.33] mg/L、70.6 [8.70,101.18] mmol/L和16.93[3.23,72.27] mmol/L、1.00[0.30,1.00] g/d和0.15 [0,0.83] g/d,干预后各指标显著低于入组前(P均<0.05);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分别为(0.34±0.07)g/L和(0.37±0.05)g/L、(99.38±21.89)g/L和(126.35±14.11)g/L,干预后较入组前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尿蛋白产生最为相关的因素为前白蛋白(r=0.924,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各项指标的差值在尿素氮、钾、钠、钙、磷、24 h尿素氮、尿比重、尿蛋白、血红蛋白等方面个体化低蛋白饮食组效果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个体化低蛋白饮食干预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病情、延缓肾功能的恶化,而增加血清前白蛋白含量可能会降低尿蛋白的生成,值得临床推广。

  • 王凤丹, 王宏伟, 吴志宏, 侯波, 姜波, 张燕, 冯逢, 金征宇, 苑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4): 392-397.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4.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局限性硬皮病下肢受累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受累下肢的核磁共振成像(MRI)影像表现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下肢MRI检查的局限性硬皮病患者16例。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和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均为平扫,机器为西门子Skyra 3.0T核磁扫描仪。

    结果

    线状硬斑病11例、泛发性硬斑病4例、深在性硬斑病1例。14例患者接受抗核抗体检查,其中4例阳性(28.6%)。10例进行抗双链DNA抗体检查和7例进行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检查的结果均为阴性。最常见的MRI影像表现为皮下脂肪间隔增厚(16例)和肌肉筋膜增厚(11例),既可为T1加权成像低信号、T2快速反转恢复预脉冲/质子加权成像低信号,也可为T1加权成像低信号、T2快速反转恢复预脉冲/质子加权成像高信号。另外,还包括肌间筋膜增厚(3例)、肌肉异常信号(1例)和骨髓异常信号(2例)。

    结论

    磁共振检查能提示局限性硬皮病下肢骨骼肌肉受累的范围和程度。

  • 连小赟, 李魁星, 华宝来, 赵永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4): 398-401.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4.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成人重型血友病A患者低剂量血源性Ⅷ因子浓缩物三级预防治疗的意义。

    方法

    选取2009年12月至2013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血友病中心成人重型血友病A患者22例(18~50岁),所有患者均有一定程度关节病变,先进行1年的按需治疗后进行1年的三级预防治疗。血源性Ⅷ因子浓缩物的剂量为5~10 U/kg,2~3次/周。对比患者出血频率的变化,并用Gilbert 和血友病功能独立性评分评价患者关节情况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结果

    预防治疗年总出血频率(11.1±7.2)次,较按需治疗(39.9±21.5)次相比,下降了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Gilbert总分值由按需治疗的50.5±32.1下降为45.2±2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友病功能独立性评分分值由18.6±5.2上升至21.7±4.1,在预防治疗中显著升高(P<0.05)。

    结论

    成人重型血友病A患者的三级预防治疗可以明显减少出血次数,改善关节状况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 吴昕, 于健春, 康维明, 马志强, 叶欣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4): 402-405.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4.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隐匿性甲状腺癌的外科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

    对北京协和医院2004年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隐匿性甲状腺癌占同期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患者的5.03%,占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的0.67%。女性患者占92.16%。51例患者术前均诊断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其中11例术前同时诊断甲状腺癌可能。所有患者中,25例术中冰冻病理提示恶性,26例术后石蜡病理诊断甲状腺癌。26例行甲状腺大部或次全切除术,4例行甲状腺全切除术,21例行甲状腺全切除+区域性淋巴结清扫术。肿瘤大小0.1~1.0 cm,平均(0.63±0.35)cm;其中直径≤0.5 cm的有28例(54.9%)。获得随访43例,随访时间1~121个月,平均(28.6±22.7)个月,随访患者均生存至本文发稿时。

    结论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隐匿性甲状腺癌女性患者多见,术前诊断困难,超声是主要检查方法,重视冰冻检查可以提高术中诊断率,手术治疗效果满意,预后良好。

  • 燕翔, 焦顺昌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4): 406-414.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4.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情况进行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探讨其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预后价值。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 databases、NIH英文数据库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统计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等中文数据库,并检索所获得文献的参考文献、综述及重要会议资料,纳入CD3+、CD4+、CD8+和FoxP3+细胞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预后价值的研究。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8个研究,对119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数据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CD3+和CD8+细胞的高表达与总生存期(OS)延长有关(OR=0.52,95% CI=0.40~0.68,P<0.0001;OR=0.52,95% CI=0.34~0.79,P=0.002),且CD8+高表达与无病生存期(DFS)延长显著相关(OR=0.68,95% CI=0.51~0.91,P=0.01)。CD4+细胞表达水平与OS、DFS均无相关(P=0.14,P=0.73)。FoxP3+细胞高表达不利于DFS的延长(OR=1.78,95% CI=1.36~2.31;P<0.0001)。

    结论

    CD3+、CD8+及FoxP3+细胞在微环境中的表达水平是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相关因素,CD3+高表达与OS的延长相关,CD8+高表达与DFS和OS的延长均相关,而FoxP3+高表达不利于DFS的延长,CD4+细胞与生存及复发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确认。

  • 陈国玲, 考欣, 张晗, 肖瑛, 刘少华, 马广凤, 侯静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4): 415-419.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4.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睑板腺管按摩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60例MG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药物组和按摩组,药物组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眼膏和人工泪液,按摩组在睑板腺按摩的基础上给予上述药物。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和4周对患者进行裂隙灯显微镜及眼压检查,记录眼表疾病指数(OSDI)调查问卷、泪膜破裂时间(TBUT)、角膜荧光素染色(CFS)和泪液分泌试验(SIt)等检查结果。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OSDI、CFS、TBUT及SIt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明显改善MGD患者眼部症状、延长泪膜破裂时间、增加泪液试纸湿润长度、改善角膜损伤程度,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除CFS治疗后4周外,按摩组的疗效均优于治疗后同时间点的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

    结论

    睑板腺管按摩联合药物治疗可提高MGD的临床疗效。

  • 马国涛, 刘兴荣, 张超纪, 刘剑州, 苗齐, 蒋超, 毛睿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4): 420-423.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4.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直视下大隐静脉采集方法(OVH)和内窥镜下采集方法(EVH)带来的损伤和恢复情况进行对比,探讨内窥镜下大隐静脉采集术是否有益于降低下肢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

    回顾性分析333例单纯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冠心病患者,根据大隐静脉采集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EVH)和对照组(OVH),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是否合并糖尿病、术后下肢并发症(如皮下血肿、伤口感染等)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桥血管近远期通畅率等进行对比。

    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是否合并糖尿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伤口愈合不良、伤口感染、下肢疼痛、下肢皮肤麻木感、下肢水肿的发生率等术后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皮下血肿的发生率、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住院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桥血管近远期通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内窥镜下大隐静脉采集术与传统采集方法比较,不影响桥血管的近远期通畅率,能显著减少下肢相关并发症,有助于患者的下肢康复。

  • 齐振红, 蔡胜, 李建初, 吕珂, 张燕, 孝梦甦, 苏娜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4): 424-429.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4.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超声对腹膜假黏液瘤(PMP)的诊断价值,总结其声像图特点,并与CT结果对照。

    方法

    回顾分析经本院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PMP的术前超声及CT检查资料。

    结果

    25例患者超声提示腹膜假黏液瘤3例,CT提示6例,两者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9)。PMP的超声特征性声像图表现为:腹腔积液内见密集点状回声或絮状物,随体位不移动或移动性差;病变呈蜂窝样;胶冻样黏液和/或黏液性病变在肝脾表面形成压迹。

    结论

    目前超声与CT对PMP诊断率均低;PMP有特异性声像图表现,大多数病例术前超声诊断是可能的。

  • 唐彦, 尚楠, 杜小莉, 张钰宣, 王德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4): 430-434.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4.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门诊口服糖皮质激素药物的超适应证使用情况。

    方法

    从本院信息系统调取2012年1月1日至6月30日门诊口服糖皮质激素药物的全部处方数据。用Excel软件对药品使用的数量、患者情况、诊断等逐一进行统计分析,将诊断与药品说明书及国内外指南包括的适应证进行比对。

    结果

    16.53%存在超适应证用药,超适应证用药比例最高的是醋酸地塞米松片(60.50%)。多数超适应证用药具有证据支持,如多发性骨髓瘤、重症肌无力等;少数为不合理用药,如癫痫、突发性耳聋。

    结论

    仍需进一步规范口服糖皮质激素药物的超适应证用药,以提高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 张徐雯, 周驰, 王晓彤, 林海雄, 龚卫, 汤万权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4): 435-439.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4.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白术散加减对胃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小鼠胃肠功能的影响,同时用性味寒凉药物石斛作用于此模型小鼠,观察中药性味对中医特定症候的作用倾向。

    方法

    采用冰水和冰NaOH造成胃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小鼠模型,同时观察白术散加减及性味寒凉药物石斛对胃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小鼠的进食、饮水、体质量变化、小肠推进率、小肠吸收功能及胃生长素、胃动素的影响。

    结果

    白术散加减可增加模型小鼠进食、饮水、体质量(P<0.05)及游泳时间(P<0.01),提高小肠推进率和血清D-木糖含量(P<0.05),上调胃生长素水平(P<0.05),同时有下调胃动素水平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味寒凉的石斛作用于此模型小鼠则加重小鼠症状。

    结论

    胃生长素、胃动素水平的变化及其相互调控可能是白术散加减起效及寒凉药物作用于此证候小鼠的神经内分泌基础之一。

  • 朱乾坤, 何桂珍, 李海龙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4): 440-445.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4.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小鼠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对体内组织器官脂肪细胞因子chemerin的影响。

    方法

    无特定病原体级C57BL/6J小鼠16只,体质量(25±2)g,适应性饲养5 d后,按照随机数字表尾数法分为肠道缺血再灌注组和假手术组,每组8只。肠道缺血再灌注组夹闭小鼠肠系膜上动脉60 min,然后再灌注60 min造成肠道损伤,假手术组只开腹不夹闭120 min。实验结束后,处死动物取材检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测定各组织器官chemerin的浓度变化,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hemerin蛋白表达。

    结果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结果显示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小鼠体内各组织器官chemerin浓度显著增加(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hemerin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

    结论

    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小鼠各器官组织的脂肪细胞因子chemerin浓度和蛋白表达显著增加。

  • 张羽飞, 李厚忠, 王学勇, 马洪闯, 武艳, 袁晓环, 初彦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4): 446-450.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4.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性激酶1(TAK1)在正常皮肤及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增生性瘢痕的形态学观察,探讨其在病理性瘢痕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病理性瘢痕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与参考。

    方法

    采用常规HE、Masson染色、免疫荧光方法和荧光定量PCR法对10例来自体正常皮肤及15例增生性瘢痕进行VEGF和TAK1在组织中的定位与表达量的检测、病理形态学观察。

    结果

    形态学观察显示增生性瘢痕的表皮形态异常,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真皮成纤维细胞较正常皮肤排列紊乱、致密。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增生性瘢痕组织中VEGF和TAK1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VEGF和TAK1在增生性瘢痕组织中表达均增强(P<0.01,P<0.05)。

    结论

    增生性瘢痕组织胶原纤维化程度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且瘢痕组织中VEGF与TAK1表达程度均高于正常组织,对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可能发挥促进作用。VEGF与TAK1可作为增生性瘢痕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参考指标,为防治病理性瘢痕形成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 丁琛一, 谭擎英, 施宁川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4): 451-455.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4.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单味中药泽泻与单味西药格列齐特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评价中西药物对糖尿病治疗的差异。

    方法

    选择原发性糖尿病(GK)大鼠模型,将其分为空白组、泽泻组、格列齐特组,另选择Wistar大鼠作为正常组。给予2周药物治疗后,观察GK和Wistar大鼠体质量、进食量、空腹血糖、糖耐量等指标变化,综合评价中药、西药对糖尿病治疗的差异性。

    结果

    体质量:正常组、空白组、格列齐特组给药2周后体质量增加[(241.3±7.0)g比(263.5±11.1)g、(242.8±7.1)g比(267.9±16.8)g、(243.9±12.2)g比(277.9±9.8)g,P<0.05],泽泻组较其余3组给药后体质量下降[(244.6±9.2)g比(227.9±13.7)g,P<0.05]。进食量:给药前后及给药2周后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给药1周后正常组较空白组、泽泻组、格列齐特组给药前空腹血糖显著降低[(4.8±0.2)mmol/L比(8.2±1.4)mmol/L、(8.1±0.6)mmol/L、(8.1±0.9)mmol/L,P<0.05];空白组、泽泻组、格列齐特组给药前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2周后泽泻组、格列齐特组空腹血糖较给药后显著降低[(6.9±0.7)mmol/L 比(8.1±0.6)mmol/L,(5.8±0.5)mmol/L 比(8.1±0.9)mmol/L,P<0.05];泽泻组、格列齐特组给药2周后较空白组空腹血糖显著降低,且两组间给药2周后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6.9±0.7)mmol/L 比(8.8±0.6)mmol/L,(5.8±0.5)mmol/L 比(8.8±0.6)mmol/L,(6.9±0.7)mmol/L 比(5.8±0.5)mmol/L,P<0.05]。糖耐量:空白组、泽泻组、格列齐特组较正常组糖耐量异常,泽泻组在给予药物2周后糖耐量较给药前明显改善,且较空白组也显著改善(P<0.05);格列齐特组在给予药物2周后糖耐量与给药前及空白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单味中药泽泻、西药格列齐特有较好的降低空腹血糖的作用;然而西药作为单一靶点研发的药物,在降低空腹血糖作用上较中药泽泻强。中药泽泻较西药格列齐特在控制空腹血糖时,同样能控制体质量、改善糖耐量异常,体现出中药泽泻作为一个混合物对于综合性疾病能发挥多靶点干预的优势。

  • 江潮, 李大鹏, 张志坚, 束浩明, 胡浪, 李正南, 黄永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4): 456-465.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4.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以温敏性壳聚糖(TCH)为载体对大鼠退变椎间盘的修复作用。

    方法

    针刺法建立SD大鼠椎间盘退变模型,4周后核磁共振下观察退变效果。体外培养BMSCs,并用含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腺病毒转染使带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作荧光标记。将椎间盘退变的SD大鼠分成4组,实验组A组使用bFGF+TGF-β1+BMSCs+TCH凝胶移植入退变的椎间盘中,B组和C组分别使用BMSCs+TCH凝胶和bFGF+TGF-β1+TCH凝胶,对照组D组使用PBS缓冲液。继续培养4周后核磁共振观察各组椎间盘的修复情况。HE、Masson染色、组织病理学观察各组椎间盘结构。逆转录PCR,Western blot检测各组髓核蛋白聚糖、Ⅱ型胶原、Sox-9、Ⅰ型胶原的表达。

    结果

    移植注射的BMSCs能在椎间盘中生长,呈类髓核分化。核磁共振结果显示:A组髓核信号明显高于其他3组,B组高于C组,D组髓核信号最低,硬脊膜受压,脊髓呈串珠状改变,各组间Pfirrmann分级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Masson染色显示:A组椎间盘结构完整,髓核细胞数量优于其他3组,髓核和纤维环界限清楚,B组髓核数量多于C组,B组纤维环未见断裂,而C组可见断裂的纤维环,D组髓核细胞被杂乱的纤维组织取代。逆转录PCR、Western blot显示:A组蛋白聚糖、Ⅱ型胶原、Sox-9的表达最高,B组优于C组,D组表达最低(P<0.05)。而Ⅰ型胶原的表达在4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移植的BMSCs在退变椎间盘中能够存活,呈类髓核分化。bFGF+TGF-β1+BMSCs+TCH凝胶复合体对退变的椎间盘具有明显修复作用。BMSCs+TCH凝胶治疗退变椎间盘的效果优于bFGF+TGF-β1+TCH凝胶但低于bFGF+TGF-β1+BMSCs+TCH凝胶复合体。

  • 综述
  • 位振清, 刘世亮, 姚勇, 魏俊吉, 高俊, 冯铭, 包新杰, 刘小海, 代从新, 王任直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4): 466-469.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4.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垂体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比较困难,其诊断常延迟滞后,只有在原发鞍区垂体肿瘤的远隔部位如蛛网膜下腔、脑、其他器官出现垂体肿瘤的转移灶才能确定,垂体癌的判定需要原发灶与转移灶的病理诊断以及影像的支持。垂体癌的治疗包括手术、放疗、激素靶向药物治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等,治疗只是缓解性的,较难大幅提高生存期,预后较差,因此尚需要寻找更为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 王甜, 朱斌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4): 470-474.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4.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在非心脏外科和麻醉领域,卵圆孔未闭及其危害远未得到相应重视。在围手术期某些特定条件下,卵圆孔未闭可以引起诸多临床问题,如反常性栓塞和低氧血症等。本文简要介绍卵圆孔未闭的定义、发生率、反常性栓塞机制、诊断检查及病情分级,同时结合临床病例重点介绍其围手术期危害,提出卵圆孔未闭患者的术前评估、处理、围手术期监护及反常性栓塞的防治措施。

  • 王莹, 朱惠娟, 曾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4): 475-481.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4.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冠心病是危害人类健康影响寿命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除了传统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基因组学的研究也证实了冠心病易感基因与冠心病的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近年基因组学的快速发展为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危险分层、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提供了广阔前景。本文主要综述冠心病的遗传学现状,以及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一些主要成果,以期促进遗传学研究结果向临床实践的转换。

  • 朱莉, 吕湛, 宋永砚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4): 482-488.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4.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人载脂蛋白(a)基因(LPA)呈现高度多态性,其多态性位点包括Kringle Ⅳ型2亚型重复次数多态性、五核苷酸重复序列(TTTTA)n多态性和单核苷酸多态性。Kringle Ⅳ型2亚型重复次数多态性与冠心病(CHD)显著相关,重复次数减少是CHD的危险因素。五核苷酸重复序列(TTTTA)n多态性重复次数增多或减少均可能是CHD的危险因素。在单核苷酸多态性中,rs10455872位点和rs3798220位点被广泛报道与CHD相关联,其他位点研究报道较少。LPA基因多态性与CHD的关联机制,一方面通过升高血浆脂蛋白(a)水平,另一方面通过改变载脂蛋白(a)分子亚型导致CHD。本文主要综述LPA基因多态性与CHD的相关性及关联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