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第37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5-10-31
  

  • 全选
    |
    论著
  • 李彦红, 刘颖, 黄澜, 徐艳峰, 朱华, 李涛, 邓巍, 秦川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5): 489-495.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5.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不同年龄段KM突变小鼠皮肤T、B淋巴细胞的数量和分布,表皮及毛囊皮脂腺细胞凋亡和增殖情况。方法 采用血常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KM突变小鼠皮肤T、B淋巴细胞改变情况,TUNEL技术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染色检测1 d、3 d、6 d、9 d、22 d、3个月、6个月KM突变小鼠皮肤组织背皮细胞凋亡和增殖情况。结果 KM突变小鼠皮肤T细胞主要表达在表皮及真皮,出生第1天至第6天增多,9 d、22 d减少,3个月以后增多,6个月时可见B细胞增多。KM突变小鼠凋亡细胞主要分布在毛囊和皮脂腺,较野生小鼠增多,且两种小鼠均在22 d时凋亡细胞数目最多;出生1~9 d的KM突变小鼠皮肤表皮基底细胞增殖与野生小鼠无差异,22 d和3个月增殖减少,但6个月时增殖多;毛囊及皮脂腺细胞22 d时增殖较多,9 d和3月龄增殖减少。结论 KM自发突变小鼠皮肤组织存在T、B淋巴细胞数量分布及毛囊皮脂腺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异常改变,引起免疫学紊乱和被毛异常生长,促进了炎症反应。

  • 郑啓盛, 于光允, 贺欣, 姜明, 储小飞, 赵舒怡, 樊赛军, 刘培勋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5): 496-500.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5.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采用动物急性辐射损伤模型评估S-异戊烯基-L-半胱氨酸对辐射诱导DNA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4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0Gy伽马射线照射组、1.0Gy伽马射线照射联合S-异戊烯基-L-半胱氨酸给药组、7.2Gy伽马射线照射组、7.2Gy伽马射线照射联合S-异戊烯基-L-半胱氨酸给药组5组,每组8只,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彗星实验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检测1.0Gy和7.2Gy伽马射线照射后不同处理组小鼠DNA双链断裂情况。结果 7.2Gy伽马射线照射组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尾部DNA百分含量、尾长、尾矩和Olive尾矩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均<0.01)。7.2Gy伽马射线照射联合S-异戊烯基-L-半胱氨酸给药组的DNA百分含量、尾长、尾矩和Olive尾矩明显低于7.2Gy伽马射线照射组(P均<0.05)。1.0Gy伽马射线照射组和7.2Gy伽马射线照射组的微核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均<0.01);照射前给予S-异戊烯基-L-半胱氨酸可明显降低1.0Gy与7.2Gy伽马射线所致的微核率,分别由(39.5000±3.3141)‰ 降至(28.1667±4.1345)‰(P=0.033)和(76.5000±4.6242)‰ 降至(22.8333±3.6553)‰(P=0.000)。1.0Gy伽马射线照射组和7.2Gy伽马射线照射组的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与正染红细胞(NCE)的比值(PCE/NCE)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均<0.05);照前给予S-异戊烯基-L-半胱氨酸可明显升高相应剂量组的PCE/NCE值(P均<0.05)。结论 S-异戊烯基-L-半胱氨酸具有良好的DNA辐射损伤防护作用。

  • 潘晓燕, 李质馨, 王喜艳, 王雪楠, 孙建欣, 臧梦桐, 李文君, 王红荷, 窦肇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5): 501-507.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5.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NO)在小鼠囊胚发育和孵化中的调控作用和机制。方法 从妊娠第2.5天雌鼠子宫角获取桑葚胚进行体外培养48 h。胚胎培养液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或硝普钠(SNP),以及L-NAME与SNP联合添加。分别于第4天和第5天统计囊胚发育率和孵化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统计囊胚总细胞数和活化型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 3)表达。结果 随着L-NAME和SNP浓度增加,囊胚发育率、孵化率和囊胚总细胞数显著降低。在5 mmol/L L-NAME培养液中添加10 nmol/L SNP可显著提高囊胚发育率和孵化率;但随着SNP浓度增加,囊胚发育率和孵化率显著降低。L-NAME对囊胚细胞中活化型caspase 3表达没有显著影响,而500 nmol/L以上浓度SNP可显著提高囊胚细胞中活化型caspase 3表达,促进囊胚细胞凋亡。结论 NO在小鼠囊胚发育和孵化中可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囊胚细胞中NO浓度过低或过高都将会影响卵裂球分裂,降低囊胚发育率和孵化率,且过高浓度NO会引起囊胚细胞凋亡。

  • 刘翠, 武杰, 隋小龙, 李彦红, 韩云林, 徐玉环, 黄澜, 朱华, 盛树力, 秦川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5): 508-513.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5.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采用体外锚蛋白(AnkG)启动子介导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的研究,探讨丙戊酸钠(VPA)对AnkG启动子活性的调控机制。方法 通过对人和小鼠的AnkG启动子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克隆小鼠AnkG启动子序列;将AnkG启动子片段克隆至荧光素酶报告基因(Luciferase)质粒pGL3,构建真核表达载体;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 将重组质粒和空载体质粒分别与pRL-CMV共转染至N2a 细胞和293T 细胞,同时给予0、0.5、1.0 mmol/L 的VPA处理12 h 后,采用双荧光素酶法检测AnkG启动子片段在细胞中的转录活性及VPA处理后细胞中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活性。结果 酶切和测序鉴定证实AnkG启动子克隆及其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荧光素酶活性检测显示AnkG启动子在N2a 和293T 细胞中均有较高的转录活性;0.5 mmol/L VPA处理两种品系细胞12 h后,Luciferase活性都明显上调。结论 VPA 能够从转录水平调控AnkG启动子的活性,体内VPA对AnkG表达的调控可能是直接在转录水平进行的。

  • 陈点点, 冯林春, 叶蕊, 何玉琦, 王雅棣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5): 514-519.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5.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miR-29b与胃癌细胞顺铂耐受性之间的关系及其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顺铂浓度梯度处理后胃癌细胞系中miR-29b及其靶基因的表达;CCK8法检测miR-29b敲低状态和过表达状态下胃癌细胞受顺铂处理后的增殖情况,评估miR-29b对胃癌细胞顺铂耐受性的影响。结果 顺铂处理后miR-29b表达量显著上调,其靶基因AKT2表达下调。过表达miR-29b后胃癌细胞对顺铂抗性下降,干扰miR-29b表达后对顺铂的耐受性增强。Rescue实验结果显示,miR-29b通过AKT2促使胃癌细胞发挥对顺铂抗性的拮抗作用。miR-29家族另外两个成员miR-29a/c受顺铂诱导上调表达,但二者对胃癌细胞顺铂抗性的产生无显著作用。结论 miR-29b 能够通过靶向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降低胃癌细胞对顺铂的耐受性。

  • 刘锐锋, 吴炜, 陈连凤, 朱雪清, 张抒扬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5): 520-527.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5.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扩张(CAE)患者混合血清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蛋白酶系统和细胞外基质合成的影响,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对CAE混合血清诱导的特征性指标的影响。方法 收集32例CAE患者、30例冠心病(CHD)患者和31例冠状动脉正常人(CON)的血清样本,各组内等体积混匀。用25%预混血清培养人脐静脉平滑肌细胞,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s)、弹性蛋白酶2(elastase 2)、胶原蛋白合成系统及弹性蛋白(elastin)的表达水平,筛选CAE组特征性变化的指标,并在各组混合血清中加入GDF15及GDF15抗体,观察GDF15对CAE特征性指标表达的影响。结果 CAE组的MMP1 mRN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2)和CHD组(P=0.000),分泌型MMP1蛋白表达水平和MMPs总活性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CHD组(P均<0.01)。GDF15+CAE血清组的MMP1 mRNA和上清分泌蛋白水平及血清MMPs总活性明显低于CAE血清组(P均<0.01);GDF15抗体+CAE血清组的MMP1 mRNA水平和血清MMPs总活性明显高于GDF15+CAE血清组(P均<0.01),但两组间的MMP1分泌型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平滑肌细胞可能主要是通过调控包括MMP1在内的MMPs/TIMPs系统来参与CAE病理过程,内源性GDF15可能通过抑制MMP1的表达来抗衡蛋白酶的过度破坏作用。

  • 叶文玲, 马杰, 樊晓红, 孙颖, 孟庆艳, 付颖, 赵琳, 张杰, 崔瑞刚, 张友, 金大庆, 李雪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5): 528-533.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5.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新形势下北京市农村居民慢性病组成及控制现状。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北京市平谷区35岁以上常住农村居民进行调查。每位参与者均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以及血常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肝肾功能、血脂、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测。结果 共10 385名村民完成所有项目。脑血管病是所有住院疾病的首位病因,占14.4%,在人群中罹患率高达9.6%。代谢相关疾病为慢性病的主要组成成分,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和痛风/高尿酸血症的罹患率分别为64.4%、42.5%、24.4%和9.0%。慢性病的发病与年龄密切相关,高血压的罹患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糖尿病的高峰年龄为55~64岁,痛风/高尿酸血症则在35~44岁年龄段最为常见。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知晓率为60.2%和55.1%,慢性肾病的知晓率仅为6.0%。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控制率分别为19.2%和28.8%。结论 脑血管病和代谢相关疾病为当前北京市平谷区村民的主要疾病。慢性病知晓率和控制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同时加强慢性病健康教育,提高社区医疗服务能力,综合改善农村慢性病防控水平。

  • 张倩, 曹頔, 马茜, 李娜, 崔绪琴, 杨筱凤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5): 534-540.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5.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西安地区女性生殖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自然转归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HPV-DNA分型检测技术对760例初次感染HR-HPV的西安地区女性进行随访检测,必要时行液基细胞学和/或阴道镜检查。结果 760名女性生殖道HR-HPV自然清除率为71.58%,中位时间8.10个月;持续感染率为22.63%,中位时间17.23个月;进展率为5.79%,中位时间29.34个月。50岁以上年龄组自然清除率(P=0.000)、持续感染率(P=0.000)和进展率(P=0.040)与其他年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重感染组持续感染率明显低于单一感染组(P=0.010),但其中位时间明显长于单一感染组(P=0.018)。易进展型别为HPV-16、HPV-33、HPV-58、HPV-18、HPV-52、HPV-68,其中HPV-16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宫颈癌(CC)中最常见,占85.00%。结论 多数HR-HPV感染在2年内被清除,仅少数进展为CIN/CC。50岁以上女性自然清除率低,持续感染率和进展率高,多重感染影响病毒持续,HPV-16是本地区最常见的致癌株。

  • 刘子嘉, 许力, 于春华, 郑宏, 姚尚龙, 裴凌, 孙莉, 姜晶梅, 黄宇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5): 541-548.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5.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行非心脏手术的高龄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 采取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入选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5家中心年龄≥75岁择期行中危或高危非心脏手术的冠心病患者360例,以统一的病例报告表对术前、术中及术后临床资料进行记录,包括术后即刻及3 d的12导联心电图及血肌钙蛋白I水平。以围术期主要心脏事件为终点。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该人群围术期心脏事件的危险因素并进行危险分层。结果 高龄冠心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围术期主要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为11.94%。该人群围术期主要心脏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半年内心绞痛史(P=0.001)、高血压史(P=0.014)、红细胞压积<40%(P=0.050)、血肌酐>150 mmol/L(P=0.014)、射血分数<50%(P=0.019)、术中低氧(P=0.019)及手术时间>150 min(P=0.001),其危险指数分别为4、3、3、6、4、5、4。依据危险指数评分进行危险分层,随分层级数增加围术期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显著增加。结论 高龄冠心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脏事件高发。半年内心绞痛史、高血压史、红细胞压积<40%、血肌酐>150 mmol/L、射血分数<50%、术中低氧、以及手术时间>150 min均增加该人群围术期心脏风险。根据其危险指数进行危险评分及分层可较好地评估高龄冠心病患者的围术期心脏风险。

  • 孙德聪, 茅慧, 王治宽, 石燕, 戴广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5): 549-556.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5.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Ⅲ期结直肠癌病例的临床病理特点、术后治疗特点及生存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及术后辅助化疗的433例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了其临床病理特征、治疗特点及与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 433例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的平均无疾病生存时间为(72.37±2.11)个月,中位无疾病生存时间未达到,1、3、5年无疾病生存率分别为86.8%、77.9%、57.0%。平均总生存时间为(79.91±2.02)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未达到,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1.5%、75.1%、63.3%。COX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肠梗阻、术后并发症、肿瘤部位、切缘阳性、神经浸润、脉管癌栓、肿瘤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比率、辅助化疗方案、化疗持续时间等因素均为影响无疾病生存和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FOLFOX和XELOX方案与患者年龄、是否术后并发症、肿瘤部位及化疗持续时间具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术后并发症、肿瘤部位、TNM分期、切缘阳性等临床病理因素是Ⅲ期结直肠癌的独立预后因素。FOLFOX和XELOX方案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化疗维持时间较长者治疗效果好。

  • 王超楠, 刘昌伟, 来志超, 吴立飞, 洪霞, 刘暴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5): 557-561.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5.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ASO)患者抑郁情绪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228例在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住院治疗的成年ASO患者抑郁状态,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ASO患者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结果 SDS评估结果显示,228例ASO患者中,有133例(58.3%)存在抑郁情绪。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0.15,95%CI:0.05~0.45),高血压(OR=4.63,95%CI:1.90~11.29),冠心病(OR=3.62,95%CI:1.43~9.18),Fontaine临床分期Ⅱa期(OR=20.76,95%CI:3.21~134.28)、Ⅱb期 (OR=26.34,95%CI:4.20~164.97)、Ⅲ期(OR=192.28,95%CI:25.97~1423.51)、Ⅳ期(OR=291.41,95%CI:28.67~2962.21)是ASO患者发生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结论 ASO患者易出现抑郁情绪。女性、高血压、冠心病以及Fontaine临床分期Ⅱ期以上是ASO患者出现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

  • 董鸿瑞, 王艳艳, 王国勤, 孙丽君, 程虹, 谌贻璞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5): 562-566.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5.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染色方法在肾活检组织石蜡切片磷脂酶A2受体(PLA2R)检测中的应用情况,寻找在肾组织中检测PLA2R准确、快捷的实验方法。方法 对193例肾活检组织石蜡切片进行PLA2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抗原修复方法为高压锅热修复加胰蛋白酶双修复法,其中包括特发性膜性肾病(IMN)139例、膜型狼疮性肾炎15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8例、IgA肾病18例和微小病变13例。将其中22例肾组织PLA2R阳性IMN患者的肾组织石蜡切片分别给予高压锅热修复、高压锅热修复加胰蛋白酶双修复、水浴热修复和水浴热修复加胰蛋白酶双修复等4种抗原修复法,然后行PLA2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染色效果进行比较。再将其中15例肾组织PLA2R阳性IMN患者的肾组织石蜡切片分别给予水浴热修复加胰蛋白酶双修复、蛋白酶K修复、胃蛋白酶修复等3种抗原修复法,然后行PLA2R免疫荧光染色,对染色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193例标本中,IMN患者PLA2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阳性率为90.6%(126/139);其他54例非IMN患者均为阴性。采用高压锅热修复加胰蛋白酶双修复法和水浴热修复加胰蛋白酶双修复时,22例患者的PLA2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均为阳性;而采用高压锅热修复法或水浴热修复时,仅部分患者为阳性。采用水浴热修复加胰蛋白酶双修复、蛋白酶K修复和胃蛋白酶修复时,15例患者的PLA2R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均为阳性,但水浴热修复加胰蛋白酶双修复为弥漫球性着色,荧光强度2+~3+,而蛋白酶K修复和胃蛋白酶修复为局灶节段性着色,荧光强度3+~4+。结论 肾组织PLA2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有效鉴别IMN与继发性MN。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时,首选水浴热修复加胰蛋白酶双修复法。

  • 陈钰, 段淼, 周海龙, 史凯宁, 孙照勇, 白春梅, 贾宁, 张韬, 陈兴明, 胡克, 张竹花, 金征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5): 567-574.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5.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高场磁共振三维准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 pCASL)序列对头颈部肿瘤非对比剂增强灌注成像的可行性,分析不同标记时间(PLD)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及肿瘤血流量重复测量的信度。方法 前瞻性分析2013年6月至9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发现头颈部肿瘤但未经过治疗的患者25例,所有患者均行头颈部3D pCASL非对比剂增强灌注扫描。在进行常规T1加权及T2加权成像后,进行3组不同标记后延迟 (PLD) 时间的ASL序列扫描:ASL1(PLD1=1525 ms)、ASL2(PLD2=2025 ms)和ASL3(PLD3=2525 ms)。测量3组ASL灌注加权图像上肿瘤区域及背景的信号强度(SI),计算肿瘤区域的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由两位观察者分别对3D pCASL的灌注加权图像上螺旋伪影及颈部血管伪影的显示情况进行评分,测量血流量(BF)图像上肿瘤区域的BF值。结果 共对17例取得病理结果的患者进行3D pCASL的图像质量评价及肿瘤的BF值测量。ASL1、ASL2及ASL3的SNR及CNR均依次降低,其中ASL1与ASL3的SNR(P=0.011)及CNR(P=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ASL螺旋伪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2)。ASL1、ASL2及ASL3灌注加权图像颈部血管伪影的定性评分均值依次减低,其中ASL1与ASL3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3组BF值的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重复测量的信度水平均非常好(ICC>0.9)。尽管ASL1、ASL2及ASL3序列的BF均值依次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7)。结论 采用3D pCASL高场磁共振进行头颈部肿瘤非对比剂增强灌注成像可以获得比较满意的图像质量,并且肿瘤BF值具有较好的重复测量信度。在3组3D pCASL序列中,PLD=1525 ms及PLD=2025 ms序列的图像质量优于PLD=2525 ms序列,且BF值无明显差异,因此更适合头颈部肿瘤3D pCASL灌注成像。

  • 王心怡, 崔立刚, 霍苓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5): 575-579.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5.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4类及以上乳腺占位性病变中高回声病变的发生率及其中乳腺癌所占比例,探讨乳腺高回声占位性病变的超声表现与其组织病理学结构的关系,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受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或手术取得病理结果的848例乳腺占位性病变,筛选出其中的高回声病变,对病变的超声表现进行分析并统计高回声病变所占比例及其中乳腺癌的发生率。结果 848例乳腺占位性病变中,高回声表现者8例(0.9%),其中乳腺良性病变6例,乳腺癌2例。高回声乳腺癌在高回声病变中所占比例高达25%(2/8),在全部乳腺癌中的比例为0.7%(2/280)。乳腺高回声病变存在炎性水肿、陈旧积乳、大量砂砾体等病理基础,但良恶性病变在形态、回声特征上无明显差异。结论 乳腺高回声占位性病变及高回声型乳腺癌尽管少见,但高回声型乳腺癌在高回声占位性病变中的发生比例并不低,值得重视并需结合病史及其他方法进行鉴别。

  • 郭丽娟, 崔立刚, 李玉梅, 廖丽萍, 宋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5): 580-584.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5.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专业运动员髌腱末端病保守治疗中的疗效评估价值。方法 24名髌腱末端病的专业运动员,根据体外超声波治疗强度随机分为无痛组、微痛组和极痛组,每组8名。记录治疗前后髌腱的高频声像图特征变化,包括二维病变范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的血流情况,并与传统的临床疗效评估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2个疗程终止研究后,疼痛消失或缓解的运动员在无痛、微痛和极痛组的比例分别为37.5%、87.5%和62.5%。无痛、微痛和极痛组的疼痛评分治疗前分别为(4.50±2.07)、(4.88±1.13)和(6.13±1.55)分;治疗后分别为(4.88±2.17)、(3.00±1.77)和(5.13±2.36)分。其中,微痛组与极痛组的疼痛评分治疗前后均值均明显减少,微痛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髌腱厚度变薄、低回声面积变小及血流分布变少做为炎症好转的超声指标,将结果分为有效、无效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无痛、微痛和极痛组的有效率分别为38%、50%和62%,其中,微痛和极痛组均明显高于无痛组(P均<0.05)。结论 高频超声可以客观、定量地显示髌腱末端病保守治疗中的声像图变化,较临床评估更能真实反映病变恢复情况。

  • 李康宁, 戴晴, 刘真真, 苏娜, 王铭, 姜玉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5): 585-590.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5.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预测剖宫产瘢痕妊娠大出血风险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19例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声像图特点,按手术中出血量将患者分成大出血组(≥400 ml)和非大出血组(<400 ml),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大出血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的相关危险因素为病灶大小、病灶类型、血流分级及残余肌层厚度。以预测概率P=0.3作为阈值,预测术中发生大出血概率的准确率为90.75%,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23%、91.76%、81.08%、95.12%。结论 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能较准确地预测剖宫产瘢痕妊娠发生术中大出血的风险,对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丛慧, 李慧, 梁军, 杨珂, 赵腾, 邱文生, 林岩松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5): 591-595.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5.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中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 阳性患者(>115 U/ml)应用硒制剂(SYT)后TgAb的变化规律。方法 纳入41例经治疗后TgAb阳性并应用SYT患者,将其中应用SYT与行131I治疗时间间隔>6个月者纳入G2组,具备多次SYT应用前TgAb测定值者纳入G3组。观察G1、2组患者应用SYT前后TgAb水平的变化趋势并对G3组患者应用SYT前、后TgAb随时间的同比变化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G1、G2组中,应用SYT后TgAb水平下降及上升者分别占85.4%、14.6%及90.9%、9.1%,患者的TgAb水平较前均明显下降(P=0.000,P=0.003)。G3组中,应用SYT前TgAb平均同比升高5.6%/月,应用SYT后TgAb平均同比下降8.3%/月(P=0.086)。结论 硒制剂可有效降低TgAb阳性DTC患者的TgAb水平。

  • 张英杰, 梁军, 杨雪, 杨珂, 林岩松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5): 596-601.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5.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低剂量碘-131在非远处转移性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DTC)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了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就诊的甲状腺癌患者电子病历,将满足以下条件的患者纳入研究:(1)DTC全切术后;(2)T4分期(肉眼见甲外侵犯);(3)清甲治疗前刺激性Tg≤5 ng/ml;(4) 无远处转移。根据患者接受放射性碘治疗的剂量分为低剂量组(30 mCi)(n=52)和高剂量组(100 mCi)(n=51),比较两组患者的清甲成功率和无病生存率。结果 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清甲成功率分别为86.5% (45/52)和86.3% (44/51)(P=0.9688),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7.4% (38/39)和 97.5% (39/40) (P=0.985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清甲前刺激性Tg较低(≤5 ng/ml)且不伴有远处转移的DTC,低剂量碘-131的清甲效果及无病生存状态与高剂量无明显差异。

  • 牛娜, 朱朝晖, 马艳茹, 邢海群, 李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5): 602-606.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5.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相关淋巴瘤(ARL)患者的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图像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3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行18F-FDG PET/CT显像的全部5例ARL患者共7次检查结果。结果 5例患者中,4例通过PET/CT改变了诊治方案。2例行脑显像患者均发现了脑部病变。4例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患者中发现2例皮下脂肪普遍代谢增高,并且为PET/CT复查时新出现。结论 18F-FDG PET/CT对ARL患者明确诊断、指导治疗、了解相关脑病和脂肪代谢障碍综合征具有较大价值。

  • 综述
  • 郑晓飞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5): 607-611.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5.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真核细胞中普遍存在以微RNA(miRNA)为代表的小RNA分子,其主要功能是与靶RNA作用,通过核酸酶系统降解细胞内RNA并调控基因表达水平和靶分子的功能。泛素和泛素样蛋白是存在于多数真核细胞中的多肽分子,主要功能是修饰蛋白质分子,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降解细胞内蛋白质并调控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包括miRNA在内的小RNA分子与泛素和泛素样蛋白分子作用的底物分子不同,但在功能等多方面具有共同点。因此,miRNA分子可以被称为泛核糖核酸或泛RNA,其他小RNA分子可以称为泛RNA样RNA。泛RNA概念对阐释种类繁多的小RNA的生物学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 李潇, 金征宇, 王怡宁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5): 612-617.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5.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是当下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移植后干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治疗心肌梗死的作用机制及疗效评估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进步以及分子成像技术的不断研发,移植后干细胞的示踪、转归及动态、无创、在体监测日趋成熟。本文主要讨论报告基因示踪方法在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及近期相关研究成果。

  • 王成益, 郭晓辰, 张军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5): 618-622.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5.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炎症体是模式识别受体的一种,其激活过程与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18的成熟与分泌直接相关,在体液免疫中可发挥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炎症体与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痛风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而炎症体的激活及其发挥作用的具体调控机制并不明确,本文从可能与NLRP3炎症体调控密切相关的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自噬反应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 廖雯俊, 毛一雷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5): 623-627.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5.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循环肿瘤细胞(CTCs)是一种存在于外周血液循环的、来源于原发病灶或是转移病灶的肿瘤前体细胞,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肿瘤的进展情况及侵袭能力。对CTCs的分析有可能实现肿瘤无创性的检测、药物筛选、实时治疗监测及预后评估。目前所研发出来的诸多针对此类细胞的分离富集和分子鉴定技术,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

  • 病例报告
  • 詹永忠, 田欣伦, 徐凯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5): 628-630.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5.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 吴超, 晋红中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 37(5): 631-632.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2015.05.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