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第41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9-08-30
  

  • 全选
    |
    封面和目录
  •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9, 41(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著
  • 卢士红,葛美丽,尤亚红,霍佳莉,梁昊岳,于文颖,杨栋林,冯四洲,韩忠朝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9, 41(4): 443-451.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088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中CD106 +MSCs亚群与CD106 -MSCs亚群生物学功能的差异。方法 取人骨髓扩增MSCs,然后分选CD106 +MSCs亚群与CD106 -MSCs亚群,检测细胞增殖、黏附功能、趋化功能、向成脂成骨分化能力、衰老情况、衰老蛋白p21;检测细胞受到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刺激时,胞内核因子-κB(NF-κB)转入细胞核内的能力等。结果 CD106 +MSCs亚群比CD106 -MSCs亚群增殖功能增强,CD106 +MSCs亚群组光密度(OD)值明显高于CD106 -MSCs亚群组OD值(48 h:1.004±0.028 比0.659±0.023,t=3.946,P=0.0225;72 h:2.574±0.089 比 1.590±0.074,t=11.240,P=0.0000)。CD106 +MSCs亚群组比CD106 -MSCs亚群组黏附能力更强,两组OD值分别为0.648±0.018、0.418±0.02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69,P=0.0002)。CD106 +MSCs亚群组趋化能力明显高于CD106 -MSCs亚群组,其趋化细胞数分别为114.500±4.481、71.000±4.4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00,P=0.0005)。CD106 +MSCs亚群组较CD106 -MSCs亚群组被诱导向成骨分化增强而向成脂分化减弱。CD106 +MSCs亚群组衰老细胞和衰老蛋白p21的表达较CD106 -MSCs亚群组更少,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P5代MSCs分选出的CD106 +MSCs亚群组未见着色细胞,而CD106 -MSCs亚群组则出现少量绿色着色细胞;其衰老蛋白p21在CD106 +MSCs亚群组表达率明显低于CD106 -MSCs亚群组[(17.560±1.421)%比(45.800±2.569)%,t=9.618,P=0.0000]。而用TNF-α刺激MSCs 0.5 h,CD106 +MSCs亚群组胞内NF-κB入核率明显高于CD106 -MSCs亚群组[(37.780±3.268)%比(7.30±1.25)%,t=8.713,P=0.0001]。结论 人骨髓CD106 +MSCs亚群比CD106 -MSCs亚群在骨髓微环境中展示了更强的生物学功能活力。

  • 刘慧婷,李骥,董旭旸,吕红,杨红,李玥,舒慧君,孙曦羽,吴斌,钱家鸣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9, 41(4): 452-456.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073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并发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治疗的11例UC合并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UC并发下消化道大出血占同期UC住院患者的0.7%(11/1486),所有患者均处于中重度活动,其中9例(81.8%)为慢性复发型+广泛结肠型。5例患者存在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其中4例接受抗病毒治疗。11例均接受禁食水、补液、生长抑素、输血等治疗,4例在首次大出血时即接受急诊手术治疗,其中3例出现术后再出血;其余7例中2例因再发大出血行急诊结肠全切+直肠次全切除+回肠造口术,3例行择期结直肠全切或结肠全切+直肠次全切除+回肠造口术,81.8%(9/11)患者接受急诊或择期结直肠手术,1例患者在随访期间未接受手术治疗,1例患者自动出院后失访,余均康复出院。结论 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往往是UC疾病活动的表现,易造成严重的临床后果。内外科医师通力协作,优化围手术期处理是改善该类患者预后的必然选择。

  • 谢希,唐盛,王佳,陈进伟,田静,毛妮,刘一鸣,李芬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9, 41(4): 457-463.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063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人群心脑血管事件风险,以期提供最新的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国内外公开发表的PBC并发心脑血管事件风险的文献,提取心脑血管事件风险效应量并通过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BC组冠脉事件风险显著增高(RR=1.56;P=0.0002),脑血管事件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1,P=0.94);进一步亚组分析显示,PBC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颈动脉狭窄风险显著低于对照组(RR=0.63,P=0.03),而卒中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1,P=0.40)。结论 PBC人群有可能并发更高的冠心病风险,而发生早期脑血管事件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颈动脉狭窄等风险更低。

  • 马明星,常谦,于存涛,舒畅,钱向阳,孙晓刚,魏波,胡晓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9, 41(4): 464-471.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123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马凡综合征(MFS)合并胸腹主动脉瘤的早中期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阜外医院接受胸腹主动脉替换术的1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MFS组(n=58)和非MFS组(n=98),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术后早期结果和中期随访结果。结果 MFS组患者较非MFS组更年轻(32比45岁,t=9.603,P=0.000),有家族史者更多(19%比0,χ 2=19.996,P=0.000),男性和吸烟者比例更低(55.2% 比 80.6%,χ 2=11.489,P=0.001;13.8% 比 46.9%,χ 2=17.686,P=0.001)。两组在急诊手术比例、预防性脑脊液引流、手术时间、术中循环管理方式、术中用血量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MFS组的术后30 d死亡率明显低于非MFS组(0比9.2%, χ log ? rank 2 =5.616,P=0.018)。两组在脊髓损伤、肾功能衰竭、呼吸并发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MFS组平均随访时间43个月(3~114 个月),5年生存率(89.2±4.6)%,非MFS组平均随访时间50个月(0~111个月),5年生存率(83.8±4.1)%,两组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 log ? rank 2 =2.719,P=0.099)。MFS组5年免于再干预率为(72.7±8.4)%,非MFS组为(95.2±2.3)%,MFS组再干预率明显高于非MFS组( χ log ? rank 2 =5.034,P=0.025)。 结论 MFS患者术后早期死亡率低于非MFS患者,中期生存情况与非MFS患者相似,但再干预率明显高于非MFS患者,术后密切随访非常重要。

  • 王少华,王志伟,邓灵波,刘勇彬,张刚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9, 41(4): 472-478.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125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24 h内血肿是否扩大与不同CT征象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8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与CT图像,比较血肿扩大组及未扩大组CT参数间的差异,对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组间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CT指标与血肿扩大与否之间的相关性,再以混杂征、分叶征、黑洞征为检验变量评估其对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预测能力。结果 血肿扩大组及血肿未扩大组的CT定量资料:初始体积、最大径、最小径、最大CT值、平均CT值、最大径与最小径差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T定性资料:混杂征、分叶征及黑洞征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肿破入脑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入院时收缩压及CT征象中混杂征、分叶征、黑洞征为早期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诊断试验四格表法计算出混杂征、黑洞征和/或分叶征联合征象与早期血肿扩大的相关性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8.4%、59.0%、42.1%和87.8%,约登指数为0.374,其约登指数比混杂征、黑洞征和分叶征更接近1。结论 平扫CT中混杂征、分叶征、黑洞征对24 h内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增大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 宗双乐,苏立新,梁卫东,李立东,胡启峰,宫中平,孟丽焕,张书利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9, 41(4): 479-484.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073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急诊一期腓骨微创桥接固定在踝关节开放粉碎骨折并脱位的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踝关节开放粉碎骨折并胫距关节脱位患者24例,其中男19例、女5例;平均年龄(47.5±8.6)岁(40~65岁)。所有患者均采用急诊一期行踝关节骨折脱位清创缝合内固定治疗术。根据踝关节疗效评定标准Olerud Molander踝关节评分评定踝关节功能。结果 24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26个月[平均(14.5±2.6)个月],所有踝关节骨折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2~5个月(平均愈合时间为3个月)。术后12个月随访无伤口感染、皮肤坏死导致的骨外露、骨折不愈合等病例。仅1例患者外踝处皮肤部分坏死,二期通过伤口换药得以愈合。Olerud Molander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93.5分(85~100分),其中优19例、良5例。结论 急诊一期腓骨微创桥接固定在踝关节开放粉碎骨折并脱位的治疗中,可使踝关节获得良好复位固定,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骨折愈合率高。

  • 黄走方,王婷玉,傅明伟,刘薇,郝牧,邱录贵,邹德慧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9, 41(4): 485-491.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08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成人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与预后。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3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淋巴瘤中心收治的68例初治成人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者,分析其疗效及预后。结果 68例成人T-ALL患者中位年龄23(14~60)岁,男性多见。第1疗程后完全缓解(CR)率73%,皮质T-ALL的CR率最高,其他T-ALL其次,早期前体T淋巴细胞白血病最低,分别为100%、73%、54%(χ 2=5.712,P=0.058);年龄>35岁病例组首疗程CR率低于≤35岁病例组(40%比79%,χ 2=6.364,P=0.012),性别、白细胞计数各组的首疗程CR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2疗程后总CR率93%。化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SCT)、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10个月、24个月、未达到(P=0.002)。5年总生存率为25%,化疗、auto-SCT、allo-SCT中位OS分别为24、34、30个月(P=0.007),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33%、38%(P=0.037)。将性别、年龄、白细胞计数、达CR时间>4周、T亚型等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100×10 9/L是影响无复发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风险比2.540,95%CI=1.058~6.099,P=0.037)。结论 成人T-ALL患者预后差,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能改善患者预后。

  • 陈星,彭畔新,何宇辉,丁振山,王建峰,谭一伟,周晓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9, 41(4): 492-500.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076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和对比SHA.LIN评分系统、S.T.O.N.E.评分系统与腔道泌尿外科协会临床研究办公室(CROES)列线图在预测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结石清除率及围手术期情况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在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于中日友好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行PCNL的肾结石患者的临床数据。收集患者的一般状况、病史情况、结石特征、术中及围手术期情况等。利用术前CT影像,根据SHA.LIN、S.T.O.N.E.评分系统与CROES列线图的标准进行结石评分。术后结石清除状态根据术后1个月的腹部平片进行评估。分析3种结石评分系统与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估计出血量、住院天数、血红蛋白下降量等临床数据的相关性,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3种评分系统的预测准确性。结果 90例患者结石清除率为72.2%(65/90),33例(36.7%)出现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平均(103.1±39.6)min,估计出血量平均(46.1±53.0)ml,总住院天数平均(15.3±5.2)d,术后住院天数平均(8.5±3.4)d,术后血红蛋白下降量(16.1±10.2)g/L。结石清除组和残留组的SHA.LIN评分分别为8.23和10.36分,S.T.O.N.E.评分分别为7.05和8.16分,CROES列线图分别为188.50和143.8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3项评分均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无相关性(P均>0.05)。SHA.LIN评分与估计失血量(P=0.028)、手术时间(P=0.006)、术后住院天数(P=0.001)、血红蛋白下降量(P=0.014)相关;S.T.O.N.E.评分与估计失血量(P=0.047)、手术时间(P=0.012)、术后住院天数(P=0.005)、血红蛋白下降量(P=0.011)相关;CROES列线图与估计失血量(P=0.045)、手术时间(P=0.040)、血红蛋白下降量(P=0.013)相关。在Logistic回归模型中,SHA.LIN评分(OR=2.491)、S.T.O.N.E.评分(OR=3.030)及CROES列线图(OR=0.973)均与结石清除状态相关。SHA.LIN、S.T.O.N.E.评分及CROES列线图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8(95% CI=0.711~0.905)、0.748(95% CI= 0.632~0.864)和0.770(95% CI=0.664~0.877)。SHA.LIN评分与S.T.O.N.E.评分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CROES与另外两种评分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HA.LIN评分、S.T.O.N.E.评分及CROES列线图均能有效预测PCNL术后清石率,SHA.LIN评分对术后清石率的预测能力比S.T.O.N.E.评分更强。但是3项评分均不能预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甄宏楠,田园,沈晶,马佳彬,王文惠,管慧,苗政,张园,胡克,张福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9, 41(4): 501-505.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128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宫颈癌放疗患者性生活质量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3年12月至2018年12月诊治的205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女性性功能指标量表对患者性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状况、职业等)和治疗资料(临床分期、治疗方式等)。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及Kruskal-Wallis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各因素对宫颈癌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宫颈癌放疗患者普遍存在性生活障碍,总分5.5(3.6,16.3)分,各子量表得分分别为性欲望1.20(0,1.80)分、性唤醒0.90(0,1.80)分、阴道润滑0.30(0,3.30)分、性高潮0(0,2.80)分、满意度2.40(1.60,3.60)分、性交痛0(0,2.80)分。年龄(P=0.010)、放疗结束时间(P=0.008)、婚姻状况(P=0.020)、家庭状况(P=0.010)及职业(P=0.024)是影响宫颈癌放疗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因素。结论 宫颈癌放疗患者性生活质量受多重因素影响,应选择性地对患者进行治疗、心理、放疗后性生活等方面的指导,改善宫颈癌放疗患者的性生活质量。

  • 王征,杨红,金梦,张慧敏,陈轩馥,武美序,国明月,黄常志,钱家鸣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9, 41(4): 506-511.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124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低氧环境对结肠细胞DLD-1屏障蛋白影响及补偿机制。方法 将DLD-1分别给予低氧(l% O2)、维生素D(100 nmol/L)及低氧联合维生素D处理48 h。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紧密连接蛋白封闭小带-1(ZO-1)、闭锁蛋白、Claudin-1和上皮细胞钙黏蛋白及维生素D受体(VDR)的表达情况。采用慢病毒包装的方法建立DLD-1的VDR稳转敲降细胞系及对照,给予低氧处理后,检测上述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LD-1低氧处理48 h后紧密连接结构蛋白闭锁蛋白、Claudin-1及VDR表达均增加(P均<0.001),低氧+维生素D联合处理组较单独维生素D处理组除闭锁蛋白、Claudin-1及VDR表达增加外,ZO-1及上皮细胞钙黏蛋白表达也明显增加(P均<0.001)。VDR敲降细胞系低氧处理后,ZO-1(P<0.001)、闭锁蛋白(P<0.05)、Claudin-1(P<0.01)及上皮细胞钙黏蛋白(P<0.001)表达均显著降低。结论 VDR对于低氧状态下结肠细胞系DLD-1肠上皮屏障蛋白表达有调节作用,提示VDR通路可能为低氧环境下保护肠黏膜屏障的另一重要机制。

  • 朱燃,庞钧译,杨春明,霍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9, 41(4): 512-516.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084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脑(脊)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血管外皮细胞瘤(HP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织化学特点、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8至2018年诊断为脑(脊)膜SFT/HPC的所有病例资料、大体特征、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结果 共7例脑(脊)膜SFT/HPC,平均年龄49岁,男女比例2∶5。肿瘤平均直径4 cm。7例均行肿瘤切除术,6例位于脑膜、1例位于脊膜。镜下检查显示肿瘤由圆形、椭圆形或长梭形细胞形成,可见稀疏区及密集区数量不等的胶原带及“鹿角样”分支血管。2例为WHO Ⅰ级,2例为WHO Ⅱ级,3例为WHO Ⅲ级。免疫组织化学显示7例CD34和波形蛋白阳性(7/7,100%),4例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6阳性(4/6,66.7%),7例上皮膜抗原、S-100阴性(7/7)和6例孕激素、生长抑素受体2阴性(6/6),Ki-67指数从<1%到15%。5例有随访资料,均健在,其中1例复发;2例失访。结论 SFT/HPC在脑(脊)膜少见,临床上难与脑(脊)膜瘤等相鉴别,免疫组织化学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6和CD34联合应用有助于疾病的确诊。

  • 张颖,罗渝昆,张艳,张明博,广旸,谢芳,姜波,唐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9, 41(4): 517-523.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099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结果、BRAF V600E基因突变检测及两者联合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7月行甲状腺结节FNA及BRAF V600E基因突变检测,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PTC的患者,分别比较其临床、病理特点与BRAF V600E突变、FNA结果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263例PTC患者,FNA诊断敏感度为86.3%(227/263);BRAF V600E基因突变率为85.9%(226/263),其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突变率为91.1%(153/168),非PTMC突变率为76.8%(73/95)。共225例患者进行淋巴结清扫,淋巴结转移率为35.6%(80/225),其中PTMC转移率为23.8%(34/143),非PTMC转移率为56.1%(46/82);包膜外侵犯的患者占9.9%(26/263)。年龄≥45岁(P=0.043)、FNA诊断为恶性或可疑恶性(P=0.011)、肿瘤最大径≤1 cm(P=0.001)、原发肿瘤分期为T1(P=0.039)者BRAF V600E突变率更高,而不同性别、包膜侵犯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下BRAF V600E突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NA诊断敏感度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NA与BRAF V600E双阳性的患者与其他患者进行比较,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FNA明确诊断为恶性、BRAF V600E基因突变及两者联合阳性与PTC侵袭性病理特征无相关性,在是否扩大手术范围中的指导价值受限。

  • 沈慧,许琪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9, 41(4): 524-528.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1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2种常用培养方法得到的星形胶质细胞进行生物学功能上的比较分析。方法 用啮齿类新生儿大脑星形胶质细胞分离培养方法培养原代星形胶质细胞,用胎牛血清分化神经干细胞制备分化星形胶质细胞。显微镜下观察2种星形胶质细胞的细胞形态并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量,10种细胞因子处理2种细胞后检测GFAP等的变化,用表达谱芯片检测GFAP、谷氨酸合成酶(GS)、转运蛋白(xCT)、神经调节蛋白-1(NRG)、谷氨酸受体蛋白(NMDA)、脂蛋白脂肪酶(LPL)等基因的表达并进行比较。结果 2种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和GFAP表达量不同,表达谱芯片检测结果显示原代星形胶质细胞GFAP、GS、xCT、NRG、NMDA、LPL基因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分化星形胶质细胞。10种细胞因子的处理均不能使原代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升高,但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可以使分化的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升高。结论 与分化的星形胶质细胞相比,原代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更类似于反应态星形胶质细胞,而TGF-β可促进分化细胞向反应态细胞过渡。

  • 闫焱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9, 41(4): 529-535.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160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模型小鼠认知功能和海马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雄性3~4月龄C57BL/6J小鼠54只随机分为3组(n=18),分别为对照组、手术组、手术+NAC组。在异氟醚吸入麻醉下,手术组和手术+NAC组小鼠行左下肢胫骨骨折内固定术。手术+NAC组分别于麻醉前30 min、术后3 h和6 h腹腔内注射NAC 150 mg/kg,对照组和手术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术后第3天利用随机数字表法每组随机取6只小鼠,行Morris水迷宫测试小鼠空间认知和记忆功能,术后第7天完成测试。术后第1、3天取小鼠海马组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浓度,Western blot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Nrf2和HO-1的蛋白与mRNA表达。结果 3组小鼠的游泳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2.135,P=0.114);与对照组和手术+NAC组小鼠相比,手术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延长(P<0.01),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1),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减少(P<0.01)。与对照组相比,手术组和手术+NAC组术后1 d海马组织IL-6和MDA含量均明显增高(P均=0.000),术后第3天手术组仍高于对照组(P=0.000),手术+NAC组IL-6(P=0.251)和MDA(P=0.103)含量降至对照组水平;与手术组相比,手术+NAC组术后第1、3天海马组织IL-6和MDA含量均明显降低(P均=0.000)。与对照组相比,手术组和手术+NAC组海马组织Nrf2和HO-1蛋白表达均增高(P均=0.000);与手术组相比,手术+NAC组海马组织Nrf2和HO-1蛋白表达均明显增高(P均=0.000)。与对照组相比,手术组和手术+NAC组Nrf2和HO-1 mRNA表达在术后第1天均明显增加(P均=0.000),手术+NAC组明显高于手术组(P=0.000)。术后第3天,Nrf2和HO-1的 mRNA表达进一步增强。结论 NAC预处理后的POCD小鼠降低海马组织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改善认知功能,此作用与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相关。

  • 综述
  • 李奇,杨俊,杨简,杨英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9, 41(4): 536-540.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090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细胞凋亡在维持机体正常发育以及内环境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对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产生影响。研究表明心肌细胞凋亡参与了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含胱天蛋白酶富集功能域凋亡抑制因子(ARC)是迄今为止唯一在心脏特异性高表达的抗凋亡蛋白,并可通过其抗凋亡能力发挥心肌保护作用。本文就ARC的结构和特点、ARC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予以综述。

  • 徐宵寒,虞雪融,黄宇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9, 41(4): 541-547.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067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围手术期限制性输血策略认为异体红细胞输注的阈值可放宽至外周血血红蛋白浓度(Hb)<7~8 g/dl。限制性输血不仅有助于节约库存血,也可减少感染、免疫、容量负荷等方面的输血不良反应。从病生理角度,由于机体存在增加心输出量、调节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率、扩张肺血管等代偿机制,故一定范围内Hb的下降未必导致缺氧。在接受髋关节手术、感染性休克和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中,限制性输血可使其获益;而在合并冠心病或接受心脏手术患者中,限制性输血可能与不良预后相关。多个学会发布的指南从不同角度推荐了限制性红细胞输注的适用范围,其中多将Hb<7 g/dl作为异体红细胞输注的指征之一,对Hb 7~10 g/dl者需依据预期出血量、患者代偿能力和代谢率具体分析。

  • 申婕, 曾志辉, 杨雷, 曾茂君, 欧阳喆深, 赵明一, 杨明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9, 41(4): 548-555.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08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白血病是发生于血液系统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增殖性疾病,临床以化学药物治疗为主,但其复发及耐药仍是难题和瓶颈。最新研究显示组蛋白甲基化是通过调控基因转录参与了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过程的表观遗传调节机制之一。另有研究显示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6A(KDM6A),又称X染色体上普遍转录的四肽重复序列(UTX),与多种肿瘤尤其白血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KDM6A通过将H3K27me3去甲基化为H3K27me2或H3K27me1激活基因的表达;还可通过非去甲基化酶功能调控靶基因转录的激活,参与形成与Set1结构域相关的蛋白质复合体的亚基继而调节H3K4me1表达;与酵母交配型转换/蔗糖不发酵复合物的结合,从而促使染色质构象开放;促进H3K27ac生成。本文全面阐述KDM6A(UTX)结构和生物活性的最新进展,重点讨论其在白血病中的作用,为白血病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 邓雷弘,龚芸,黄晓林,巢海潮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9, 41(4): 556-561.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064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外泌体是细胞主动分泌的一种直径30~100 nm的囊泡状小体,其内容物含有蛋白质、脂质及RNA等多种成分。外泌体参与介导细胞间的通讯,参与炎症反应、细胞增殖与分化、组织修复、免疫信号通路转导及应激反应等体内多种生理及病理进程。大量研究显示外泌体可以调节、维持自身免疫性疾病,尤其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与进展,其可能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新的诊断标志物及潜在的治疗载体。

  • 柏小寅,吴东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9, 41(4): 562-565.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074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急性胰腺炎是指多种病因引起的胰酶激活,继以胰腺局部炎性反应为主要特征,伴或不伴有其他器官功能改变的疾病。炎症因子的产生及释放是其发病机制的重要环节。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作为最常见的抗炎药物,已被应用于治疗多种炎症性疾病。近年来,诸多研究表明其代表性药物吲哚美辛可预防具有高危因素患者的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但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作用,尤其是在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及预防器官衰竭方面的作用尚不明确。大部分动物实验显示NSAIDs具有器官保护作用,但现有初步临床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将有助于阐明NSAIDs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意义。

  • 王栋梁,宋海栋,许可,刘如恩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9, 41(4): 566-571.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150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癫痫发病率高且病因复杂,治疗相对棘手。新诊断的癫痫患者,若接受规范、合理的抗癫痫药物治疗,大约70%的患者癫痫发作可以得到控制。近年来,新型抗癫痫药物逐渐问世,作为目前抗癫痫药物的有效补充,为癫痫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掌握新型抗癫痫药物的药动学、疗效、耐受性等特点,有助于为患者提供安全、正确、合理、规范的治疗。

  • 病例报告
  • 韩文广,薛华丹,潘卫东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9, 41(4): 572-574.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079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支气管源性囊肿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发育异常,是由原始前肠产生的胚胎异常发展而来。多发生在纵隔支气管周围,发生在胃的支气管源性囊肿很罕见。北京协和医院于2018年4月2至9日收治了1例胃支气管源性囊肿,主要讨论影像学特点及临床表现。

  • 邓婉玲,李娟,朱亮,何铭,薛华丹,金征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9, 41(4): 575-578.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082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典型影像学表现为胰腺腊肠样弥漫肿大,也可表现为局灶性肿块且难以与胰腺肿瘤区分,而多灶占位样表现较少。本文报告1例表现为多灶占位的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且本病例展现了病灶增大并融合至典型影像学表现的过程。

  • 卫生健康事业发展70年巡礼
  •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9, 41(4): 579-57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9, 41(4): 580-58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