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第43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1-08-30
  

  • 全选
    |
    封面和目录
  •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1, 43(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著
  • 孙兴雅,刘馨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1, 43(4): 501-506.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366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蛇床子素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增殖、凋亡和自噬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Tca8113细胞,并将细胞分为不加药的对照组和分别加入40、80、120、160 μmol/L蛇床子素的实验组。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实验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蛇床子素对Tca8113细胞的增殖作用,通过Hoechst33342染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蛇床子素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24 h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活化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及LC3、P62的表达情况。结果 蛇床子素可以明显抑制Tca8113细胞增殖,且药物对细胞的抑制率呈浓度依赖性;细胞集落形成能力降低;Hoechst33342染色和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蛇床子素呈浓度依赖性诱导细胞死亡;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蛇床子素能上调Bax和活化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同时增加LC3Ⅱ、P62的表达,降低LC3Ⅰ的表达。结论 蛇床子素能抑制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促进细胞凋亡并抑制细胞自噬流、自噬途径损伤而抑制细胞自噬有关。

  • 解鸿翔,沈燕,庞珍珍,孙彬,王珍妮,谢姝惠,周永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1, 43(4): 507-512.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374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41 ℃水浴30 min纠正血常规检测中冷凝集现象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工作中遇到的2例含有高效价冷凝集素的样本,分别在室温、37 ℃和41 ℃水浴不同时间后进行血常规分析,观察血常规各项检测参数的变化;同时对标本进行涂片染色镜检,观察红细胞分布情况。收集74例无冷凝素的血常规标本,将标本41 ℃水浴后检测结果与室温检测结果进行一致性和可比性验证。结果 2例冷凝集标本在室温检测时红细胞计数(RBC)和红细胞压积(HCT)明显降低,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异常升高,血红蛋白(HGB)与RBC比例明显异常,涂片染色镜检见红细胞大量聚集成团。37 ℃水浴不同时间后,RBC、HCT、MCH和MCHC均得到明显改善,但镜检仍有红细胞聚集成团现象。41 ℃水浴30 min后,两例标本RBC明显升高,HCT、MCH和MCHC亦趋于正常,镜检可见红细胞均匀分布。74例标本在41 ℃水浴30、60 min后的检测结果分别与室温下检测结果相比,各项目相对偏差符合率均≥80%,结果具有可比性。结论 对于含有高效价冷凝集素的标本可以考虑41 ℃水浴后再进行血常规检测,以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

  • 徐宏燕,刘雅倩,刘凯波,齐庆青,冯星淋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1, 43(4): 513-520.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317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北京市产前超声筛查人员情况,对未来产前超声筛查人员数量及内部结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方法 基于北京市2007至2015年产前超声筛查人员资质数据库,从超声筛查人员的地区、年龄、职称等分布情况了解2007至2015年以来产前超声筛查人员构成的变化趋势,并根据现有变化趋势构建预测模型,预测北京市2016至2020年产前超声筛查人员数量及内部结构状况。结果 2007至2020年产前超声筛查人员数量呈现上升趋势,预测2020年达到1269人;期间人员学历、职称呈现下降趋势,工作年限逐渐缩短,大部分集中在5年以下,住院医师比例维持在26.6%,人员进修比例逐年增加,到2020年底达到43.2%。结论 通过ARIMA模型对超声筛查人力资源变化趋势进行预测,提示在产前超声筛查人员的管理上,应加强对年轻人员的培训,并尽可能为其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

  • 何苑,石春蕊,光奇,骆志成,郗群,韩磊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1, 43(4): 521-530.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304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定量评估兰州地区空气污染物PM2.5、PM10、NO2和SO2浓度对特应性皮炎门诊人次的影响。方法 收集 2013年1月至2017年12 月特应性皮炎患者的门诊资料和同期气象及环境污染物资料。采用基于泊松分布广义相加模型在控制季节性和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基础上,研究PM2.5、PM10、NO2和SO2浓度对就诊人次影响的滞后效应。结果 在单污染物模型中,PM2.5、PM10均在滞后当日(lag0)时对特应性皮炎门诊人次的影响最明显,但无统计学意义;NO2也在lag0时影响最明显,并存在滞后效应,其浓度每增加10 μg/m3,特应性皮炎门诊人次的超额危险度(ER)及95%可信区间(95%CI)为1.95%(95%CI=1.09%~2.8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O2在滞后第6天(lag6)时影响最明显,SO2浓度每升高10 μg/m3,门诊人次增加1.52%(95%CI=0.48%~2.5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对不同性别、年龄、季节分析后显示,女性比男性对PM10和SO2敏感,PM10和SO2每上升10 μg/m3,女性门诊人次分别增加0.02%和2.47%。而男性对PM2.5及NO2敏感,PM2.5和NO2每上升10 μg/m3,男性门诊人次分别增加0.47%和1.78%;气态污染物(NO2、SO2)影响≤2岁人群高于其余年龄人群,NO2和SO2每上升10 μg/m3,≤2岁人群门诊人次分别增加2.35%和1.5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13~59岁人群对NO2浓度的升高敏感,NO2每上升10 μg/m3,13~59岁人群门诊人次分别增加1.39%;NO2在冷暖季节时期对门诊人次有影响,ER值分别为2.35%和1.89%,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颗粒物(PM2.5、PM10)在冬季门诊人次影响明显,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M2.5和NO2,PM10和NO2以及SO2和NO2对特应性皮炎总门诊人次的交互作用明显。在双污染物模型中,引入PM2.5、PM10和SO2,NO2对特应性皮炎门诊人次影响较单污染物模型明显增加,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兰州市空气污染物(PM2.5、PM10、NO2、SO2)与特应性皮炎门诊人次密切相关,并且NO2和SO2浓度升高更易增加特应性皮炎的发病风险。

  • 谢朝云,陈东,刘福翔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1, 43(4): 531-535.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327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儿鼓膜穿孔相关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2017年2月至2020年5月1274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儿临床资料,对其鼓膜穿孔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274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儿鼓膜穿孔67例,鼓膜穿孔发生率为5.27%;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病持续时间(t=2.381,P=0.017)、患儿合并上呼吸道感染(χ2=12.228,P=0.000)、肺部感染(χ2=5.242,P=0.022)、慢性鼻窦炎(χ2=12.715,P=0.000)、腺样体肥大(χ2=4.783,P=0.029)、鼓室积脓(χ2=16.020,P=0.000)、使用抗菌药物时间(t=-2.277,P=0.025)、联合使用抗菌药物(χ2=5.587,P=0.018)、发病至根据药敏选用抗菌药物时间(t=3.716,P=0.000)、血清降钙素原(t=2.599,P=0.009)、外周血白细胞计数(t=2.196,P=0.031)等11个因素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儿鼓膜穿孔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发病持续时间(OR=4.854,95%CI=2.675~8.806,P=0.000)、患儿合并上呼吸道感染(OR=6.506,95%CI=3.213~13.171,P=0.000)、慢性鼻窦炎(OR=7.866,95%CI=3.780~16.370,P=0.000)、鼓室积脓(OR=2.625,95%CI=1.442~4.777,P=0.002)、发病至根据药敏选用抗菌药物时间(OR=5.107,95%CI=2.129~12.248,P=0.000)等5个因素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儿鼓膜穿孔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早期治疗、保持咽鼓管通畅、引流鼓室积脓、预防慢性鼻窦炎与上呼吸道感染发生、早期做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并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等为主的综合措施,可减少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儿鼓膜穿孔发生率。

  • 柳江枫,杨晔宏,武乐,杨俊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1, 43(4): 536-544.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396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检测自然衰老小鼠肝脏与血清的代谢组学改变情况。方法 取10只2月龄小鼠与10只18月龄小鼠,分离生理条件下的肝脏和血清做样本制备,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做代谢物鉴定与定量,对过滤后的高质量数据做整体分析、差异筛选和差异代谢物功能分析。结果 质谱负离子和正离子模式在小鼠肝脏分别鉴定到242和399个代谢物,在小鼠血清分别鉴定到265和230个代谢物,年轻与年老小鼠代谢组的整体区分较小。衰老肝脏鉴定的上调代谢物涉及核黄素代谢、糖代谢和花生四烯酸代谢等通路,下调代谢物涉及嘧啶代谢、嘌呤代谢、甘油磷脂代谢、谷胱甘肽代谢和烟酰胺代谢。血清中伴随衰老改变的代谢物与多种核酸代谢相关途径相关,如嘧啶代谢、嘌呤代谢、一碳单位池、氨糖及核糖代谢等途径。结论 衰老小鼠肝脏及血清可能存在核酸代谢通路紊乱,本研究为衰老相关机制研究及干预途径选择提供了数据支持。

  • 陈慧,周静,黄倩,司明玉,苏小游,李静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1, 43(4): 545-550.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315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西部地区高校不同专业(文科、理工科、医学类)大学生对人乳头瘤病毒(HPV)及其疫苗的认知、HPV疫苗接种现状及接种意愿进行调查研究,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高校HPV健康教育及HPV疫苗在大学生中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西部地区成都市某高校的大一学生开展线上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大学生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881名研究对象,其中男生419名、女生462名,女生疫苗接种率为3.5%(16/462)。分别有59.1%、67.5%、56.3%的学生表示听说过HPV、HPV相关疾病和HPV疫苗。仅有10.4%、10.6%、27.8%的学生知晓“感染HPV通常不会引起症状”、“HPV感染通常是一过性的,多数可自愈”、“HPV感染非常普遍”。女生、医学生的认知合格率优于男生、非医学生(P=0.035,P=0.021)。有65.7%的学生表示愿意接种HPV疫苗,HPV疫苗接种费用昂贵(50.8%)、担心疫苗的副作用(46.3%)、没有性生活(43.4%)是学生不愿接种的主要原因。性别、父母受教育水平、二类疫苗接种史、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性行为史及HPV认知水平是影响接种意愿的因素。结论 本研究大一女生预防性HPV疫苗接种率低,对HPV及其疫苗认知不足,亟需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尤其需要注重对HPV病毒感染,HPV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副作用等知识的宣教。同时应重视男生、非医学生的健康教育。

  • 黄菲玲,胡惠英,张素菡,李瓅,张莉,陈小霞,张楚辞,钟红秀,姚爱民,刘翠英,张宁芝,薛小文,马良坤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1, 43(4): 551-557.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3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移动医疗平台用于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规范化管理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纳入295例GDM孕妇,计算机生成随机数字将受试者随机分为传统管理组和移动医疗管理组。传统管理组实行GDM规范化管理,移动医疗管理组在传统管理的基础上辅以移动医疗管理。记录并比较两组孕妇血糖控制情况,以及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早产、胎膜早破、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畸形、分娩方式和新生儿转归等差异。结果 移动医疗管理组孕妇血糖控制合格率优于传统管理组[(67.22±22.76)%比(60.69±2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两组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早产、胎膜早破、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畸形、分娩方式和新生儿转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移动医疗用于GDM规范化管理可提高GDM孕妇的血糖控制率,但并未改善妊娠结局。由于干预时间较短,移动医疗对妊娠结局的改善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

  • 曹剑,王志伟,丁宁,王客非,金征宇,李单青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1, 43(4): 558-562.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408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吲哚菁绿在胸腔镜下肺小结节手术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1年2月采用吲哚菁绿进行术前定位并接受胸腔镜下肺小结节(直径小于1 cm)切除术的45例病例资料,对患者的年龄、病灶直径、结节距胸膜距离、结节密度、吲哚菁绿定位成功率、定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吲哚菁绿定位靶病灶的成功率100%,平均结节大小6.3 mm,结节距壁层胸膜(10±11)mm,59枚结节定位后CT扫描发现局部少量气胸13例(22.0%),少量出血4例(6.7%),手术成功率100%,术后病理证实肺腺癌43例(72.9%)。结论 吲哚菁绿在胸腔镜下肺小结节手术定位中定位成功率高,安全性良好。

  • 杜铁宽,宁晓红,朱华栋,史迪,李佳颐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1, 43(4): 563-570.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359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国内急诊医师对缓和医疗的认知和相关能力现况。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中国115名三级医院急诊医师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面对终末期患者/家属的感受、态度;对缓和医疗的认知;个人缓和医疗能力。结果 对缓和医疗认知程度自评为“不了解”、“部分了解”和“充分了解”的急诊医师占比分别为25.2%、59.1%、15.7%。参加过缓和医疗相关讲座的医师32人(27.8%),其自评认知程度更高(P=0.002)。微信(39.1%)、媒体(36.5%)、口口相传(33.0%)是急诊医师获得缓和医疗知识的前3位途径。68.7%的急诊医师面对终末期患者有“无力感”,60.9%和59.1%的医生感到纠结和担心死亡引发纠纷。急诊医师在缓解患者撤除呼吸机后的呼吸困难[3(2,4)]、消除临终恐惧心理[3(3,4)]等方面的能力自评指数较低。急诊医师对缓和医疗的认知程度(自评)与大部分的缓和医疗能力自评指数项呈正相关。结论 讲座对急诊医师的缓和医疗认知程度有显著影响;在自评中,多数缓和医疗能力项与缓和医疗认知程度呈正相关。面对终末期患者时,多数急诊医师存在无力、纠结、担心纠纷等情绪,在缓解患者撤除呼吸机后的呼吸困难、消除临终恐惧心理等方面的能力自评指数较低,相关培训可作为重点。

  • 王童博,周红,张晓杰,孙崇源,郭春光,陈应泰,周爱萍,金晶,赵东兵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1, 43(4): 571-578.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326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新辅助治疗后胃癌病理完全缓解(pCR)的相关影响因素并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8年1至12月新辅助治疗胃癌根治术490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影响胃癌病理完全缓解及预后的风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纳入的490例患者中41例达到pCR,pCR率为8.3%(41/490)。新辅助放化疗组pCR率为16.0%,新辅助化疗组为6.4%。多因素分析显示新辅助放化疗(OR=4.401,95%CI=2.023~9.574,P<0.001)、术前治疗疗效为部分缓解(OR=40.492,95%CI=5.366~305.572,P<0.001)是新辅助治疗后pCR的独立预测因素。预后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呈低分化(HR=1.809,95%CI=1.104~2.964,P=0.019)、贲门-胃底-胃体部肿瘤(HR=2.025,95%CI=1.497~2.739,P<0.001)、术中清扫淋巴结≤15枚(HR=1.482,95%CI=1.059~2.073,P=0.022)、术后出现并发症(HR=1.625,95%CI=1.156~2.285,P=0.005)是新辅助治疗后行胃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后病理达到完全缓解(HR=0.153,95%CI=0.048~0.484,P=0.001)及术后接受辅助化疗(HR=0.589,95%CI=0.421~0.823,P<0.001)是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新辅助治疗后获得pCR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可以获得满意的远期生存,并且是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相较于单纯化疗,术前放化疗可以显著提高局部进展期胃癌的pCR率。

  • 张晓欢,刘梦琦,胡敏,王燕一,陈志晔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1, 43(4): 579-583.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307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3D-T2加权成像序列采用多平面重建技术测量闭口位及张口位翼外肌长度评估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TMD)患者翼外肌收缩程度。方法 对2019年11月至2020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放射科门诊就诊的17例TMD患者[年龄(29.82±10.70)岁,男性8例、女性9例]及13名正常志愿者[年龄(23.54±3.31)岁,男性6例、女性7例]行闭口位及张口位颞下颌关节磁共振三维T2加权成像。根据关节盘位置分为TMD并关节盘不可复性移位组(TMD-DDwoR)、TMD并关节盘可复性移位组(TMD-DDwR)、TMD并关节盘无移位组(TMDwoDD)及正常对照无关节盘移位组(NCwoDD)。采用多平面重建技术分别测量闭口位及张口位翼外肌上腹最大长度。统计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置换检验。结果 TMD-DDwoR组[(3.36±1.96)mm]翼外肌张口位收缩程度显著小于TMDwoDD组[(7.90±3.95)mm]、NCwoDD组[(8.77±3.13)mm](F=12.891,P=0.000)及TMD-DDwR组[(7.12±3.69)mm](χ2=5.314,P=0.031)。结论 本研究证实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移位患者翼外肌收缩程度减低,为TMD患者关节盘移位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影像学证据。

  • 阎琳,宋青,肖静,张颖,罗渝昆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1, 43(4): 584-589.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327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粗针穿刺评价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9月行射频消融(RFA)治疗单发低危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190例,随访时间均大于12个月,其中女性142例、男性48例,年龄20~74岁,肿瘤平均体积(106.29±96.15)mm3。RFA术后1、3、6、12个月及随后每半年行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评估消融灶体积、颈部淋巴结及甲状腺实质情况。于术后第3或6个月对消融灶中心部、周边部及周围正常甲状腺实质分别行粗针穿刺(CNB)评价消融疗效。结果 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为(30.04±12.41)个月,体积由(106.29±96.15)mm3缩小至(1.47±8.00)mm3,体积缩小率为(99.08±4.32)%。术后两枚消融灶病理阳性,均出现在消融灶周边部,随即进行补充消融。随访过程中,无患者出现复发转移。所有患者的手术及CNB均顺利进行,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CNB是一种便捷有效的评价低危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消融有效性的检查方法,可在消融术后早期发现残留肿瘤。

  • 李依洲,张欣,张爱金,雷争辉,张莹莹,冯博,赵继志,孔亚群,安普根,杨文东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1, 43(4): 590-594.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33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西藏拉萨市城镇小学生口腔健康状况和口腔保健意识,为当地口腔疾病防治和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在拉萨市城关区20所小学中,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2所小学的藏族学生共504名,进行口腔检查和问卷调查。结果 该人群恒牙患龋率和龋均分别为75.00%和2.18±1.91,窝沟封闭率为3.77%,龋齿充填率为6.81%,第一恒磨牙患龋率为47.62%。女性的恒牙龋均和第一恒磨牙患龋率显著高于男性(P=0.001,P=0.007),氟牙症患病率为61.51%,牙石检出率为71.83%。恒牙患龋率的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口腔健康重要性认知、口腔就诊意愿和牙科就诊经历是恒牙患龋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拉萨地区小学生恒牙龋病患病率高,治疗率低,口腔卫生不良,口腔保健意识差,需继续加强对学校学生和家长的口腔健康宣教工作和医疗资源投入。

  • 李宣,王文鹏,周敏,徐晓蕊,高吉照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1, 43(4): 595-602.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364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G蛋白偶联受体(LGR)5/6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39例经诱导化疗后第33天骨髓达完全缓解的ALL患儿,诱导化疗前作为初发组,经诱导化疗第33天骨髓达完全缓解时作为缓解组,根据危险度分层再分为低危(n=16)、中危(n=9)和高危组(n=14)。30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患儿为对照组。留取初发组、缓解组及对照组骨髓血3 ml,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骨髓细胞中LGR5和LGR6 mRNA的相对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骨髓细胞中LGR5和LGR6蛋白的相对表达。结果 初发组LGR5 mRNA(0.850±0.279)及蛋白(0.083±0.027)的相对表达均低于缓解组(mRNA:1.418±0.324,蛋白:0.130±0.033)与对照组(mRNA:1.541±0.409,蛋白:0.138±0.041)(PmRNA=0.000,P蛋白=0.000),初发组LGR6 mRNA(2.444±1.160)及蛋白(0.298±0.088)的相对表达均高于缓解组(mRNA:0.886±0.390,蛋白:0.111±0.039)与对照组(mRNA:0.928±0.373,蛋白:0.094±0.037)(PmRNA=0.000,P蛋白=0.000)。在初发组中,低危患儿LGR5 mRNA(1.004±0.284)及蛋白(0.097±0.030)的相对表达均高于中危(mRNA:0.728±0.239,蛋白:0.071±0.022)和高危患儿(mRNA:0.752±0.222,蛋白:0.074±0.020)(PmRNA=0.012,P蛋白=0.016),低危患儿LGR6 mRNA(1.822±0.979)及蛋白(0.245±0.077)的相对表达均低于中危(mRNA:2.954±1.039,蛋白:0.338±0.081)和高危患儿(mRNA:2.827±1.165,蛋白:0.333±0.075)(PmRNA=0.016,P蛋白=0.004)。在缓解组中,低危患儿LGR5 mRNA(1.597±0.329)及蛋白(0.150±0.035)的相对表达均高于中危(mRNA:1.277±0.288,蛋白:0.117±0.029)和高危患儿(mRNA:1.305±0.253,蛋白:0.116±0.023)(PmRNA=0.012,P蛋白=0.006),低危患儿LGR6 mRNA(0.662±0.334)及蛋白(0.089±0.034)的相对表达均低于中危(mRNA:1.066±0.273,蛋白:0.130±0.033)和高危患儿(mRNA:1.027±0.405,蛋白:0.126±0.038)(PmRNA=0.007,P蛋白=0.007)。结论 LGR5和LGR6的表达与儿童ALL的发生和危险度有关,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党为人民谋健康的100年专栏
  • 蔡石鹰,汪庆,朱钦磊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1, 43(4): 603-606.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445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人民健康。从土地革命时期开始,就探索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卫生与健康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全社会福利化的卫生与健康发展政策体系,在当时艰苦的经济条件下,初步保障了全国人民健康。改革开放以来,卫生与健康政策先后经历了市场化、回归公益性、打造健康中国3个阶段,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机制改革,有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断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卫生健康事业新需求。

  • 综述
  • 孙超,雷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1, 43(4): 607-611.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259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真皮乳头细胞(DPC)是毛囊周期性更新的组织中心。一方面它通过旁分泌的方式分泌大量的细胞因子,刺激隆突区上皮干细胞和黑素细胞干细胞(MeSC)分化、增殖和移行,启动毛发生成。另一方面DPC通过调节干细胞的微环境,譬如真皮乳头的大小、真皮乳头与隆突区的距离以及毛囊隆突区周围的淋巴引流与神经支配等协调完成对毛发生长周期的调节。最新研究显示DPC至少有4个细胞亚群,分别诱导单谱系瞬时扩增上皮细胞形成多层同心圆排列的毛干与毛鞘。还发现持续的心理应激可导致支配隆突区的交感神经过度活跃,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大量的去甲肾上腺素可诱导MeSC快速增殖,导致MeSC库耗竭和毛干色素脱失。通过对DPC促毛发生长和黑素生成的分子调节机制的认识,有望在体外大规模培养DPC用于细胞移植治疗人类秃发疾病。

  • 李帅妮,倪晓莎,胡文奕,高雅婷,林颖,楼妍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1, 43(4): 612-619.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188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适配干预(AI)是一种以满足个体需求为导向,通过在决策点对个体的适配变量进行动态评估,及时调整并制定个性化方案的干预方法学。本文回顾AI的起源与发展,论述AI的核心要素即干预结局、干预方案、决策点、适配变量和适配规则,以及AI的分类。结合文献分析,从干预设计的优化方案与实施要点进行展望,以期为健康行为干预的研究发展提供依据。

  • 江唯希,任建丽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1, 43(4): 620-627.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282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肿瘤多药耐药(MDR)是指肿瘤细胞在多种机制的介导下,失去对传统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导致化疗疗效降低。研究认为,包括细胞膜转运蛋白介导的药物外排、肿瘤组织中特殊的微环境、细胞DNA自我修复及抗凋亡、上皮-间质细胞转化等在内的多种因素均可能是导致MDR形成的原因。细胞膜转运蛋白介导的药物外排是指由于肿瘤细胞膜表面ATP结合盒转运蛋白表达上调,导致经由该通道“泵出”细胞外的抗肿瘤药物量增加,降低细胞中的药物浓度从而形成细胞耐药。采取有效的方法抑制由细胞膜转运蛋白过表达引起的药物外泵可能是逆转MDR的关键。多功能纳米粒子作为一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的药物递送系统,已经在抗肿瘤治疗中呈现出诸多优势。此外,经合理设计的纳米粒子还可以结合多种策略协同化疗克服肿瘤多药耐药。本文详细综述运用多功能纳米给药系统结合不同MDR逆转策略,如药物共递送、外界响应及靶点修饰等干预细胞膜转运蛋白外排作用的相关研究,为纳米给药系统下一步的开发以及逆转手段的制定提供参考。

  • 陈雯奕,钱玥,陈天云,顾小萍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1, 43(4): 628-633.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314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类与神经炎症、氧化应激、衰老等多种因素有关的疾病,可导致认知及运动功能障碍。近年多项研究提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与适应性免疫反应有关,CD4+T细胞作为适应性免疫细胞参与其中。CD4+T细胞可根据不同的途径分化成不同的功能亚群,包括辅助性T细胞亚群及调节性T细胞亚群等,不同亚群可对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和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进展产生不同的调节作用。本文主要综述CD4+T细胞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 陈力,朱梦柳,孔祥溢,王翔宇,王仲照,方仪,王靖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1, 43(4): 634-641.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33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盘状蛋白结构域受体1(DDR1)是受体酪氨酸激酶重要家族成员之一,可以与其配体胶原蛋白特异性结合,导致位于胞内区的酪氨酸激酶缓慢而持续的磷酸化,而异常的酪氨酸激酶的活化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炎性反应、纤维化等相关。DDR1参与细胞的黏附、迁移、增殖、分泌细胞因子及细胞外基质的重塑,在人体多种病理生理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DDR1在乳腺癌及其他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乳腺癌及其他肿瘤的防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 徐乐吟,来志超,冯逢,刘暴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1, 43(4): 642-648.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268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技术是一种无创、定量、无需使用外源性对比剂的灌注评估手段,目前已被应用于肾脏灌注评估中。本文简要介绍这一技术的原理,并总结其在健康人、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脏病、肾血管疾病、肾肿瘤、肾移植等方面的应用。

  • 薛鹏,唐朝,江宇,乔友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1, 43(4): 649-652.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337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为宫颈癌预防及研究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目前我国宫颈癌防控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建设宫颈癌防治信息化平台成为了重要趋势。本文从以人群为基础的宫颈癌筛查数据整合及宫颈癌防治信息化平台建设的重要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及推动其建设的有效策略等方面进行阐述,为今后建设防治宫颈癌的信息化平台提供参考。数字化时代下建设宫颈癌防治信息化平台对“全球消除宫颈癌”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深远意义。

  • 严艺,徐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1, 43(4): 653-658.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304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导致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原因,本文围绕与手术治疗相关的过程进行探讨,对现有证据进行总结,从对机体的影响、手术治疗的优势、患者选择和手术方式的选择、围手术期管理、手术疗效评估5个方面展开分析,最后提出对未来科研工作的展望,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 病例报告
  • 肖俊彦,陈迪,刘文静,闵寒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1, 43(4): 659-662.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336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眼内炎在玻璃体切除术后的发生率极低,在硅油眼中更为罕见。硅油对微生物的细胞膜有毒性作用,并可以导致其缺乏营养,被认为可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硅油眼术后混合性眼内炎,特别是革兰阴性菌的感染报道较少。通过回顾1例由病原菌检测诊断证实的硅油眼中混合感染摩氏摩根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眼内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诊疗经过,提高对混合性感染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 赵宁,王波涛,陈志晔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1, 43(4): 663-668.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293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垂体转移瘤是一种少见的从全身各部位恶性肿瘤转移至垂体所致的颅内恶性肿瘤。常见垂体转移瘤为富血供,位于垂体后叶和/或垂体柄,病灶呈浸润生长,磁共振T1加权成像呈低信号,T2加权成像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多呈明显强化。而少血供垂体转移瘤在磁共振图像上与垂体大腺瘤相似,难以鉴别。现报道2例经病理确诊的少血供垂体转移瘤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期总结少血供垂体转移瘤的影像学鉴别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