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第45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3-04-30
  

  • 全选
    |
    封面和目录
  •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感染与控制
  • 邓乐乐, 李桂莲, 陈涛, 韩雅俊, 王金龙, 张慧, 成君, 何广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2): 171-177.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呼吸道传染病威胁着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感染控制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和阻断传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本文收集我国自2018年1月1日起有关感染控制的文献和资料,从组织管理、管理控制、环境与工程控制和个人防护等方面分析感染控制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在感染控制组织管理、管理控制、环境与工程控制和个人防护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薄弱环节,不同地区、层级医疗卫生机构感染控制工作开展不均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公共场所感染控制工作有待加强,亟需加大感染控制工作的执行力度,把感染控制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一是科学合理地应用现有的感染控制产品;二是应用现代高新技术研发高效、便捷的感染控制新工具;三是创建数字化/智慧化感染控制监测与研发应用平台,以更有效地遏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 任艳丽, 陈彬, 蒋健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2): 178-184.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497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耐多药结核病(MDR-TB)已成为全球结核病防治工作的主要挑战之一。尽管我国MDR-TB防治工作已开展多年,但治疗成功率提升缓慢,提示在防治工作质量上可能存在管理的不足。因此,基于患者路径来分析MDR-TB防治现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总结了在诊疗路径中的MDR-TB患者脱失现状和在全路径中影响患者转归的因素,为MDR-TB防控提供参考。

  • 论著
  • 彭岳, 杨妙, 林江, 赵铁建, 刘鹏, 刘茜玉, 郭伟倩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2): 185-192.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2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珍珠水解液对肝纤维化时肝窦毛细血管化病变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 合浦珍珠水解液与肝窦内皮细胞(HSEC)和肝星状细胞(HSC-LX2)共同孵育,采用MTT比色法测定HSEC和HSC-LX2的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测定HSC-LX2的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情况,透射电镜观察HSEC的窗孔及基底膜等微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 瘦素激活后,HSC-LX2细胞活性显著增高(P=0.041),HSEC则出现细胞活性显著降低(P=0.004)、窗孔数量减少、窗孔直径下降、连续基底膜形成等肝窦毛细血管化现象。瘦素干预后给予低、中、高不同浓度珍珠水解液治疗,各浓度组均可使缩小及消失了的HSEC窗孔发生增多和扩大(低浓度组:P=0.020;中浓度组:P=0.028;高浓度组:P=0.032),使HSEC外成片的基膜变得稀薄甚至消失(低浓度组:P=0.020;中浓度组:P=0.028;高浓度组:P=0.032);使活化的HSC-LX2活力下降(低浓度组:P=0.018;中浓度组:P=0.013;高浓度组:P=0.009),并诱导其发生细胞凋亡(低浓度组:P=0.012;中浓度组:P=0.006;高浓度组:P=0.005)。随着珍珠水解液给药浓度上升,干预肝窦毛细血管化的效果有梯度增高,具有剂量依赖性(低浓度组:P=0.020;中浓度组:P=0.028;高浓度组:P=0.032)。高浓度珍珠水解液干预肝窦毛细血管化的效果强于治疗剂量的秋水仙碱(P=0.034)和丹参酚酸B(P=0.038)。结论 合浦珍珠水解液可使HSEC细胞的活性增加、窗孔面积恢复、基底膜消失,使激活的HSC-LX2细胞丧失活力并发生凋亡,具有针对HSEC及HSC-LX2的显著的抗肝窦毛细血管化药理学作用。

  • 冷芳群, 周奕杉, 廖晨帆, 杜艳, 吴玉菊, 王睿乾, 蔡正杰, 周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2): 193-199.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15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四川省农村地区居民常见症状的就医延迟现状,并探索影响四川省农村地区居民常见症状就医延迟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9年7月在四川省自贡市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研究对象,采用入户面对面问卷访谈的方式收集数据。本研究以过去1年在家居住半年以上且最近1个月有就医经历的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就医延迟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342名,就医延迟发生率为13.45%(46/34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65岁人群相比,≥65岁人群更可能发生就医延迟(OR=2.187,95%CI=1.074~4.457,P=0.031),农村居民对乡镇卫生院的总体质量评价评分越高,越不容易发生就医延迟(OR=0.854,95%CI=0.735~0.992,P=0.039)。结论 四川省农村居民常见症状的就医延迟行为的发生情况较低,农村居民的年龄和居民对乡镇卫生院的总体质量评价均不同程度影响四川省农村地区居民的就医延迟的发生,建议重点增强农村老年人的疾病预防意识,并通过增加对乡镇卫生院的卫生资源投入,加强人才引进和能力培训,提高乡镇卫生院的卫生服务总体水平,引导居民及时利用卫生资源,减少就医延迟的发生。

  • 华宝来, 肖娟, 赵永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2): 200-205.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26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在中国血友病A患者中评估用于指导使用无血浆/血清方法制备的基因重组人凝血因子Ⅷ剂量的管理工具myPKFiT对维持凝血因子Ⅷ活性水平至目标阈值和药代动力学参数的预测效果。方法 以中国既往接受过治疗的血友病A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的研究(登记号:CTR20140434)中的9例重型血友病A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myPKFiT对维持一定目标凝血因子Ⅷ活性阈值下的重组人凝血因子Ⅷ剂量进行预测,并评估myPKFiT对个体药代动力学参数的预测性能。结果 对于基于6种稀疏采样和2种给药方案的共12个方案组合,57%~88%的受试者可在至少80%的给药间隔内保持在目标凝血因子Ⅷ活性阈值1 U/dl(1%)之上。使用myPKFiT从稀疏采样获得的清除率及至凝血因子Ⅷ活性 1%时间的估计值与从密集采样中获得的数据相当。结论 myPKFiT能够提供足够的剂量预测值以使中国重型血友病A患者的凝血因子Ⅷ活性水平维持在稳态下的目标阈值以上,且对清除率和至凝血因子Ⅷ活性 1%的时间等关键药代动力学参数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

  • 王涛, 余超, 俞国涛, 周伟, 祝玲娟, 黄晓, 鲍慧慧, 程晓曙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2): 206-212.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在高血压人群中不同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清甘油三酯与葡萄糖乘积指数(Ty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胰岛素抵抗代谢指数(METS-IR)]以及联合两指数预测糖尿病风险的效果。方法 于2018年3至8月,对江西省婺源县居民进行高血压普查。通过面对面个人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及实验室检查等方式收集患者信息,按是否患有糖尿病分组,进行组间基本特征比较。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胰岛素抵抗指数与糖尿病的关系,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比较各指数及联合指数预测糖尿病的效果。结果 纳入14 222例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63.8±9.4)岁,其中糖尿病患者2616例。与非糖尿病高血压人群相比,糖尿病人群的TyG(t=50.323,P<0.001)、TG/HDL-C(Z=17.325,P<0.001)、METS-IR(t=28.839,P<0.001)均较高。多因素分析显示,各胰岛素抵抗指数与糖尿病风险均呈正相关。各胰岛素指数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TyG(0.770)、METS-IR(0.673)、TG/HDL-C(0.620),并且TyG与TG/HDL-C(Z=42.325,P<0.001)、TyG与METS-IR(Z=17.517,P<0.001)、TG/HDL-C与METS-IR(Z=10.502,P<0.001)两两之间比较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胰岛素抵抗指数升高可增加糖尿病风险。相较于TG/HDL-C及METS-IR,TyG指数及联合指数预测糖尿病效果更好。

  • 吕洋洋, 卢阳阳, 黄海群, 郑婷婷, 颜雷雷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2): 213-220.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系统分级复温模式对低体温创伤患者不同时段全因死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收治的236例修正创伤评分<12分的低体温创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系统分级复温组和传统复温组,每组118例。研究的主要结局事件是伤后15 d内全因死亡。次要结局事件是伤后3、7、30 d内全因死亡。结果 13.98%(33/236)的患者在伤后15 d内死亡,14.83%(35/236)的患者在伤后30 d内死亡,所有死亡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6(4,10) d。与传统复温组比较,系统分级复温组的复温后2 h体温更高(P=0.001),复温干预前后体温变化更大(P=0.0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系统分级复温组的15 d(27.3%比72.7%,P=0.005)和30 d(25.7%比74.3%,P=0.002)死亡率低于传统复温组。Kaplan-Meier分析显示系统分级复温组患者的生存时间长于传统复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采用系统分级模式复温是伤后生存时间的强保护因素(HR=0.450,P=0.042)。进一步对各时段全因死亡的发生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协变量后,采用系统分级复温模式对患者发生伤后15 d和30 d内全因死亡的OR值分别为0.289和0.286(P=0.008,P=0.005),复温后2 h体温与伤后30 d内全因死亡的发生呈负相关(OR=0.670,P=0.049)。结论 系统分级模式复温是创伤低体温患者伤后生存时间的保护因素,采用系统分级复温模式是伤后15 d和30 d内全因死亡发生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复温后2 h体温有望成为低体温创伤患者伤后30 d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应用系统分级复温模式能够降低创伤患者的死亡率。

  • 谢朝云, 韦波, 王有才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2): 221-226.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456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采用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1204例老年(≥60岁)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死亡率,分析死亡影响因素。结果 1204例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老年AECOPD患者中,167例(13.87%)死亡;多因素分析提示,血浆降钙素原≥0.5 μg/L(OR=2.762,95%CI=1.920~3.972,P<0.001)、每天有创通气时间≥12 h(OR=2.202, 95%CI=1.487~3.262, P<0.001)、多重耐药菌感染(OR=1.790,95%CI=1.237~2.591,P=0.002)、氧合指数<39.90 kPa(OR=2.447,95%CI=1.625~3.685,P<0.001)、糖化血红蛋白>6%(OR=2.288,95%CI=1.509~3.470,P<0.001)、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评分≥25 分(OR=2.126,95%CI=1.432~3.156,P<0.001)6个因素为序贯机械通气治疗AECOPD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口腔护理>2次/d(OR=0.676,95%CI=0.457~1.000,P=0.048)与排痰次数>2次/d(OR=0.492,95%CI=0.311~0.776,P=0.002)是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老年AECOPD患者死亡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老年AECOPD患者死亡与多种因素有关。重点关注重症患者、提高氧气流量、恢复氧合功能、减少不必要有创通气时间、控制血糖、防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每天做2次以上口腔护理、每天做2次以上排痰是减少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老年AECOPD患者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 原慧芝, 朱学研, 杨立明, 张晓暄, 李忻阳, 谢彤, 翟婧竹, 庄小花, 崔文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2): 227-234.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13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肺炎克雷伯菌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的治疗结果、预后及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为肺炎克雷伯菌PDAP的防治提供临床证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1日至 2019年12月31日在4个腹膜透析中心随访的PDAP患者临床资料,通过比较肺炎克雷伯菌PDAP与大肠埃希菌PDAP,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结果及预后。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技术失败的生存曲线。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肺炎克雷伯菌PADP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结果 4个腹膜透析中心586例患者发生1034例次PDAP,其中肺炎克雷伯菌PDAP 21例次,大肠埃希菌PDAP 98例次。肺炎克雷伯菌PDAP发生率为0.0048次/患者年。2014至2019年肺炎克雷伯菌PDAP发生率在0.0024~0.0124次/患者年。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后显示,肺炎克雷伯菌PDAP的技术失败率较大肠埃希菌PDAP更高(P=0.0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长透析龄是肺炎克雷伯菌PDAP当次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82,95%CI=1.011~1.158,P=0.023)。对肺炎克雷伯菌敏感率最高的5种抗生素是阿米卡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哌拉西林、头孢替坦,均为100%,耐药率最高的依次是氨苄西林(81.82%)、头孢唑林(53.33%)、四环素(50.00%)、头孢噻肟(43.75%)、氯霉素(42.86%)。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PDAP的预后较大肠埃希菌PDAP差,且长透析龄是肺炎克雷伯菌PDAP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

  • 汤绚丽, 杜园园, 余瑾, 叶田, 朱虹, 陈银凤, 李晓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2): 235-244.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2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肾组织血小板反应蛋白1型结构7A域(THSD7A)及神经表皮生长因子样蛋白-1 (NELL1)检测在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阴性膜性肾病中的诊断及治疗指导意义。方法 选取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2014至2021年肾穿刺活检确诊为PLA2R阴性膜性肾病共116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THSD7A及NELL1的阳性表达情况,比较各组间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与预后。结果 116例PLA2R阴性膜性肾病中THSD7A阳性23例,NELL1阳性9例,其中两者双阳性1例。THSD7A阳性较阴性者IgG4阳性率更高(P=0.010);膜性肾病 Ⅰ 期占比更少,Ⅱ 期占比更多(P=0.002);基底膜增厚更明显(P=0.034)。NELL1阳性较阴性者C1q及IgG2的阳性率更低(P=0.029,P=0.001);炎细胞浸润更多(P=0.033);多部位沉积物更少(P=0.001);基底膜增厚更不明显(P<0.001);不典型膜性肾病比例更低(P=0.010)。继发因素分析显示THSD7A阳性者有1例确诊为乙状结肠癌,NELL1阳性者均未发现恶性肿瘤。生存分析提示THSD7A阳性组肾病复合缓解率(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显著低于阴性组(P=0.016),而NELL1阳性组肾病复合缓解率显著优于阴性组(P=0.015),两指标单一阳性组间比较显示NELL1单一阳性组肾病复合缓解率显著优于THSD7A单一阳性组(P<0.001)。结论 THSD7A及NELL1阳性膜性肾病更倾向于原发性膜性肾病,且无恶性肿瘤提示价值,但对膜性肾病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李如然, 张扬, 沈菲, 葛许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2): 245-250.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供需双方异同点,提出改善针对功能社区的全科医疗服务方案建议,引导功能社区人群高效利用社区全科医疗服务资源,纳入分级诊疗管理。方法 自行设计中青年、全科医生两份调查问卷,于2021年7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分别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双方对未签约家庭医生的主要原因认知一致,分别是对全科医生不了解和面对面沟通机会少;服务形式双方认知一致,均对微信、门诊面诊、互联网医疗接受度高;服务内容双方认知有差异,中青年需求度排名前3名的是上级医院预约挂号及转诊,用药指导,中医推拿、针灸等,全科医生自评供给力最高的是个性化体检项目指导及报告解读,最低的是中医推拿、针灸等。结论 供需双方的需求和供给存在异同点,建议从鼓励全科医生走进功能社区、增进了解、精准服务形式、改善服务内容、增强服务特色分步推进对功能社区的全科医疗服务。

  • 杨根欢, 廖鹏志, 汪岩, 贾玉龙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2): 251-256.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17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开放手术重建颅外段椎动脉的临床疗效并总结其治疗经验。方法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血管外科2018年9月至2022年6月应用开放手术重建颅外段椎动脉的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椎动脉不同部位病变的治疗策略、手术的适用范围、临床疗效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11例行椎动脉V1段-颈总动脉转位术、2例行椎动脉V1段内膜剥脱术、2例行椎动脉V3段-颈外动脉搭桥术或转位术。手术时间120~340 min,中位手术时间240 min。术中出血50~300 ml,中位出血量100 ml。颈总动脉阻断时间12~25 min,中位阻断时间16 min。围手术期均无心脏意外、脑过度灌注综合征、脑出血及淋巴漏的发生。术后脑梗死1例,不完全性Horner综合征3例。15例患者获随访4~4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6个月。随访期间吻合口及桥血管均通畅,无新发脑梗死,无颅内缺血表现。结论 开放手术重建颅外段椎动脉安全可行、效果确切,需根据不同病变部位采取个体化的重建策略。

  • 黄小静, 张天聪, 高雪梅, 何翠, 宦宣容, 李远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2): 257-263.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15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应用微流控芯片技术和流式细胞术体外分析剪切力作用下替格瑞洛的抗血小板疗效。方法 采用微流控芯片技术检测300/s、1500/s剪切率条件下替格瑞洛对血小板聚集行为的影响,以血小板聚集体表面覆盖率为量化指标,计算替格瑞洛半抑制率;运用光学比浊法验证替格瑞洛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效应;应用微流控芯片构建体外狭窄血管模型,探究高剪切率作用下血小板反应性,并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替格瑞洛对高剪切诱导活化的血小板膜表面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和P-选择素(CD62P)表达的影响。结果 在300/s、1500/s剪切率流动条件下,替格瑞洛呈浓度依赖性抑制血小板聚集,300/s较1500/s抑制程度更明显(P均<0.001),当浓度≥4 μmol/L时几乎完全抑制血小板聚集;替格瑞洛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效应与流动条件下的结果相似,亦呈浓度依赖性抑制血小板聚集;替格瑞洛能够抑制PAC-1和CD62P的表达。结论 应用微流控芯片技术分析血小板聚集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活化,与仅用ADP诱导的基于聚集的分析相比,可确定不同患者对替格瑞洛反应的差异性。

  • 彭可玲, 刘永铭, 贾晓艳, 王华, 苟春丽, 薛丽丽, 邹全, 张文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2): 264-272.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27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2DM)相关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心脏结构功能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连续入选2009年4月至2020年12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老年心血管科收住的新诊断HFpEF患者783例,应用超声心动图和组织多普勒技术系统评价心脏结构功能,根据是否合并T2DM将其分为HFpEF+T2DM组(n=332)和HFpEF组(n=451),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进行1∶1匹配,HFpEF+T2DM组、HFpEF组各成功匹配264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配对后的HFpEF+T2DM组进一步分为尿蛋白正常组(UAER<20 μg/min)、微量蛋白尿组(UAER 20~200 μg/min)和大量蛋白尿组(UAER>200 μg/min)3个亚组。比较不同组间合并症、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心脏结构功能的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UAER等指标与心脏结构功能损害的关系。结果 HFpEF+T2DM组高血压(P=0.001)、冠心病(P=0.036)患病率高于HFpEF组,体重指数(P=0.005)大于而年龄(P=0.020)小于HFpEF组,糖尿病病程10(3,17)年。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年龄和合并症比例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FpEF+T2DM组室间隔厚度(P=0.015)、左心室后壁厚度(P=0.040)、左心室质量(P=0.012)均大于HFpEF组,舒张早期二尖瓣环室间隔部(P=0.030)及侧壁部(P=0.011)运动速度小于HFpEF组,二尖瓣早期充盈速度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速度比值大于HFpEF组(P=0.036);糖化血红蛋白与左心室质量独立相关(P=0.011),尿白蛋白排泄率自然对数值与反映心脏结构功能的室间隔厚度(P=0.004)、左心室后壁厚度(P=0.006)、左心室质量(P<0.001)、二尖瓣舒张早期最大充盈速度与二尖瓣舒张早期最大速度比值(P=0.049)独立相关。结论 T2DM相关HFpEF患者左心室室壁更厚,左心室质量更大,向心性重塑更明显,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及充盈压升高更严重,上述改变可能与高血糖及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有关。

  • 李敏, 慕创创, 张建运, 李刚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2): 273-279.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13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应用不同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成釉细胞瘤及牙源性角化囊肿进行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收集1000张成釉细胞瘤和牙源性角化囊肿患者的数字曲面体层片,选用ResNet(18、50、101)、VGG(16、19)、EfficientNet(b1、b3、b5)深度学习模型,对训练集中的800张曲面体层片经五折交叉验证的方法训练后对测试集中的200张曲面体层片进行鉴别诊断。同时,7名口腔放射专业医生对这200张曲面体层片进行诊断,并将二者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诊断准确率为82.50%~87.50%,其中EfficientNet b1准确率最高,为87.50%,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训练集和测试集本身之间比较,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训练集=0.998,P测试集=0.905)。7名口腔放射专业医生(2名高年资医生、5名低年资医生)平均诊断准确率为(70.30±5.48)%,且不同年资医生之间平均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3)。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口腔放射专业医生的诊断准确率(P<0.001)。结论 基于曲面体层片的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能够对成釉细胞瘤和牙源性角化囊肿做出较为准确的鉴别诊断。

  • 刘爽, 陈志晔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2): 280-284.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06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肝脏实性病变虚拟单能级成像的最佳成像参数。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行腹部光谱CT增强检查的病例,对其肝动脉期图像行碘浓度值测量及对不同单能级图像进行CT值测量,采用相关系数及变异系数进行分析。结果 相关系数分析显示动脉晚期肝脏实性病变在40、45、50、55、60、65、70 keV 能级CT值与碘浓度值间的平均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0.995、0.993、0.989、0.978、0.970、0.961。相关性比较证实40(P=0.007)、45(P=0.022)、50 keV(P=0.035) 能级的相关系数均显著高于55 keV能级的相关系数,40(P=0.134)、45 keV(P=0.368) 能级的相关系数与50 keV能级的相关系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病灶CT值在40、45、50 keV能级条件下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146、0.154、0.163。结论 40 keV 是虚拟单能级CT成像肝脏实性病变动脉晚期的最佳单能级,有助于肝脏疾病的检出。

  • 专家论坛
  • 余卫, 张在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2): 285-289.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年龄作为人口的基本标识,是医学领域中一个不可或缺的人口统计学特征。然而,医学领域中普遍存在着年龄人群划分标准不一及相关术语应用不清等问题,本文就国内外年龄人群的划分标准和术语使用及其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作一简述。

  • 综述
  • 唐文娇, 李燕, 郑宇欢, 张丽, 牛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2): 290-297.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478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尽管新药的进展使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生存得到明显改善,但复发难治MM仍缺乏有效治疗方案,且预后差。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治疗技术虽然在复发难治MM中有不错的疗效,但仍存在局限性,如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和脱靶效应等。自然杀伤(NK)细胞作为机体固有免疫的重要成分,在肿瘤免疫监视中发挥重要功能,因此基于NK细胞的嵌合抗原受体自然杀伤细胞(CAR-NK)免疫治疗技术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CAR-NK免疫治疗MM的研究显示,多个靶点可作为CAR-NK免疫治疗技术特异性治疗靶点,并且在MM细胞及动物实验中也证实其抗肿瘤效应。本文总结了MM肿瘤微环境中NK细胞抗肿瘤机制、生物学特点和功能缺陷情况,以及CAR-NK免疫治疗MM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

  • 杨振, 张明博, 罗渝昆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2): 298-302.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482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超声分子靶向造影剂通过外周静脉注射进入血液循环之后,与相应受体结合,增强了目标病灶的成像信号,可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分期、疗效评估及靶向治疗等。超声分子靶向造影剂还能通过微泡进行靶向药物或基因递送。纳米级的靶向造影剂还可透过血管内皮进入组织间隙内进行成像或治疗。超声分子靶向造影剂的研究目前多停留在临床前实验阶段,有一些临床试验已经在人体中开展,初步证实了靶向超声造影剂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超声分子靶向造影剂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 贾闵羽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2): 303-310.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494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在乳腺癌的研究中,尽管雄激素受体(AR) 在三阴性乳腺癌 (TNBC)中的预后价值存在争议,但已有研究表明,缺乏AR表达会加剧疾病进展。并且在TNBC亚型中,与AR(+)TNBC相比,AR(-)TNBC会因缺乏预后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更具侵袭性。随着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S期激酶相关蛋白2信号通路等新型治疗靶点以及新兴免疫疗法的深入研究,TNBC的治疗可选择方案也在不断增加。关于AR在TNBC中的作用机制,目前AR(-)TNBC肿瘤生物学的研究和新的生物标志物的文献仍然很少。本文总结了AR在TNBC中的研究现状,提出了TNBC未来研究的途径、潜在生物标志物和治疗策略。

  • 胡轩韩, 钱麟, 魏海彬, 徐智慧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2): 311-316.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495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勃起功能障碍(ED)是指阴茎持续不能达到和/或维持足够的勃起以获得满意的性生活。ED对于患者及其性伴侣的生活质量会带来较大的影响。近些年来,为阐明ED的病理生理机制,多种ED动物模型应运而生,并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啮齿类动物的海绵体神经(CN)在解剖上与人类相近,且具有性价比高、粗大易辨认等优势,逐渐成为ED动物模型的主流。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大鼠双侧CN损伤所致神经性ED动物模型的建立方式,总结了其模型的检测及评价指标,探讨了ED动物模型在基础实验研究当中的应用及进展。

  • 郭伟, 范帅华, 杜鹏程, 郭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2): 317-321.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499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血流感染(BSI)是由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的血液播散性疾病,可导致菌血症、败血症、感染性休克,严重危及人类生命健康。明确病原体是精准治疗BSI的重要核心。传统血培养是病原体诊断的金标准,其不足是耗时长,会产生假阴性结果等,在临床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纳米孔测序作为新一代测序技术,能快速检测病原体,完成耐药基因、毒力基因检测,可优化临床治疗。本文就纳米孔测序技术在BSI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 艾迪娜·艾斯克尔, 聂婧, 李霞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2): 322-326.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精神行为症状(BPSD)是痴呆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创造性艺术治疗(CAT)是痴呆患者安全且有效的非药物干预手段之一。本文通过检索文献,根据CAT的不同形式,分别阐述了4种最常见的CAT:艺术治疗、音乐治疗、舞蹈治疗和戏剧治疗对痴呆患者的疗效。尽管有各种不足,CAT是伴有BPSD痴呆患者干预治疗的一种安全、无创的新选择。

  • 董子漾, 李杨, 田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2): 327-333.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归纳总结患者报告结局评估量表(PROM)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的应用,为TKA围术期评估中PROM的选择提供参考,我们通过对近几十年来PROM在TKA中应用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总结出几种目前可用于TKA的PROM,并分析其问卷内容及应用特点。目前常见的可应用于TKA的PROM主要有西安大略与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评分、牛津膝关节评分、遗忘关节评分等,主要涉及了患者膝关节疼痛、功能等方面的内容,不同量表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也各不相同,临床中需要根据其特点具体选择,应用于TKA的膝关节评分系统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 王金浓, 田毅, 曹晴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2): 334-340.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神经系统疾病包括了多种神经退行性病变及其他脑损伤疾病,目前对于神经系统疾病有效治疗方案的相关研究仍在进行中。以往临床和基础研究已证实,传统雌激素治疗方法对神经系统有一定保护作用,但也会增加乳腺癌或子宫内膜癌发生的风险,而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的出现正好避免了此类风险发生。已有研究证实,他莫昔芬作为一种SERM,对神经系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本文总结了他莫昔芬在神经系统及认知功能方面的相关作用及机制,以期对未来指导他莫昔芬用于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及改善认知功能方面的研究提供帮助。

  • 全科医学专栏
  • 肖琦凡, 张羽, 郭丹, 朱宇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2): 341-345.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19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报道1例高龄跌倒后骨盆骨折危重症患者的综合救治经过,通过行多学科全面综合管理,以全科医学思维的角度强调心-身共同康复,实现家庭-医院协同照护,恢复了高龄患者的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以此病例为出发点,总结全科医学诊治理念及策略,为临床救治该类患者提供参考。

  • 病例报告
  • 董露露, 王璐璐, 张学谦, 郭卫娜, 王天俊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2): 346-350.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496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Wernekink连合综合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中脑梗死综合征,其主要表现为双侧小脑性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及腭肌痉挛等。国内少有病例报道,其中伴幻觉及不自主摸索的病例更为少见。现报道1例Wernekink连合综合征伴幻觉及不自主摸索患者的诊疗经过,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

  • 许峰, 沈珠, 陶宏, 朱珠, 陶家龙, 冯正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 45(2): 351-354. https://doi.org/10.3881/j.issn.1000-503X.15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在肿瘤免疫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也诱发了诸多免疫相关的不良反应。虽然ICI总体各级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但也有一些不良反应临床罕见,如免疫相关性胰腺炎。本文对1例晚期胃癌经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后并发免疫相关性胰腺炎的病例进行不良反应原因鉴别、处置分析,并探讨免疫相关性胰腺炎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以提高医师对ICI罕见不良反应的临床诊疗和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