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 第26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4-06-30
  

  • 全选
    |
    专家述评
  • 刘又宁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4, 26(3): 219-2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是发现于日本的新呼吸系统疾患,与种族相关抗原关系密切,是一种遗传相关性疾病。十四、十五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其有特殊疗效。该病及大环内酯类药物疗法的发现过程,提示我们应重视疾病的人种差别,不要轻易放过医疗过程中遇到的偶然现象。
  • 论著
  • 翟振国;王辰;刘艳梅;秦志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4, 26(3): 221-22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根据现有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综合评价低分子肝素(LMWH)和普通肝素(UFH)作为初始治疗方案,对非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PTE)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从1966年1月 ~ 2003年8月MEDLINE光盘数据库和1978年1月 ~2003年8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k)中,检索以非大面积PTE为研究对象,比较LMWH和UFH作为初始抗凝药物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并对RCT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5项RCT 999例患者入选。与UFH抗凝治疗比较,
  • 郭子建;朱元珏;谷丽;周欣;李丽君;田新伦;姚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4, 26(3): 227-2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对人肺成纤维细胞周期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方法 不同浓度的地塞米松作用于培养的人肺成纤维细胞,采用直接计数法测定细胞的增殖,PI propidium iodide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用特异的抗磷酸化抗体、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c-Jun N-末端激酶(JN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和p38蛋白的磷酸化,用特异的MAPK抗体分别检测相应的JNK、ERK和p38蛋白。结果 1×10-7mol/L和1×10-6mol/L地塞米松抑
  • 高金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4, 26(3): 232-23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酪氨酸硫化对补体第3成分片断a受体(C3aR)配基结合的意义。方法 体外构建全长人野生型C3aR及其突变型的表达质粒,并测定开放读框序列。证实序列正确后,转染人肾胚胎上皮细胞(HEK)293T 24h后用35S-蛋氨酸/半胱氨酸或35S-硫标记转染的HEK 293T细胞,48h后再进行免疫沉降实验。转染的HEK 293T细胞在24h后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细胞转染后48h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受体的表达水平,另一部分用于碘-125标记配基结合实验。测定转染了C3aR及其突变体的犬胸腺上皮细胞(Cf2Th
  • 论著摘要
  • 张力;宁晓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4, 26(3): 236-23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论著
  • 韩芳;陈尔璋;魏海琳;丁东杰;何权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4, 26(3): 237-2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不同睡眠时相对正常人呼吸控制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鼻罩经鼻测定11例正常人在非快动眼睡眠NREM I+II、NREM III+IV及快动眼睡眠REM睡眠期的口腔阻断压P0.1,呼吸中枢对低氧及高二氧化碳的反应性。结果 在各睡眠时相P0.1均与清醒时无明显差异(P>0.05),有效吸气阻抗P0.1·VT-1·Ti-1均升高(P<0.05);在NREM 睡眠期,低氧及高二氧化碳通气反应△VE/△SaO2、△VE/△PaCO2降低(P<0.05),但P0.1的低氧及高二氧化碳反应△P0.1/△S
  • 张晓彤;阮英茆;刘迎龙;于存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4, 26(3): 241-24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采用显微镜形态定量分析技术分析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患儿的肺血管组织形态学改变,为矫正畸形、选择手术方式提供病理参考指标。方法 分别选择同年龄组非心、肺源性疾病死亡患儿,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患儿肺组织标本各10例作为对照组和病变组。采用病理学形态定量分析技术,测量肺细小动脉平均中膜厚度百分比(MT%)和中膜面积百分比(MS%)、肺小血管密度(VPSC)、平均肺泡数(MAN)、肺泡平均内衬间隔(MLI)、肺实质占同切片肺总面积比例(PPA)、单位面积肺泡/血管比(A
  • 国家SARS防治紧急科技行动北京组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4, 26(3): 247-2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流行病学诊断依据与病死率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的304例SARS患者的流行病学证据(包括传播他人病例、群发病例和散发病例),对其与预后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SARS患者病死率为8.2%,不同流行病学诊断依据与病死率的关系显示,散发、群发和传播他人的患者有病死率增加的趋势,病死率分别为3.9%、11.4%和17.2%(χ2trend=7.561,P<0.01);经趋势卡方检验,SARS的病死率随年龄的增大而显著升高(χ2trend=27.024,
  • 国家SARS防治紧急科技行动北京组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4, 26(3): 251-25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恢复期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是否携带病毒及具有传染性。方法 选择SARS抗体(ELISA检测法)阳性的177例恢复期SARS患者,利用实时定量PCR法对患者的尿、粪便、咽漱液共531份标本中的SARS冠状病毒(SARS-CoV)核酸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177例患者中有49例(27.7%)标本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其中31例(17.5%)1种标本阳性,14例(7.9%)2种标本阳性,4例(2.3%)3种标本阳性。尿、粪便、咽漱液的检出阳性率分别为14.7%(26例)、11.9%(21例)
  • 龚凤英;邓洁英;史轶蘩;张殿喜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4, 26(3): 255-26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对大鼠垂体GH3细胞中人生长激素(hGH)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调节机制。方法 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方法。建立含hGH基因启动子(-484~30bp)和荧光素酶融合基因的稳定转染GH3细胞株,然后加入IL-1β或IL-1β与胞内信号转导途径的抑制剂,通过检测细胞培养液和细胞裂解液中GH的含量以及GH3细胞内荧光素酶的变化,反映IL-1β对GH分泌、合成、hGH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 IL-1β(10~104U/ml)均能刺激大鼠垂体GH
  • 毛映红;徐蓓;刘宝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4, 26(3): 263-26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动态观察鬼形红细胞中约氏疟原虫各期的形态特征。方法 用皂化和低渗技术,使约氏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溶血变成鬼形细胞,在扫描和透射电镜下观察不同生活史阶段的红内期疟原虫形态结构。结果 鬼形红细胞内的疟原虫形态结构完整 呈现红内期各期疟原虫的特征性结构,如红细胞膜源性纳虫空泡,指环样早期滋养体“褡裢”(brassiere)样早期裂殖体,裂殖体表面新生芽体和葡萄串样晚期裂殖体的外形;早期滋养体的胞口、食物泡和结晶样的疟色素颗粒,晚期滋养体的核质与核膜的增生及其增生核膜的衍化;裂体增殖过程中先行的团块
  • 论著摘要
  • 肖毅;黄席珍;邱长春;朱席琳;刘怡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4, 26(3): 267-26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论著
  • 薛华丹;金征宇;廖泉;王沄;赵文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4, 26(3): 268-27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无胆道造影剂胰胆管成像的可行性。方法 10例无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及24例怀疑胰腺癌患者,行多层螺旋CT腹部多期增强扫描检查。利用曲面重建CR。方法 对无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及胰腺癌患者的胰管、胆总管及壶腹部结构进行曲面重建。使用容积显示技术(VRT)、最小密度投影(MinIP)及间接最小密度投影法(IMinIP)分别对胰腺癌患者的胰胆管系统进行重建。分析无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曲面成像中胰管、胆总管及壶腹部成像情况,并统计其对正常胰管、胆总管、壶腹部的显示率。对怀疑胰腺癌患者的曲面重建、容积显
  • 谭小月;郑法雷;杨继红;段琳;李艳;周秋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4, 26(3): 274-27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骨形态形成蛋白-7(BMP-7)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类肾小管上皮细胞HKC转分化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HKC分为5组:(1)无血清培养基阴性对照组;(2)TGF-β1阳性对照组;(3)BMP-7单独作用组;(4)BMP-7与TGF-β1共同作用组;(5)BMP-7预处理后加入TGF-β1组。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HKC角蛋白(keratin)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E-钙粘素(E-cadherin)表达;流式细胞
  • 李莉;阮英茆;孟颖;陈颖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4, 26(3): 279-28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防治作用。方法 通过给金黄地鼠吸入烟雾或气道内注入弹性蛋白酶两种方法,经1~3个月建立COPD动物模型,并应用外源性PS进行防治。对动物肺组织行光镜、电镜观察及显微微机图像分析进行形态定量。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表面活性物质蛋白A(SP-A)的表达情况。结果 吸烟3个月及气道内注入弹性蛋白酶1和3个月,动物有明显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病理变化。应用PS防治1个月,肺组织病变无明显改善;防治3个月后,肺组织损伤明显减轻,肺泡Ⅱ型
  • 陈吉泉;罗文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4, 26(3): 285-28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不动杆菌所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临床特点。方法 采集45例由不动杆菌所致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下呼吸道及呼吸机通气环回路标本,对分离菌株以纸片法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45例患者中年龄> 60岁者31例;平均通气17 ± 11d,5d后发生VAP者占73.3%。全部患者均有基础疾病,其中最常见的为呼吸系统疾病37.8%、神经系统疾病22.2%和外伤22.2%。28.9%为混合感染。临床表现为发热、呼吸道脓性分泌物、肺部实变。X线主要以双下肺野斑片状阴影为主,病死率37.8%。分离菌株耐药率高,存
  • 王孟昭;蔡柏蔷;李龙芸;林江涛;苏楠;俞红霞;高和;赵建忠;刘丽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4, 26(3): 289-29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验证盐酸阿比朵尔在中国自然获得流行性感冒受试者中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和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共入组232人,入组条件为年龄≥ 18岁,≤ 65岁;发热≥ 37.8℃;符合流感疑似病例诊断标准;出现症状后不超过36h。合格的受试者随机接受盐酸阿比朵尔200mg或安慰剂治疗,每日3次,共5d。结果 疗效分析总体为PPi,即指按规定服用药物并完成所有随访且实验室检查证明为流感病毒感染的病例,试验组59例,对照组66例。两组疾病缓解率经生存分析Logrank检
  • 李中;张成;谢有梅;陈国俊;刘晓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4, 26(3): 294-29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骨髓间质干细胞(MSC)移植治疗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症(DMD)动物模型dko小鼠后肌组织dystroph/urtophin的表达情况。方法 用体外培养纯化的第5代MSC经尾静脉移植治疗dko小鼠,移植后5、10、15、20周分别取实验鼠腓肠肌组织做荧光免疫组化检测dystroph/urtophin的表达,计算阳性纤维的平均光密度。结果 传3代以上呈集落生长的MSC均一性好,静脉移植免疫反应低。移植后5~20周dko小鼠肌膜组织dystroph/urtophin免疫荧光表达强度有随着时
  • 刘中娟;任艳丽;林嘉友;倪安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4, 26(3): 298-30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Eotaxin)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ELISA方法测定38例过敏哮喘患者、28例非哮喘过敏体质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Eotaxin水平。结果 哮喘患者血清Eotaxin水平较非哮喘过敏体质患者及正常对照者显著增高(P<0.01)。哮喘急性发作患者Eotaxin水平较哮喘稳定组患者明显升高(P<0.001);哮喘急性期血清Eotaxin水平与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总数正相关(r=0.4196 P<0.001)。与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负相关
  • 孟颖;赵举;阮应茆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4, 26(3): 302-30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实验性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效果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 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缺血再灌注组(n=10,I/R组)和缺血再灌注PS干预组(n=10,PS组)。建立大鼠离体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测定缺血2h再灌注2h(I/R组)及缺血2h气管内注入PS后再灌注2h(PS组)的肺动脉压、肺湿/干重比;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肺组织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的变化;光、电镜观察肺病理学改变。结果 I/R
  • 高鹏;黄蓉;蔡柏蔷;刘鸿瑞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4, 26(3): 306-30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提高对淋巴管平滑肌瘤病(LAM病)的认识。方法 对我院近2年诊断的4例淋巴管平滑肌瘤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LAM病是一种原因不明,通常累及育龄妇女的罕见疾病,其可散发或与结节性硬化同时存在,组织学以肺实质不典型平滑肌细胞增生为特征,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乳糜性胸腹水、自发性气胸或错构瘤等。LAM病治疗困难,预后较差。结论 临床医生应掌握此病的特点,尽早诊断及治疗,以改善预后。
  • 康维明;廖泉;赵玉沛;胡亚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4, 26(3): 310-3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胰腺实质性假乳头状肿瘤(SPTP)的外科诊治。方法 对我院2000年5月 ~ 2003年11月手术切除的13例SPT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及分析。结果 SPTP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患者多表现为腹痛及占位性症状。实验室检查部分患者可出现胰腺外分泌功能下降,肿瘤标记物CA242轻度升高。B超、CT均表现为胰腺囊实性肿瘤,血管造影表现为少血供型占位。13例患者肿瘤均完整切除,病理显示肿瘤具有完整包膜,切面有出血及坏死。实质区由较为一致的小细胞及中等细胞构成,无明显异型性。囊性变区可见上皮假乳
  • 综述
  • 穆新林;李龙芸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4, 26(3): 313-3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肺癌早期已有微转移发生,肿瘤细胞进入血液循环是肿瘤发生远处转移的关键步骤之一。检测循环肿瘤细胞的方法,如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磁珠技术、流式细胞术、细胞自动检测系统已有较快发展。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将影响肺癌的临床分期和治疗。
  • 徐永健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4, 26(3): 319-32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茶碱因副作用多、治疗功效相对较低使其在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治疗中受到一定限制,但近年研究表明茶碱除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外,低剂量茶碱(血浆茶碱浓度小于10mg/L)还具有抗气道炎症及免疫调节作用,为茶碱在两种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又一理论依据。
  • 张力;程中伟;高金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4, 26(3): 323-32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分子靶向药物利用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间分子生物学上的差异,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最后使其死亡。本文介绍目前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几类分子靶向药物。
  • 程中伟;张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4, 26(3): 330-33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关于老年人晚期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化疗目前没有明确一致的意见,本文通过综合分析近几年国外相关文献,提出单药化疗方案应该成为老年ⅢB/Ⅳ期NSCLC患者的标准治疗。
  • 陈晓娟;王孟昭;徐凯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4, 26(3): 335-33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气管插管或切开后机械通气时湿化治疗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介绍各种湿化治疗的效果和湿化治疗中的细节。
  • 临床经验交流
  • 王咏梅;刘鸿瑞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4, 26(3): 338-33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病例报告
  • 张晓彤;王淑兰;李龙芸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4, 26(3): 340-34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院3例晚期重症支气管肺泡癌患者经新型靶向制剂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Gefitinib(Iressa)治疗取得显著疗效,提示Gefitinib可有效治疗晚期经含有铂类和/或泰索帝(TXT)治疗失败的细支气管肺泡癌及一般情况差、无法化疗的患者。
  • 论著摘要
  • 孙铁英;刘兵;扬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4, 26(3): 344-34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