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 第30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8-04-30
  

  • 全选
    |
    专家述评
  • 王佩燕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8, 30(2): 125-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我国城乡每年有大量创伤患者, 其中多发伤患者, 如严重交通伤患者死亡率较高。现行创伤急救体系的缺陷,如缺乏专职的创伤医师是造成多发伤高死亡率的根本原因之一。建立由创伤专职医师组成的完善的创伤急诊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 于学忠, 刘继海, 王 仲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8, 30(2): 128-1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过去的20年, 随着社会的广泛认可和需求的增加, 中国急诊医学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急诊医学发展的关键在于专业人才的培养。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切实加强目前国内的急诊医学教育, 如何在其发展方向、培训模式、学习内容、训练方法及质量控制等方面不断提高, 真正创建适合我国急诊医学发展的住院医师培训体系。
  • 论著
  • 陈旭岩, 刘新民, 冯莉莉, 唐朝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8, 30(2): 131-1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初步探讨血管活性多肽Apelin在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中的血浆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不同病程观察时间点(诊断当日、诊断第3日、诊断第10日)26例临床诊断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Apelin水平。结果 脓毒症患者Apelin水平较健康对照显著升高(P<0.01); 不同病程观察时间点间Apelin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1); 脓毒症休克患者Apelin水平较严重脓毒症患者显著升高 (P<0.01)。结论 血浆Apelin水平在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中存在某些变化, 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朱华栋, 于春华, 王厚力, 王 仲, 于学忠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8, 30(2): 136-1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亚甲蓝在重度失血性休克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兔失血性休克-复苏模型, 分为休克组、亚甲蓝组(复苏时应用亚甲蓝), 观察休克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一氧化氮(NO)、乳酸(LA)、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 及动物12 h存活率。结果 动物失血性休克后, 血浆TNFα、IL-6、IL-8、NO、LA水平较休克前显著升高(P<0.01); 复苏后, 亚甲蓝组动物MAP明显高于休克组(P<0.01), 而血浆中TNFα、IL-6、IL-8、NO、LA水平显著低于休克组(P<0.01); 两组动物的存活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尽管亚甲蓝未改善重度失血性休克动物的预后, 但能帮助升高并维持休克动物的血压, 对休克的治疗有一定价值。
  • 张海燕, 李春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8, 30(2): 140-1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无创机械正压通气在治疗急性左心衰竭过程中对血脑钠素浓度的影响。方法 将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无创通气组常规治疗左心衰竭加用无创通气15例, 未用呼吸机组常规治疗左心衰竭13例。选取10例健康成年人为正常对照组。采用ELASA方法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3、7 h血脑钠素浓度。结果 未用呼吸机组、无创通气组治疗前血脑钠素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 未用呼吸机组治疗后3、7 h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 而无创通气组较未用呼吸机组显著降低(P<0.05, P<0.01)。结论 血脑钠素在无创机械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过程中较未用呼吸机组显著下降。证明随着心功能好转, 血脑钠素浓度亦显著下降。
  • 梁 璐, 王 仲, 徐 军, 于学忠, 马 遂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8, 30(2): 144-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小容量高渗液体对感染性休克动物模型液体复苏的效果。方法 健康杂种犬24只, 随机分成高渗盐水组(HS组)、高渗盐水-羟乙基淀粉溶液组(HSS组)、生理盐水组(NS组)、羟乙基淀粉溶液组(HES组), 每组6只。注射内毒素制成感染性休克模型, 分别使用不同液体进行复苏, 使用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仪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管外肺水的变化。结果 4组均可以改善感染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指标, 与休克时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其中HES组持续效应最长, HS组和HSS组类似, HSS组略优于HS组, NS组的维持时间最短。NS组的血管外肺水增加, 其他3组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无论使用何种液体进行液体复苏, 都可以改善感染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小容量高渗盐水-羟乙基淀粉溶液同生理盐水、羟乙基淀粉溶液效果相似, 且不增加血管外肺水。
  • 刘业成, 齐志伟, 马 遂, 崔晓雨, 王厚力, 郭树斌, 王 仲, 于学忠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8, 30(2): 149-1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估缺血性脑卒中应激时胃黏膜细胞凋亡的状况, 探讨胃黏膜细胞凋亡和胃屏障形态学和功能的关系。方法 10只犬制作缺血性脑卒中模型, 另10只伪手术对照。制模后检测胃蔗糖通透性, 24 h后取全胃行大体病理分级和组织学积分, 同时测定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结果 实验组和伪手术组相比, 胃黏膜细胞凋亡显著增加(14.83±4.41 vs. 5.60±2.61, P<0.05); 胃黏膜细胞凋亡和蔗糖通透性 (r=0.89, P <0.05)、胃大体病理 (r=0.87, P <0.05)、胃组织学积分 (r=0.92, P <0.05) 均呈正相关。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虽未造成全身循环呼吸等明显改变, 但已引起细胞凋亡增加、胃黏膜屏障损伤, 且细胞凋亡增加与屏障功能损伤、大体病理改变同步发生, 提示屏障损伤的细胞基础可能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加速凋亡相关。
  • 郭伏平, 徐腾达, 杜铁宽, 王厚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8, 30(2): 153-1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甲状腺机能减退症致呼吸衰竭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4例甲状腺机能减退症合并呼吸衰竭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致呼吸衰竭时多见于老年患者, 多表现为黏液性水肿, 伴意识障碍、贫血、低钠血症, 多无呼吸系统症状, 病情进展中出现Ⅱ型呼吸衰竭。甲状腺机能减退症典型临床表现常被掩盖, 易漏诊。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后可改善低氧和高碳酸血症。结论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是呼吸衰竭少见原因之一, 机械通气辅助呼吸及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预后好。
  • 陈 颂, , 赖春辉, 吴小闲, 卢耀增, 卢 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8, 30(2): 156-1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猴免疫缺陷病毒SIVmac239毒株经静脉及直肠途径感染中国恒河猴后的生物学特性和症状表现, 并比较由感染途径不同导致的差异, 为该模型系统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以SIVmac239毒株经静脉感染19只中国恒河猴, 经直肠感染6只中国恒河猴, 观察至感染后232或168 d, 比较其抗猴免疫缺陷病毒(SIV)特异性抗体滴度、CD4+ T细胞数量、血浆病毒载量、淋巴结病理改变以及临床表现的变化。结果 所有猴均出现SIV抗体阳转。在静脉感染猴, 感染后10 d检测到SIV特异的IgM, 而直肠感染猴始终未能检测到。在感染后168 d, 静脉感染猴的SIV特异性IgG的平均水平较直肠感染猴高10倍。在观察期内, 直肠感染组的CD4+T细胞数下降不如静脉感染组显著。所有猴的血浆SIV载量均在感染后10~14 d达到高峰(107拷贝/ml左右), 约2个月后降至平台期(103~106拷贝/ml)。2只静脉感染猴及1只直肠感染猴在感染后150~210 d死于猴免疫缺陷综合征, 呈快速进展型改变。结论 SIVmac239毒株静脉及直肠感染接种中国恒河猴, 均可建立慢性的SIV感染, 其特征与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后的改变相似, 均可以作为良好的研究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动物模型, 尤其有助于预防性或治疗性AIDS疫苗的研究。
  • 宋 伟, 徐 颖, 金征宇, 王 沄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8, 30(2): 161-1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肺淋巴管肌瘤病的胸部、腹盆部的CT征象。方法 分析14例肺淋巴管肌瘤病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结果 14例患者的胸高分辨CT均表现为双肺直径小于1 cm的无壁或薄壁的囊腔。胸部的其他影像学异常包括:双肺非钙化微小结节1例、双肺斑片1例、胸膜下多发肺大泡3例、蜂窝肺1例、纵隔淋巴结肿大2例、心包积液1例、胸腔积液3例。9例患者出现腹盆部异常表现:肾及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腹膜后淋巴管肌瘤6例、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肿大1例、子宫肌瘤1例。结论 肺淋巴管肌瘤病具有特征性胸部CT表现, 常合并腹盆部病变, 其腹盆部病变有一定的特征性。
  • 方 华, 刘 进, 李昌熙, 王泉云, 左云霞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8, 30(2): 165-1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犬体外循环(CPB)中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PDTC)对红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12只犬随机分为对照组(n=6)和PDTC组(n=6), 建立CPB模型。PDTC组于CPB前静脉注射PDTC 30 mg/kg, 对照组于CPB前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CPB前、阻断30 min、阻断60 min、开放30 min和开放60 min时测定血浆白细胞介素 (IL) -lβ、IL-8、游离血红蛋白(F-HB)、丙二醛(MDA)、红细胞三磷酸腺苷(E-ATP)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E-SOD)水平。结果 阻断后各时间点对照组的血浆IL-lβ和IL-8水平均显著高于CPB前(P<0.01), PDTC组开放后血浆IL-lβ和IL-8水平显著高于CPB前(P<0.05,P<0.01); 两组血浆MDA和F-HB水平均显著高于CPB前(P<0.01); 两组E-ATP和E-SOD水平均显著低于CPB前(P<0.01)。PDTC组CPB后E-ATP水平和E-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而血浆IL-lβ、IL-8、MDA含量和F-HB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PDTC通过减轻CPB期间脂质过氧化反应和炎性反应对红细胞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 瞿宇晋, 宋 昉, 金煜炜, 王 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8, 30(2): 170-1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BH4D)患者6-丙酮酰四氢蝶呤合成酶 (PTPS)的基因突变特点, 为开展BH4D基因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PCR-序列分析法对5例疑似BH4D的高苯丙氨酸血症患儿及其父母进行PTPS基因突变检测; 应用序列比对和突变蛋白结构分析推测检测到的新突变的性质, 同时用人工引入酶切位点的酶切方法对正常人群进行新突变的筛查。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相关资料。结果 PTPS基因分析共检测出4种突变:N52S、P87S、D96N和L127F; 4例患儿的突变基因型为N52S/L127F、 P87S/D96N、N52S/D96N和D96N/-。其中L127F突变(c.379C>T)是首次报道的新突变, 筛查50例正常儿童未检测到该突变, 同时, 经序列比对和突变蛋白结构分析, 该突变位点在物种进化上是高度保守的。经基因分析和临床资料核实, 1例疑似病例排除了6-丙酮酰四氢蝶呤合成酶缺乏症的诊断。结论 BH4D患者的PTPS基因突变构成特点与以往国内研究一致。L127F突变可能为致病性突变, 与严重的临床表型相关联。
  • 温小恒, 陆星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8, 30(2): 175-1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胶囊内镜在克罗恩病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克罗恩病患者临床和胶囊内镜情况。结果 胶囊内镜下表现的轻重度与临床表现相符合。 结论 克罗恩病胶囊内镜下表现可成为病情判断的重要指标, 协助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
  • 周 璐, 金征宇, 张竹花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8, 30(2): 178-1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胸部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表现及全肺灌洗治疗后HRCT的变化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23人次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全肺灌洗治疗前后的HRCT资料。结果 全肺灌洗治疗前胸部HRCT表现为两肺弥漫性地图样分布边界清晰的斑片状磨玻璃影, 伴小叶间隔增厚, 呈“铺路石”征。全肺灌洗治疗后HRCT显示肺部磨玻璃影不同程度变淡, 范围缩小, 但仍遗留不同范围的网格状阴影及实变影。结论 肺泡蛋白沉积症的HRCT表现具有相对特征性, 即地图样分布的磨玻璃影伴小叶间隔增厚。全肺灌洗治疗后HRCT的表现明显改善。
  • 王颖林, 郭向阳, 徐仲煌, 黄宇光, 罗爱伦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8, 30(2): 182-1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应用咖啡因-氟烷骨骼肌收缩试验(CHCT)明确恶性高热(MH)的诊断。方法 对1例行胃癌根治术、在常规静脉吸入复合麻醉过程中出现MH临床表现的患者立即停止吸入异氟醚、停止手术, 采取物理降温等紧急抢救措施; 同时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血清和尿肌红蛋白, 取腹直肌进行CHCT。通过DNA测序对患者蓝尼定受体-1(RYR1)基因外显子2~18、39~46及90~104进行突变筛查。结果 患者血清、尿肌红蛋白及血清CK术后持续升高, 超过正常值30倍以上, 结合其他临床表现诊断该患者为MH发作。尽管氟烷试验阴性, 但是咖啡因试验阳性, 根据CHCT诊断标准, 确诊该患者为MH患者。患者的RYR1基因第6 724位碱基C突变为T(c.6 724C>T), 导致其编码的第2 206位氨基酸由苏氨酸变为甲硫氨酸(p.T 2 206M)。结论 CHCT可用于MH的明确诊断。
  • 苑丹丹, 崔剑峰, 刘 彬, 刘新伏, 张 询, 岑 尧, 王秀荣, 陈 汶, 乔友林, 段仙芝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8, 30(2): 187-1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妇女子宫颈鳞癌标本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率与型别分布, 为蒙古族妇女子宫颈癌的预防提供相关信息。方法 运用线形探针反向杂交技术检测标本中的HPV基因型别。结果 63例蒙古族子宫颈癌患者的子宫颈鳞癌蜡块组织标本中HPV总感染率为93.7%, HPV阳性率在不同临床分期与不同病理组织学分级的子宫颈鳞癌组织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HPV16亚型在不同年龄分组中的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感染率居前5位的是:HPV16(69.8%)、HPV18(4.8%)、HPV31(4.8% )、HPV39(4.8%)和HPV52(3.2%)。结论 HPV感染与蒙古族妇女患子宫颈鳞癌密切相关, HPV16型是蒙古族妇女子宫颈鳞癌的主要感染型别, HPV18、31、39型位居其后。HPV感染对蒙古族妇女子宫颈鳞癌的进展以及组织分化无影响。
  • 柳太云, 冯善伟, 李才明, 曾 缨, 姚晓黎, 黄 文, 张 成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8, 30(2): 191-1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MSCs)在mdx鼠体内的动态分布特点。方法 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hBM-MSCs, 将1×107个干细胞(0.3 ml)经尾静脉注入免疫抑制的mdx鼠(8~10周龄)体内。于移植后48 h、2、4、8、12、16、20、24周处死鼠, 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织器官的BrdU阳性细胞核数、骨骼肌人细胞核(Hu)及人抗肌萎缩蛋白(Dys)的表达, RT-PCR检测人Dys mRNA的表达。 结果 移植后4 周内, BrdU阳性细胞核可见于多数组织、器官, 其中以骨髓、肝、肺较多; 肝、肺BrdU阳性细胞核数4周后逐渐下降; 移植后48 h骨髓BrdU阳性细胞核数较多, 2 周最多, 16周后仍维持较高水平; 4周后骨骼肌的BrdU阳性细胞核数逐渐增加。移植后2周骨骼肌检测到少量人特异性抗核抗体(anti-Hu)阳性细胞核, 4 周后在骨骼肌肌膜可见少量人特异性Dys阳性细胞, 8周后有Dys mRNA的表达; 随着移植时间的延长, anti-Hu抗体阳性细胞核数和Dys阳性细胞比例逐渐增高, Dys mRNA的表达逐渐增强。 结论 hBM-MSCs移植mdx鼠后早期(2~4周)主要分布在骨髓、肝、肺, 后期(4周后)主要分布在骨髓、骨骼肌。
  • 卢 欣, 赵海涛, 桑新亭, , 毛一雷, 陈蓉蓉, 钟守先, 黄洁夫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8, 30(2): 197-2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黑色素瘤抗原(MAGE)-1和MAGE-3基因在肝内胆管细胞癌(IHCC)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MAGE-1、MAGE-3基因与IHCC患者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 RT-PCR方法检测20例IHCC患者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MAGE-1、MAGE-3基因表达, 对全部RT-PCR扩增产物中目的基因片段进行DNA测序以证实其为MAGE-1、MAGE-3基因。分析MAGE-1、MAGE-3基因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有无包膜、肿瘤形态以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等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 20例IHCC患者癌组织中MAGE-1、MAGE-3基因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35%和45%, 显著高于癌旁组织(0) (P<0.01)。IHCC患者癌组织中MAGE-1、MAGE-3基因表达的阳性率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有无包膜以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等指标均无关(P>0.05); MAGE-3基因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形态有关(P<0.05)。结论 MAGE-1、MAGE-3基因在IHCC患者肝癌组织中特异性高表达, MAGE-1、MAGE-3基因可能成为IHCC患者免疫治疗的攻击靶点。
  • 叶 欣, 于健春, 冯 逢, 何桂珍, 樊跃平, 胡 凌, 孙 非, 金征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8, 30(2): 201-2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价1H磁共振波谱(MRS)无创检测手术创伤引起的骨骼肌内谷氨酰胺(Gln)、谷氨酸(Glu)代谢改变的可行性。 方法 建立新西兰兔手术创伤模型15只, 在术前和术后第2天应用1H MRS扫描后肢肌肉, 同时采集血样和肌肉活检标本待测。MRS数据采集包括Gln、Glu混合物(Glx)和总肌酸(TCr)的峰高和峰下面积值, 比较二者稳定性; 选择较稳定者, 以Glx/TCr比值作为反映新西兰兔后肢肌肉内Glx含量的指标; 观察该指标在手术前后的变化, 并与传统氨基酸分析方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检测血浆、肌肉组织内游离Gln、Glu浓度变化相比较, 评价MRS无创检测手段的可行性。 结果 MRS检测时峰高比峰下面积稳定; Glx/TCr峰高比值的变异系数为(15.62±9.87)%; Glx/TCr峰高比值术后第2天比术前显著下降(P<0.05, P<0.01); 术后第2天血浆和肌肉组织内游离Glx浓度与术前相比, 差异均无显著性。 结论 MRS检测指标与RP-HPLC测定指标在反映手术创伤对骨骼肌内Glx代谢的影响时具有一致的结果; MRS用于骨骼肌内Gln、Glu代谢研究是可行的。
  • 周异群, 鞠吉雨,田 云, 刘 音, 朱立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8, 30(2): 208-2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BCSC-1对肿瘤的治疗作用。方法 制备重组腺病毒Ad5-BCSC-1。用CellTiter 96 Aqueous细胞增殖单一溶液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肿瘤体内注射Ad5-BCSC-1, 以注射Ad5-egfp或PBS作为对照, 1周后重复注射, 再2周后处死小鼠, 称瘤重。结果 Ad5-BCSC-1感染的CNE-2L2细胞的生长明显减慢, 细胞在培养中聚集成大细胞团块。注射PBS、Ad5-egfp和Ad5-BCSC-1的小鼠CNE-2L2肿瘤的平均瘤重分别为(2.28±0.73)、(2.07±0.40)和(0.58±0.32)g。Ad5-BCSC-1组显著低于PBS和Ad5-egfp组(P<0.05)。结论 瘤体内注射Ad5-BCSC-1能抑制CNE-2L2肿瘤的生长, 提示BCSC-1基因治疗对BCSC-1基因缺失或表达低下的肿瘤可能有治疗作用。
  • 李玉秀, 丁国宪, 李启富, 陈 丽, 胡国亮, 姬秋和, 王守俊, 郭 妍, 罗 蓉, 候为开, 王甫能, 张南雁, 张雅萍, 王 姮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8, 30(2): 211-2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价那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6个中心219例未使用药物、诊断时间>3个月的2型糖尿病患者, 共计完成那格列奈组105例、瑞格列奈组114例; 观察时间12周, 有效性指标为空腹和标准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 安全性指标包括肝肾功能、血脂、血尿常规。结果 那格列奈和瑞格列奈治疗后HbA1c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 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那格列奈和瑞格列奈治疗后空腹和餐后2h血糖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01), 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事件。低血糖事件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那格列奈是安全有效的降血糖药物。
  • 综述
  • 徐 军, 王厚力, 王 仲, 于学忠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8, 30(2): 214-2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血流动力学的监测与判断对于急诊危重患者非常重要, 而常规静态血流动力学监测有时不能准确进行循环状态的判定。功能性血流动力学监测打破静态, 实现动态、个体化监测, 是常规静态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有益补充。本文主要介绍常规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局限性及功能性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方法。
  • 崔 岩, 张新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8, 30(2): 218-2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心源性猝死(SCD)是最常见的死亡模式, 迄今尚无1项实验能准确预测。全面认识SCD危险因素、识别SCD预警因子, 对有效防止SCD是十分重要的。
  • 韩 红, 王厚力, 于学忠, 郭树彬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8, 30(2): 224-2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综合胃肠功能近几年的发展, 阐明胃肠功能障碍在危重病医学领域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 李 红, 文武斌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8, 30(2): 228-2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急性疼痛的缓解是现代紧急医疗行为中的关键一环。程序镇静与镇痛是当前急诊内科医生必须掌握的技术, 本文主要总结其在急诊医疗治疗中的应用。
  • 吴 熙, 于学忠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8, 30(2): 231-2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综述降钙素原(PCT)的产生、代谢特点、临床应用价值及PCT对鉴别细菌或病毒性感染、判断感染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意义。
  • 王 海, 纪志刚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8, 30(2): 236-2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随着尸体肾移植工作的广泛开展, 目前各个移植中心均面临供受者数量差异巨大的问题, 而活体肾移植有着良好的效果, 特别是与尸体肾移植比较, 其在各个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 目前认为在活体非亲属肾移植中, 人体白细胞抗原配型作用不明显, 即使6位点错配, 其疗效亦好于或等于无错配的尸体肾移植。活体肾移植中供者虽有很低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 但供者的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活体肾移植中的社会问题较复杂, 是临床医生在移植工作中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
  • 病例报告
  • 张诚燕, 王厚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8, 30(2): 241-2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